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谷歌到可口可樂:盤點 11 個行業、70 家著名企業的「創新實驗室」

2021-01-07 36kr

編者按:對於像谷歌、微軟、麥肯錫、可口可樂這樣的知名公司來說,停滯不前是死亡的前兆,因此它們都在R&D上投入巨大,成立了各種各樣的「創新實驗室」。這些實驗室招募了大量高端人才,每天都在研究最前沿的技術,在公眾眼中也是頗為神秘的存在。知名數據研究機構 CBInsight 日前發表了題為「From AT&T To Xerox: 70 Corporate Innovation Labs」的研究報告,對 11 個行業、70 家著名企業的創新實驗室進行了總結和盤點。本文由36氪編譯。

面對不斷誕生的初創企業的挑戰,成熟的大公司想要一直處於時代前沿,創新是極其重要的一環。隨著眾多行業被市場不斷細分,很多公司都開始著手創立內部的創新實驗室。

本文列出了70家企業的創新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共同任務就是致力於將新想法變成延長公司壽命的新機遇。

今天列出的企業創新實驗室主要出自以下十一個行業大類:

技術

電信

金融

零售/消費品

汽車/航空

健康

媒體

諮詢/顧問

保險

能源/工業

旅遊/酒店

技術

1. 惠普Hewlett-Packard

創新實驗室名稱:惠普實驗室

成立時間:1966年

惠普實驗室是一個屢獲殊榮的研究機構,專注於自然語言檢測,音頻/視頻分析,沉浸體驗,3D列印等技術。

2. 谷歌Google

創新實驗室名稱:X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0

谷歌的X研究中心是他們最大項目之一。 X團隊從事與產品不直接相關的研究,包含語音處理,機器智能,量子AI等極具挑戰性的領域。

3. 施樂 Xerox

創新實驗室名稱:施樂帕羅奧圖研究中心(PARC)

成立時間:1970

PARC公認的理念是"開放式創新"。PARC成立於1970年,致力於研究改變世界的創新技術,如乙太網,雷射列印和圖形用戶界面等。

4.微軟 Microsoft

創新實驗室名稱:微軟研究實驗室

成立時間:1991

微軟擁有眾多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的風格,旨在進行獨立於產品開發周期的研究。項目包括Skype翻譯,談話文本轉錄,單深度相機的實時手部追蹤等等。

5.谷歌 Google

創新實驗室名稱:車庫

成立時間:2008

雖然X實驗室可能更為人熟知,但是谷歌有很多的創新項目都是在"車庫"裡產生的。"車庫"最初是由一群谷歌員工在2008年創辦,他們希望能有一個地方可以給他們更多地自由來完成"20%工作"(其實"20%工作"本身就代表了一種不斷創新的形式:工作周中20%的時間, Google員工可以開展與其核心任務不直接相關的項目)。它向所有Google員工開放,擁有3D印表機,大量工具,數控工具機以及大量協作工作空間,鼓勵員工在這裡產生更多開箱即用的思考。

6. 塔塔集團 TCS

創新實驗室名稱:TCS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1981

TCS跨技術、領域和學術聯盟實驗室的全球網絡讓各種各樣的IT專家能夠創建新的系統。這些實驗室的產品包括HeartSense和AkTrac(用於活動檢測和使用手機的可穿戴設備的生理傳感的健康應用程式),手機數字聽診器和RehabBox(用於中風後患者的基於Kinect的遠程康復系統)。

7. 甲骨文Oracle

創新實驗室名稱:甲骨文實驗室

最初成立的昇陽電腦實驗室在2010年被收購後被重新命名成為甲骨文實驗室。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探索性研究,定向研究,諮詢和產品孵化。從甲骨文實驗室研究中發展而來的老項目包括晶片多線程和Java程式語言。

8. IBM

創新實驗室名稱:IBM研究中心

成立時間:1945年

IBM研究中心是第一家專注於科學研究的美國企業實驗室。現今,IBM研究中心已經有12個分類實驗室和三千多名名科學家致力於生產顛覆性技術。產品包括一種點對點網絡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在向手機發送惡劣天氣警報時無需網際網路或手機連接。

