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產品汪的創業復盤(一)計劃篇

2020-12-04 人人都是..

編輯導語:本文是產品轉行做創業的親身經歷,一些產品經理再有了一些自己的思維想法時,會選擇創業這條路開闢自己的新裡程;本文作者也不例外,本文是作者的創業復盤第一篇——計劃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在剛剛過去的9012年裡,筆者曾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沒錯就如這篇文章的標題,辭掉產品汪的工作跑去自主創業。

從19年3月開始至今也算折騰了快一年,對於創業這事很多朋友都比較關注結果怎樣,但是筆者先賣個關子。

創業的過程中筆者覺得相較於做打工仔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收穫,所以決定把這些經驗也好教訓也罷通過文章的形式記錄下來。

總結下整個創業過程的經驗也反思其中的不足,為下一次折騰做好準備!並且會以計劃篇、啟動篇、運營篇3篇文章的形式來跟各位朋友分享,畢竟寫在一篇裡可能很多朋友都懶得看完,那閒話不多說咱一起走進一隻產品汪的創業故事。

一、項目確定

要說創業那肯定要先想清楚創什麼,說得專業點就是找項目。

可能在筆者之前的文章裡也透露過,在沒做產品前筆者思維就比較活躍經常蹦出些idea,就是都沒有實施過;但是這次真正決定自己要搞點事情了,靈感卻受阻了,於是決定看看正在創業或者準備創業的人在做什麼項目。

筆者在人人都是PM這樣的業內社區、知乎這樣的問題社區以及愛合夥、青夥這樣的創業社區裡尋找靈感。

說來也巧,在青夥裡看到的一篇帖子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帖子是一個還在讀書的男生發的,說他設計了一款褲子賣得很好,想找人合夥做一個原創品牌;儘管很多人回復他「小朋友,好好上學」,這個男生回復的一句「我也想啊,可實力不允許」,讓筆者在發笑的同時也感嘆這就是年少輕狂吧。

確實年輕就是資本,創業不也同樣需要這樣的魄力嗎?

更重要的是筆者覺得服裝行業的項目完全可以做啊,近年來國內的服裝市場都沒有很大的革新,服裝雖然是紅海但也是剛需也可以做細分市場。

進而筆者又結合自身情況,對於穿著筆者也還是有點自己的見解,所以也可以說是興趣使然;而且廣州又是個服裝產業非常成熟的城市,擁有亞洲最大的現代化紡織品批發市場——廣州國際輕紡城;並且網際網路服裝也有成功的先例——韓都衣舍;這樣一看,天時、人和、地利是不都佔了點。

最終經過很短暫的思考,筆者就決定了人生第一次創業的項目——細分市場的原創電商男裝品牌,當然這個項目只能說是手段,是為了達成更大的目標,後面的章節會再詳細說明。

OK,那麼看到這很多朋友都已經要開始吐槽了,「這麼草率的嗎?」、「這跨度也太大了吧」、「呵呵果然是拍腦門的需求」,確實接下來筆者也要吐槽下自己。

1. 問題反思

1)項目的確定是靈光一閃,這種方式可以快速啟動項目,並且由於創始人興趣使然來做這件事動力更大,但項目啟動後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就可能遇到更多無法預知的問題只能見招拆招。

2)行業跨度過大,筆者本來是做網際網路產品,搞服裝品牌雖說是電商,但服裝畢竟屬於傳統行業隔行如隔山;做跨行的項目有可能顛覆,但也取決是否有充足的資源來顛覆這個行業。

3)一旦大方向確定,後面無論怎樣變舵都要圍繞這個方向來調整,如果覺得做不下去了換賽道那就是全部重頭再來;所以不要聽信雞湯裡說的什麼,無論做什麼只要去堅持成功就離你不遠了,等發現大方向有問題,再堅持就是等死。

二、市場分析調研

確定了項目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需要圍繞這個方向的市場進行可行性分析,以下是全部的分析內容:

1. 目標市場分析

1)市場體量

整體概覽:

  • 2017年國內服裝行業零售額達到 1.92 萬億元,同比增長 6.0%;
  • 2016年國內服裝電商市場規模9343億元,同比增長25%;

案例觀察:

