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時代脈搏 增強中文傳播力

2021-01-11 澎湃新聞
把握新時代脈搏 增強中文傳播力

2020-01-16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互鑑,民心因交流而相通相知。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用對話交流代替衝突對抗、以互學互鑑推動共同發展日益成為廣泛共識。習近平主席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當前,中文傳播面臨著最好的國際傳播期。美國學者格拉漢姆·威廉森認為,傳播力是指傳播者和受眾成功地對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的能力。為了衡量中文的傳播力,我們應當注重中文在國內外傳播的能力和效力。

中文傳播的能力,與自身的包容性、母語者的流動性以及傳播的技術或方式都有密切聯繫。其一,中文的包容性。語言的包容性越強,其傳播的可能性越大。中文的包容性表現在中文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面向其他語言社區的成員,在語音、詞彙、語法等各個層面展現出的對於其他類型語言要素的接納。在中外交流史上,在與新的語言和文化交匯碰撞時,中文經常吸收各種各樣的外來詞,豐富物類的描述和思維的表達。這種兼容並包的特性使中文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能與眾多文化交匯融通,並為傳播賦予活力。其二,使用者的流動性。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工具,語言的傳播會隨著使用者的流動而發生。一方面,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隨著華人不斷走向世界,中文也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同國家的人也越來越多地期待了解中國,甚至走進中國,中文及中國文化更多地融入他們之中。同時,漢字所蘊含的文化魅力不僅推進了中文在東亞、東南亞的傳播,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文化圈」,而且在歐美造就了一批學識淵博的漢學家,促進了中文的全球傳播。其三,傳播技術的便利性。新的科學技術支持,促進了中文傳播力的提高。對於表音文字體系的中文學習者來說,他們對漢字的學習難點較多。但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漢字的學習難度大大降低。豐富的信息化產品讓越來越多的學習者體驗到漢字的精妙及魅力,從而提升了中文的傳播力。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中文傳播也不再局限於語言本身。新時代的發展為中文傳播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中文傳播的能力不斷增強,中文學習越來越成為具有吸引力的選項,越來越多的國家、機構和民眾對學習中文充滿期待,這對中文傳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文傳播的效力,是傳播的客觀結果與傳播主體的意願相符合的程度。新時代的中文傳播,承載著中國人民期盼同世界各國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鑑的美好願望:以中文展示當代中國維護和平與發展的國家形象,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的理解和信任,進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多元文化繁榮發展。但實際的傳播結果卻與此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中文傳播的影響力仍然有限。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但英語仍是全球覆蓋最廣的語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或外語的國家和地區遠遠超過使用中文的國家和地區。同時,中國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中文傳播的能力處於弱勢地位。相比之下,英語多渠道傳播與廣覆蓋仍佔據絕對優勢,中文要強勢突破重圍任重道遠。另一方面,中文傳播的模式有待改進。過去中文傳播的模式主要由「漢辦」「僑辦」主導,並取得了較快發展。但此傳播模式仍較為單一,未能很好地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缺乏競爭機制。傳播內容以語言教育、語言翻譯和文化傳播為主,傳播的廣度和深度都未能充分滿足實際需求。

實踐證明,一個國家的語言傳播力對個人、民族和國家意義重大,有助於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對外傳播的有效性。為了更好地展示中國的歷史積澱、建設成就及和平發展的良好願景,提升中文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讓中文傳播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的國家發展建設需求,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認清時代形勢,主動布局建設。我們應當充分把握好旺盛的學習需求和良好的發展時機,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對中文傳播進行統籌推進。一方面,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詳細調研的基礎上,推進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中文傳播方對不同國家、不同行業、不同學習目的進行系統化、本土化的中文傳播體系建設,打造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高效可行的中文教學及推廣模式。另一方面,建議充分挖掘中文的綜合效能和資源價值,將中文傳播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等國家戰略相互配合,讓中文服務於現實的生活場景與社會實踐的交融,實現中文在不同領域和地域的立體式傳播。

二是利用新興技術,創建靈活機制。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手段,建立豐富多樣、吸引力強、便於傳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的中文資源平臺,突破時空局限,創新傳播方式,賦予語言更多的傳播可能性。同時,應當尊重市場需求和規律,優化資源配置形式,充分調動不同部門和社會力量加快推動中文傳播。除了「漢辦」「僑辦」及高等院校等「國家隊」,還應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個人等協同創新,實現優勢互補,增強中文傳播活力。

三是注重質量建設,兼顧效果評估。由於有效的質量監管能夠造就良好的傳播效果,因此建議研究出臺相關的指導性法律法規,制定科學合理的中文傳播規劃,生產高質量的中文傳播內容,形成持久性的吸引力,從而提升中文傳播力。同時,還應加強對中文傳播效果的監測評估工作,對中文傳播的內容、模式、效果進行預估判斷和綜合評估。以評估促進傳播方式的改進,全面提升中文傳播的質量和效率。