9. 亞美亞Avaya

創新實驗室名稱:亞美亞研究實驗室

亞美亞研究實驗室專注於網頁實時通信、移動性、雲和視頻解決方案。創新產品包括嵌入開放式移動數字通信的電子商務交付機制。

10. 歐特克 Autodesk

創新實驗室名稱: 歐特克實驗室

歐特克創新中心喜歡做"技術預覽"--他們會在公開發布新技術後設定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們會搜集大量的用戶反饋,並將這些反饋意見用於改進和完善技術。

11.飛利浦Phillips

創新實驗室名稱:飛利浦設計工作室

成立時間:1925年

設計是許多高科技公司和創新實驗室的核心。飛利浦設計工作室專注於可以改進用戶生活的新想法和新技術。這個工作室為來自多個學科的創新者提供了探索和尋找新解決方案的自由。這些解決方案中有很多已經獲得了紅點獎、新加坡好設計商標獎等等。

12.亞馬遜

創新實驗室名稱:126實驗室

成立時間:2004年

亞馬遜的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負責Kindle,Fire和Echo等創新技術。從最開始帕羅奧圖市不起眼的小公司,到如今在桑尼維爾,庫珀蒂諾,西雅圖和波士頓等地作用辦公大樓,雖然他們不斷地擴大規模,也不斷涉足新項目,但對於實驗和創新的關注並沒有減少,畢竟正是這種開創精神讓他們設計出了第一個kindle,並借其驚豔了全世界。

13.思科Cisco

創新實驗室名稱:思科超級創新生活實驗室(CHILL)

成立時間:2014

思科超級創新生活實驗室匯集了精選客戶,供應商,設計師和黑客,致力於進行廣泛的行業挑戰。每個CHILL實驗室都專注於不同的主題,且一般會讓合作者在48小時內提出解決方案。此前,CHILL實驗室已經完成了"保衛數位化供應鏈"和"未來工作"等項目。

14.賽門鐵克Symantec

創新實驗室名稱:賽門鐵克研究實驗室(SRL)

成立時間:1998

賽門鐵克研究實驗室專注於網絡安全技術的創新,目前積極的研究領域包括隱私,預測分析,物聯網,身份識別,人工智慧等等。團隊產出過一些最早的行為保護技術。其他SRL的項目包括針對性攻擊保護技術,基於信譽的安全性,和基於雲的安全性等技術。

電信

15.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AT&T

創新實驗室名稱:AT&T前沿技術實驗室

AT&T前沿技術實驗室專注於數據分析、雲服務、網絡架構等等。這個創立已久的實驗室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了8個諾貝爾獎。

16. 威瑞森Verizon

創新實驗室名稱:威瑞森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6

企業可以向位于波士頓和舊金山的威瑞森創新中心申請,批准後就可以獲得公司通用的測試網絡和先進的技術設備。Verizon幫助其創新者開發他們的產品和業務,並由Verizon的戰略顧問監督,然後通過Verizon的分銷渠道獲得共享收入機會,如果有機會甚至可以將新項目發展融入到Verizon的產品和服務套件中。Verizon稱這一計劃是"技術行業最雄心勃勃,技術最先進的創新計劃之一"。

17.諾基亞 Nokia

創新實驗室名稱:諾基亞貝爾實驗室

成立時間:1925年

諾基亞創新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隸屬於AT&T,其研究人員致力於雷射、C語言、UNIX、語音識別等方面的發明。它獲得的獎項包括諾貝爾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圖靈獎,京都獎等。

18.沃達豐Vodafone

創新實驗室名稱:沃達豐創新園實驗室

沃達豐創新園實驗室專注於創造下一代的電信突破。基於自身強大到可以為瑞士整個國家提供網絡覆蓋的硬體基礎,他們每年都可以在此之上執行超過一千個的測試項目。他們過去的創新成果包括LTE網絡,IPv6和遠程文件訪問等。

