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融合、NTRK融合、MET基因變異最全靶向治療總結

2020-11-30 Haalthy肺騰助手

上一期,我們說了罕見基因變異的靶向藥,包括EGFR罕見突變、EGFR20外顯子插入突變、KRAS突變、BRAF突變,其中KRAS突變按照官方統計的比例來說,其實不算罕見,但是,這樣一個和EGFR同期最早發現的肺癌驅動基因卻少有被靶向治療的研究眷顧,好在近期有了新藥臨床的期待。回顧戳→

今天,我們將說一下RET融合、NTRK融合、MET基因變異。

RET融合

簡單說一下,正常體細胞也有RET基因的表達,對維持細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正常情況下RET基因的表達的產物應該具有可控的活性和時效性,就像偶爾讓你吃龍蝦大餐或許很愜意,但是如果一天三頓,連續一個月……可能以後看見帶殼的或者帶鉗子的就吐了……RET基因一旦和一些基因融合,產生的物質就是缺乏可控的活性和時效性,刺激細胞瘋狂掠奪營養和發生可怕的增殖——癌變。因此,我們說RET基因是原癌基因其實不完全準確,應該講當RET基因出現一些有驅動細胞癌變的融合變異才是原癌基因,這個融合的伴侶基因最常見的是KIF5B基因,此外還有CCDC6和COA4等。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看見RET基因變異就滿處找RET基因的相關藥物,依據當前研究程度,在肺癌中,RET基因融合是驅動基因,可以尋找針對性的靶向藥物,而RET基因的錯義突變(也叫點突變)並不是肺癌的驅動基因變異,不推薦嘗試RET基因的相關靶向藥。

融合和錯義突變什麼關係呢?一張往期肺騰講堂的舊圖奉上。


融合,就是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基因現在成功牽手不如婚姻殿堂了;錯義,就是某一個基因不小心磕掉了一顆牙結果裝了個不太對齒的假牙。重複一遍,在肺癌中,RET基因融合是驅動基因,錯義突變不是。


那麼藥物怎麼找呢?

當前國內上市有多個RET融合相關的多靶點靶向藥,客觀緩解率(有些藥物因例數少,將來很可能修改)如下表:



這裡需要明確說一下,凡德他尼、侖伐替尼、卡博替尼都是包括抗血管內皮因子(VEGFR)的多靶點藥物,因此,針對RET融合的有效率計算存在先天性的偏差,不能排除有效的患者是主要受益於抗血管作用。儘管侖伐替尼的客觀緩解率(客觀緩解需要腫瘤明顯縮小)只有16%,但是疾病控制率達到了76%,也就是說,很多患者用藥後病情穩定,也記在藥物的功勞簿裡。


Pralsetinib和Selpercatinib兩個RET明星藥物,在有效率方面實在過於接近,都是初治70%多,二線及以上的60%多,希望下一步能夠公布在各個不同融合類型方面的數據。

NTRK融合

NTRK融合這個基因變異在肺癌中的罕見程度,怎麼說呢,你知道只買一注彩票就中獎的機率吧?可是很多朋友也在基因檢測報告裡看到了NTRK基因突變,但是很遺憾,NTRK的點突變不能作為肺癌的驅動基因對待,與RET類似,當前研究認為只有融合才可以


相比於RET,NTRK的生活作風有點問題,首先NTRK就有「三重身份」,分別是NTRK1、NTRK2、NTRK3,而不同的NTRK又有多個「伴侶基因」,截止2019年,NTRK融合已經有22種不同的類型,涉及一半以上的實體瘤發病位置……




CD74-NTRK1 ,CD74這不是ROS1經常見到的伴侶基因嗎?ROS1表示頭頂有點綠。


TP53-NTRK1 ,厲害了,原癌基因(驅動基因)與抑癌基因TP53融合了,貓鼠一家。


看出來NTRK有多亂了嗎?


更亂來的還有信號通路,還記得之前文章裡這個圖嗎?