2017年,海瀾之家取得了182億元的總收入,同比增長7.06%;淨利潤33.29 億元,同比增長6.60%;其中電商(線上)業務10.54億元。

受益於旗下FILA業務拉動,安踏成為國內首個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的服飾集團;2017年安踏銷售額增加25.1%至166.9億元,淨利潤增加29.4%至30.9億元;財報中特別提及「電商業績優秀,在『雙11』創造了銷售新高,再度體現出我們2017年在電商領域迅猛發展的勢頭。」

森馬營收120.28億元,同比增長12.76%,得益於「線上電子商務業務及兒童業務的持續發展」。

截至2017年底,佐丹奴國際旗下擁有2414間門店,毛利增長5.0%,銷售額增長5.2%;電子商務主要來自大中華地區的第三方平臺及自有網站,產生的收入為3.10億港元,增長率為31.4%;其中中國大陸的電子商務銷售額佔集團的93.2%。

線上渠道的銷售額增速普遍快於線下門店,但是佔比依然處於低位。

小結:服裝電商仍是萬億市場的大盤子,而且相較於線下發展空間很大。

2)競爭可能

從市場維度來看與有為青年成直接競爭關係的競品可能較稀少,但間接競爭的競品仍數量繁多,因為有為青年的輕潮牌定位更接近於潮牌,所以選取8個口碑較好的國潮品牌間接競品進行分析。

競品分析:經營類目、單品價格、銷量情況(詳細數據見附表)

P.S.這裡提到的附表是筆者用爬蟲插件抓取的競品數據,這裡就不作詳細展示了因為實在太多。

自我剖析(SWOT分析):

細分市場機會(目前市場劃分):

  • 大眾品牌全類目:森馬、美特斯邦威、唐獅、以純、優衣庫;
  • 大粒度垂直品牌:凡客、韓都衣舍、裂帛、七格格、閃電潮牌;
  • 小粒度垂直品牌:各小眾潮牌。

2. 目標用戶

1)需求場景

小明,今年讀大一,長得有幾分帥氣,周末休息的時候都比較宅,沒有女朋友所以基本上也不會出去逛街;但是平時上課還是非常注重在同學面前的形象,所以經常網購衣服;偶然一天他發現同宿舍樓的一個哥們居然跟他撞衫了,關鍵是小明自認為這哥們的顏值簡直跟他沒法比,居然跟他撞衫?!小明意識到其實網購這些潮流款真的太容易撞衫了,買潮牌一方面是太炸眼而且價格也有點小貴,難道就沒有能彰顯個性一些而且價格對學生黨來說也比較友好的牌子嗎?

已經在大學過了一年,小明發現自己的大學生活真不應該在遊戲中虛度啊,開始積極地參與各種社交活動;一次學院裡學生會舉辦的卡拉ok大賽,他也是工作人員之一,在控制臺無聊時掃視臺下發現了一個非常清純可愛的妹紙;小明真的心動了,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那個妹紙就在隔壁班。

小明也開始行動了,在這個看顏值的時代追妹紙第一步就是得把自己打扮一番,回想一下這學期都沒買過什麼衣服;上網看了一圈,什麼潮流款的其實每家店賣的都是一樣沒什麼新意,他真的想找一件風格獨特但又花費不高(畢竟後面請吃飯看電影什麼的都是開銷啊)的外套啊!

經過2個月的不懈努力,小明終於追到了他的女神,開始了沒羞沒臊,啊不是,幸福甜蜜的戀愛生活;剛剛在一起不久,女神準備把小明介紹給她的閨蜜們都認識一下,所以準備請她閨蜜們一起吃個飯;小明心想,這種場合必須給她閨蜜留個非常好的印象,當然首先還是外在印象;還是得先整一套新行頭,雖然平時跟女友逛了不少街但基本上小明自己是沒買啥衣服,主要還是網購;結果在網上搜來搜去,感覺也搭不出什麼好看的,就沒有哪家店能隨便搭一套出來都個性又耐看的嗎?

