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把握時代脈搏,踐行"四力"要求

2020-11-29 人民網

1

把握時代脈搏:鮮明政治導向

「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新聞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的大型政論片《必由之路》以「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為主題,全景式回顧改革開放40年曆程,以風雲激蕩的感人故事,鋪陳出一部國家、民族砥礪奮進的壯麗史詩。選題重大、氣勢恢弘、製作精良,基本可以代表中國電視新聞專題片製作的最高水平。

新聞的議程設置和政治導向影響著人們的社會認知和思想水平,進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團結、和諧、進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40周年的相關紀念報導關注重大歷史課題,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真實記錄社會發展,有效增強了民族自信。

「扶貧」主題相關新聞

湖南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特稿《十八洞村這五年》獲得一等獎。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其脫貧實踐具有重要的標杆意義,在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決勝2020——脫貧攻堅展」上成為全國村級脫貧樣本。主創團隊在5年時間裡,一直堅持用鏡頭忠實記錄十八洞村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用事實雄辯地說明——十八洞村脫貧不是「搭風景、造盆景」,更沒有搞「特殊化」。一手數據歷歷在目,新聞敘事嚴謹而生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獲獎作品緊緊地契合了這一時代主題,具有鮮明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且選材典型、用數據說話。

2

樹立模範:積極實踐導向

紐約大學新聞學系的Jay Rosen教授(公共新聞學之父)提出:「新聞記者不應該僅僅是報導新聞,新聞記者的工作還應該包含這樣一些內容:致力於提高社會公眾在獲得新聞信息的基礎上的行動能力,關注公眾之間對話和交流的質量,幫助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告訴社會公眾如何去應對社會問題,而不僅僅是讓他們去閱讀或觀看這些問題。」視頻新聞具備很強的傳播價值和公共屬性,應發揮積極的實踐導向作用,引導大眾、鼓舞大眾。

習近平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認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當代中國的每一個新聞從業人員,肩負著「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大使命。廣播電視新聞也應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多宣傳報導人民群眾的偉大奮鬥和火熱生活,多宣傳報導人民群眾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精神需求。本屆電視專題的獲獎作品通過一個個鼓舞人心的故事,塑造時代楷模,通過報導平凡人的光輝故事,彰顯人文關懷、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整體的新聞敘事注重實踐導向,鼓勵、發現和報導關注度高、示範性強的問題。

湖南廣電的《十八洞村這五年》正是其中的典範。十八洞村幹部群眾在扶貧工作隊的帶領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整村脫貧,並形成了緊扣「精準」魂、除去「軟骨」病、苦練「造血」功、打好「組合」拳、走好「特色」路5條基本經驗。2014~2018年的5年時間裡,湖南省全省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3.43%下降到3.86%, 14個貧困縣按計劃摘帽,3711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湖南省提煉總結出的「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窮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新路子,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

3

踐行「四力」:精湛業務導向

電視專題獲獎作品注重鮮明的業務導向,意在激勵記者培養紮根基層的「腳力」,在複雜現實中捕捉線索的「眼力」,對時代命題主動思考、作答的「腦力」,善用鏡頭說話、勇於創新的「筆力」。

《十八洞村這五年》節目報導團隊冒酷暑、鬥嚴寒,堅持5年持續拍攝記錄十八洞村的變化,充分體現記者編輯紮根基層的「腳力」;節目內容沒有僅僅停留在展現十八洞村脫貧成績的簡單層次上,而是深入扶貧一線找矛盾、找衝突,體現了記者充分認識精準脫貧工作艱巨性、複雜性的「眼力」;報導團隊緊扣總書記提出扶貧經驗要「可複製、可推廣」的要求,既關注十八洞村脫貧的個性故事,又提煉出貧困農村發展的共性特徵,體現記者編輯對時代命題主動思考作答的「腦力」;節目善用鏡頭說話,文風樸實、畫面精良,不斷以矛盾衝突推動敘事邏輯,體現記者編輯對電視專題語言熟練把控的「筆力」。

西藏廣播電視臺的《總書記,您好!我是來自玉麥的卓嘎》獲得三等獎。作者從2018年全國兩會前兩個月就蹲守在玉麥,紀錄卓嘎的日常生活和履職歷程。該片主題突出、情感真摯、製作精良,是本次參評作品中人物題材專題報導中的精品。

