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等品牌也要進軍咖啡市場,「冷喝」成為爭奪點

2021-01-15 澎湃新聞

最近一個月,關於咖啡的消息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先是喜茶、奈雪的茶推出咖啡產品,後來兩大咖啡市場的領頭企業——星巴克、雀巢相繼推出新系列產品,在咖啡領域資本玩得最好的瑞幸咖啡終於赴美IPO,而最新的消息是繼可口可樂、維他奶宣布推出咖啡飲品後,農夫山泉也加入了這一咖啡市場的混戰。在相對平穩發展了多年後,2019年似乎已經成為國內咖啡江湖風雲再起的新元年。

競爭

多品牌落子咖啡市場 老江湖加速出新

國內的咖啡市場似乎伴隨著這個超長的春天迎來了新的契機。除了原有的競爭者外,此前多個不屬於咖啡這個飲品領域的品牌也高調宣布進軍咖啡市場。

3月22日,喜茶宣布全新上線咖啡飲品,在北上廣深的四家門店一起推出。由於此前剛剛推出了軟歐包以及酒館等產品,這次推新也只在粉絲層面引發了關注。事實上,與喜茶同列新茶飲領軍品牌的奈雪的茶也在約一個月前推出了咖啡產品,同樣沒有引發大舉關注。而此時市場並不知道,這只是咖啡江湖風雲再起的序幕。

進入4月,多個品牌宣布進軍即飲咖啡市場。其中包括國際飲料巨頭可口可樂、香港家喻戶曉的飲料品牌維他奶。而5月9日的最新消息是,國內飲料品牌農夫山泉也宣布將推出4款結合了咖啡成分的碳酸飲料新品。

除了這些「外來者」,已經身處咖啡江湖多年的星巴克和雀巢近期也是動作頻頻。

在周邊產品火過了咖啡後,星巴克再度回到了產品研發的路上。今年4月一口氣推出8款「玩味冰調」系列新品。外界雖認為這是針對國內新茶飲市場的跨界產品,但裡面仍舊有3款以咖啡為基底的飲品。而其冷萃系列隨後再次出現在了餐牌上。

雀巢自去年8月與星巴克正式聯手並建立全球咖啡聯盟後,今年2月一股腦推出包括咖啡豆、研磨咖啡以及膠囊咖啡在內的24款星巴克咖啡新品。4月,雀巢再度推出3款果味冷萃系列咖啡新品,還在北京開出京味咖啡快閃店。

而一直以來作為「挑戰者」身份的瑞幸咖啡,也將在美上市。這家咖啡圈裡資本玩得最好的企業,將有更多的資金來助其發展,而其也沒忘了推出包括咖啡在內的新品。

而在線上,還有更多的國產或進口咖啡品牌在爭奪這一部分市場。

前景

90後95後是消費主力軍 下午茶或可撐起更大市場

多個品牌進入咖啡江湖,老品牌忙於鞏固江山,這勢必將掀起新一輪的競爭。從雀巢咖啡進入中國算起,國內咖啡市場已經發展了30餘年。但來自機構的調查顯示,對於咖啡來說,中國的市場還遠遠沒有飽和。

據瑞幸咖啡招股書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僅為美國的1.6%。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為569億元。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咖啡文化認知程度的增長,加之巨大的人口紅利,都可能刺激國內咖啡消費。預計2023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為10.8杯,咖啡市場規模為1806億元。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除了還與歐美有差距的人均咖啡消費量以外,咖啡江湖在中國市場上的邊界還在不斷擴大。

CBNData報告顯示,90後、95後為線上咖啡消費主力軍,女性佔比超六成;二線城市咖啡消費需求旺盛,人數佔比近半,低線級城市消費人數增速突出。

除了新的消費者以及消費習慣的轉變外,還有一個新興市場為咖啡整體盤子的做大提供了支撐。這就是國內下午茶消費的興起。根據某機構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餐飲企業的分時段客流佔比中,下午茶已經達到了12%,明顯瓜分了晚餐的份額。部分消費者的午餐是「剛需」,下午茶是「續命」。而在這一消費時段中,52%的顧客習慣飲食搭配。咖啡不再只是工作中提神飲品,而成了休閒餐中蛋糕或零食的伴侶。

