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信託「伽利略」AI智能投顧上線 強化科技場域服務動能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信託

7月1日,雲南信託 「伽利略」智能投顧成功上線,為投資者提供自動化、數位化、實時化的高效低成本智慧金融體驗,這意味著國內繼銀行、券商、基金、第三方的智能投顧探索之後,再添信託新軍,五類先行者齊頭並進。

據悉,目前華爾街60%以上的交易都是由人工智慧交易完成,交易員人數不斷下降。我國理財市場基於巨大的需求也迸發了蓬勃生機和潛力。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我國居民存款總額高達88.61萬億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是72.44萬億元、82.14萬億元)。居高不下的儲蓄量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金融供給側不平衡的市場痛點:一方面,消費者普遍缺乏足夠的金融投資知識與技能,無法辨別海量市場信息中的風險,不能持續跟蹤產品投資的長期表現和走向,無法全面篩選巨量資產、做出最優產品組合……另一方面,大量長尾用戶無法像少數高端消費群體一樣,可從私人銀行、信託等渠道享受到相對全面、多元、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和線下投顧服務。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相關數據統計,我國人工投顧數量僅4.6595萬人,面對數億投資者,無法提供充足、豐富的服務,只能重點覆蓋部分中高端群體。

基於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的智能投顧,利於解決一系列市場痛點,提升用戶投資體驗,降低投資風險。雲南信託推出的「伽利略」智能投顧,具有多重特色:首先,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個體投資者傾向於博取短期利益,頻繁操作(調倉),心理波動大,短線投機欲強。「伽利略」AI智能投顧依託強大的技術支持平臺、廣闊的信息渠道、系統化數據分析處理能力以及專業化指導建議,引導用戶堅持長線投資理念,通過分散和多元化投資組合,在風雲變幻的市場波動中,降低風險,增加投資勝算概率,實現長期穩健回報。專業的事應交給專業的力量(融合金融+AI技術的專業團隊)來完成,減少用戶(尤其是長尾用戶)的一系列壓力:需要豐富的投資技能,需要閱讀海量的市場資訊,需要持續跟蹤產品走勢,需要在不確定性中捕捉投資機會點、明確風險點並採取最優(性價比最高的)投資組合。

其次,「伽利略」AI智能投顧的關鍵優勢是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依託虛擬投資管家模式,實施大類資產配置。技術層面,基於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建立的獨特投資流程和篩選程式,以用戶特性、偏好及數據足跡,驅動自主開發的投資工具,同時,融合定製型投資組合管理技術,提供以科技為主導的投資方案,在跨市場配置中分散和降低風險。當前,在低利率環境下,大類資產配置趨勢日益明顯,我國居民大類資產中長期重新配置的時間窗口正在打開。據統計,2025年居民金融資產規模有望達到371萬億元。藉助智能投顧的大類資產配置優勢,投資者可以加速向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領域進場,擴大投資範圍。

第三,「伽利略」AI智能投顧以投資策略為中心、以客戶本位為導向,堅持客觀中立原則,定位於「投資教練(持續陪伴者)」角色,而非傳統的「(自有)產品銷售者」角色,真正關注投資者的核心需求。投前,以大數據和智能評估診斷立體構建用戶理財畫像,確認投資者的風險容忍度、投資期限和目標收益等情況。投中,以算法深度精準匹配用戶需求,進行大類資產配置。投後,實時智能跟蹤、調整配置方案,在線上標準化服務的同時,力求創造個性化定製投資體驗。此外,藉助人與機器互動、線上線下融合及「陪伴」的投資者教育,可增進用戶參與度,提升其對「虛擬投資管家」模式的認知度,豐富投資知識和金融技能,形成科學的投資理念。

第四,在為用戶降低投資建議獲取難度的同時,主動採取了低費率模式,滿足長尾用戶的成本控制需求(以海外基金市場數據統計為例,美國多種基金管理費率十餘年來均呈下降趨勢)。

秉承「用科技讓金融更簡單」的使命,雲南信託近年來在戰略布局上有意識以科技價值賦能轉型,依託強大的技術團隊、IT系統和資源整合能力,雲南信託目前已在普惠金融(消費金融、農村金融、中小微金融)、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等較多戰略高度的重點業務中,發揮科技助推力。公司銀信區塊鏈ABS的合作,助推「小額債權」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升級。公司自主研發的「帳務自動化處理機器人」(RPA機器俠1號)實現了帳務數據自動化聚合與查詢,「RPA機器俠2號」實現了業務數據與清算系統、估值系統的自動化對接;智能招聘系統的上線,為人力資源流程方面的智能化、移動化、社交化應用不斷提質增效;智能合規系統的落地,通過合同機器人技術,提高審核效率,助力公司合規法務管理的升級。