19. T-Mobile(德國電信旗下的電話運營商)

創新實驗室名稱:德國電信矽谷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1925年

T-Mobile矽谷創新中心的專家們將重點放在最新技術(雲通信,軟體定義網絡等)上,以促進實驗和創意的環境,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客戶問題。

20. AT&T

創新實驗室名稱:AT&T工廠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1

AT&T的內部創新實驗室已有數十年歷史,並且已經創造出了無數的發明。除前沿技術實驗室外,他們在亞特蘭大、休斯敦、帕羅奧圖、普萊諾和以色列等地還有六家工廠實驗室,每家都專注於不同家庭用品生態、無人駕駛、醫療保健、網絡安全、物聯網等專業的研究。AT&T工廠實驗室的目標是"增強或改進現有AT&T產品或客戶體驗"。自2011年開設第一家代工廠實驗室以來,他們的專家每年與約500家初創公司合作,他們最新的設施於2016年在休斯敦開張。

21.華為

創新實驗室名稱:無線X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6

華為的無線X實驗室專注於開發無線通信行業的新應用。無線X由三個實驗室組成,分別主攻消費者、家庭和垂直行業的技術。

金融

22.Visa維薩

創新實驗室名稱:"一個"市場營銷中心

成立時間:2013

"一個"市場營銷中心的Visa創新實驗室旨在為致力於最新技術解決方案的團隊提供更多協作。他們的項目包括標記、支付應用程式、移動位置確認等等。

23.DBS Bank星展銀行

創新實驗室名稱:DBS X亞洲實驗室(DAX)

成立時間:2016

星展銀行首席創新官尼爾克羅斯表示,星展集團啟動的位於新加坡的創新實驗室將打破了"傳統銀行思維模式,思考、展現和提供更像科技公司的想法"。

24.Fidelity富達

創新實驗室名稱:富達應用技術中心(FCAT)

成立時間:1999

富達的內部創新實驗室專注於客戶需求和先進技術,最初只是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現在已經逐漸發展升級為可以生產顛覆性創意的機構。

25.Wells Fargo富國銀行

創新實驗室名稱:富國銀行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5

富國銀行的內部實驗室將產品策略師、開發人員和項目經理聚集在一起,依靠精益創業思維構建創新的新產品。

26.JP Morgan Chase摩根大通

創新實驗室名稱:FinLab

成立時間:2015

摩根大通的FinLab是一項為期五年的計劃,由金融服務創新中心管理,旨在刺激創新,幫助美國人提高信貸。團隊通過協作小組開發新的金融應用程式和工具。該計劃還包括與Ideo.org和Ideas42等團體的戰略合作關係。

27.Citi花旗

創新實驗室名稱:花旗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1

花旗遍布全球的創新實驗室網絡旨在加速在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顛覆性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工作。他們還管理一個內部加速器計劃(獨立於花旗風險投資公司),並與其他初創公司,甚至像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8. 美國第一資本投資國際集團 Capital One

創新實驗室名稱:Capital One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2

Capital One實驗室旨在簡化新產品創建流程,並遵循設計思維至上和客戶至上的原則。

29.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創新實驗室名稱:德意志銀行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6

德意志銀行計劃開設三個創新實驗室(位於帕羅奧圖,倫敦和柏林),專門團隊將評估新技術和產品以推動它們在更大範圍內的推廣。他們將與微軟、HCL和IBM等大型公司及初創公司合作開發這些解決方案。

30. FIS

創新實驗室名稱:FIS創新實驗室

FIS在紐約、舊金山、倫敦和曼谷等重要城市經營多家創新中心。這些中心致力於創造新技術,為移動銀行業務、支付業務等帶來革命性變化。

零售/消費品

31.可口可樂Coca-Cola

創新實驗室名稱:開發與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5

可口可樂在其亞特蘭大總部創新其食品和飲料產品線,還在位於喬治亞理工大學的衛星發展和創新實驗室快速跟蹤關鍵技術,並加快技術創新對業務問題的反應時間。這個實驗室主要關注領域是大數據分析和多渠道客戶拓展策略,主要項目有罐裝印刷、可穿戴技術和藍牙信標等。

