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機器人的方洪波,「不務正業」的美的

2020-12-06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探客Tanker(ID:SQinsight)作者:Rickzhang

人狠話不多——這是真正熟知方洪波的人對他最深的印象。

2012年。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徹底「撒手不管」,把整個美的集團交到了方洪波手上。但老董事長退休的時候正值美的銷售額破千億大關,因此,何享健興致勃勃地提出了「2015年實現2000億」的目標。

這相當於給方洪波挖了一個非常大的坑,後來發生的就是被行業熟知的「美的大清洗」。

方洪波頂著壓力,先砍掉主營業務中2/3不掙錢的產品型號,並處理掉7000畝的廠房用地,以及裁掉大半的代理商。緊接著,不到一年時間,方洪波裁員人數高達7萬,超過公司總人數的1/3。

到2013年美的上市時,這次「內部大清洗」帶來的影響還沒有散去,甚至有元老公開出面質疑方洪波,但他咬牙挺住了。

2014年,美的整體營收重新回到2011年的水平,並且實現了利潤率的大幅提高,淨利潤首次超過100億人民幣。到了2015年,美的的淨利潤又在上年基礎上增加了21%,達到2011年的3倍之多。

這個成績,標誌著接班三年多的方洪波徹底坐穩了一把手的位置。

當方洪波真正解決了美的內患後,一直在思考美的多元化的問題。畢竟單靠白電在中國闖出一個每年增長超過20%的市場,幾乎不可能。

因為家用電器都是更新頻率比較慢的產品,市場增長的固化,使得方洪波要思考美的下一個出路。

與準備什麼都試一試的董小姐不同,方洪波算家電行業裡頭腦最清楚的管理者之一。

因此,他最終為美的選擇的多元化方向,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聯姻安川電機

2015年8月4日下午,美的集團與安川電機合資籤約儀式在美的順德總部舉行。

這被看作是方洪波多元化新戰略的開端。

他選擇了工業智慧機器人這個領域,因為在他看來,掌握上遊的資源不如掌握製造技術。而一直給美的生產線供應自動化設備的安川電機,就進入了方洪波的視野。

事實上,安川電機還有一個身份:世界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他們想與美的合作的基礎,是希望開拓中國家電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基於雙方合作多年,而且有信任基礎,對這次全新的合作雙方幾乎是一拍即合。

根據協議,雙方合資成立了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由安川控股51%。

安川美的首任董事長西川淸吾曾告訴界面新聞,合資公司成立一年後,已得到美的集團的新訂單。這也契合安川電機設立合資公司的目的:在美的集團未來採購工業機器人的決策過程中,安川電機有可能獲得比其他廠商更大的優勢。

美的集團則計劃借鑑安川電機的技術,研發適用於中國3C行業的經濟型機器人,同時將合資公司培育為國產機器人的領先企業。

除工業機器人公司外,美的集團與安川電機還合資成立了服務機器人公司,主要業務為研發和推廣醫療康復與助老助殘領域的服務機器人。這家合資公司註冊資本也為1億元,美的集團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60.1%。

在雙方合作最緊密的2017年,這家工業機器人合資公司幾乎訂單不斷,員工也超過了100多人,安川電機也曾經想把在中國的主營業務都裝到這家公司中去。

但很快事件發生了變化,雙方的口徑逐漸統一,不再對外提及工業機器人事項,反而將雙方成立並由美的控股的服務機器人公司放到了首位。

到了2018年,與這家公司相關的新聞,一律都與美的聯合安川電機打造養老服務機器人、打造醫療服務機器人等內容相關。

有意思的是,企查查信息顯示,2015年7月24日,就在與安川電機達成合作前幾天,美的機器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而直到去年11月4日之前,方洪波一直擔任美的機器人公司的負責人。

