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改編初期只有四個支隊十個團和一個特務營,各自主官都是誰?

2020-12-05 騰訊網

1937年10月12日,由南方八個省遊擊隊組成的新四軍正式成立。國民政府任命葉挺為新四軍軍長,後來經過中共提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核定,新四軍的其他領導人是: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雲逸,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副主任鄧子恢,當然了這只是新四軍軍部成立,人員真正到位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直到1938年4月,編入新四軍的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經過長途跋涉,分別到皖南和皖西集結。全軍共10329人,但是只有6500餘支槍,許多戰士還以大刀梭標為武器。此時,新四軍轄4個支隊10個團和1個特務營。那麼這四個支隊十個團和一個特務營的當時的主官都是誰呢?

第一支隊

司令員為陳毅(開國元帥),副司令員傅秋濤(開國上將),參謀長胡發堅(1939年戰士擦槍走火犧牲),政治部主任劉炎(1946年病逝)轄第一團、第二團。

第一團由湘鄂贛邊紅軍遊擊隊組成,團長傅秋濤,副團長江渭清(皖南事變傅秋濤帶隊突圍成功!建國後人江蘇和江西省委書記!)

第二團由贛粵邊、湘贛邊、皖浙贛邊紅軍遊擊隊和湘南遊擊區的湘粵贛遊擊支隊組成,團長張正坤(皖南事變被俘後犧牲),副團長劉培善(開國中將)。

第二支隊

司令員張鼎丞(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副司令員粟裕(開國大將),參謀長羅忠毅(1941年犧牲),政治部主任王集成(開國少將)。轄第三團、第四團。

第三團由閩西、閩贛邊紅軍遊擊隊組成,團長黃火星(開國中將),副團長邱金聲(1939年病逝)。

第四團由閩粵邊、閩西、浙南紅軍遊擊隊組成,團長盧勝(開國中將),副團長葉道志(1938年被錯誤處決)。

第三支隊

司令員張雲逸(開國大將),副司令員譚震林(副總理),參謀長趙凌波(皖南事變投敵後被擊斃),政治部主任胡榮(1941年犧牲)。轄第五團、第六團。

第五團由閩北遊擊隊組成,團長饒守坤(開國中將),副團長曾昭銘(1941年被保安團殺害)!

第六團由閩東遊擊隊組成,團長葉飛(開國上將 ),副團長吳焜(1939年抗日犧牲)。

第四支隊

司令員高敬亭(被錯誤處死),參謀長林維先,政治部主任蕭望東(開國中將)(後戴季英建國後被錯誤開除黨籍)。轄第七團、第八團、第九團和手槍團。

第七團由鄂豫皖邊的紅軍第二十八軍一部組成,團長楊克志(投敵),政治委員曹玉福(投敵)。

第八團由鄂豫邊紅軍遊擊隊組成,團長周駿鳴(建國後被調出軍隊,政府任職),政治委員林愷(建國後體委 任職)。

第九團由紅軍第二十八軍八十二師特務營和鄂東北獨立團組成,團長顧士多(1940年犧牲),政治委員高志榮(開國少將)。

手槍團由紅軍第二十八軍手槍團和部分便衣隊組成,團長詹化雨(開國少將),政治委員汪少川(開國少將)。

特務營由湘南、閩中紅軍遊擊隊組成。營長彭子龍(資料較少)!