32.宜家 Ikea

創新實驗室名稱:SPACE10

成立時間:2015

SPACE10坐落於哥本哈根肉庫區中心,是宜家的研究中心和展覽空間。SPACE10邀請來自藝術、設計和技術領域的人員參與研究項目,從而生產一系列的宜家家具原型、展覽、活動和研討會等。

33.史泰博Staples

創新實驗室名稱:史泰博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2

2012年,史泰博在不同的地點開設了三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的授權。麻薩諸塞州劍橋的"Velocity Lab"和加利福尼亞州聖馬特奧的"創新實驗室"都處理移動應用、數字平臺和店內技術相關課題。西雅圖的"開發實驗室"則致力於電子商務平臺和數據工程。

34.家得寶 The Home Depot

創新實驗室名稱:家得寶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5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家得寶創新中心是一個協作空間,用於探索技術如何推動零售業和供應鏈等。

35. CVS

創新實驗室名稱:數字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5

CVS創新中心專注於創建新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他們的項目包括簡單的,如手機藥房提醒;也有複雜的,例如將手機打造成遠程診斷工具等。

36. 露露檸檬Lululemon

創新實驗室名稱:露露檸檬實驗室

成立時間:2009(溫哥華),2016(紐約市)

Lululemon不斷需要新款式的解決方案是在溫哥華(公司總部)和紐約(全球時尚中心)開設兩個內部實驗室,鼓勵設計師培養前瞻性思維和時尚創造力。

37. 尼曼Neiman Marcus

創新實驗室名稱:尼曼創新實驗室(iLab)

成立時間:2012

iLab是評估、設計、測試和試驗奢侈品零售尖端技術和應用的樞紐,最近的項目包括在線試衣間、智慧型手機充電站和語音銷售助理。

38.沃爾瑪Walmart

創新實驗室名稱:沃爾瑪實驗室

成立時間:2005

沃爾瑪的創新實驗室旨在幫助他們在日益增長的移動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一個顯著的成就是沃爾瑪官網進行了大規模的搜尋引擎改造,改造後的銷售額增加了20%。 公司內,員工甚至可以組織成"小創業公司",每個小公司都有自己的創新項目。

39. 絲芙蘭Sephora

創新實驗室名稱:絲芙蘭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5

絲芙蘭的創新實驗室位於舊金山米遜灣區附近的一座經過改造的倉庫中。創新實驗室成員致力於網絡、移動和實體應用的解決方案,實驗室內甚至還有一個絲芙蘭的模型商店。

40.科爾士百貨公司Kohl's

創新實驗室名稱:科爾數字中心

成立時間:2013

科爾數字中心擁有200人的技術團隊,主要從事支付技術方面的研究。

41.他吉特Target

創新實驗室名稱:塔吉特技術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2

2012年,Target開設了舊金山實驗室,配備了商業技術專家、數據科學家和產品經理,負責增強現實、可穿戴計算和遊戲化等項目。

42.勞氏Lowe's

創新實驗室名稱:勞氏創新實驗室

Lowe的創新實驗室只關注顛覆性技術,包括向國際空間站運送3D印表機,以幫助太空人按需列印零件和工具等。

43.西爾斯Sears

創新實驗室名稱:iR實驗室

西爾斯的iR("綜合零售"簡稱)實驗室的設立旨在為現代購物者提供多渠道購物體驗。

44.特易購Tesco

創新實驗室名稱:Tesco Labs

成立時間:2014

Tesco的內部技術創新團隊夢想,開發和測試諸如在線搜索等一系列解決方案,還開發一個Android應用程式,幫助客戶控制自己的健康和選擇。PS:他們甚至舉辦過黑客馬拉松哦。

45.杜邦 DuPont

創新實驗室名稱:杜邦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0

杜邦在全球擁有眾多創新中心。位於愛荷華州杜邦全球農業總部的Johnston創新中心(其最大的研發機構)擁有近3000名專業人士,其中包括食品,農業和生物技術等專業人員。

