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社交網絡》是一部IT史詩,同時也是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的人物傳記。然而很多影評都放在了大衛林奇以及電影表現上,而忽視了主角——馬克·扎克伯格以及facebook這兩個IT名詞。所以,在IT圈裡我略懂電影,在影迷圈裡我略懂網際網路,於是就著手寫一篇「網絡」影評。開篇,我們領略到了馬克的黑客天賦,他入侵哈佛學生檔案資料庫,然後把所有學生的照片拿出來放到網上讓大家一一評點。這個創意首先很生活化,大學男生每天夜談的內容其中就有評點院系女生排行。而馬克的用戶體驗更為簡單,你不需要把一個女孩結構成鼻子、臉型或者罩杯,只需要把兩個姑娘對比一下,憑藉第一直接判斷更喜歡誰。這就好比,假設現在有一個孩子入侵了北京電影學院以及中戲的學生檔案庫,把所有女學生的入學照片放到網上,讓大眾評點。
然後我放兩張照片進來 讓你選擇更喜歡左邊還是右邊?(網上公布的,應該不牽扯隱私)相同的創意時光網本身也在使用,就是那個圖片打分的功能。也是每次找到兩張類似的圖片進行評分。接下來我們聊下流量異常的問題。馬克在校園網搭建的網站在凌晨4點訪問量暴增,由於佔用帶寬資源導致網絡擁擠,最後整個校園網絡癱瘓。這就是他成名的「黑客」事件。常規意義上的流量異常是受到黑客攻擊,通過傳送大量的垃圾數據包導致網絡癱瘓,而馬克做的才不是那種下三濫招數,所以他才認為自己只是侵犯了隱私權,而沒有破壞網絡。再用一個通俗的解釋就是:這就好比你上網吧下A片,網管發現流量異常,也是很快查詢到是你的機器作怪,就發了條人性通知這裡不得不說明一下,根據百度資料「就在扎克伯格創建了Facebook在線交流平臺後的4小時之內,就吸引了450名瀏覽者,在線瀏覽的照片也達到22000張。」其實4小時之內的450名瀏覽者並不算過多,而且劍鋒並發(也就是最多同時運行)估計也就幾十人吧。我記得我上大學那陣子基本上在線下音樂下片都不會出問題呢,估計哈佛質量會更好。所以這裡明顯是電影誇張了一下。
作為facebook的CFO(財務長),愛德華對於網絡盈利只是簡單的理解到了廣告這一層面。所以他才不遺餘力的去到處拉廣告。然而他的確忘記了廣告盈利的一個問題在於——當你把流量做大,自然就會有廣告。而且大部分廣告對於用戶來說都是垃圾信息,用戶會牴觸。所以馬克才不喜歡。用他的話就是,facebook是酷的,廣告不酷,所以facebook不需要廣告!這裡還是要說一下現在的facebook,或者說他遠房表親校內網或者開心網。目前的盈利主要還是廣告,但是已經變成了「酷」的廣告——植入到組件裡。還有就是開放API進行分成也是收入之一。包括最近豆瓣的右上角廣告位,由於圖片和文字做的很,很小資,所以和平臺融為一體,成為有效的,酷的廣告……這種也是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應該學習的。另外說一下時光的盈利模式,據我猜測,之前的影院合作分成,如今的電影推廣費用(好像是有5W的一個合作,還有一個是十幾萬的合作),可能暫時就這些了吧。
其實,片子傳達給我的思考不僅於此,現在的網上社交網絡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社交狀態嗎?我很懷疑。線下的寵兒們在線上仍然是寵兒,而不被人注意的nobody線上也不會有人注意。我的QQ和MSN上能說話的也永遠只有一個手能數得過來的人。我不知道那些好友很多的人是什麼狀態,或者在線就怕別人打擾的人什麼狀態,只是對我而言隱身這個功能毫無意義。創造了Facebook的人有上百萬的好友,可他在乎的有幾個呢?我印象當中很早social network就是一種能力的表現,學校裡面看到總有談人脈的講座,已然成為另外一種財富和功利目標。對於所有功利的目的,我總是心懷不悅或者不屑。我總覺得這個世界上除了人們都追逐的東西,我們還有更多的選擇。影片開頭就是Mark對著女友喋喋不休的說他要加入各種名流俱樂部,要認識名人,女孩對此很不屑,表面上看起來是女孩受不了他的居高臨下的姿態和書呆子氣,而我認為女孩本質上不追求他所嚮往的一切,她不屑結交名流,不屑讓自己比其他人都聰明,他們根本不是一類人。不管你是Facebook的創始人,資產多少,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而Facebook的成功本身也是迎合了大眾的想法。其實這個天才從心理上也沒什麼不同,只是他有技術手段去挖掘出人們的需求並滿足。
滿足人們的需求必然會有市場。從商業上講Facebook是巨大的成功,但我懷疑它真的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現狀,也不一定消除了人們的孤獨感,線下的一切會在線上複製。這就是為什麼線上為什麼要放照片,而且為什麼湧現出一大批自拍的愛好者,想要受歡迎的心理和手段不因形式而改變。最後我在評價一欄選力薦是因為The Social Network不是拍成一部奮發向上的勵志片,或者對成功者的肯定片,而是不落俗套的挖掘了被人忽略的成功的另一面。當然這都是從電影中得出來的結論,真實的生活我們無從得知,大衛芬奇也不過是把他的視角拍出來給我們看,而我覺得這個視角還不錯。影片中的音樂運用很恰當也很嫻熟,剪輯也彰顯功力,我可以知道這不是一部只看熱鬧的娛樂片。當我平靜下來的時候卻想其實不管多麼cool,終歸也有煩惱,只是煩惱的級別不同而已。我內心還是贊同Mark的前女友,這一切算什麼呢?我不關心是不是cool,我堅持我內心想要的,而不受他人影響。也許我很阿Q,不過是安慰自己沒上Harvard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