結直腸癌晚期活了30多年,拉的是五彩大便,過的是七彩人生!

2021-01-22 騰訊網

審閱者: 潘志忠(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曾經是胃癌目標人群的中國人,如今也成了腸癌的眼中釘。

前兩天查一個數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在中國每天約有 1 萬人確診癌症,其中,消化道癌症是我國居民發病和死亡的主要負擔。

突然想起曾遇到一位老太太,我遇見她時,已經 80 多歲了,但神採奕奕,如果不刻意提及,可能都看不出,她在30年前就被確診結直腸晚期。我們聽她講講她的故事。

一、腫瘤科醫生的夫人,竟然查出結腸癌晚期

「結直腸癌,是我嗎?」

「我怎麼就得癌了,我是醫生啊!」

生病後,很多人問我被確診時的心情,其實,當下的第一反應是懷疑。

我們夫妻都是醫生,而且我丈夫就是搞腫瘤的。那時我們夫妻都很忙,拼命看病拼命做研究,想把十年文革的時間補回來,從沒有想過癌症會跟自己沾邊兒。

1988 年 4 月 29 日,隱隱感覺腹部作疼,以為是蛔蟲,吃了兩片驅蟲藥。但隔天起來,疼得居然更厲害了,我先生就給我做了腹部查體,我還笑話他職業病。

40 分鐘後,我做了超聲波檢查、又做鋇灌腸檢查,結果是結腸癌,確診就是晚期。別說我不相信,親戚朋友都懷疑。

還有朋友私底下特意問我「你們兩口子是不是在鬧離婚啊?」大家都知道我先生就是跟腫瘤打交道的,怎麼我的病能拖到了晚期才發現呢?

不知道是不是當了一輩子醫生,我一直以為是個良性瘤子,切掉就沒事了。直到先生匆匆忙忙定了手術,我才反應過來,可能比我想像得更嚴重。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6小時的韋伯手術,掏空了我大半個腹腔

5 月 4 日,在被確診的 4 天后,我被推進手術室。後來,聽參加手術的大夫說,腹腔打開時,發現癌瘤長在橫結腸上,而且都侵蝕到了十二指腸。

雖然手術的都是我先生同事,但手術臺上五位大夫還是看了眼站旁邊的先生,先生替我做了決定,說:「韋伯 (WHIPPLE) 手術。」

韋伯手術,又稱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是一種治療胰頭癌的大手術。手術內容包括整塊切除胰頭、遠端胃、十二指腸、膽囊、遠端膽總管、近端空腸和局灶淋巴結,無論是手術切除還是重建都非常困難而且費時。

六個小時後,我全身插滿了管子從手術室裡出來,腹腔基本上乾淨得剩不下什麼了,右半側都被掏空了。

為了防止癌瘤擴散,我身體裡 1/3 的胃、胰腺頭部、膽囊總膽管、十二指腸、部分小腸、右半結腸,包括腹腔 30 多個淋巴結全部都切掉了。

當時人事不省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經歷了生死,只是後來聽說這浩蕩的工程,就很慶幸,如果我沒活過來,估計他們以後也不會再開展這個手術了。

三、拉的是五彩大便,過的是七彩人生

由於手術創面太大,我的胃「罷工」了,不得已只好插胃管,做營養支持。

這還不算什麼,那種撕心裂肺的疼,現在想來都隱隱作痛。因為腹腔有大面積清掃,傷口疼痛難忍。疼到什麼程度?用了嗎啡都頂不住。

手術後胃管插了 28 天,什麼也吃不了。他們都說我肯定活不過 1 年……

但我先生很積極,我連害怕的時間都沒有,就被拉去化療。化療一年,貧血、肝功能異常、嘔吐、腹瀉、脫髮相繼出現,虛弱得不能站立,50 多歲的人了居然還得開始學走路。

可那時候多慶幸啊,就想著一定要活下去,其他都不算什麼,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可我卻低估了那場 6 小時的手術。腸子短了喝下牛奶三分鐘後就排洩。

而且,吃什麼就瀉什麼,吃紅色的西紅柿,大便就是紅色的;吃綠色的蔬菜,大便就是綠色的。

我跟朋友開玩笑,我這拉的是五彩大便,過的是七彩人生。

哪知道這還不算,營養吸收不了很快就在身體其他方面懲罰我。骨質疏鬆、粉碎性骨折,接連四五次骨折後,牙齒全部掉光。

那是最難熬的時候,比被確診時還痛苦。確診時,我還沒反應過來就手術了,根本沒有時間自怨自艾,可這些接二連三的後遺症是生生地折磨我呀,再堅強的人都熬不住。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術後病癒已30年,走到今天已是奇蹟

