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MET抑制劑在NSCLC靶向治療中的進展

2021-01-16 騰訊網

新藥獲批

FDA批准了用於治療分子亞型疾病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新藥申請,這將改變患者的預後以及對這些伴有腫瘤的NSCLC患者的治療前檢測要求。

2020年,該機構批准了治療RET融合或MET外顯子14突變呈陽性的NSCLC患者的生物標誌物特異性療法,對具有這些畸變的患者是一項重大突破。儘管具有這些基因畸變的患者比例很低(RET融合估計為1%,MET外顯子14改變估計為3%至4%),但這些組預後改善顯著。此外,2020年報告的關於非小細胞肺癌研究性、針對特定目標新型療法的數據表明,該數據在不久後將繼續增長。

RET融合陽性NSCLC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維·格芬醫學院的健康科學臨床醫學副教授Edward B. Garon醫學博士說,RET基因的突變一直是研究人員的難題。「到目前為止,我們針對這些患者的主要藥物是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但療效有限且毒性很高。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對這種患者的治療方法充滿熱情。但是現在我們確實為該人群提供了很好的治療選擇。」

5月,RET抑制劑selpercatinib(Retevmo)成為首個獲得FDA批准的RET融合陽性NSCLC生物標誌物特異性療法。該批准是基於開放性的1/2 期LIBRETTO-001期試驗(NCT03157128)的結果,該試驗已於8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Subbiah是主編。

該試驗在12個國家/地區的65個中心研究了selpercatinib對預治療和未治療的晚期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的療效。主要終點是由獨立審核委員會評估的客觀緩解率(ORR)。次要終點包括緩解持續時間(DOR)。

最初的入選患者包括105位預治療RET融合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他們在該試驗的1期劑量遞增(n = 49)試驗和1期的劑量擴展或2期試驗(n = 56)接受治療。此外,研究人員隨後招募了39名先前未經治療的相同惡性腫瘤類型的患者。

根據盲法獨立中心評審,在接受預治療的RET融合陽性NSCLC患者中,治療對近三分之二(64%)的患者有效。兩名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CR),62%的患者達到了部分緩解(PR),另外29%的患者達到了疾病穩定(SD)。中位隨訪時間為12.1個月,正在進行的緩解率為63%。中位DOR為17.5個月(95%CI,12.0-不可評估[NE])。

在39名先前未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治療對85%的患者有效(95%CI,70%-94%),其中90%的緩解在6個月後持續。該試驗組的緩解僅包括PR,並且10%的患者患有SD。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尚未達到(95%CI,12.0個月-NE)。

入選時有11名患者有基線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幾乎所有患者均經歷了顱內ORR(91%;95%CI,59%-100%)。其中包括3例CRs(27%)和7例PRs(64%)。其餘患者患有SD。中位中樞神經系統DOR為10.1個月(95%CI,6.7-NE)。

參考文獻: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ret-met-inhibitors-advance-targeted-therapies-in-nsclc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醫伴旅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伴旅」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聯繫小編。