綜上所述,本屆中國新聞獎電視新聞專題獲獎作品在主題上能把握時代脈搏、政治導向和大局意識,同時以細膩的角度、翔實的數據樹立時代楷模,倡導主旋律、弘揚正能量。製作團隊有紮根基層的「腳力」、捕捉線索的「眼力」、深入思考的「腦力」、對電視專題語言熟練把控的「筆力」,給評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評獎過程中,評委也注意到幾個亟待完善的問題:

其一,有優秀作品在申報階段沒有註明「紀錄片」類型,因為長度的限制,很遺憾地與獎項失之交臂。這一方面需要更完善的組織申報輔導工作,另一方面,製作單位也應意識到,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應敏銳地感知到傳統電視節目傳播渠道和用戶收看行為的變化,改變「鴻篇巨製」更有「分量」的傳統觀念;

其二,未來的中國新聞獎評獎將在「技術」層面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和實施辦法,例如查重、錯字別字、標點符號、規範用詞等,新聞從業者應足夠重視。不能因為是以視覺表達為主,而忽略對文字表達規範性的要求,應該多深入基層,儘可能掌握一手資源;

其三,「用數據說話」應引起重視。在本次獲獎作品中,有很多基於數據的記錄、分析和報導,使得對新聞事實的表達更為精確,真實可信,說服力強。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數據新聞」的浪潮撲面而來,眾多網際網路媒體、新媒體早在2011年就開設數據新聞專欄。更有財新、澎湃等中國媒體在國際數據新聞大賽、「信息之美」大賽等比賽中獲獎。傳統媒體應更多關注這一趨勢,將數據新聞的量化敘事與傳統新聞報導的個案式報導、典型報導相結合,生產視角更新穎、樣式更豐富、敘事更精準的優秀作品。