好在還有先生陪著。其實,從結婚後,我們有一半時間都是各奔東西,各自忙碌自己的工作,對彼此的照顧並不算多。

可從被確診開始,先生一下子就從工作狂成了暖男,我倒成了他的頭等大事,老夫老妻居然跟談戀愛時一樣。

每天研究阿膠、芡實、薏米、蓮子、山藥的搭配,一邊文火熬高湯,一邊給我講外面的事兒,成了我們家每天的保留節目。

不知道是不是身體裡的各種毛病感受到了先生熬在湯裡的愛,我居然熬過了五年、十年、十五年……不知不覺間,下個月就是 30 年了。

這 30 年,我與結直腸癌彼此較量著,又彼此容忍著,現在估計是朋友了吧,它倒對我良善了很多,在我身上幾乎看不到它了。

這些年,經常有人問我怎麼做到的。其實,一步一步就做到了。

一個癌友說他當時去取確診的化驗報告,覺得幹嗎把那個癌字寫那麼大呀,過幾年再拿出診斷書一看,才發現上面的字其實一樣大。

當我們修煉了把它當作感冒、發燒一般的心態時,它也就不能嚇唬人了。所以,我總說,爭取活,不怕死;不在乎,不馬虎。

不管癌來得多麼突然,當下被嚇住了也要想辦法早點把自己拉出來。患癌本來就消耗體力,還不得省著點力氣跟它較量啊,癌症病人是需要科學精神的引導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五、癌症的帽子摘掉了,也不要忘乎所以

另外,我們一直以來都倡導癌症患者治癒後就要跟正常人一樣回歸社會。剛開始那幾年,我就在琢磨我們真的跟正常人一樣嗎?