雲南信託此次「伽利略」智能投顧的落地,既利於財富管理服務的拓展和延伸,為用戶提供新體驗、新選擇,也是信託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的重要體現——公司嚴格遵從合規要求,積極促進客戶服務的下沉,順應了新興投資群體的在線投資習慣和數位化理財需求,能為更多的受眾提供更多、更合適的產品和服務。

相關焦點

  • 作為業內首家,招商銀行如何玩轉智能投顧服務?
    Fintech子領域智能投顧(robo-advisors)也因此吸引了行業和用戶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作為傳統金融機構,招商銀行也瞄準線上財富管理的風口,成為第一家推出智能投顧服務——「摩羯智投」的商業銀行。國內外智能投顧服務因為市場體制不一,而相差甚遠,那在國內,招商銀行如何做智能投顧?有何經驗可以作為業內借鑑?
  • 優品財富高衛東:智能投顧必將引領全球投資市場
    記得上次發布會上,你介紹了優品財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戰略布局,業內公認這一布局具有先導性意義。上次發布會後,全國掀起了新一輪金融科技浪潮,並且,其關聯業務落點、商務突破點都集中在智能投顧上。所以,今天我想請高總著重談談智能投顧的大勢,以及優品財富在推進金融科技戰略的過程,在智能投顧方面是如何落子的。
  • Ellevest:面向女性的數位化智能投顧平臺
    Ellevest以其獨特的公司定位及優質服務入選了福布斯2018年金融科技公司前50強,是LinkedIn「2019年最受歡迎50家創業公司」之一,被NerdWallet評為「2019最佳機器人投顧公司」之一。
  • 璇璣:智能投顧的非典型演化
    在智能投顧服務出現之前,人們也不是沒有辦法獲得這樣的資產配置服務,但那都是「高淨值人群」的專屬。智能投顧服務則把門檻降低,將原本由人工提供的投資顧問服務自動化、產品化,讓更多人有機會得到這樣的服務,而這些人大多是「中產階層」,是長期被傳統機構忽視的一大片空白市場。
  • 中國智能投顧市場:價值6600億美元
    此後,在線資產管理服務規模迅速增長,更多長尾客戶在此階段受益。此階段的特點主要是機器智能應用比較有限,主要應用領域是投資組合分析。機器人投顧階段:2008年~2015年期間,大量新興科技企業開始為客戶直接提供各類基於機器學習的 「數位化投顧工具」,機器人投顧商業模式開始發展。
  • 智能投顧十大趣談,基金從業者該不該恐慌?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在年初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正是得益先進的技術、落後的銀行體系和爆發式的財富增長,讓中國成為了全球金融科技的領導者。去年10月我參加了著名的Money20/20大會,對此感受頗深,現場幾乎2/3的廣告牌都是中國企業。這些國內的Fintech企業,不論在模式創新還是技術創新上,都已遠遠超過了美國。
  • 線上展業服務貼心 銀河證券打造「智能銀河」
    主動對接湖北客戶需求  這位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公司要求部門員工採用線上工作方式,如召開視頻、電話和網絡會議。通過進行線上盡職調查、遠程與客戶溝通交流答疑。對於必須到達現場的工作,目前先做非現場準備,等疫情結束後將馬上奔赴現場。」
  • 智能投顧十大趣談,為什麼說基金從業者該不該恐慌?
    智能投顧在切實解決用戶體驗問題後,讓用戶量和AUM資產管理規模上來的特別快。 不過現下智能投顧在美國的發展仍處於瓶頸之中。主要是行業領頭羊Betterment、Wealthfront處於了一個停滯期。很多潛在投資者對他們的擔心是,Robot-advisors這件事,並未改變背後的商業邏輯,也就是配置資產和金融服務的屬性沒變。
  • 民眾投顧尖端科技與精英團隊優勢互補 提升綜合實力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核心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智能投顧的發展。隨著投資市場的不斷深入發展,智能投顧作為一種新興投資模式正在快速崛起。如今,居民財富穩步增長,理財觀念日漸成熟,理財目標趨向多樣化和定製化。單一的智能投顧或者傳統投顧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 「蘑菇智能」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提供全流程的智能投顧服務
    近期創業邦接觸到了一家專注於智能投顧的企業「蘑菇智能」,其面向C端投資者提供專業智能資產配置方案。公司成立以來,以人工智慧技術為動力,以創新為引擎,為各類資產管理提供資金評測、配置、交易、管理、風控等投前、投中、投後的一體化智能資產配置。
  • 中國智能投顧行業2017年5月發展報告
    當智能投顧成為金融行業的又一個風口,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涉足其中。繼招商銀行推出摩羯智投後,五月興業銀行也隨之推出了智投服務。其實,智能投顧並非新生事物,業內早已對此有過多次探討。客觀地說,在智能投顧領域邁出第一步的其實是一些第三方機構,如雪球網推出的蛋卷基金、金融界推出的智能投顧以及理財魔方等。
