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基因融合非小細胞肺癌迎來春天,兩大新藥震撼上市

2021-01-10 網易

  靶向治療使驅動基因型肺癌逐漸成為臨床可控慢性疾病,其中獲益最大的是EGFR和ALK這兩大突變頻率高的患者。而RET基因由於僅佔非小細胞肺癌的1%-2%,屬於罕見靶點,因此研發進展緩慢,一直沒有獲批的靶向藥,臨床中大多使用凡德他尼、卡博替尼(XL184)和侖伐替尼(E7080)這些活性較低,毒性高的多用途多激酶抑制劑。但佔比低並不意味著患者的絕對數量就少,在肺癌龐大的患者數量基礎下,即使是只佔1~2%的RET突變患者,其數量也幾乎能與全部白血病患者數量的一半相當。這些患者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終於,在2020年,RET基因融合的患者終於迎來春天,兩大專門針對RET基因融合非小細胞肺癌,並且有效率超高的的藥物震撼上市!

  一,全球首款RET抑制劑-LOXO-292(Retevmo)

  2020年5月8日,全球首款專門用於治療攜帶RET基因變異的藥物LOXO-292(Retevmo)震撼上市,用於治療成人轉移性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這款對於RET基因融合的患者有著顯著療效的傳奇抗癌藥給病友們帶來了全新的選擇和希望。原文連結:提前獲批!傳奇抗癌藥LOXO-292震撼上市,這三個問題一定要了解

  LOXO-292獲批上市是基於I / II LIBRETTO-001試驗數據。

  試驗設計:

  在入組非小細胞肺癌隊列有105例經過重度治療(至少接受過3種全身性抗腫瘤治療方案,這些患者全都接受過含鉑雙藥化療,多數接受過免疫治療以及其他RET靶向藥治療,可以說是臨床上已經放棄的患者)的RET融合患者以及39例未經治療的RET融合患者。

  入組的患者每天兩次口服160 mg LOXO-292,直至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疾病進展,主要研究目的是總體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時間。

  實驗結果:

  這款藥究竟有多好呢?

  對於如此晚期的患者,總的客觀緩解率(ORR)達到64%,其中81%的患者持續應答≥6個月。

  

  這張柱狀圖清晰的顯示了LOXO-292卓越的臨床效果。每個柱子代表一位患者,一共105位患者,柱子向下代表腫瘤縮小,可以看到大部分患者的腫瘤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在39例初治的的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高達84%,有59%的患者持續響應≥6個月。

  除此之外,這款藥物對初治的甲狀腺髓樣癌(MTC)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高達73%;對經過放射性碘難治性(RAI)和至少一種其它療法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79%,其中8例只接受過放射性碘治療的患者的ORR為100%,75%患者持續緩解時間至少6個月!

  一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先前經過化療,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共15輪治療,後來基因檢測發現除KIF5B-RET融合外還出現RET V804L突變,接受Loxo-292治療8周後疾病出現迅速緩解,截至案例發表時已持續治療11個月仍在繼續接受治療。

  

  另一位52歲的肺癌患者,化療耐藥之後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具有KIF5B-RET基因融合,使用LOXO292 4周之後腫瘤顯著縮小。

  

  二,高效RET抑制劑-BLU-667(Gavreto)

  2020年9月5日,全球第二款療效卓越的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普雷西替尼)獲得FDA批准正式上市,同時,這款藥物也有了自己的大名-GAVRETO!這是目前唯一一款每日僅需口服一次的RET抑制劑,並且顯示出持久的療效,部分患者得到完全緩解!

  

  這款藥物的優勢在於,除了對RET的選擇性比其他激酶測試的選擇性高100倍,還能夠通過抑制一級和二級突變體,有效阻止與多種激酶治療抵抗有關的基因突變,具有強大的克服和預防臨床耐藥性的潛力!將能夠在各種RET改變範圍內實現持久的臨床反應,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BLU-667獲批是基於 I / II ARROW(NCT03037385)期臨床試驗的驚豔數據。

  試驗設計:

  試驗共招募了119名RET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每天一次,口服400 mgBLU-667。

  實驗結果:

  87例先前接受鉑類化學療法治療的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為57%;80%的反應患者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

  27例從未接受全身治療的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為70%;58%的反應患者持續6個月或更長時間。

  

  推薦的劑量為每天口服400 mg空腹服用(服用帕拉西替尼之前至少2小時和之後至少1小時不進食)。

  強大的入腦活性

  此外,這款藥物具有強大的入腦活性,能夠有效的對抗腦轉移!文獻中報導了兩位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患者,在接受普雷西替尼治療後病灶均快速消退。

  1.52歲M女士,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病灶縮小70%

  