轉眼間小明畢業都快一年了,計算機專業的他沒出意料也踏入了程式設計師的行列;前段時間看了篇吐槽程式設計師穿著的文章,小明微微一笑心想「誰會去穿格子衫啊,都什麼年代了還格子衫」;這天周一小明穿著昨天剛到貨的某旗艦店的T恤、九分褲去上班,剛下公交站就發現了「驚人」的一幕,因為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剛剛另一路公交下車的一哥們居然穿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T恤顏色都沒差。

小明看這哥們好像還是個同行,而且應該工作比較久了(從髮型上推斷),看他走的方向搞不好還是一個寫字樓裡的;小明現在真心想把這件衣服給退了,可惜吊牌已經拆了…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小明自己的閒暇時間總是很少,平時的經常性加班導致周末動都不想動只想好好睡到自然醒;久而久之他也不像大學時期那麼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了,但是女友可不想看他這個樣子啊,也不是什麼中年大叔,才畢業兩三年就被生活摧殘了嗎;於是女友在自己逛淘寶的時候,也幫小明選衣服;可是她逛來逛去就發現男生的衣服款式真的沒那麼多,那些大品牌男裝啊又感覺太成熟了,怎麼就沒有適合這個年齡段而上班穿起來也不至於看著誇張的牌子呢?

這一天小明還是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到了公交站,走下天橋時他駐足了10秒鐘短暫地觀察了一下這來來往往的人,不由得想這些IT兄弟真的都不關注自己的外在嗎?不行,我決定做一些能讓他們變得「美好」的事。

小結:故事中的小明從大學校園時期到步入社會工作的各個場景中,一直在尋找適合他這樣年輕人的既個性潮流又不過於誇張的衣服。

2)典型用戶畫像

小結:其實這些典型用戶角色已經從前面中的場景中體現出來,而第三類用戶存在的不確定性比較大,視為潛在用戶。

3. 核心競爭力

1)差異化:是概念創新也是實質創新;輕潮牌:全新服裝風格概念。

每一件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是果敢青年的第XXX件T恤,幸會~;每一系列的同類目間也有微創新。

2)用戶體驗:從包裝到售後。

包裝:統一vi風格,快遞袋、手提袋、吊牌。

產品:精選材料,把控每一處細節。

售後:24小時響應,關注用戶的每一個反饋。

耐心看完這份市場分析的朋友應該也不難發現其實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4. 問題反思

1)行業數據的獲取不夠充足,這導致了分析結果可能比較片面。

2)競品分析不足,更多地只關注了垂直領域的品牌,其實間接競爭的品牌多不勝數,導致對於競爭環境過於樂觀。

3)可能很多創業者都會陷入這樣的怪圈,一旦認定了一個方向,總是會嘗試著先說服自己這件事是可行的;從筆者這份分析也同樣能看得出來分析結果總是在指向這個事可行性很高,那這樣的調研分析就變成了為說服自己而做的,缺少了更客觀的判斷。

三、整體規劃

經過調研終於說服了自己,那麼接下來就是做一系列的規劃,這裡就包括了前文提到的最終目標,這裡筆者先貼出來規劃內容。

公司層面:

產品層面:

筆者是從2個層面進行規劃的,當然側重點還是在產品本身,畢竟也是產品汪出身嘛。

那這裡再說明下前文沒有完全交代清楚的創業目標:起點是從一個原創男裝品牌開始,進而打開一個新市場引領一種全新衣著風格(筆者定義為輕潮牌),最終再回歸網際網路打造智能穿搭推薦同時實現購物閉環。

這裡筆者把新風格的定義,以及品牌的打造也同時規劃完成了。

1. 問題反思

1)規劃存在邏輯硬傷,因為筆者的最終目標是構建一個品牌構建-穿搭推薦-商品購買這樣的生態;那為什麼不直接先做穿搭推薦產品呢,這還是網際網路產品。

筆者當時的想法是先做直接能獲得營收的項目做開端,這樣就可以維繫免費模式的網際網路產品;但實際是過於理想化的邏輯,把一個品牌做起來的難度實在是不低;即便是在品牌構建成功的前提下,推薦之後引導購買都是推自己品牌的產品嗎?這肯定也太過局限——所以這套所謂的「生態」,只能說是筆者生拉硬拽產出的結果。