  • 「數字幣交易所」獲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將推出DigiFinex智能投顧...
    36氪獲悉,新加坡數字資產智能投顧和交易平臺「數字幣交易所」(shuzibi.com)於近日完成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資方包括千方基金ChainFunder、松禾遠望、LINKVC、韓建基金等。 「數字幣交易所」由新加坡DigiFinex經營,於去年年底上線,主要向全球用戶提供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數字資產的撮合交易服務。聯合創始人Kiana Shek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以及雲算力、高頻量化交易、ETF等產品的研發和迭代。「數字幣交易所」還將推出智能投顧業務和暗池交易服務。
  • 智能投顧鼻祖 Betterment 之後,又一巨頭推出人機結合的理財服務新...
    3月14日,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正式宣布推出一項名為「Schwab Intelligent Advisory」的新業務,該業務綜合了人工理財顧問服務和自動化智能投顧服務。通過這項新業務,投資者可以得到量身定製的投資和財富管理方案,可隨時通過電話或視頻會議獲得理財顧問的專業建議,並獲得由智能投顧的算法模型給出的基於ETF的投資組合建議。
  • 大連華訊張巖老師全心全意做可信投顧,只為一句靠譜
    面對市場上日益多元且快速更新的各類金融產品,普通投資者在知識、時間方面的限制性愈發突出,專業投顧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但傳統投顧對資產管理規模及收費的要求,卻將除了少數高淨值人群之外的大眾富裕階層等擋在門外。 而智能投顧的出現則恰好提供了一種高效低費的解決方案,實現科技金融的發展路徑轉型。
  • 基金投顧會迎來爆發式發展嗎?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投資者需要專業的投資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客戶群體需求,針對性提供投顧服務。基金投資顧問就是機構提供解決方案的一種形式。第三,從資管行業的發展進程上看,貨幣基金引導投資者將儲蓄逐漸變為低風險的基金,完成了資產的保值,網際網路理財開啟了公眾的理財意識。接下來,公眾從資產保值升級為資產增值,需要在投資領域選擇更專業的機構、更專業的服務,投資顧問正是關鍵。
  • 在智能投顧領域,國內傳統金融機構是怎樣開疆拓土的?
    花旗集團預計在未來十年時間裡,智能投顧平臺資產管理總額將達 5 萬億美元,呈現出指數級增長勢頭。據HCR慧辰資訊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投顧資產規模將超5萬億,按0.2%管理費計算,行業整體收入規模約在104億。有業內人士稱現在是金融與科技的第三次大碰撞階段,在借人工智慧這次東風上,Fintech公司似乎比傳統金融機構借勢得更及時。在
  • 知識服務市場三要素:勢能、負荷、場域(二)
    知識服務是知識服務者與知識消費者共同構建的一個學習生態,知識服務者與消費者也是知識服務市場的兩大核心角色,單純的分析服務者或消費者都未免以偏概全。這裡將其作為一個整體,按照知識學習的閉環流程來分析,梳理出核心的三大要素,即學習勢能、知識負荷與學習場域。
  • 泛鈦客科技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斬獲《金融電子化》2020「開發創新...
    2020年12月18日,由《金融電子化》雜誌社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年會暨第十一屆金融科技及服務優秀創新獎頒獎典禮」在京召開並於線上播出,會議對全年在金融數位化、智能化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優秀科技企業進行了表彰。
  • 線上線下跨境雙語AI智能合同服務雲平臺亮相京交會
    5月28日-6月1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開幕當日,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推薦展出的中國首個線上線下跨境雙語AI智能合同服務雲平臺——合通機器人亮相京津冀協同發展展區。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金融為民、科技向善的屬性進一步顯現,金融科技健康良性發展循環逐漸形成。全球形勢變化加速了我國金融科技「雙穩」結構的成型和新階段的塑造。2019-2020年,金融科技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金融科技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各國在金融科技關鍵底層技術布局進一步加快。中國金融科技增長穩定,發展潛力不斷激發。「ABCD+」技術生態正在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