MORE ▏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NSCLC新靶點:MET、RET、KRAS、HER2獲重大突破!諾華、默克、安進...
    TEPMETKO是日本第一個也是全球首個針對MET獲批的靶向藥。 諾華公司MET抑制劑Capmatinib(Tabrecta,代號280),於2020年5月獲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MET ex14跳躍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這是美國批准的針對這一特殊患者群的首款靶向療法。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擴展適應症獲批 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pralsetinib)的擴展適應症,用於治療攜帶RET變異的甲狀腺癌患者。這是腫瘤治療向精準醫學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 武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Cabometyx...
    2020年01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Exelixis公司近日宣布,其日本合作夥伴武田製藥(Tekada)已向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申請批准生產和銷售靶向抗癌藥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用於先前系統治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治療。
  • NEJM:臨床試驗表明藥物selpercatinib有望治療由RET基因改變驅動的...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Retevmo)可有效縮小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患者體內的腫瘤,大多數患者存活了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
  • RET、20ins、BRAF、KRAS開啟肺癌靶向治療新時代!
    作為一年一度的全國肺癌盛會,靶向治療依然是大會的重頭戲。除了常見的ALK/EGFR靶點,本次會議的「Beyond ALK/EGFR 」專題,詳細介紹了一些小靶點、難治靶點的最新進展,為肺癌的靶向治療帶來更廣闊的視野。
  • ...默克Tepmetko:全球首個治療METex14跳躍改變NSCLC的口服MET抑制劑
    2020年11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靶向抗癌藥Tepmetko(tepotinib)的申請並已啟動審查程序,該藥是一種高度選擇性、口服MET抑制劑,每日一次,用於治療攜帶MET基因第14號外顯子(METex14)跳躍改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ASCO靶向新進展: 阿來替尼創造62.5%長期生存奇蹟, MET/RET靶點...
    今天,我們總結了靶向治療的新進展: ALK抑制劑阿來替尼數據更新,5年生存率62.5%; MET抑制劑百花齊放! 1 阿來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患者 5年OS率62.5% 一直以來,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ALK抑制劑治療效果非常好。
  • 靶向c-Met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研究獲進展
    靶向c-Met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研究獲進展
  • RET抑制劑--Pralsetinib治療甲狀腺癌 實現生存重磅突破
    作者 | 葉楓紅精準治療為惡性腫瘤新藥、新方法的探索提供了眾多方向。其中,RET基因屬於比較罕見的致病驅動基因之一,但在甲狀腺髓樣癌中它卻是"萬惡之源"。約60%的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中可檢測出RET基因突變,晚期患者RET突變比例則更高達90%。因此,精準靶向抑制RET基因成為治療甲狀腺髓樣癌的關鍵。
  • MET突變靶向治療效果為什麼比不上EGFR突變?
    今天分享一個有趣的回顧性研究,該研究者們主要想探索一下,為什麼MET突變的靶向治療效果就比不上一些其他突變(比如EGFR突變)的靶向治療?,mPFS 8.5個月;為什麼MET突變靶向治療ORR多低於50%?
  • 盛錫楠教授: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精準與靶向治療進展
    會議期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盛錫楠教授介紹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精準與靶向治療進展》。 本次會議期間,盛錫楠教授主要從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編碼基因(FGFR)靶向治療進展和抗體偶聯藥物兩個方面介紹了尿路上皮癌靶向治療的進展。 FGFR突變抑制劑成為靶向治療突破 近年來,研究者探索了尿路上皮癌領域多個靶點,只有靶向FGFR突變的抑制劑取得了成功。
  • 胰膽管腫瘤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進展
    在ASCO20虛擬教育項目中,教育課程「超越化療治療胰膽管腫瘤:靶向和免疫治療策略」,聚焦這些探索的新途徑,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疾病的分子特徵量身定製可以改善預後的治療策略。 BTCs的靶向治療 Rachna T.
  • 靶向療法領域進展喜人 和黃cMET抑制劑表現出色
    在AACR中,多項靶向療法的喜人進展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其中,最為重磅的消息之一,便是和黃的cMET抑制劑savolitinib與Tagrisso(osimertinib)聯用,有效治療對EGFR靶向療法產生耐藥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了。先前的研究發現,接受了最新一代EGFR TKI治療,卻產生耐藥的患者中,有四分之一是由於MET通路的激活。因此倘若同時抑制EGFR和MET通路,就有望對這些患者進行治療,這正是本項組合療法的機理。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對於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其中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2018年在美國升級為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如同其他靶向藥一樣,奧希替尼也會出現耐藥。
  • 子宮內膜癌的靶向治療
    由於該病通常早期即表現為陰道異常流血,容易得到及時的診斷,經過全子宮雙附件切除+淋巴結切除的標準治療後,再加上必要時的術後輔助放療或化療,多預後良好。但是,儘管手術、放化療手段在不斷提高,但復發性或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後仍較差,治療上也面臨更少的選擇,中位生存期僅7~10個月,新的治療方式亟待發掘。
  • 非小細胞肺癌MET靶向進展之Tepotinib_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_Tepo...
    不同於EGFR等原癌驅動基因,不同類型的MET基因變異諸如擴增、突變、融合等均可導致惡性腫瘤的發生,並且不同的變異類型也需要差異化的靶向治療策略。 針對這些MET的異常改變,多種抗MET治療藥物包括一系列抗MET/抗肝細胞生長因子(HGF)抗體及其抗體偶聯藥物(ADCs),多重激酶或選擇性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在過去幾年靶向治療得到了快速發展。
  • KRAS抑制劑新數據公布:Adagrasib治療NSCLC DCR高達96%
    然而,KRAS靶向藥卻寥寥無幾,KRAS一度成為無藥可用的最難突變。近日,Mirati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其KRAS G12C抑制劑Adagrasib(MRTX849)的新近臨床試驗結果,其中包括潛在註冊性2期臨床試驗的數據。
  • 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2020年小靶點進展飛速,療效可觀的藥物噴薄而出,成就了肺癌小靶點領域的崛起。而此次NCCN指南,更是為此正名。在晚期初治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環節,推薦對於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在既往EGFR/ALK/ROS1/BRAF四大必檢基因上,又新增了MET基因14突變的檢測和RET基因融合的檢測。形成了晚期非鱗癌的六大必查基因檢測。靶向隊伍進一步擴大!
  • 熱休克蛋白90抑制劑治療NSCLC失利
    為題,對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線熱休克蛋白抑制劑vs化療對比(GALAXY–2)進行報告。Ganetespib是一種很有潛力的Hsp90抑制劑。先前的Ⅱ期研究中,對於晚期肺腺癌患者二線治療,Ganetespib聯合多西他賽與單藥多西他賽相比療效更優。研究內容GALAXY-2是一項多西他賽±Ganetespib的開放標籤、隨機(1:1)國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