(作者王瓊系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金晶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踐行「四力」要求 觸摸歷史印記 感受時代脈搏
    觸摸歷史印記,感受巨大成就,唱響時代旋律,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採訪團歷經南京、無錫、泰州和徐州四市,既走訪了戰爭年代留下的歷史遺蹟,也走進一批現代化企業和美好鄉村。  在本次採訪過程中,記者們嚴格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的「四力」要求,沉下基層,深入群眾,善於發現,採寫了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報導,發稿十餘篇,圖片近30餘幅,並充分利用視頻、微博等手段,生動展現了長三角地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把握新時代脈搏 增強中文傳播力
    把握新時代脈搏 增強中文傳播力 2020-01-16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緊扣「微時代」脈搏 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要求,必須緊扣「微時代」脈搏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一、佔領「微陣地」,構建「同心圓」。微時代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需要與時俱進,開拓視野,創新思路。要著眼於「微」,影響於「大」:開展「微活動」,凝聚「大能量」;開設「微課堂」,實現「大宣講」;創作「微視頻」,展示「大風採」;開展「微辯論」,展示「大主張」……讓不顯山不露水的「微文化」「微」力無邊。    三、把牢「三原則」:一是要有黏度。
  • 把握時代脈搏 書寫鄉土中國
    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真正廣闊的生存背景,特別是在中國農村。唯有主動摒棄浮泛而滑膩的偽抒情,大膽確認自己作為作家的身份認知,才能真正承擔起對農民生存境遇進行實錄並展開歷史性思考的使命。當下的中國文壇有很多活躍在市縣基層文學領域的業餘作家,他們是整個寫作群體的巨大分母部分,也是蘊藏著無限希望和可能的部分。
  • 把握時代脈搏 彰顯育人價值
    教育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因此,首先要明確育人目標要求,堅持目標驅動、素養立意,同時要增強教育教學的自主性,規範辦學和教學行為。一邊是育人的統一要求,一邊是教學靈活性的要求,教材怎麼發揮好橋梁作用,與內涵式改革相契合?三是網絡化或者說是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
  • 用「四力」為民族靈魂注入「源頭活水」
    文章強調,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文化猶如生命體,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孕育著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民族精神的支撐和推動,新時代呼喚民族精神,作為文藝工作者就要緊跟新時代,用「腳力」丈量大地、用「眼力」觀察時勢、用「腦力」萃取精華、用「筆力」記錄時代,所以「四力」是民族靈魂的「源頭活水」。  用「腳力」丈量大地。
  • 全媒體傳播中的時代脈搏與故事表達
    稿件既有對主題報導創新表達和「四力」有效傳播的研究,又有對軍事媒體抖音平臺傳播的深層思考和紙媒品牌創新的探討,還有對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創新發展路徑的探析,旨在放眼全媒體時代下的傳播大格局,跳出單一媒體平臺或傳播手段的局限,為軍事媒體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提供借鑑參考。
  • 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原標題:弘揚踐行黃大年精神著力培養時代新人   黃大年同志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傑出榜樣,是新時代愛國報國的先進典範。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強調:「黃大年同志秉持科技報國理想,把為祖國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作為畢生追求,為我國教育科研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
  • 踐行群眾路線要以增強「四自能力」為保障
    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需要我們以增強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這四種能力為保障。 踐行群眾路線,純潔黨風黨性,需要增強「四自能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當前存在的「四風」問題。「四風」問題的提出,與當前的黨風密切相關,與當前黨員應有的黨性修養密切相關。黨風的突出問題,其實是黨性不足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純潔性和先進性的問題。
  • 之江青年論壇: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的四個原則 | 三個地·理論周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治水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思路。當前,浙江正努力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強大的水資源支撐。
  • 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原標題:踐行「八個相統一」打造新時代思政「金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上坤地產榮膺2020年中國房企產品力TOP69 踏準時代脈搏實現產品...
    原標題:上坤地產榮膺2020年中國房企產品力TOP69,踏準時代脈搏實現產品價值成長   11月27日,由克而瑞研究中心和築想科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
  • 聽聽《謝謝你來了》欄目幕後的故事|重慶衛視踐行「四力」紀實
    7月26日,重慶衛視組織召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學習暨「踐行四力」分享會。分享會特別邀請了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欄目編導方麗,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電視臺一線採編人員如何用行動踐行「四力」。坐在演講席上的方麗已經懷孕五個月了。
  • 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作文命題充分調動文化積澱,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並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命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精選7個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國新世紀的標誌事件和新時代的重大規劃,又精準對接這一代考生成長史的重要時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更切實感受「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
  • 增強「四力」 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新時代不僅是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更是學術信息、學術成果呈井噴式發展的時代。作為傳播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主要陣地,學術期刊更要遵循新時代發展規律,探尋轉型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力」論述,不僅為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為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指明了方向。
  • 【牢記總要求 踐行新使命】紅岸派出所:踐行「楓橋經驗」 守護...
    【牢記總要求 踐行新使命】紅岸派出所:踐行「楓橋經驗」 守護「萬家燈火」 2020-05-21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享域.銳混動:把握時代脈搏,樹立市場新標杆
    話音剛落,9月20日,東風本田享域.銳混動正式上市,這或許是一個巧合,但不得不說,東風本田在對應市場變化,因應產品布局方面,又一次把握住了脈搏。    目前的汽車市場環境是在電動車補貼大幅退坡後,受退坡影響不大的混動車型的性價比開始顯現,而東風本田這款享域.銳混動車的推出,正是把握政策導向,響應市場趨勢,呼應消費需求的最好例證
  • 【踐行四力·冬走基層之作風專項整治】剛察縣開展作風突出問題...
    【踐行四力·冬走基層之作風專項整治】剛察縣開展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見成效 2020-12-01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標語不息,時代脈搏力量不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一定程度還鐫刻出了時代面相,更折射出了時代精神,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並觸動和感染無數國人,在時代浪潮中,無限奮鬥,執著向前。上世紀80年代,深圳特區滿大街都可以看到「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這句話戳中了時代核心,一定程度代表著那個時代人們的心氣兒,也是「務實高效」這一深圳精神的一種表層呈現。
  • 新時代青年成長要求的時代升華
    2016年4月26日,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總書記對青年一代提出要求:一是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養成高尚品格;二是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三是要自覺奉獻青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多作貢獻;四是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