另外,企查查數據顯示,在美的機器人公司目前取得的17項專利中,絕大部分都與服務機器人相關。

這可能受到美的集團內部對自營企業和合夥以及其他投資企業的業務區分設定影響,當然,這種微妙的態度背後,還與一起跨國驚天大收購相關。

「親兒子」庫卡

就在跟安川電機達成合作後的第二年,一邊全力收購松下家電業務,以便拓展自己家電領域的方洪波,關注到了美國GE家電業務剝離的消息。

很遺憾的是,方洪波想拓展美國市場的希望破滅,整個GE集團剝離的資產被海爾高價「截胡」。

但正應了那句老話:福禍相依。

在得到GE家電業務被海爾收購消息沒多久,德國工業機器人公司KUKA(庫卡)傳出尋求戰略合作入股的消息。

這被方洪波看作是天賜良機,他迅速組建了一個談判小組並親赴德國。最終,美的以29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庫卡94.55%股份,成為最大控股股東。

在收購結束的籤約儀式上,方洪波以罕見的志得意滿的態度說:「美的找到了打開工業4.0時代的鑰匙。」

當時,在籤約儀式現場便有人問到「收購庫卡後對美的與安川合作的影響」,方洪波表示,兩者不衝突,與安川的合資公司將會更專注於服務機器人領域。

這似乎為2018年美的機器人的發展定下了一個基調,而後續的發展表明:親兒子確實不一樣。

在美的總投資20億元打造的南沙智能工廠裡,最為顯眼而且到處可見的,是橘色的庫卡機器人,除此以外,還有安得物流的自動化物流小車。

而在2017年與德國庫卡並表後,美的集團營業額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當年實現收入2419.19億元,同比增長51.35億元。其中,由庫卡機器人和安得物流主要構成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貢獻了270.4億元。

由此可見,方洪波給老董事長何享健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8年3月23日,美的宣布向庫卡中國下屬業務注資,共同成立三家合資公司並新建生產基地,以拓展工業機器人、醫療和倉儲自動化三大領域的業務,開發適合中國客戶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美的、庫卡分別擁有合資公司的50%股份。

這是美的收購庫卡後,首次對外公布雙方對於機器人業務板塊的規劃和布局。

另根據美的2019年公布的數據,從方洪波正式接班以來,美的在數位化轉型上投入已經超過100億元。

如果說,當初與安川合資是在試水探索新業務,那麼到收購庫卡時,美的基本已將機器人確定為第二條戰略賽道。

「通過與庫卡成立合資公司,對內深度整合了雙方的優勢資源,實現美的版的工業網際網路閉環整合;對外則繼續深耕工業及消費機器人市場的需求。」這是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方洪波就美的機器人業務的未來發展發表的憧憬。

然而,現實中與德國庫卡的整合要比方洪波想像中要難得多。多重因素影響下,2018年庫卡營收32億歐元,同比下滑6.8%;稅後利潤1660萬歐元,下跌81.2%。

庫卡的業績不佳,在美的財報中也有體現。

2018年,美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收入256.78億元,同比下滑5.03%,在美的營收中的佔比也從2017年的11.23%降至9.89%。2019年,該板塊收入繼續下滑1.89%至251.92億元,佔美的營收比重也下跌到9.05%。

但也不是沒有亮點。

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美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板塊的毛利率為22.34%,是美的少數幾個毛利超過10%的業務板塊。

這更堅定了方洪波投資工業機器人的決心。

在機器人產業上合縱連橫

美的在2019年年報中提到,集團加快推動庫卡中國業務的整合,在庫卡新組織架構下,成立庫卡中國事業部,涵蓋機器人本體、柔性系統、一般工業自動化、智能物流自動化以及智能醫療自動化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在年報中將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業務再次重新定義為「以庫卡集團、美的機器人公司等為核心」,可見美的內部也在梳理其機器人資源。

緊接著在2020年7月,美的與安川電機合資的工業機器人公司宣告解散,並成立了清算組接受債權申報。雖然合資公司解散了,但在利用安川產品的生產線自動化方面,美的依然會與安川電機繼續開展合作。

與此同時,美的也加快了對行業上下遊技術和企業的收購。

2020年4月,美的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以7.4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美的暖通將控制合康新能23.73%的表決權。

這家被收購的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和新能源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

由於這家公司是做變頻電機的,並為很多家汽車企業提供車用電機,所以當時這個消息爆出來時,很多媒體還曾解讀為「方洪波也將步董明珠的後塵進入造車領域」,但媒體把方洪波的想法看得太簡單了。