46.耐克 Nike

創新實驗室名稱:創新廚房

耐克公司之所以能在價值350億美元的運動鞋行業中脫穎而出,是因為有了耐克運動鞋,而創新廚房正是耐克運動鞋的誕生地。在這個以運動鞋為工作中心的智囊團裡,設計師們從各個領域尋找創作靈感,從愛爾蘭風格的建築、到斯特拉迪瓦裡家族製作的小提琴上的圓弧線,無所不包。

47.聯合利華Unilever 

創新實驗室名稱:聯合利華工廠

成立時間:2014

聯合利華工廠與19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品牌合作,試點創業,專注於數字營銷、廣告技術、電子商務以及新業務模式創新。

汽車/航空

48.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創新實驗室名稱:臭鼬工廠

成立時間:1943年

雖然臭鼬這個術語是指任何隱秘的研究機構或部門,但該術語的創始人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的工廠的秘密研發團隊。他們首次公認的壯舉是在143天內設計了"洛克希德P-80射擊之星",這個時間遠遠超過了其他設計師。70多年後,臭鼬團隊仍然致力於生產堅持創始人凱利詹森"快速,安靜和優質"口號的下一代飛機創新。

49.大眾汽車Volkswagen

創新實驗室名稱:大眾汽車創新實驗室(VAIL)

成立時間:2010

大眾汽車創新實驗室(VAIL)跨學科團隊匯集在一起共同開展行業變革項目。在史丹福大學校園內,他們就與學校合作開展線控駕駛輔助系統、斯坦福太陽能汽車項目等項目。

50.松下Panasonic

創新實驗室名稱:松下汽車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3

松下汽車創新中心致力於開發下一代汽車人機界面的軟體,這將由電氣、系統和機械專家合作設計。

51.福特Ford

創新實驗室名稱:福特研究與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2

福特汽車的創新中心擁有開放空間,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動汽車,與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大學和密西根大學都有項目合作。

健康

52.麥克森和梅奧診所 McKesson and the Mayo Clinic

創新實驗室名稱: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08

梅奧診所和McKesson為他們的中心組織了一個由60位創新者組成的團隊,他們的口號是"永遠陪伴患者"。為此他們重新設計了護理模式,解決了患者的家人及社區關懷方面的難題,也解決創造優化健康和保健服務等難題。

53. 康德樂健康Cardinal Health

創新實驗室名稱:Fuse

54. 強生Johnson&Johnson

創新實驗室名稱:強生創新中心

強生公司的創新計劃幾乎與公司本身一樣古老,近年來強生更是將內部研發工作與創新型創業公司、創新中心和世界各地的孵化器展開積極合作。

媒體

55. IPG

創新實驗室名稱:IPG媒體實驗室

IPG的媒體實驗室擁有一批營銷人員、工程師和創意人員,他們直接與客戶合作和其他機構合作,向出版商生產和提供大量內容。

56.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創新實驗室名稱:紐約時報研究與發展中心

紐約時報研究與發展集團希望改變人們與媒體的互動方式。研究項目主要是基於各類閱讀大數據的分析報告。

諮詢/顧問

57.德勤 Deloitte

創新實驗室名稱:德勤分析機構

德勤的創新實驗室將既定的分析科學融入現代時代,重點關注分析團隊和技術如何以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方式為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

58.麥肯錫McKinsey

創新實驗室名稱:數字實驗室

麥肯錫數字實驗室採用快節奏的創業公司風格,利用一些新式的思維和概念為其客戶提供創新成果。實驗室由850位設計師、數據科學家、軟體專家和其他專家組成。

59.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創新實驗室名稱:BCG運營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6

BCG運營創新中心在法國,德國,新加坡和美國設有辦公室,專注於自動化和製造技術的數據交換,即所謂的"工業4.0"。

保險

60.美國健康保險計劃(AHIP)