NTRK正是可以編碼跨膜蛋白的基因之一,負責接收信號,讓細胞完成某些指令。但是……



當一個邪惡的伴侶基因來給NTRK吹枕邊風的時候,細胞就進入了自主的無序增殖,不再依靠上方的指令。


我們再來看看用藥。


NTRK融合變異的用藥,已上市的只有兩個,Larotrectinib(拉羅替尼)和Entrectinib(恩曲替尼),客觀緩解率分別為75%-81%(拉羅替尼全癌種)和57.4%(恩曲替尼全癌種),但是並不能確定拉羅替尼優於恩曲替尼,畢竟兩個藥物的基礎研究患者條件不同,期待接下來的國內臨床試驗能給出肺癌患者的對比數據


當前也有國內新藥參與到了NTRK融合的相關治療研究中,TL118的臨床試驗就正在展開,如果你有查到NTRK融合變異,或者遇上NTRK融合變異的朋友,歡迎聯繫我們(留言「入組」,諮詢臨床入組相關信息)。

MET基因變異

不同於以上兩個融合RET和NTRK是被伴侶基因策反了,MET基因出現的問題基本上是自我膨脹,常見的驅動型變異是MET擴增和MET-14跳躍突變,還有MET Y1230/D1228錯義突變。


MET基因編碼的物質也是細胞膜上的受體之一,這張圖又來了。



在完成了接收信號使命之後,C-MET蛋白應該被分解的,但是這三類常見的MET改變造成結果卻是細胞膜上的C-MET蛋白大量存在,細胞不斷接收增殖信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MET擴增可以看做原本應該一個體育老師讓你去跑一圈,現在幾十個體育老師每人讓你跑一圈。


(2)MET Y1230/D1228錯義突變則是影響一些藥物和C-MET蛋白的結合位點,相當於腫瘤臨時換了鎖芯,原有靶向藥打不開C-MET蛋白的門。


(3)比較複雜的在別的驅動基因裡沒有說過的跳躍突變。


所謂的MET-14跳躍突變就是MET基因的14外顯子在發生某些突變,如錯義、缺失、插入等改變的時候,在由DNA轉錄RNA的過程中,被發現這裡出故障了,可是RNA剪切酶有沒有權利去糾正DNA的錯誤,只好把出錯的這部分,也就是14外顯子轉錄的這一段RNA被切掉了,13和15直接連在了一起,看起來就像是數數的時候數完13就數15,跳過了14,於是乎,在接下來翻譯成蛋白的時候就沒有14外顯子的這一段,可是14外顯子表達的這一段在C-MET蛋白上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裡是C-MET蛋白水解酶的結合位點,也就是說,腫瘤細胞只生產C-MET蛋白,不分解C-MET蛋白,於是細胞表面的C-MET蛋白越來越多,就和MET擴增效果一樣了,多跑了多少圈就數不過來了。



簡單說,就是:


14在,水解快;(如上圖左)

14丟,水解休。(如上圖右)


那麼,既然是變異類型不同,MET變異的用藥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這個圖拿來用的,不是讓你背下來的,相比於去記三類變異類型和對應藥物,不如收藏在手機裡。



D1228E可以嘗試卡馬替尼,D1228A、D1228Y,很可能卡博替尼效果不佳。


Savolitinib在上市之後,通用名由原來的沃利替尼改為賽沃替尼。


當某一個MET相關藥物出現繼發耐藥的時候,進一步基因檢測是精準挑選下一個藥物的最佳依據,那麼沒有機會基因檢測呢?當克唑替尼耐藥的時候,卡馬替尼、賽沃替尼、Tepotinib、卡博替尼都有可能有效當卡馬替尼、賽沃替尼、Tepotinib其中一個耐藥的時候,另外兩個的靶點幾乎一致,沒什麼換的必要,D1228和Y1230錯義突變是發生率最高的耐藥原因,卡博替尼是優先的選項而對於同時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新藥Amivantamab的臨床試驗應該優先考慮


(留言「入組」,諮詢臨床入組相關信息。)


