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缺鐵症狀:鐵元素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植物體內的一些重要酶的活性,如果鐵營養供應不足就會消弱植物的同化作用。在柑橘的花芽分化期、春稍萌發期、花期、幼果期以及著色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柑橘缺鐵的症狀所示圖片:

柑橘缺鐵的時候,幼嫩新稍葉片黃化,葉肉黃白色,葉脈仍保持綠色,呈極細的綠色網狀脈,而且脈紋清晰可見。之後隨著柑橘缺鐵程度的加重,葉片除了主脈保持綠色外,其餘部位都呈黃白色。嚴重缺鐵的時候,葉緣也會枯焦變褐,葉片提前脫落。枝稍生長衰弱,果皮著色不良,淡黃色,味淡且酸。缺鐵黃花以樹冠外源向陽部位的新稍葉最為嚴重,而樹冠內部和隱蔽部位的黃化較輕。一般春稍葉發病較輕,秋稍和晚秋稍發病較重。
柑橘缺鐵如何矯正:
1)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通氣性,提高土壤中鐵的有效性和柑橘根系對鐵的吸收能力。
2)磷肥、鋅肥、銅肥和錳肥等肥料的施用要適量,以避免這些營養元素過量對鐵的拮抗作用,進而造成缺鐵症狀的加重。
3)對已經出現缺鐵症狀的柑橘樹,可在生長季節用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進行葉片噴施,每隔5-7天進行一次,連續噴施2-3即可。
五、缺鋅症狀:
柑橘缺鋅是柑橘的常見的病害之一,柑橘缺鋅時,隨著新梢葉片開始老熟,葉脈間出現黃色斑點,逐漸發展形成肋骨狀的鮮明黃色斑塊。缺鋅嚴重時柑橘頂枝纖細,節間縮短,葉片呈叢生狀,直立窄小,隨後小枝幹枯死亡。附圖所示:

柑橘缺鋅如何矯正:
1)具體措施柑橘施鋅可採用土施、噴施和水肥一體化等方法,若缺鋅嚴重時,可採取土施與噴施或水肥一體化相結合的方法。
2)土施時,一般每畝施用一水硫酸鋅ZnSO4·H2O1-1.5公斤,與有機肥混勻後於秋季施入。噴施時,濃度以0.2%-0.3%為宜,可與1%尿素溶液或其他水溶性好的葉面肥、抗旱抗逆製劑、農藥等一起進行葉面噴施,分別在春梢期和秋梢期進行。
或者在春梢期,將硫酸鋅(每畝ZnSO4·H2O1-1.5公斤)溶解於灌溉水中,通過灌溉管道隨水滴施,實現水肥一體化應用。鋅肥可與氮肥、鉀肥混施,但只能與酸性磷肥(如過磷酸鈣、磷酸脲等)混施。
3)改良柑橘園土壤酸性有利於提高鋅肥利用率。土壤pH值小於5.5的果園,每畝施用石灰或白雲石粉60-80公斤,50%秋季使用,50%夏季使用,同時配合施用鋅肥,以避免施用石灰後影響土壤鋅的生物有效性。
六、柑橘缺鉀症狀:
1、老葉的葉尖和上部葉緣部分首先變黃,逐漸向下部擴展變為黃褐色至褐色焦枯,葉緣向上捲曲,葉片呈畸形,葉尖枯落。樹冠的頂部會衰弱,新梢纖細,葉片較小,嚴重缺鉀的時候在開花期間還會大量落葉,枝梢也會枯死,果小皮薄光滑,汁多酸少,易腐爛脫落,根系生長差,全樹長勢衰退。

2、柑橘缺鉀的原因:
(1)輕砂質和酸性土壤中鉀易被流失,發生缺鉀症。
(2)有機質少的土壤中,可給性鉀含量少,易發生缺鉀症。
(3)砂質土壤中過多施用石灰,降低鉀的可給性,誘發缺鉀症。
(4)過多施用氮、磷、鈣、鎂肥,影響鉀的吸收利用,均易誘發缺鉀症。
(5)在輕度缺鉀的土壤中施用氮肥,刺激柑桔生長,增加鉀的需要量,更易表現缺鉀症。

3、柑橘缺鉀的矯正方法:
土壤施肥每年每株施硫酸鉀300-500g,建議與有機肥混合使用。施鉀肥一定要適量,葉面施肥0.3%-0.6%磷酸二氫鉀、0.5%-1%硝酸鉀。要注意在高溫季節噴施硫酸鉀容易導致日灼,為了防止土壤乾旱,地面要覆蓋稻草、雜草及作物秸稈等來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及時灌溉。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有關柑橘缺鐵、鋅、鉀症狀特點,希望您能學以致用,做好柑橘缺氮、磷症的防治工作,收穫一份豐收的喜悅。
(第二部分完,待接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