創新實驗室名稱:創新實驗室

61.Anthem

創新實驗室名稱:Anthem創新工作室

成立時間:2016年

Anthem創新工作室致力於豐富消費者體驗和降低管理護理成本。

62.大都會保險MetLife

創新實驗室名稱:LumenLab

成立時間:2015

大都會保險的LumenLab位於新加坡,專注於開發新的客戶驅動產品和解決方案,他們的目標是"重寫保險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

能源/工業

63.南方公司Southern Company

創新實驗室名稱:南方公司能源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5

南方公司能源創新中心位於亞特蘭大技術廣場,員工和合作夥伴協作解決諸如"電動電池存儲、電動汽車技術以及大數據應用"等能源行業問題。

64.喬治亞太平洋Georgia Pacific

創新實驗室名稱:GP創新研究所

成立時間:2014

GP創新研究所致力於降低供應鏈成本,並推動整個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可持續性發展。

65.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創新實驗室名稱:研究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5

蒂森克虜伯在全球擁有90個研究創新中心(RIC)。

66.艾默生Emerson

創新實驗室名稱:螺旋創新中心

成立時間:2016

艾默生研究人員在代頓大學校園的四萬平方英尺的工廠內設計商業樓宇控制和HVACR技術。該中心共包含五個真實世界的模擬環境,包括功能齊全的家具,模型超市,輕商業環境,商用廚房和數據中心。

67.卡特彼勒Caterpillar

創新實驗室名稱:CAT數據創新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5

CAT數據創新實驗室位於伊利諾斯大學研究園,學生需要通過數據分析項目來解決卡特彼勒面臨的實際問題。

旅遊/酒店

68.萬豪酒店Marriott

創新實驗室名稱:萬豪快閃創新實驗室

2017年1月,萬豪首次在洛杉磯市中心酒店推出了互動模型酒店,在酒店中公眾可以與工作人員實時交流體驗。

69.達美航空Delta

創新實驗室名稱:機庫實驗室

成立時間:2016

達美航空認為,機庫實驗室不是"為了科技而追求科技",而是"尋找解決商業問題的真正機會"。迄今為止,已經實現的項目包括"預選餐機"、航班更新的語音助理、無人機雷電檢查以及Delta代理商的移動門戶界面。

70.雅高酒店AccorHotels

創新實驗室名稱:發展和成長

成立時間:2013

雅高酒店一直都樂於推動創業公司和主要集團之間的業務合作,將它們集中在一個"開放式創新實驗室和廣闊的工業實驗場"的空間中。而這兩者之間的協調工作就由公司的發展和成長部門負責。

