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因研究證實聖經對非利士人起源的介紹

2021-03-01 CP中文

1997至2016年間,研究者們在以色列國亞實基倫(Ashkelon)附近的一個挖掘點檢測了超過100具主前12至6世紀的人類遺骸。研究者們想要通過這些人的DNA來回答這樣一個古老問題:誰是非利士人?他們從何而來?

結果證明,非利士人恰恰就是聖經裡所說那樣的人,來自於聖經所說的所在。

阿摩斯書9章說到了神從迦斐託領出非利士人,正如他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一樣。申命記2章告訴我們「從迦斐託出來的迦斐託人,將先前住在鄉村直到迦薩的亞衛人除滅,接著居住。」

這顯然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迦斐託在哪裡?」我們無法確知,但聖經確實提供了一個有意思的線索。耶利米稱非利士人「迦斐託海島餘剩的人。」希伯來語裡,「海島」也作「沿海一帶」。

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許多考古學家得出結論說聖經裡的迦斐託就是克裡特。確實,一些當代聖經譯本把「迦斐託」翻成了「克裡特」。我們對此不能完全肯定,但聖經確實告訴我們除此之外關於非利士人的三件事。第一,他們不是鐵器時代迦南地的原住民。第二,他們取代了該地的原住民。還有第三點,他們是從海上而來,也就是說,從地中海而來。

這讓我們回到了亞實基倫的挖掘點了。在研究了遺址出土的DNA之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考古基因學家米夏爾·菲爾德曼(Michal Feldman)以及這次考古挖掘行動負責人丹尼爾·馬斯特(Daniel Master)揭曉了研究結果。馬斯特宣布:「我們的研究第一次證明了非利士人是在公元前12世紀移民到了該地區。」

他們從何處移民而來?按照菲爾德曼的說法:「[DNA]的祖先成分來自歐洲,或者更具體說,是南歐,所以非利士人的祖先必然是越過地中海抵達亞實基倫,時間是青銅時代末期到鐵器時代開端之間。」

久而久之,該「祖先成分」被稀釋了,因為非利士人與當地人口混居。

所有這一切都與聖經敘述相當一致。非利士人是士師期間還有王國早期時代古代以色列人的主要敵手,這也和菲爾德曼和馬斯特所提及的時間框架一致。隨著聖經敘事的推進,非利士人與他們的迦南鄰居的區別越來越小,基本就淡出畫面了,除了一些比如耶利米書那樣對歷史記述中還會被提及。

無論最近的考古證據如何證明部分聖經敘事的真實性,我們都被告訴說,這並沒有證明聖經是「真的」。比如在今天所提這個例子中,我很懷疑這些批評家們打算說,確認聖經對非利士人起源記載的真實性並不必然意味著聖經其餘部分的真實性。

當然,確實如此。不過聖經在這裡相當靠譜,不是嗎?而且,每一次的發現都將聖經敘事與其他宗教甚至古代歷史文本進一步區別開。聖經作者並不是在創造神話或重述傳奇。他們所講的是歷史。

和所有歷史一樣,其所描述的事件在以色列更大歷史的背景下被解讀,不過事件顯然並非憑空捏造出來以適合自己的目的。這些事件要麼是親眼所見,要麼來自於可靠源頭。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說,聖經的信仰是合乎歷史的信仰。許多其他信仰只是「生活方式」或者「通往光明之路」這樣的東西。聖經與此不同。聖經講述的是在人類歷史中神對待屬他之民的故事。其細節根植於真實的事件,而不是神話式的「很久很久以前。」

而且,在這一路上我們看到許多其他演員。你知道的,就跟非利士人一樣。

參考內容

古代DNA或展示非利士人起源,克裡斯丁·羅梅伊,國家地理雜誌,2019年7月3日(Ancient DNA may reveal origin of the Philistines, Kristin Romey, National Geographic, July 03, 2019)