熱點

即飲型咖啡是新寵 咖啡「冷喝」成今年流行趨勢

事實上,如果翻回頭去看看今年各大品牌推出的咖啡新品,不難發現不論是現制產品還是包裝產品,「冷飲」成了它們的共同點。就連速溶類的新品,都強調了「冷萃」並表示可以用涼水衝調。

根據CBNData《報告》顯示,線上「冷喝」咖啡在近兩年來呈爆發式增長,尤其受到95後、90後年輕人的喜愛,他們以高於其他代際的消費增速,成為「冷喝」咖啡主力消費人群。即使是在冬天都不放過「冷飲」的年輕人,待到春夏溫熱季節,更要放肆「無冰不歡」,在喝咖啡這件事兒上同樣如此。

此外,除了冷水泡咖啡,「奶萃」咖啡和「果萃」咖啡也成為趨勢,線上「奶萃」咖啡年增長89%,增幅顯著。事實上,溫度只是年輕消費者的喜好之一。根據市場調研機構英敏特的報告,2017年全球19%的咖啡新品都是即飲型的冰咖啡。市場調研機構Mordor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即飲咖啡規模增長了31%,到2023年規模將高達26.43億美元。

即飲咖啡能更快捷地讓年輕一代感覺到放鬆與清醒——特別是在早晨與下午時段,各品牌也努力推陳出新以吸引年輕消費者。「即飲型冰咖啡比例增加,因為年輕消費者更喜歡這種配方清爽暢快的口感。」英敏特在報告中寫道,「即飲型咖啡也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更適合創新的配方,比其他的熱飲咖啡更有優勢,可以給製造商更多的空間去發揮。」英敏特預測中國市場上未來五年即飲型咖啡的年均增速將會保持在20%,擠佔更多現磨咖啡市場。(原題為《多品牌角逐咖啡市場 「冷喝」成為爭奪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可口可樂瞄準冷泡咖啡 有望創造20億美元的新市場
    碳酸飲料的老大可口可樂正在加大咖啡市場的投資。北美時間9月1日,可口可樂宣布旗下瓶裝茶品牌Gold Peak正式進軍即飲咖啡市場。Gold Peak已經為可口可樂帶來10億美元銷售收入,而到2017年一季度,該品牌有望在市場上推出冷泡咖啡和抹茶拿鐵產品。這一舉動預示著,可口可樂正在認真對待即飲咖啡產品。
  • 可口可樂公司法國推出新飲品:罐裝即飲冷咖啡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8日訊 (實習記者 劉雅雪)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16日報導:今年夏季,世界軟飲料生產巨頭可口可樂公司聯手義大利咖啡生產商意利公司在法國推出一款新飲料——罐裝即飲冷咖啡,並為這種新產品取名為「Illy issimo」。習慣了在咖啡館中品味熱咖啡的法國人能否接受這種新產品?
  • 可口可樂新出生薑味雪碧,網友:喝了能長頭髮嗎?
    我還沒有喝過生薑味飲料呢,有點期待。」「默默問一句,喝了這個會多長點頭髮嗎?」可以看出,可口可樂要出生薑味雪碧消息傳開後,網友們自動分為了兩派。愛嘗鮮的網友紛紛激動地表示,等正式開售一定會買來品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可口可樂動作頻頻,隔三差五就會向市場輸送一批新產品。去年,可以說是可口可樂的「新品年」。在2019年裡可口可樂積極擴展產品線,連推十餘款新產品。
  • 即飲咖啡真有那麼難喝?喝了市面上熱銷的這10瓶,我決定……
    當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辦公室裡一眾「現磨(星)咖啡(爸爸)控」們連連搖頭。即飲咖啡真的不好喝、不能喝嗎?還是因為你沒有選對品牌?今天,「冊空實驗室」要做的就是一篇即飲咖啡「續命」測評!筱默(85後/咖齡:#)我其實平時不怎么喝咖啡,如果一定要喝的話,我喜歡少糖、少咖啡因的。
  • 還記得那年最難喝的櫻桃味可樂麼?要不要挑戰下咖啡味可樂?