  已經接受了鉑類化療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後病情進展,基因檢測後發現存在RET融合。在接受BLU-667 400 mg QD治療兩個月後,腦轉移病灶接近完全緩解,持續治療6個月後,腫瘤病灶縮小70%。

  2.59歲F先生,RET融合+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腦部病灶完全緩解

  

  已經接受了鉑類化療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後病情進展,基因檢測後發現存在RET融合。在接受BLU-667 400 mg QD治療兩個月後,腦轉移病灶完全緩解,持續治療6個月後,腫瘤病灶縮小67%。

  這兩種藥物對RET融合陽性的肺癌均顯示出真正強大的全身和顱內活性,但均未在國內上市。好消息是,BLU-667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期研究現在國內開始招募患者,如果您是含有RET 融合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嘗試聯繫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評估是否能夠入組。(做過基因檢測的病友,請將基因檢測報告,診斷報告電子版或拍照發送至doctor.huang@globecancer.com,郵件中留下聯繫方式,醫學部收到報告分析完畢後一個工作日內電話聯繫,匹配能夠入組的臨床試驗,以及有無新藥可以使用。)

  如何檢測RET基因?

  RET激酶的基因組改變包括融合和點突變,從而導致RET信號過度活躍和細胞生長不受控制。RET融合和突變發生在多種腫瘤類型中,且發生頻率不同。

  RET融合:非小細胞肺癌2%,甲狀腺癌10%·20%,胰腺癌<1%,唾液腺癌<1%,結直腸癌<1%,卵巢癌<1%;

  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60%

  

  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多為與KIF5B基因和CCDC6的融合,也就是說RET基因和KIF5B基因或CCDC6基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基因,這種基因的出現會讓癌細胞不受控制的惡性增值。

  

  NCCN指南建議:

  

對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RET融合檢測;對轉移性NSCLC患者進行廣泛的分子譜分析。

  目前RET基因融合可以通過NGS,螢光原位雜交,PCR三種技術來檢測,其中,基於RNA和DNA的NGS測試一種更全面的檢測方法,如果大家做過多基因檢測,可以先看看是否有這個RET基因突變或者融合,還沒有檢測的,全球腫瘤醫生玩網醫學部建議大家選擇NGS技術進行全面的檢測。(如果需要解讀報告可以致電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或掃描文末二維碼在線解讀)

  RET基因融合患者的未來

  相信LOXO-292和BLU-667的上市只是一個開始。針對RET突變的靶向藥,還有眾多好藥正在研究,比如RXDX-105,這是Ignyta公司開發的強效RET抑制劑,在一項評價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I/II期試驗納入了40名患者,結果顯示,在非KIF5B-RET融合的患者中ORR為69%。

  