關於肺癌的罕見基因變異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肺騰講堂將推出靶向藥副作用處理(下),介紹皮疹、口腔潰瘍、肝功能損傷、間質性肺炎的處理方法,歡迎關注。

深知抗癌不易,如果您是肺癌患者或者患者家屬,歡迎加入肺騰病友群,與有相同經驗的患者交流抗癌經驗,互相鼓勵!留言「入群」,申請加入肺騰病友群,或諮詢臨床入組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RET、MET抑制劑在NSCLC靶向治療中的進展
    儘管具有這些基因畸變的患者比例很低(RET融合估計為1%,MET外顯子14改變估計為3%至4%),但這些組預後改善顯著。此外,2020年報告的關於非小細胞肺癌研究性、針對特定目標新型療法的數據表明,該數據在不久後將繼續增長。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
    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精準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浙江浙江省臨床病理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分子組副組長浙江省智能診斷和分子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胸部腫瘤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亞型,約佔肺癌的85%,目前NSCLC的驅動基因較為明確,其驅動基因的變異形式主要包括基因突變
  • 2019ASCO速遞 | 吳一龍教授:RET抑制劑BLU-667治療晚期RET融合陽性...
    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患者約為78.7萬,死亡患者約為63.1萬2。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約佔肺癌的80%-85%。 近年來,針對驅動基因的個體化分子靶向治療,因其顯著的療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為晚期驅動基因陽性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
  • ...新一代NTRK抑制劑即將進入臨床 有望改善NTRK基因融合突變治療...
    LPM4870108用於治療不同腫瘤類型的NTRK融合陽性癌症患者以及對於第一代NTRK抑制劑產生耐藥性的患者。NTRK基因融合是明確的致癌驅動因素,廣泛分布於不同類型的癌症中,在包括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瘤、纖維肉瘤等20多種成人和兒童的實體瘤中被發現。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非小細胞...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亞型,約佔肺癌的85%,目前NSCLC的驅動基因較為明確,其驅動基因的變異形式主要包括基因突變、拷貝數變異、基因融合等[1]。>基因融合也是目前部分靶向治療獲得性耐藥的機制之一[3]。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擴展適應症獲批 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pralsetinib)的擴展適應症,用於治療攜帶RET變異的甲狀腺癌患者。這是腫瘤治療向精準醫學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 對比DNA-NGS與RNA-NGS檢測融合基因的臨床意義
    基因融合/重排、易位是腫瘤驅動變異中一類非常重要的形式。實體瘤中發生基因融合變異的比例約為16.5%-20%,其中約36%可作為治療靶點。針對ALK、ROS1、MET第14號外顯子跳切、RET、FGFR2和NTRK1/2/3等融合靶點,FDA已經批准了多款相應的靶向藥物。
  • RET基因融合非小細胞肺癌迎來春天,兩大新藥震撼上市
    靶向治療使驅動基因型肺癌逐漸成為臨床可控慢性疾病,其中獲益最大的是EGFR和ALK這兩大突變頻率高的患者。而RET基因由於僅佔非小細胞肺癌的1%-2%,屬於罕見靶點,因此研發進展緩慢,一直沒有獲批的靶向藥,臨床中大多使用凡德他尼、卡博替尼(XL184)和侖伐替尼(E7080)這些活性較低,毒性高的多用途多激酶抑制劑。
  • 全球第一個特異性RET靶向藥上市!
    多種癌症中都存在RET基因變異。RET是一個和細胞生長密切相關的基因。正常情況下,RET的活性受到嚴格控制,但在一些癌細胞中,RET基因發生了突變。 RET的致癌變異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融合(RET基因和別的基因拼接在了一起),一類是突變(RET基因自己發生了變化)。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2020年9月4日,美國Blueprint Medicines宣布FDA加速批准普拉替尼用於治療成人轉移性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差不多同一時間,普拉替尼的中國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肺癌RET靶向新藥。
  • 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耐藥機制的探索
    麻省總醫院開展了一項研究,針對接受選擇性轉染重排基因(RET)抑制劑治療後復發的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 基石藥業-B(02616)合作夥伴已遞交pralsetinib治療RET基因融合非小...