    這款咖啡可樂飲料2018年在日本首次推出,已經打入全球30多個市場,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義大利等。可口可樂北美宣布了這款混合飲料,這家公司還表示從2021年1月起它將在美國各地的咖啡貨架上銷售。據了解,這種飲料以巴西咖啡、可口可樂為主要原材,涉及香草、焦糖和黑咖啡三種味道。
  • 可口可樂新推兩款產品:肉桂味可樂和香料蔓越莓味雪碧!2019可口...
    近日,可口可樂正式宣布將於近期上市兩款特別口味的飲料,分別是:肉桂味可樂和香料蔓越莓味雪碧飲料!      據外媒報導,肉桂可口可樂將在聖誕節前夕上市,而蔓越莓味雪碧則預計在9月底率先在美國上市。      可口可樂一直走在創新的道路上,口味上更是花樣百出!
  • 除了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可樂,可口可樂還想做什麼?
    (2019年各月中國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均能保持10%左右增長,來源:國家統計局)潛力巨大的飲料市場,引發眾多品牌徵戰這條擁有無限可能的賽道。飲品巨頭們自然也是不甘示弱。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軟飲市場中,可口可樂以9.1%的市佔率排名行業第一。
  • 可口可樂的世紀騙局
    借美國加速建立「蔗糖帝國」、實現資本擴張的東風,1915年,可口可樂成為全球最大蔗糖消費者,每年賣出的飲料中含有1億磅蔗糖!2生產銷售?別人出力我獲利在生產銷售方面,可口可樂公司的打算相當精明,堪稱無所不用其極!
  • 中國市場撐大局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殊途同歸
    堅挺的中國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事與可口可樂成為難兄難弟,二季度業績均出現下滑。數據顯示,可口可樂二季度淨收入下降28%至72億美元,經營利潤為19.81億美元。據悉,可口可樂家庭外的消費佔其收入的一半。百事CEO龍嘉德則表示,百事飲料銷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餐廳和其他銷售點仍然關閉,以及體育賽事推遲。「對於百事和可口可樂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疫情影響是短期的,不會對企業造成太大的負面作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支撐了百事和可口可樂的業績大局。
  • 中金公司:可口可樂與其百年紅色帝國
    除碳酸外公司亦覆蓋瓶裝水、果汁、即飲茶、咖啡等幾乎所有軟飲料子品類,各業務線均有強勢品牌。其中果汁、瓶裝水和能量飲料最有代表性,2018年收入貢獻分別為約9%、9%和6%。全球範圍內,可口可樂不僅為碳酸市場龍頭,在細分市場亦處領導地位。根據Euromonitor,2019年公司在全球的果汁、瓶裝水、即飲茶、咖啡等品類中均位居第一,在能量與運動飲料中排名第二。
  • 再造可口可樂:萬億帝國的機會在哪?
    提問:如果今天有人要你投資200萬,並且告訴你150年以後這筆投資會成長為估值2萬億的生意,你一定會認為遇到了騙子!投資回報率高達100萬倍。然而,這筆生意真實存在而且你極其熟悉,這就是全世界每天都在喝的可口可樂。今天我們就來推演一下,200萬能不能變成2萬億?怎樣變成2萬億?
  • 可口可樂公司第三季度營收86.52億美元,CEO稱中國市場重回強勁增長
    可口可樂品牌的單箱銷量增長1%,而零糖可口可樂銷量增長了7%。 值得關注的是,亞太市場單箱銷量下行趨勢持續改善,從第二季度的18%改善至4%,主要得益於中國市場汽水品類的強勁增長。 「在亞太地區,中國正重回強勁增長的軌道,主要得益於汽水品類的增長推動。」詹鯤傑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中表示。