得了癌,還是要把自己的身體放在首位,畢竟不是身體什麼毛病沒有,不舒服了就要停下來。

以前有位參加文藝隊的老癌友,也被評為過「抗癌明星」,後來還是癌症復發離開了我們。

她也一直很樂觀,也很活躍,各個活動都參加,我還曾經很羨慕她的積極樂觀呢,怎麼走得那麼突然呢?後來想想,她可能是有點太過了,忘乎所以了,畢竟我們還是癌症患者。

查不出癌細胞別大意,癌症的帽子要時刻拎在手裡,反覆掂掂,身體不舒服了,別逞強。就好比汽車輪胎,你不管不顧,使勁開,不保養,壞得就快。

以前,我們國家比較多人會得胃癌,說是窮癌。可現在結直腸癌這富態病卻也越來越多了。

我把自己的經歷分享出來,就是想告訴和我一樣不幸中招的癌友們,不管多麼突然、不管到了哪一期,一定要積極治療、相信科學。

如今,癌症並不等於死亡。你看,我如今都 80 多歲了,你們肯定比我這老太太厲害。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80歲腸癌老人術後5天出院,專家教你觀察大便來發現結直腸癌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專家提醒,結直腸癌具有較強的隱蔽性,30%患者查出時已經是晚期。因此,早期篩查十分重要,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1-2年篩查一次,40歲以下人群每3-5年篩查一次。同時,日常也多觀察大便的顏色、形狀、頻率等,如發現異常,需及時就診。挑戰難度!
  • 結直腸癌早期4個「求救信號」你收到了嗎?為什麼越早發現越好?
    近年來,由於飲食結構的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由於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隱秘,所以多數病人發現時已屬於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在早期的時候不會被察覺,所以能夠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求救信號」對疾病至關重要,那麼結直腸癌有哪些信號呢?
  • 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雖然痔瘡更多是滴落的鮮血,而大腸癌則是血液、黏液分布在大便表面或混雜在大便之中,但對於普通人來講,是無法做出正確區分的,甚至醫生單純憑藉大便情況,也可能分不清到底是痔瘡還是腫瘤,因此,最重要的是通過專業檢查進行鑑別。除了便血外,排便習慣改變時也要警惕。正常情況下,人排便是有一定規律的。
  • 醫生提醒:得結直腸癌的人,一般會有這些共性!年過40都對照下
    在惡性腫瘤中,必須說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是惡性腫瘤中的第二高。不幸的是,人們對結腸直腸癌的關注遠遠低於肺癌,在臨床上,大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偏低,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對該病的早期信號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我國結直腸癌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大約有6成的大腸癌都長在直腸,其中有60%-75%的直腸癌都在指檢範圍內,即很容易通過直腸指檢就能夠早期發現。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
    一起來了解一下 病例 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 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 前陣子 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
  • 直腸癌能活多久 導致直腸癌原因有這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直腸癌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有些朋友可能有過患有直腸癌的經歷,那你知道的了直腸癌能活多久嗎?導致直腸癌的病因有哪些呢,平日裡預防直腸癌的方法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直腸癌能活多久一般來說和年齡有關,平均來說大概可以活三到四年。如果是早期的直腸癌治癒的機會特別大,可以活個十多年。現在手術治療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還有最新的生物免疫療法,但手術過後也有轉移和復發的現象。
  • 不同人群該如何進行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看這裡
    結直腸癌如何早期篩查關注健康預防直腸癌√ 早發現 √ 早診斷 √ 早治療 √多鍛鍊—— 國家數據統計 ——據我國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四治療方式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和化療。高位直腸癌的治療與結腸癌基本相同。手術是結直腸癌的主要治癒方法。但是低位直腸癌患者往往由於腫瘤位置距離肛門太近,受限於醫學技術水平,而不得不切除肛門,建永久性造口來治療直腸癌。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是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沒想到在一次的體檢中,卻被查出他的直腸內長有多個息肉,腫瘤有五六公分大,經診斷,確診為直腸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腸癌,並且已經發現了遠處轉移的徵象,屬於癌症的晚期。 而直腸癌患者的便血通常為暗紅色或者紫紅色,有時候還會有粘液,很少出現滴血或者射血的情況。如果排便時發現糞便上有著線條狀的血液,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了,極有可能是直腸癌導致,需要去醫院做檢查來進一步確認結果。 直腸癌從早期到進展期,最主要症狀可能是便血,而且非常容易混淆。大多數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發現,很多已經是晚期。
  • 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舉辦
    11月13日,「攜手同行,精準論道——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在廣州舉辦,精準診療領域的專家和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因美納等基因測序及體外診斷領域頭部企業齊聚一堂,共商共議打造中國結直腸癌的精準診療生態圈,以進一步提升中國結直腸癌診療水平,共同聚力推進結直腸癌精準醫學發展。結直腸癌是困擾中國患者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類型之一。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大便形狀發生異常。大便變細,扁形便,或大便有稜角。3.  大便性質改變。出現便中帶血或黏液血便,大便不成形。4.  消化道症狀。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5.  腹部有包塊,有固定疼痛。6. 大便潛血檢測(FOBT)是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出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無出血性病變。據統計,50%~60%大腸癌患者、30%大腸息肉患者的FOBT試驗均呈陽性。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做腸鏡檢查。FOBT也是目前惟一得到循證醫學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篩檢手段,可使大腸癌死亡率降低18%。優點:方法簡便易行,可作為普查篩選手段。
  • 大便變細變扁、次數增多可能是直腸癌 排便習慣改變要留心(圖)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1.便血:不少患者出現便血都會自以為是小小痔瘡引起,不予重視,實際上直腸癌80%都會出現便血情況,嚴重的會出現粘血便,但因其普遍極易被患者忽視。  2.腹瀉:發生持續的大便習慣改變,包括突然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以及大便次數明顯增多等都是直腸癌部分症狀的表現。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身體出現5大信號,警惕腸癌 顧主任介紹,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全球範圍內三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歲以上患者居多,佔到了總患病人群的93.5%,但近年來年輕人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像腹痛、大便隱血等這些都是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給我們身體發出的警告。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65歲的章先生平時身體健康,無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在去年上半年的體檢中,他有一項指標顯示異常——大便隱血陽性「+」,根據體檢報告提醒,他到醫院再做了一次復檢,仍顯示陽性。
  • 2020結直腸癌免疫療法大盤點
    結直腸癌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影響程度較大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名第四。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第4位,死亡率位居第5位。但是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範圍內均呈上升趨勢。 目前,臨床治療結直腸癌仍以手術、放化療、靶向藥為主,但總體效果差強人意。
  • 西安醫學院附屬胃泰消化病醫院專家解析:帶走《黑豹》男主離世的結...
    「能演繹真人版的特查拉國王,他的職業生涯很光榮。」博斯曼的家人在聲明中表示,他是一名真正的鬥士。「黑豹」逝世,漫威超級英雄紛紛在網上發表悼念,許多網友更是表示心碎。在這裡,除了對英雄逝世感到痛心和悼念外,更多的提醒大家,重視這個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排名靠前、帶走了許許多多寶貴生命的結直腸癌。究竟什麼是結直腸癌?應該如何治療和預防?
  • 鍾老呼籲:晚期直腸癌,身體上會有哪些變化?
    直腸癌晚期症狀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腫瘤局部所產生的症狀,二是轉移灶所產生的症狀,三是全身性症狀,某種意義上講癌症是全身性疾病,是代謝性疾病。
  • 這樣的大便,預示著大腸癌的來臨!
    但令人遺憾的是,更多的人查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據報導,我國消化道腫瘤早癌診斷率低於30%,也就是說,70%的人去檢查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這是因為在我們所習慣的舊的就診模式裡,一般都是在有了症狀才去醫院看病,或是自己忍忍靠靠,或是去藥店買點藥,而往往等這些症狀明顯加重,忍不下去的時候,都是已經到了晚期,所以臨床上我們也能看到好多病人和家屬都後悔沒有早點到醫院檢查。
  • 免疫治療面面觀之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也稱為大腸癌或者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1995年之前,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已趕上西方發達國家。
  • 結腸鏡檢查正常,結直腸癌的長期風險如何?
    在4639809人年的未篩查患者隨訪中,5743例結直腸癌被確診,其中1821例(31.7%)為近端癌,2588例(45.1%)為晚期癌。對99166例結腸鏡檢查結果陰性的患者進行了417987人年的隨訪,共診斷結直腸癌184例,其中近端癌94例(51.1%),晚期癌91例(49.5%)。
  • 結直腸癌篩查(Hb+Tf)開啟聯檢+定量檢測新時代
    結直腸癌的現狀結直腸癌(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幾十年裡,由於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呈持續性升高。CRC目前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前5的惡性腫瘤[1]。CRC的症狀常表現為腹痛、便血、黑便,大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