原文連結: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corporate-innovation-labs/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會買「迷你罐」可口可樂?數位化重新定義「傳統行業」
    在可口可樂自營京東旗艦店,選擇「可口可樂」,會出現十幾種不同口味和包裝的產品,從大家熟悉的500ml瓶裝可口可樂,到只有200ml的「迷你罐」,消費者的選擇可謂變得十分多樣化。為什麼會購買「迷你罐」?本質上,在物質富足的今天,很多人需要的只是「一口暢爽」,而不是「喝到飽」。
  • 中金公司:可口可樂與其百年紅色帝國
    全球範圍內,可口可樂不僅為碳酸市場龍頭,在細分市場亦處領導地位。根據Euromonitor,2019年公司在全球的果汁、瓶裝水、即飲茶、咖啡等品類中均位居第一,在能量與運動飲料中排名第二。公司非碳酸銷量佔比從2000年的11%逐步升至2018年30%,管理層也越來越強調將可口可樂打造成全品類飲料企業的願景。
  • 風靡全球的可口可樂原來是止痛藥?
    然而,如果不是因為他的這一個舉動可能我們如今是喝不到可口可樂的,所以說,"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位可口可樂之父正是因為他放棄了當時大家都認為的"舒適圈",才換來了今天的商業帝國。真正讓可口可樂的名垂青史的,是一個偶然的商業契機。有一天,兩位律師拜訪了坎德勒,他們提議與其合作,由可口可樂公司給他們提供糖漿,他們則負責生產、勾兌、裝瓶以及包裝。
  • 可口可樂的世紀騙局
    並且,為了吸引企業入駐、帶動城市經濟,地方政府寧願頂著財政赤字壓低水價。並且,即使發生經濟危機,政府也會優先保證供水等基礎設施正常運轉。羅斯福新政期間,聯邦政府耗資3億多美元,興建2400個水利工程,保障公共用水。在這種環境下,可口可樂水源穩定充足,所支付的水費少到可以忽略不計。
  • 太古可口可樂牽手阿里雲 加速快消品全鏈路數智化時代
    11月23日,太古可口可樂與阿里雲達成合作,基於阿里雲的數據、中臺、AI、AIoT等技術,太古可口可樂將系統化地推動從生產、供應鏈、物流、營銷到會員體系的全鏈路數智化,為快消品進入全鏈路數智化時代探路。
  • 如何玩轉奧運營銷|可口可樂的奧運營銷戰術攻略
    可口可樂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已經具備穩定而成體系的奧運營銷架構。贊助收入基本能夠佔到奧運整體營銷收入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那些成為奧運會全球或者本土合作夥伴的企業要為此支付很大一筆費用。具體到東京奧運會,TOP贊助商的投入至少要達到一億美元的水平,即便是日本本土的贊助企業也要付出數千萬美元的財政支出,這就對贊助商的奧運營銷策略和執行提出了高要求。
  • 中糧推自有品牌果汁 觸碰可口可樂競業限制
    中糧涉足飲料業務可以追溯到1979年進口可口可樂的成品飲料在國內銷售。之後近三十年的時間裡,中糧的飲料業務一直是以「中國大陸地區主要的可口可樂裝瓶商」的身份存在。此次中糧推出自有品牌 「悅活」的果汁產品,使得中糧與可口可樂在中國飲料市場的合作關係顯出些許微妙。
  •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合體?一百年的戰爭哪那麼容易停
    市場就是這樣,有競爭才會有進步,一個對手的失去對另一方發展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大型企業相互對抗又相互促進發展的故事,比如蘋果與三星,DC和漫威。 而在飲料行業也有兩家大企業一直在鬥爭,這個鬥爭已經持續了上百年,一點都沒有誇張,說的就是百事與可口兩家可樂的老牌飲料廠商。
  • 《罐裝可口可樂》及時雨-協助拍攝
    可口可樂(Cola),是指甜味、含咖啡因的碳酸飲料,有咖啡因但不含酒精,非常流行。可樂主要口味包括有香草、肉桂、檸檬香味等。名稱來自可樂早期的材料之一:可樂果提取物,最知名的可樂品牌有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 可口可樂再遇滑鐵盧欲自救 難擺脫「諾基亞」宿命
    可口可樂第四財季淨營收為108.7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10.40億美元下滑2%;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7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7.10億美元業績下滑高達55%。雖然業績大幅下滑,但可口可樂方面同時表示,公司旗下共有3個品牌增速較快,2014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3個品牌均來自即飲茶和礦泉水品類。
  • 朱新禮能把可口可樂幹「趴」下嗎?