  • 中國一直是帶領我們增長的市場 訪太古可口可樂全球總裁蘇薇
    太古可口可樂和中糧可口可樂以長江為界,負責在南北不同區域的裝瓶業務,除此以外,還包括可口可樂的生產、銷售、運輸、包裝等一系列市場業務。目前,太古可口可樂的裝瓶集團在中國內地有18家工廠,如果算上中國的香港、臺灣和美國等地的工廠,總計包括26家工廠。在可口可樂龐大的體系中,可口可樂公司只負責配方和品牌管理。
  • 60年來最冷冬天?「可口可樂生薑+」暖心登陸遼寧!
    11月下旬,北方的天氣驟然下降,在很多地方,溫差下降甚至達到了十幾度,今年的冬季,被很多人稱為「六十年來最冷的冬天」。在此寒冬之際,可口可樂也創新發布了旗下新品飲料——「可口可樂生薑+」。11月16日,「可口可樂生薑+啟動會」的召開宣告該產品已正式登陸遼寧。
  • 可口可樂:神秘配方的故事火了上百年
    可口可樂是所有經濟學家、營銷學家都津津樂道的商業案例,全世界有155個國家的人每天要喝下2億多瓶可口可樂,Interbrand的數據顯示,2007年,市值653.2億美元的可口可樂仍是全球價值最高的品牌
  • 你還喝可樂嗎?可口可樂國內要漲價了
    你酷愛喝可樂嗎,如果是要做好多花錢的準備了。據藍鯨財經報導,可口可樂從3月18日起對所有可口可樂旗下產品供貨價進行上調,幅度為2-3元/箱。目前,此次價格調整範圍只是北京餐飲渠道客戶的3款易拉罐產品,後續這個漲價策略應該會擴散到全國(選定北京地區和特定產品,更像是一次試水),畢竟可口可樂也要在中國市場上進行消費升級了。
  • 沂源的果汁大王,從負債千萬做到市值百億,拒絕可口可樂收購!
    進軍北京不到三年,匯源就站穩了腳跟。除了順義的基地外,還先後在北京懷柔等地建立了純淨水廠、康樂紙箱廠,並且斥巨資引進了15條國際領先的果汁飲料灌裝線,2條瓶裝純淨水灌裝線,1條桶裝水灌裝線,1.5L、2L康美包無菌冷灌裝生產線。1996年,匯源集團更是以7000萬元的價格,中標1997年央視新聞聯播5秒標版廣告權,成為第一個躋身「黃金播段」的北京企業,令行業內外的許多「大腕」刮目相看。
  •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到底有什麼區別?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可謂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對 「天敵」,也是世上少有的雙雙暢銷幾十年的飲料。對可樂的挑選,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儘管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分辨出二者的區別。為此,Business Insider 就做出了目前最 「官方」 的解釋——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 【辰時食事7.22】可口可樂二季度淨收入72億美元,星巴克中國啡快...
    可口可樂二季度淨收入達72億美元 7月21日,可口可樂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可口可樂二季度淨收入下降28%至72億美元,經營利潤19.81億美元。可口可樂有機收入(非GAAP)下降了26%,其中,濃縮液銷售額下降22%,價格/組合下降4%。
  • 朱新禮能把可口可樂幹「趴」下嗎?
    飲料巨頭跨界發展具有必然性可口可樂進軍果汁,匯源進軍碳酸飲料,如同當年家電行業美的做微波爐,格蘭仕做空調一樣;當行業競爭到一定程度時,市場在急劇的變化,領先品牌紛紛採取主動性進攻的方式向相關多元化市場領域滲透,從而擴大自己的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