新四軍起家的時候就只有這四個支隊合計十個團和一個特務營,但是卻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其中經過多次整編擴編到了新四軍在戰鬥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39年底已有49901人,1940年底擴大到88744人。成為一直不可小覷的抗日力量。歷史會永遠銘記新四軍為抗戰做出來的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新四軍四個支隊中唯一沒有政委、沒有副司令,人數最多、裝備最強
    1938年1月,紅二十八軍改編為新四軍四支隊的命令下來了,根據國共雙方達成的協議,由國民政府發給新四軍一些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包括革命軍的制式服裝。四支隊由武漢後勤部門領來三千套單、棉軍衣,以及帽子、皮帶、綁腿、挎包、軍毯等成品,還有青天白日帽徽。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抗戰爆發後,國共達成協議,南方八省遊擊隊統一改編為新編第四軍。1937年10月,分散在各處山區打遊擊的紅軍戰士們陸續開出遊擊區接受改編,全軍共有共1.03萬餘人,各種槍6200支(挺),編為4個支隊9個團(不含四支隊手槍團)27個營(含軍部特務營,九團只有兩個營)。
  • 新四軍第五師成立初有六個旅級單位,為新四軍七個師最多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雙方迅速達成合作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位於西北的紅軍主力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而新四軍則由於南方數省堅持遊擊作戰的紅軍及遊擊隊合編組成。1937年12月,新四軍軍部於漢口組建,1938年三四月間新四軍整編完成,全軍共四個支隊十個團,總兵力1.03萬人,軍長為葉挺。
  • 揚州百歲偵察兵回憶在「新四軍東南支隊」的難忘歲月
    原標題:揚州百歲偵察兵回憶在「新四軍東南支隊」的難忘歲月 消滅謝集日偽軍,我的情報立了功新華報業網訊 8月28日下午,儀徵市相關領導手捧鮮花,專程來到抗日老兵、儀徵縣人武部第一任部長姚一漢居所,走訪和慰問這位在抗日戰爭烽火中
  • 新四軍浦東支隊慘烈突圍,一個班死在擲彈筒下,還被畫成漫畫嘲笑
    這裡是浦東支隊的老根據地,群眾基礎很好。部隊宿營後,隨即向村子四周都放了警戒哨。支隊和中隊的領導在查崗後,覺得沒什麼異常,便都放心去休息了。 3月28日凌晨,浦東下了一場大雨,清晨時分,雖然雨停了,但一層薄霧籠罩著村子和附近的田野。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抗戰爆發後,八路軍大部分東進抗日,只有部分留在陝北,隨後以陝北紅軍為骨幹,組建了警一旅和警三旅。七大召開前,為了保衛邊區安全,我黨又從晉察冀根據地和晉冀魯豫根據地抽調大批部隊前往陝北,其中晉察冀的部隊被改編為兩個教導旅,晉冀魯豫部隊被改編為新四旅。抗戰勝利後,兩個教導旅一半被調去東北,另一半合併成新的教導旅。警一旅、警三旅日後就編組成西野四縱、新四旅和教導旅日後編組成西野六縱。
  • 一哥「俗人讀史」之——趙玉昆叛逃後的五支隊
    改編前後宋學飛一直都是趙玉昆的參謀長,易縣坊間還有趙玉昆三顧茅廬請宋學飛出山的美談,趙玉昆待宋學飛為上賓,對此計策更是言聽計從,而且趙玉昆每次去宋家拜訪,都會帶上禮物,對於宋父的喪事,趙玉昆甚至還送給宋學飛一些銀元。說他沒有投敵的嫌疑,任誰也不相信!無論宋學飛怎麼解釋,鋤奸科的同志都不相信,他們已經認定了宋學飛投敵的罪名,打算直接拿下他,甚至要槍斃他。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到了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日本依靠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開始被稱為甲級師團。隨後招募的新師團,則分為: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編制,一個甲級師團能夠下轄了8個聯隊,分為4個步兵聯隊和騎兵、炮兵、工兵、運輸聯隊各1個。
  •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無錫,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位於太湖流域,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現在的無錫是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也是聯勤保障部隊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
  • 國家公布的江西11個35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贛鄱沃土的閃光足跡
    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2.方志敏紀念館地址: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概述:紀念館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館前廣場有大理石雕刻的方志敏塑像,館後為烈士陵園。館內有四個陳列室和一個展廳。
  • 部隊裡每個團的一營一連是不是戰鬥力最強?從軍史上看確有普遍性
    新四軍某軍區第六分區司令員陳大雷向「大司令」匯報:我分區現有一個團的編制,已經有了個三營,其它兩個營「待建」;這個第三營呢目前有個三連,其它兩個連也「待建」。總而言之這個團反正現在就一個連的兵力,番號為三營三連,大司令連說他狡猾。那這個橋段是不是否定了如題說法呢?還真不是。
  • 抗日時期,八路軍的一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獨立團的人就上萬!
    初期 當時把3個軍兵力的紅軍改編為一個軍編制的八路軍。3個師6個旅。12個團。 初期的12團屬於有當時國民政府的正式番號的,開始也能拿軍餉 拿糧 拿軍火。正規部隊的都是33制 9個人一個班 3個班一個排 3個排一個連 3個連一個營 3個營一個團,再有團部 營部的各種警衛 特務等直屬部隊,一個團2000多。後來 因為部隊擴編 又有很多 晉察冀1團 2團 3團。。。各種新編1團 2團 3團。。。各種獨立1團 2團 3團。八路軍當時確實很多人都來參軍抗日。
  • 饒子健:開國中將,四枚一級勳章,西路軍遠徵一仗由營長升為師長
    至此,由寧都起義部隊改編而來的紅5軍不復存在了。撤出臨澤的紅軍餘部會同駐守倪家營子的西路軍總部,又經過一個多月苦戰,終於無力支撐,不得不向南撤退。至1937年3月,西路軍僅餘3000餘人,第88師所剩無幾,餘部編入第268團。抵達石窩地區後,西路軍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並做出決定,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陳昌浩和副主席徐向前返回延安向黨中央匯報,剩餘部隊分三個支隊分散打遊擊。
  • 元尊:天元界三蓮聖者共十個名額,第九個是蒼淵,第十個是誰?
    導讀:在本章「升遷之秘」中,原來三蓮聖者的數目是一個定數,下五天諸族的名額總共只有三個,因此也只能支持三位古尊產生,如果推論一下,四天的聖族應該是七個名額,加起來整個天元界的三蓮聖者名額總共有十個。《三蓮之鬥》一章中,掌雷古聖對於蒼淵能升遷到三蓮聖者顯然是非常意外的,而且,他說:「聖神曾有過推演,諸天誕生的三個三蓮境已經算是極限了,可今天蒼淵無疑是打破了聖神的推演,這代表了什麼?眾天氣運有沒有增長?」現在,聖族和下五天諸族合併成一個大的界域,統稱為天元界。
  • 一個日本步兵聯隊,與中國的標準團對抗,誰的優勢更大?
    按照日本軍隊的規定,一個日本甲級師團,下轄了8個聯隊。其中,包括了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炮兵、騎兵、工兵和運輸聯隊。按照標準,兩個步兵聯隊組成一個步兵旅團。師團長的軍銜為中將,旅團長的軍銜為少將,聯隊長的軍銜則是大佐。在日本軍隊中,沒有校官,只有佐官。日本軍隊沒有上將、上佐和上尉,只有大將、大佐和大尉。所以說,日本軍隊的大佐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上校。
  • 日軍發動襲擊,新四軍首長聽到炮聲後,為何哈哈大笑?
    1940年,新四軍新二支隊在副司令員廖海濤的率領下,活躍在江南地區打擊日偽軍。當年5月,廖海濤審時度勢,決定尋白菜一個較為有利的地形,誘使敵人主動進攻。經過詳細的勘察,他選擇了江蘇省句容縣赤山腳下一個名叫竇家邊的村子,在這裡駐紮下來,開始實施打的誘敵計劃。廖海濤具體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