  總而言之,RET融合患者的未來是越來越好的,高效,低毒的RET靶向藥上市,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福音。希望這些藥物在國內的臨床試驗進展順例,早日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pralse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2020年9月5日,全球第二款療效卓越的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普雷西替尼)獲得FDA批准正式上市,用於經FDA批准的測試RET融合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同時,這款藥物也有了自己的大名-GAVRETO!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非小細胞...
    ALK基因融合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發生 率 約 5.6%,其 中 腺 癌 的 發 生 率 為 6.6%~9.6%,並與KRAS和EGFR突變相排斥。ALK 基因重排導致 ALK 融合基因的表達這一分子生物學基礎決定了檢測ALK 基因融合可以在多個分子水平上進行,2019年發布的《中國非小細胞肺癌ALK檢測臨床實踐專家共識》中提出已獲批的Ventana-D5F3 IHC、FISH、RT-PCR、NGS 檢測方法均可用於 ALK 基因融合診斷[14]。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
    ALK基因融合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中的發生 率 約 5.6%,其 中 腺 癌 的 發 生 率 為 6.6%~9.6%,並與KRAS和EGFR突變相排斥。ALK 基因重排導致 ALK 融合基因的表達這一分子生物學基礎決定了檢測ALK 基因融合可以在多個分子水平上進行,2019年發布的《中國非小細胞肺癌ALK檢測臨床實踐專家共識》中提出已獲批的Ventana-D5F3 IHC、FISH、RT-PCR、NGS 檢測方法均可用於 ALK 基因融合診斷[14]。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2020年9月4日,美國Blueprint Medicines宣布FDA加速批准普拉替尼用於治療成人轉移性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差不多同一時間,普拉替尼的中國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肺癌RET靶向新藥。
  • 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2020年,肺癌的研究進展和上市新藥可謂達到了近十年的巔峰,眾多靶點打破了治療僵局,迎來了首款靶向藥物,比如首款MET抑制劑卡馬替尼,首款RET抑制劑塞爾帕替尼紛紛獲批上市,款款都是有效率超高的抗癌特藥。
  • 2020年Trodelvy等9款抗癌新藥重磅上市!|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RET激酶的基因組改變包括融合和點突變,這導致RET信號過度活躍從而讓癌細胞生長不受控制。據統計,在非小細胞肺癌裡面,大約1%-2%的患者有RET基因融合,多為與KIF5B基因的融合;在甲狀腺髓樣癌中超過60%的患者有RET基因突變;在乳頭狀甲狀腺癌中10%的患者有RET基因融合。
  • 肺癌三大新興靶點打破沉寂​,五大上市新藥點亮希望
    2020年3月2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Tepotinib在日本上市,用於治療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此前,Tepotinib曾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稱號,並獲日本厚生勞動省授予的創新藥物資格與孤兒藥稱號,可以說是備受讚譽。
  • 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 打造靶向治療新時代
    拿肺癌來說,在全世界範圍內,肺癌仍是發病率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有兩個主要的亞型,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以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為例,2015年,針對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手段僅有針對EGFR、ALK等基因突變的,為數不多的靶向藥物。
  • 羅氏非小細胞肺癌新藥在華獲批 接近實現歐美同步
    8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新一代ALK抑制劑安聖莎(化學通用名,阿來替尼)進口註冊申請,用於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簡稱 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肺癌患者必讀:2020年上市的七大肺癌靶向和免疫新藥
    在2020年,非小細胞肺癌新藥的進展和獲批都呈現井噴狀態,特別是靶向藥和免疫治療領域產生了範式轉變,每一項成功的數據都為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希望。我們一起來看下今年新獲批的肺癌藥物有哪些?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非小細胞肺癌佔比80%以上,小細胞肺癌佔約15%。在近十年以來,科學家及藥物研發商們一直在探索肺癌的新靶點以及新方法來減少肺癌死亡率,目前市場上針對非小細胞肺癌已有20種以上的靶向藥及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接下來也會有更多的新藥出現在市場上。
  • ...臨床試驗表明藥物selpercatinib有望治療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又名LOXO-292)能有效縮小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腫瘤,大部分患者生活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在甲狀腺癌中也觀察到這種藥物的抗癌活性。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非小細胞肺癌診療可謂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繼今年6月NCCN 2020.V5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發布。近日,V6版指南對非小細胞肺癌診療規範再次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要點仍然較多,雙免進入一線推薦,小靶點方面又有兩大靶點RET/MET進階成為初治必檢靶點,除此,還有眾多更新。時不待我,一起領略一下最新版本!
  • 基石藥業-B(02616)合作夥伴已遞交pralsetinib治療RET基因融合非小...
    智通財經APP訊,基石藥業-B(02616)發布公告,公司的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Corporation (BPMC.US)(Blueprint Medicines)於2020年4月1日公布了pralsetinib用於治療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MTC)主要研究資料,這些資料將用於支援其在2020年第二季度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美國 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 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耐藥機制的探索
    麻省總醫院開展了一項研究,針對接受選擇性轉染重排基因(RET)抑制劑治療後復發的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今年上半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僅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FDA 就批准了 6 款靶向藥,給患者帶來了精準化、個體化的治療新選擇。好醫友為您梳理如下:首個 RET 抑制劑獲批上市RET 激酶的基因組改變,包括融合和激活點突變,導致 RET 信號過度活躍和細胞生長不受控制。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RET-TKI治療的耐藥機制
    研究背景RET融合於2012年被發現,1%~2%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攜帶 RET融合,且主要見於不吸菸或輕度吸菸的腺癌患者。攜帶RET融合的患者,對RET-TKI類藥物敏感,因此,其定義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的RET-TKI為多靶點藥物,包括卡博替尼和凡德他尼,但這兩款藥物療效有限且有較大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應用。
  • 周清教授 | 分子檢測助力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
    導讀:非小細胞肺癌(NSCLC)過去依據病理分型僅分為腺癌、鱗癌等。
  • 非小細胞肺癌迎來KRAS靶向新藥!
    近日在國際肺癌會議AACR-IASLC上,KRAS難治靶點又報導了新藥RMC-4630的臨床研究數據。這是繼去年AMG510及MRTX849兩藥問世後,成為第三個備受矚目的KRAS藥物。
  • 最新KRAS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及臨床試驗
    ) 參與治療 KRAS 突變的肺癌效果的研究NCT02071862Ⅰ期醯胺抑制劑 CB 839在 實體腫瘤中的研究NCT02047344Ⅱ期Antroquinonol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有效性、 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研究NCT01988896Ⅰ期Cobimetini與Atezolizum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