原文最初發表於Breakpoint。

相關焦點

  • 讓地下的石頭來說話,聖經裡經常提到的非利士人是什麼人?
    聖經時常提到非利士人。以色列人取得應許之地時,非利士人已在迦南居住。有很長一段時期,古代的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為敵。非利士人所住的位置非利士人是居住在迦南南部海岸的古民族,其領土在後來的文獻中被稱為「非利士地」。
  • 約櫃的失落: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交戰
    以色列人在戰場上被非利士人打敗了,這種戰敗是當以色列敗壞的時候,神把以色列交給仇敵,使仇敵得勝。這是申命記所記載的,順從耶和華得勝,不順從耶和華就必然會失敗。他們雖然失敗,卻仍舊問耶和華為什麼使我們失敗呢?而不是思考自己對耶和華神的不敬虔。
  • 以色列挖出一座《聖經》中的堡壘,考古學家:屬於消失的民族
    《聖經》中有一片面形貌了迦南人、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之間的猛烈戰鬥,此中就有迦南人營壘的形貌。 考古學家是經歷營壘的形制以及在此中出土的陶器,終極校驗了屋主是被埃及人統治的迦南人。
  • 古城,遺蹟,《聖經》:「歡迎來到末日戰場哈米吉多頓」
    20世紀30年代的一位發掘者猜測「很可能是在大約公元前1190年的時候遭到了進擊的非利士人的燒殺」。非利士人的存在有其它的考古證據證明,但是在米吉多及其周邊地區發現的遺骸上並沒有找到箭頭或其它武器,而骨頭上也沒有刀劍留下的痕跡。另外,導致牆壁移位的力量是人力(哪怕是擁有攻城槌的人類)所不能及的。還有,根據21世紀的放射性碳測年研究,地層的年代是公元前10世紀。
  • 聖經中的幾樁婚姻
    3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4他的父母卻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因為他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那時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14:19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就下到亞實基倫擊殺了三十個人,奪了他們的衣裳,將衣裳給了猜出謎語的人。參孫發怒,就上父家去了。
  • 《聖經》中的人物撒母耳
    聖經舊約中有兩卷書是用人物的名字所命名的,就是撒母耳上下記這兩卷書。他必救我民脫離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聲上達於我,我就眷顧他們。」撒母耳看見掃羅的時候,耶和華對他說:「看哪!這人就是我對你所說的,他必治理我的民。」(撒上9:15-17)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掃羅的頭上,與他親嘴說:「這不是耶和華膏你作他產業的君嗎?」
  • 聖經舊約參孫失敗在哪裡?
    他必起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 (士師記 13:5 和合本)這段經文是神的使者向參孫父母顯現時的預言。而參孫的生活呢?雖然身份是拿細耳人,但生活中卻不遵照拿細耳人的方式生活。接近死屍,並從中索取蜜吃。
  • 加拿大科學家研究證實「自私基因」的存在
    加拿大科學家研究證實「自私基因」的存在 2008年07月07日 14:18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1976年,著名的英國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在《神惑》一書中介紹的
  • 古人類學研究第一家族:利基家族
    古人類學又稱化石人類學,人類起源學,是以田野考古地層中發掘出來的古代人類的骨骼與古人類化石為研究對象,研究早期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科學。古人類學因東非化石發現而發生變革,而東非化石的發現有多次是由英國一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之家即利基家族完成的,沒有該家族的開創之功,也許不會有如此之多的發現。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 首次奔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許昌人」發現者講述赴非探秘人類起源:若在肯亞發現化石中國將首獲命名權近日,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組建的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飛赴肯亞,進行為期近50天的考古發掘,尋找現代人起源的關鍵證據,探索人類起源奧秘。
  • 甘肅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甘肅丹尼索瓦人化石研究成果入選2019世界十大考古發現12 月12日北青報記者從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的入選成果系2019年5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學者領銜的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的研究成果。該研究介紹在甘肅夏河縣白石崖溶洞發現的一件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經鑑定為丹尼索瓦人。