2)缺少財務預算,由於涉及到實體產品的生產,需要了解這條服裝生產鏈上的各環支出;而筆者屬於完全的外行,也沒有進行相應的預算規劃,對後續實際生產會留下巨大的資金隱患。

3)缺少對國家政策的分析,這雖然不是一個必要項,但如果能藉助國家政策給出的福利某些時候就可以事半功倍。

4)長遠規劃固然重要,但當下的事需要想得更細緻,筆者在細節方面的規劃做得不充分,在啟動項目時發現問題就沒法快速拿出對策。

好了,計劃篇筆者就先寫到這裡,預知後事如何,且看一隻產品汪的創業復盤(二)啟動篇。

 

本文由 @曉鐸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專訪」華大汪建:創業是工業時代的東西,我不屬於那個時代
    比如,這場採訪的主題是「創業」,即便這個詞對於他來說非常不適,也能感受到他的內心在跟大眾的議題抗爭,但他心態卻顯得非常平和。汪建說話聲音很小,「我做華大不是創業,那是工業時代的東西,我不屬於那個時代。」
  • 【產品復盤】字節跳動-飛書團隊工作1年收穫總結
    編輯導語: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產品復盤是很重要的,通過總結復盤,往往可以獲得新思考。本文作者通過復盤自己在飛書團隊的工作經驗,為我們分享了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 熱文復盤|增強現實(AR)篇
    同時,也湧現出了一批新的很亮眼的創業公司。5G概念下資本開始躁動,AR似乎成為了「下一隻被吹上風口的豬」。2019從全球AR眼鏡企業融資排名看,未來之路往哪走?儘管所有人都認為AR會變成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強大,但是我們至今仍未能夠在市面上看到一款令人滿意的AR眼鏡,這樣龐大的投入和關注都未能帶來一款撐得起口碑的產品,AR眼鏡的難點究竟是什麼?
  • 《人類滅絕計劃》劇本殺復盤真相解析
    與此同時,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持續加劇,世界各地災害不斷,海平面上升,半數以上沿海城市都變為了「空中都市」只能在海面上豎起一棟棟樓,一個叫做「新生」的恐怖組織應運而生,四處暗殺商業精英。組織的首腦認為「人類是地球的癌細胞」,發布了駭人聽聞的「人類滅絕計劃」,要將人類從地球上徹底清除。
  • 復盤分析的方法論&應用技巧
    概括的四大步驟適用於以個人為主體的復盤分析,分析的對象可以是自己、產品或項目。本文主要介紹的方法論是概括的四大步驟,enjoy~1. 復盤分析的方法論復盤分析的核心思路,就是戴明環(PDCA)的應用,由此來分析過去某一段時間內產品和項目的工作情況以及成果總結,更重要的是獲得可驗證的規律/經驗。
  • 大學生想創業沒有創業計劃可不行,快進來看看
    一、創業計劃的概念與作用(一)創業計劃的概念創業計劃是創業者在正式開展創業工作之前,從企業介紹、行業分析、發展目標、產品(服務)、市場營銷、人員及組織結構、財務成本計劃、風險管理等方面,全面規劃企業的發展
  • 10月產品總結|全面復盤分析,開展規劃Workshop
    從用戶到場景,從場景到產品使用路徑,全面的梳理復盤過程產生的新的需求點,對於簡單需求形成各方滿意的初步方案。本月復盤內容簡述現狀問題:司機拉不上來,沒有司機貨主的貨就沒有人拉。GMV就上不去。怎麼解決?
  • 一隻青蛙被我踩到腳,掙脫後居然順原路跳回起點,它讓我懂了復盤
    一隻被我踩到腳的青蛙,瘋狂地掙脫出來後,並沒有亂跑,而是會反向跳回起點。這一現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想到了脫殼的蟬,在蟬的生命中,爬上樹,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繁衍後代,他們會抓被吃都不會阻止他們爬上樹。青蛙的行為同樣也是為了繁衍,與蟬相比,它會躲避風險,是不是因為它更「聰明」些。
  • 星巴克復盤與現狀分析
    在系列報告第二篇《星巴克折戟茶飲,奶茶店能否支撐大市值公司?》在系列報告第三篇《咖啡行業報告:深度復盤行業躍遷歷程,多維度測算中國現磨咖啡發展空間》中,我們復盤了咖啡行業演替歷程,測算了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發展空間,我們認為: (1)產品形態變化促進咖啡行業迭代;(2)咖啡行業空間不能簡單線性外推,好的產品疊加廣泛的終端觸達可以激發潛在需求;(3)中國現磨咖啡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下沉市場滲透率有待提高,未來消費粘性提升空間廣闊