實際上,2014年「合康變頻」收購了東菱技術40%股份,而「交流伺服系統」正是東菱技術的核心技術產品,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而且,東菱技術的「EPS-RS0.4-7.5KW基於CAN總線的高性能機器人專用伺服系統」還申報了2012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

更重要的是,這套系統在定位精度及穩定性等關鍵指標上,完全可滿足機器人的運行要求,能逐步替代進口同類產品。

畢竟工業機器人的核心是智能控制技術,而智能控制技術的根本就是電機的變頻。如何能在電量輸入穩定的情況下,用最小的電量實現所有能做到的精準動作,是解決工業機器人智能化中的一個難題。

美的這次的收購,與其說看上了這家公司汽車系統生產的能力,不如說就是衝著這套交流伺服系統來的。

相關的業內人士向「探客Tanker」表示,美的旗下的庫卡與美的機器人用上這個技術後,機器人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升最起碼超過20%,而且成本會降低8-12%左右。

這可能才是方洪波一門心思要拿下這家公司的最根本原因。

當然,方洪波的「野心」不止於此。10月14日,企查查數據顯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又新增了兩家對外投資公司,即美的智聯(上海)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和美的智慧生活(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的經營範圍都包含了智慧機器人的研發。

雖然說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美的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並不理想,營收只有95億元,同比下滑20.8%,跌幅較2019年進一步擴大,而且疫情期間工廠停擺、投資縮水加劇了工業機器人市場的下滑。

然而,美的在已經形成的機器人業務規模上,還在加強投入和精細化運營工作。

最新消息顯示,2020年上半年庫卡取得了寶馬集團的4000臺機器人訂單,並拿到了奧迪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裝配合同。

這也是方洪波支持機器人業務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際網路化的新美的

當然,方洪波不會做沒有收益的事情。

雖說機器人業務今年上半年營收不理想,但方洪波依然決定擴大機器人生產規模,而且增加研發實力的基礎,其實就是因為這套智慧機器人已經幫助美的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最大的變化,就在於美的超過格力成為家電行業的「領頭羊」。

業內普遍認為,美的贏在網際網路化的渠道上。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過度依賴線下渠道的格力所受到的衝擊,遠遠大於早就將營銷搬到網絡上的美的。

家電產品是一種消費頻次較低的產品,一旦在網際網路上購買了相同技術水平的產品,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可以預計的以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內不會更換。

因此,這意味著格力喪失的市場份額是通過促銷等市場方式補不回來的。

而美的為了適應網際網路的營銷方式,從2015年跟安川電機合作以來,就在逐漸推行所有生產工廠的智能化改造。

在主動收購庫卡機器人之後,這件事情成了方洪波最關心的要點。

畢竟,網際網路化的銷售渠道一定會帶來潮汐式的生產規劃。而分散的消費者需求和對產品的不斷細化,使得單品類產品很可能生產數量達不到盈利的需求,必須通過通盤考慮的動態化生產模式,才能將成本控制在企業所需要的範圍之內。

這其實才是美的終於在今年超越格力最根本的原因。

雖然格力看到了智能化生產的方向,也對一些生產廠進行了智能化的改造,但格力整個公司的生產規劃依然是計劃型的,而非動態柔性供應鏈生產。所以格力應對網際網路營銷的能力,相對美的來說弱的多。

據未經證實的消息,曾有美的元老在董事會上提出關閉並轉讓機器人這個目前不掙錢的業務,但被方洪波拒絕了。他認為哪怕機器人業務不掙錢,只要能保證美的智能化生產的高速進行就有價值。