    儘管這款被命名為「果汁果樂」的果汁、碳酸型飲料被認為是飲料品類的一個創新,但結合以往匯源的成功經歷和行業狀況等來看,該款產品的市場前景難以樂觀。飲料巨頭跨界發展具有必然性可口可樂進軍果汁,匯源進軍碳酸飲料,如同當年家電行業美的做微波爐,格蘭仕做空調一樣;當行業競爭到一定程度時,市場在急劇的變化,領先品牌紛紛採取主動性進攻的方式向相關多元化市場領域滲透,從而擴大自己的銷售額。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
    有人說可口可樂是保守的中年大說,百事可樂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這也十分符合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標籤:可口可樂堅持的訴求是「可口如一」,保留的是一種記憶和情懷;百事可樂則更加追求「渴望無限」,可見後者追求的創新,拒絕保守。有人說,沒有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更加激烈以及更扣人心弦的市場爭奪戰了。
  • 可口可樂與百事打響千禧一代爭奪戰 全面革新口味包裝
    ,圖片來源:Buzz Feed一、盤點可口可樂為吸引千禧一代的「變味換臉」大動作1.推出四款全新口味健怡可樂,為年輕一代重塑品牌可口可樂北美部健怡可樂主管Rafael Acevedo表示,「在這次的重新發布中,我們的想法更加大膽和與眾不同,為了不斷體現我們的創新性,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想在保持健怡可樂本質的同時,為年輕的一代重塑品牌。」新款健怡可樂的罐形不是小巧型,但更加「瘦高」的新奇外形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更有吸引力。
  • 可口可樂新推兩款產品:肉桂味可樂和香料蔓越莓味雪碧!2019可口...
    近日,可口可樂正式宣布將於近期上市兩款特別口味的飲料,分別是:肉桂味可樂和香料蔓越莓味雪碧飲料!      據外媒報導,肉桂可口可樂將在聖誕節前夕上市,而蔓越莓味雪碧則預計在9月底率先在美國上市。      可口可樂一直走在創新的道路上,口味上更是花樣百出!
  • 定價3元,以「輕」概念入夏,可口可樂「純悅果水」上市!
    各飲料企業或推新品,或重磅空投廣告,或加速佔領終端市場……為了今年夏天的飲料市場大戰可謂牟足了力氣。近日,食業家了解到,可口可樂即將推出一款清淡飲料新品——純悅果水。清淡飲料興起於2015年,但近年來的市場反響平平, 可口可樂此時布局果味水,打的又是什麼算盤?
  • 中國市場撐大局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殊途同歸
    據悉,可口可樂家庭外的消費佔其收入的一半。百事CEO龍嘉德則表示,百事飲料銷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餐廳和其他銷售點仍然關閉,以及體育賽事推遲。「對於百事和可口可樂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疫情影響是短期的,不會對企業造成太大的負面作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支撐了百事和可口可樂的業績大局。
  • 可口可樂的7種神奇應用
    可口可樂於1886年在美國誕生。如今,它作為全球最著名的飲品風靡於世界上每一個有人居住的角落。 據統計,世界上每天有上億的人喝這種即提神又解渴的飲料,但是由於它的主要成分來源於有興奮作用的古柯葉和可樂果(古柯葉還是製作古柯鹼的原料),再加上其很高的糖含量,因而今天經常被視作非健康飲料。在西方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大量飲用可口可樂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愛情故事……
    可樂與百事的愛情故事……世界上第一瓶可樂誕生於1886年,獨特的口感迅速徵服了消費者。那你知道後起之秀百事可樂是如何逆襲的嗎?百事,先是主動挑起了價格戰。當時可口可樂主打的是200毫升玻璃瓶裝的可樂。而且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囤了一億多個玻璃瓶,肯定不願意輕易放棄。於是,百事可樂就設計了一個更大的杯子,加量不加價。消費者們一看,同樣的的價格就能買到雙倍的可樂,自然全去買百事可樂。百事藉此成功拿下1/6的市場份額。接著,百事可樂又在宣傳上避其鋒芒,可口可樂天天強調自己是正宗可樂,那我百事,就是新聲代可樂。
  • 可口可樂公布紙瓶原型,開啟包裝可能性的一個全新世界
    可口可樂近日公布了第一代紙瓶原型,並表示相信紙制包裝將在未來發揮作用。 這款第一代紙瓶原型由一個紙殼組成,但仍然使用塑料蓋和塑料內襯來容納液體(兩者都是使用100%回收的塑料)。但可口可樂的目標是創造一個不需要這種塑料內襯的瓶子。
  • 谷歌黃秀蘭:電商企業如何建立品牌認知度
    谷歌在線銷售運營總監黃秀蘭    和訊科技消息 11月18日,第六屆艾瑞年度高峰會議在上海舉行,當日下午舉辦了電子商務分會場,多位嘉賓作出了精彩的演講,谷歌中國區在線銷售運營的總監黃秀蘭在演講中表示,我們已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