  • 聖經揭秘 阿摩司書 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是什麼意思
    神在諸天上築樓閣這是新鮮的說法,聖經前面並沒有說神在天上建有樓閣,只說天上有他的寶座。按說神是自有永有的,他在創造天地和人之前,根本不住樓閣,也不坐寶座,為什麼造了天地和人之後就要住樓閣、坐寶座呢,因為這些所有都是出於人的想像,是人按世上有的東西和人的需要想像的。實際上如果有創世大神,我覺得他肯定不需要什麼樓閣和寶座,因為他不是人。比如一條大蛇,給它來個洞穴還差不多,樓閣和寶座對它無用。
  • 聖經神話竟是真的:摩西劈開紅海被科學證實了!
    《聖經》在西方被稱為「萬書之書」,其中包含的歷史、文化、考古、人文等價值無法估量,但是其中也有很多類似神話的情節,這些情節是否可信,長期困擾著西方的科學家。有的人通過科學的證據實事求是的來印證其中的真偽,也有的人(比如:牛頓)認為這些故事另有隱情,繼而投身於研究背後的秘密符號。
  • 大衛竟是《聖經》中最大的破綻?真實的大衛究竟是怎樣的人(下)
    在該文章的上篇中,跟大家詳細介紹了《聖經》中關於大衛王生平的記載,他是《聖經》中舉足輕重的代表性人物,是基督教為信眾樹立的尊奉上帝的典型。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大衛王呢?起初,很多考古學家對於《聖經》中記載的摩押王國是否存在也抱著懷疑的態度,但後來「摩押石碑」的出土證實了《聖經》中關於摩押人的記載所言非虛。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首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近日,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組建的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飛赴肯亞,進行為期近50天的考古發掘,尋找現代人起源的關鍵證據,探索人類起源奧秘。昨日,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到此次帶隊專家李佔楊。他表示,這是中國考古團隊首次奔赴非洲,具有裡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已成為在非洲探索人類起源「國際考古俱樂部」的一員。「由中國人主導進行發掘,增加了中國在國際考古學術領域的話語權」。
  • 河南考古70年:重現華夏文明基因譜系
    近日在鄭州博物館開展的「追跡文明——新中國河南考古七十年展」上,1225件(套)珍貴文物展示了河南70年來的重大考古發現,華夏文明的基因譜系和發展鏈條得以重現。  新中國考古第一鏟從河南揮起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
  • 聖經解密:從聖經中的生物演化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作為一個較真的程式設計師,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好好研究一下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看看他的理論依據是都靠譜!剛好最近抽出了幾天時間,好好拜讀了一下達爾文第一版本的《物種起源》!不得不說,達爾文是一個比較認真的人,也比較實在!但本人對他的《物種起源》的論據,確是實在不敢認同的!
  • 植物考古農業起源啟發人類澱粉食用史
    我們都知道,人類與植物的關係密不可分,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植物,特別是在古代,植物是人類最重要的基本生活資料,所以為了達到復原古代人類生活方式這個現代考古學的研究目的,考古學必須依靠植物考古的參與,植物考古成為現代考古研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科技考古領域之一。植物考古的研究內容涉及到的學術問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農業起源問題。 為什麼說「農業起源」是植物考古最重要的研究內容?
  • 聚焦古DNA研究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
    中國文物報記者 何薇(《聚焦古DNA研究 探尋中華文明起源——訪河南首個生物考古實驗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近日,河南大學與河南省文物局共建
  • 《山海經》和《聖經》的記載驚人一致,專家:巧合背後隱藏著歷史
    《山海經》一直被我們看做是一本光怪陸離的奇異志,但是隨著考古界不斷發現,很多記載的神獸都被證實是確實存在過的生物,甚至連女媧,都被證實原型是一位古代部族女領袖。《聖經》就更神奇了,它是目前全球流傳範圍最廣,閱讀人數最多,最暢銷的書。如果僅僅把它看成一本宗教相關的書,未免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