總之,語言的傳播應服務於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需求,而中文的傳播應納入新的內涵價值,開拓新的傳播路徑。我們只有把握住新時代的脈搏,發揮好中文溝通民心、交融文化的傳播作用,才能促進世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美好願景的實現。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原標題:《把握新時代脈搏 增強中文傳播力》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王瓊:把握時代脈搏,踐行"四力"要求
    1 把握時代脈搏:鮮明政治導向 「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新聞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的相關紀念報導關注重大歷史課題,準確把握時代脈搏,真實記錄社會發展,有效增強了民族自信。 「扶貧」主題相關新聞 湖南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特稿《十八洞村這五年》獲得一等獎。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首倡地,其脫貧實踐具有重要的標杆意義,在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決勝2020——脫貧攻堅展」上成為全國村級脫貧樣本。
  • 全媒體傳播中的時代脈搏與故事表達
    稿件既有對主題報導創新表達和「四力」有效傳播的研究,又有對軍事媒體抖音平臺傳播的深層思考和紙媒品牌創新的探討,還有對新時代軍旅報告文學創新發展路徑的探析,旨在放眼全媒體時代下的傳播大格局,跳出單一媒體平臺或傳播手段的局限,為軍事媒體提高新聞輿論工作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提供借鑑參考。
  • 把握時代脈搏 書寫鄉土中國
    時代為我們提供了真正廣闊的生存背景,特別是在中國農村。唯有主動摒棄浮泛而滑膩的偽抒情,大膽確認自己作為作家的身份認知,才能真正承擔起對農民生存境遇進行實錄並展開歷史性思考的使命。當下的中國文壇有很多活躍在市縣基層文學領域的業餘作家,他們是整個寫作群體的巨大分母部分,也是蘊藏著無限希望和可能的部分。
  • 兩份英國最新報告顯示,英國突變新毒株傳播力增強超50%!
    兩份報告分別來自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和帝國理工學院,專家們基於近期英國的新增確診速度等數據,認定B.1.1.7突變株的傳播力顯著增強。雖然暫無證據顯示突變株致病性和致死率更高,但傳播力更強就可能使它「導致更多的死亡」。
  • 講好中國故事 提升文化傳播力
    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增進中華文化的國內傳播,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是新時代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新時代的中華文化傳播需要「以講代說」,即用講故事的策略和藝術替代傳統的說教方式,提高中華文化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多用外國民眾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的途徑和方式,積極傳播中華文化,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世界對中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 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 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
  • 把握時代脈搏 彰顯育人價值
    教育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因此,首先要明確育人目標要求,堅持目標驅動、素養立意,同時要增強教育教學的自主性,規範辦學和教學行為。一邊是育人的統一要求,一邊是教學靈活性的要求,教材怎麼發揮好橋梁作用,與內涵式改革相契合?三是網絡化或者說是信息技術帶來的挑戰。
  • 世衛: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9月已在當地傳播 傳播力增強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英國多個研究機構正在研究新冠病毒變體對傳播力、致病性和抗體反應等方面的影響目前,英國報告的數據顯示此種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英國正在確定其中多少影響來自病毒變體本身,以及感染此種變體後的個體行為差異。
  • 緊扣「微時代」脈搏 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羅林曄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微信、微博等「微媒體」無處不在,無「微」不精彩的「微時代」悄然來臨,傳播主體的平民化、傳播內容的碎片化、傳播方式的立體化等,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 享域.銳混動:把握時代脈搏,樹立市場新標杆
    9月16日,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表示,今後15年中國的傳統汽車要全面向混合動力轉變,實現新能源車與節能車並舉發展,根據新技術路線圖預測,到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各佔一半。
  • 世衛: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從1.1上升至1.5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世衛:英國新冠病毒變體傳播力增強,傳播指數已從1.1上升至1.5
    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體的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
  • 增強「四力」 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新時代不僅是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更是學術信息、學術成果呈井噴式發展的時代。作為傳播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主要陣地,學術期刊更要遵循新時代發展規律,探尋轉型發展之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幹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力」論述,不僅為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為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指明了方向。
  •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
    【內容提要】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科學內涵,著力發揮意識形態的重要作用,對於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仍由「物的依賴性」所主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中國現代化進程飛躍的三種時空交織疊加,決定了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開展意識形態偉大鬥爭的複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
  • 政務微信傳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來源:《西部學刊》2016年1月下 摘要:在網際網路時代,政務微信作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體現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擴大政務微信的傳播力是各級政府部門應予以重視的課題。
  • 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題目從20世紀寶寶誕生開始,關注個人成長與國家關係,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材料以時間為經,以重大事件為緯,以世紀寶寶成長經歷為線索,有些事件已經發生,有些是美好願景即將發生,這些材料集中展現了個人應與新時代同成長,與祖國共命運的核心立意,材料中的中心句非常關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 貴州貴陽南明區委書記鄒傑:夯實意識形態主陣地 把握思想輿論主導權
    強調要堅持黨性原則,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強化各級黨委主體責任,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闡述了堅持黨的領導是意識形態工作的本質屬性。  二是要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新形勢新坐標的重要論述。
  • 謝建輝在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握新時代新徵程 方向感...
    她強調,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新時代新徵程方向感方位感使命感緊迫感責任感。謝建輝強調,要堅持從政治高度做好經濟工作,把握方向感。善於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思考本地區工作,從一般性事物中發現政治問題,從傾向性問題中發現政治端倪,從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把握政治邏輯。要從戰略視角認識新發展階段,把握方位感。
  • 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
    來源: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回答了黨在新時代新疆治理的總目標、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戰略部署和主要任務等一系列問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關係,是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的基礎和前提。
  • 春晚新意思:用現代表達傳統 緊扣時代脈搏
    春晚新意思:用現代表達傳統 緊扣時代脈搏 2015-02-19 08:31:22日 08:31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網北京2月19日電 羊年春晚,新字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