當然,庫卡機器人在美的智能化生產的大規模應用,實際上也成為全球智能化工業機器人的一個代表。

可以預計的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學習美的智能化生產的經驗,工業化智慧機器人的市場無比廣闊,這很可能才是方洪波力挺機器人業務的核心原因。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美的啟動新一輪轉型 方洪波直言危機正在堆積 | 消費電子企業調查
    方洪波向第一財經表示,通過與東芝家電、義大利Clivet的戰略合作,美的藉助其成熟的品牌資源、技術和渠道,獲得了成熟市場國家的準入,美的的品牌與資源的掌控能力也提升不少。與庫卡的合作更是如此。而且,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庫卡的技術優勢與美的在中國的市場優勢可以結合。
  • 美的集團方洪波:勢在我行,日變日新
    1月15日,在剛剛邁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之際,歷史的交匯點上,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向全體員工發表了「勢在我行,日變日新」的主題演講,引領所有美的人一同回顧、感恩,一同反思、自省,一同重構、前行。
  • 美的集團造富計劃!擬分拆「麻雀」公司上市
    (原標題:美的集團造富計劃!有家電行業分析人士稱,不影響主業,提升美的投資收益,員工身價倍增……這對美的集團多利無害。值得注意的是,美的集團剛完成對美智光電的多元化員工持股方案的操作。方洪波攜七位副總裁、監事會主席、財務總監、董秘等突擊成股東。這也意味著,美的集團將迎來又一波造富運動,待美智光電上市,美的集團這批手持原始股的董監高及骨幹員工們財富將顯著增值。
  • 美的在天貓如何做到兩百億? 逍遙子和方洪波的密會給出答案
    方洪波曾這樣說。  8月22日,這位白電巨頭的掌舵人,飛到杭州訪問阿里巴巴總部。期間,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這次高層會晤足以表明,儘管美的電商成績顯著,但是美的野心更大。  不是開家店那麼簡單  時間回到2008年,一場金融危機來襲,家電業「大規模、低成本」模式瞬間失效。而幾乎同時,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開始步入人們的視線中。
  • 美的牽手華為,你想美的布穀吃小米?還是想華為榮耀鳩佔鵲巢?
    前言榮耀總裁趙明的新微博又刷屏了在回復美的掌門方洪波「有朋自遠方來」的微博上作為中國科技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華為,2018年年營收7212億,而作為中國家電第一龍頭的美的,2018年年營收2618.2億,就是在今天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今天,美的圍繞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這三個方向轉型的方法論,依然值得很多的製造行業借鑑。
  • 格力美的爭鬥 50 年:每次蔑視對方背後,都在努力成為對方的樣子
    1993年的春天,方洪波在《南方日報》頭版發表了一篇文章《何享健:"美的"號艦長》,引來了美的董事長何享健的關注。之後,連續兩年,方洪波都被何享健點名陪同出訪。1995年,由鞏俐主演、張藝謀攝製的美的廣告片火遍全國。經典廣告詞"美的生活,美的享受"就是方洪波策劃的。
  • 吉林一號再次「不務正業」:又在美機場搞「直播」,還能「測速」
    不過,今年中國航天的發射任務還沒真正發力呢,按照計劃,在今年的最後幾個月,中國航天將進行高密度發射,美媒現在下結論就太早了。而在中國航天的盛宴開始前,吉林一號最近又給大家來了道開胃菜。有人表示,這次吉林一號再次「不務正業」,這是這麼一回事呢?
  • 「天花板」下美的格力爭霸戰
    2012年,隨著方洪波、董明珠從何享健、朱江洪手中接過「掌門人」之位——尤其是因為高調、自信的董明珠,雙方的爭鬥也越發吸引媒體關注。2013年「一晚一度電」之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的美的集團,於行業首創「一晚一度電」的ECO獨特節能技術。
  • 豐田版「霍金助手」:機器人史上的一小步,豐田的一大步
    看過評論後我發現,本田那些「不務正業」的偉大事業深入人心,比如造飛機、造個人平衡車和造機器人。其實,本田的友商豐田,造車之餘也會搞點副業,比如機器人。最近,豐田的機器人事業又有了新進展,算是機器人史上的一小步,豐田的一大步了。故事還得從一個叫 Romulo Camargo 的哥們兒說起,他是美國特種部隊的一個退役老兵。
  • 被美的收購:小天鵝「品牌壽命」幾何?