    同時,Blueprint Medicine宣布已經完成向美國FDA提交pralsetinib治療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藥上市滾動申請。有關重點消息包括:ARROW研究關鍵資料顯示,pralsetinib在既往接受過治療的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達到 60%,其中90%的患者達到18個月的持續緩解,Blueprint Medicines計劃在2020年第二季度向美國FDA提交針對該適應症的新藥上市申請;pralsetinib在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
  • 羅氏Rozlytrek在歐盟獲批:治療NTRK融合...
    2020年08月0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有條件批准靶向抗癌藥Rozlytrek(entrectinib),用於治療12歲及以上神經營養性酪氨酸受體激酶(NTRK)基因融合陽性實體瘤兒科及成人患者,具體為:疾病局部進展、轉移或手術切除可能導致嚴重患病、且先前沒有接受過NTRK抑制劑、
  • 為什麼要用DNA+RNA的NGS檢測NTRK融合突變?FISH/IHC/PCR不是夠用了嗎?
    NGS技術中,DNA+RNA的「雙重測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融合基因的檢出率。元溯S是中國首款為融合定製的包含DNA+RNA檢測的NGS產品。2018年11月和2019年9月,Larotrectinib(拉羅替尼)分別獲美國和歐盟批准,用於治療攜帶NTRK基因融合(fusion)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的成人和兒童患者。
  • 精準靶向罕見RET突變,這款在研新藥有望帶來治療變革!
    作為「不限癌種」療法的重要信號通路之一,RET致癌基因存在於多種癌症中,但迄今患者還沒有等到一款能夠精準靶向RET融合或突變的治療手段。專注於精準靶向療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一款高選擇性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以出色的研究數據備受矚目,有望為RET變異癌症治療帶來積極變化。目前該候選藥物正在開展全球1/2期臨床試驗,主要針對RET變異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今年8月,該候選藥物也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NEJM:臨床試驗表明藥物selpercatinib有望治療由RET基因改變驅動的...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Retevmo)可有效縮小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患者體內的腫瘤,大多數患者存活了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
  • pralse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pralsetinib(BLU-667,普雷西替尼)BLU-667(pralsetinib,普雷西替尼)是由Blueprint Medicines Corporation公司開發的一種高效且選擇性的口服抑制劑,其靶向致癌RET-融合,抗性突變。
  • 邁向融合基因檢測2.0時代——伯科合成助力腫瘤融合基因精準檢測
    染色體重排所導致的基因融合是腫瘤中的常見現象,在腫瘤的發生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約佔人類癌症發病率的20%。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抑制融合基因的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用於臨床,包括伊馬替尼/BCR-ABL1、克唑替尼/EML4-ALK和拉羅替尼/NTRK融合等。然而,融合基因發生的頻率在不同的癌症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許多融合基因只存在於特定的癌症亞型。
  • ArcherDX會議邀約:癌症靶向融合基因檢測-NGS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
    數十年來,融合基因已被公認為是腫瘤發生過程中的驅動事件。其臨床診斷和靶向治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腫瘤組織中融合基因的腫瘤特異性事件及其在癌變過程中的致癌功能也使其成為抗癌的有前途的工具。基於對BCR-ABL癌基因的研究,開發了一種靶向治療劑伊馬替尼,該藥物除少數其他激酶外,可直接靶向ABL激酶。現在,已經開展了預測測試並且創建了治療反應的指標。
  • 新的基因檢測方法使MET融合晚期肺癌患者幾乎完全緩解!
    該技術首次公開報告,描述了成功靶向肺癌患者中的MET融合。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檢測幾十個基因的檢測方法檢查了晚期肺癌患者的腫瘤樣本。該測試確定了一個涉及MET基因的罕見融合,指導靶向藥物crizotinib治療癌症,抑制MET信號(其他信號)。在靶向治療開始8個多月後,診斷為IV期肺癌的患者表現出幾乎完全緩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