    此次競購入圍的買家有:美的、四川長虹和義大利白電企業默洛尼。據稱,在三家競購者中,美的獲得了評審團綜合評價最高分。  美的收購小天鵝,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便是小天鵝的「品牌壽命」問題,按以往國際和國內品牌併購的案例,被併購的品牌大多難逃扼殺的命運。
  • 智能家居商戰大幕悄然拉開:美的集團布穀品牌集結榮耀,首款合作...
    在智能家居領域,榮耀最近跟美的集團旗下的網際網路品牌——布穀,達成聯盟。8月5日,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微博上發文「有朋自遠方來」,並@了趙明。趙明隨後轉發該微博回應稱「有朋友有未來」,同時@方洪波。8月10日,方洪波發微博稱「榮耀智慧屏串聯美的布穀智能家電,讓全場景智慧生活充滿無盡想像」,同時透露8月13日美的布穀與榮耀合作的首款產品會在榮耀天貓旗艦店首發,且@了趙明。趙明隨後同樣轉發該微博,回應稱「我們願與美的布穀攜手,共創全場景智慧生活,一起見證,開啟未來」,並@方洪波。兩方品牌的領導人在微博上的互動,宣示了品牌的盟友關係。
  • 不務正業跨界美妝的那些聯名款,最後都怎麼樣了?
    裡面的穿搭直到現在還是很時髦~ 圖源《穿普拉達的女王》 話說,現在很多大牌都不務正業跨界到彩妝界 03 卡拉泡泡真是美妝界的勞模,這不,它又又又叒搞事了。這次它聯合Becky G給我們帶來一波新品!
  • 美的集團:美的控股、何享健投建非營利性的和祐國際醫院
    每經AI快訊,美的集團(SZ 000333,收盤價:91.59元)11月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美的控股及一致行動人何享健於9月3日和11月20日通過大宗交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約7028萬股。美的控股擬在順德北滘投資約百億建設一家非營利性的和祐國際醫院,和祐國際醫院未來經營所得將全部用於醫院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民生福祉。美的控股、何享健本次減持所獲資金將全部用於該醫院的建設。2020年半年報顯示,美的集團的主營業務為製造業,佔營收比例為:90.6%。美的集團的總裁、董事長均是方洪波,男,53歲,碩士。道達號「個股趨勢」提醒:1.
  • 這家物流機器人公司如何代表「中國智造」,成為全球機器人50強?
    RBR50名單之所以備受矚目,原因在於《機器人商業評論》是基於整個年度的企業表現,進行動態調整,每年都會更新名單,以此指明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整體方向。智能物流機器人企業極智嘉(Geek+)繼2019年獲獎後蟬聯RBR TOP50,更是今年唯一登榜的中國企業,代表了「中國智造」在機器人領域的最強實力。
  • 再戰阿爾法狗,還是棋王柯潔的又一次「不務正業」?
    還是柯潔新一輪的"不務正業"?大眾對於柯潔最早的認知,絕大部分源自2017年與"阿爾法狗"那次人類棋王與人工智慧的"人狗大戰",在那次對決中柯潔三番棋全敗,其中第二局被機器評定表現完美。而當時的賽後採訪中,柯潔也表示對"阿爾法狗"心服口服: "我輸了都沒什麼脾氣"。
  • 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創·造大賽中再創佳績
    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創·造大賽中再創佳績 貝爾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30 14:29:32   近日,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的小學員們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創
  • 美的放飛布穀:細分時代的共創試驗
    在上海AWE發布一個月後,美的集團網際網路品牌布穀終於亮出了全系列產品。4月17日,布穀在北京發布了電飯煲、淨水器、洗碗機、掃地機器人、電風扇和電水壺六款新品,圍繞廚房、起居、衛浴三大生活場景和空氣、水兩大核心要素,除電水壺外所有產品均支持WiFi連接,可通過布穀APP進行操控。
  • 並聯機器人撐起「智造濟南」夢
    專注研發 挑戰並聯機器人,重定精度0.08毫米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翼菲自動化在抗疫期間表現出來的軍人素質,源於張賽2012年創業以來,始終堅持創新搞研發。「我們的本業是搞並聯機器人的。」張賽說,以研發、生產並聯機器人及其相關自動化生產線為主。
  • 鵬城智造之美 海寧啟示幾何
    7月9日至11日,記者趕赴深圳,感受它的智能創造之美,尋找推動海寧「芯」火燎原的動力源所在。接棒深圳 國家級重磅賽事落地海寧7月10日,在中電智谷國際智能硬體創新創業集聚示範區智能硬體創新成果展上,一個不斷發出「滴滴滴」聲音的物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