  • 以色列的工程師們,是如何將創新、創業發展成完整生態系統的?|2019...
    來源:鈦媒體摘要: 創新創業本質上是一個複雜且可量化的生態系統,Ehud Menipaz在復盤以色列創新的底層邏輯時,發現可以抽象出一些影響創新創業的特徵值,比如教育環境、人均研發能力、創業活動密度以及不畏創業的心理等。12月6日,2019T-edge全球創新大會在北京大興星光視界中心正式開幕。
  • 【新文7篇】|《紙片戀人》《出擊吧!慫慫汪》《為科學奮鬥》《嚮往的生活》
    階段一:「垃圾遊戲,休想騙氪。」階段二:「一塊錢禮包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階段三:「再氪一次就收手。」階段四:「別攔著我,為了崽,我願意氪盡全世界!」  ……階段N:「每多一萬票,加更一萬字;月票可以輸,燃王必須贏!」
  • 《文豪野犬 汪!》是什麼?從哪裡看?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文豪野犬 汪!》,也疑惑過這個作品是什麼,和《文豪野犬》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 一、作者 首先要說一下《文豪野犬 汪!》的漫畫作者是かないねこ,是《文豪野犬》官方衍生的Q版漫畫作品。
  • 11月復盤,藍海戰略啟動:先做減法,再做乘法
    我的復盤有幾個維度:每日復盤、每周復盤、每月復盤,半年復盤,年度復盤。除了年度復盤沒有進行,其他都正在進行。雖然繁瑣,但是可以根據每個時間節點來檢視自己,見證肉眼可見的成長。這種感覺式非常的爽的。3、每月復盤以寫作、閱讀、學習課程三個維度來展開1、月度目標:每月輸出多少篇文章到哪些平臺、主題閱讀的幾本書、學習哪些課程2、具體行動:執行時間和執行內容兩個維度3、結果檢查:完成時間和完成結果4、問題分析5、下步計劃這個模板會比較省事了
  • 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發出「十年倡議」
    11月18日,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專家組發出「國創計劃」十年計劃,全文如下:創新創業開闢未來,「國創計劃」搭建舞臺。我們步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是一個變革和創新的偉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廣大青年,要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用青春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創計劃」)秉持「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理念,促進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培養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
  • 那些創業的科學家現在怎麼樣了 | 觀止研究院
    如何在第一步做好戰略定位,怎麼樣制定一個可行的年度計劃,如何來迎合企業的發展模式,這些都是創業要面臨的實際問題。這是20世紀全世界最具全球化和人類共同體氣質的行動計劃,與曼哈頓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並稱20世紀人類三大工程。
  • 美國漫畫師告訴你,狗年就要做一隻充滿正能量的汪
    這我就不服了,狗狗們這麼英俊瀟灑、陽光帥氣,明明是一種正能量滿滿的勵志汪。不信你看美國漫畫師Ayla StarDragon的作品,他筆下的這隻汪叫Ichabod,是一條著名的正能量汪,永遠積極的面對生活,把正能量帶給周圍的一切,特別陽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樂言商學院|天貓雙11全景復盤,4大維度診斷運營效率
    對於雙十一戰果,如何高效復盤從而保駕雙十二,才是這一階段的重中之重。此次,樂言商學院特邀萬堂書院資深講師家洛,通過雙十一實戰案例,從店鋪GMV統籌復盤、雙11活動糾錯復盤、各渠道推廣三步復盤法、復盤問題與優化4個方面,詳細分析數據復盤的各個維度。
  • 交大創業計劃大賽:要新奇創意 更要贏利模式
    8支滿懷激情的創業團隊,7位權威專家的現場點評,4個多小時的公開答辯……以「放飛夢想 創業人生」為口號的上海交大創業計劃大賽決賽於10月31日下午舉行,8支團隊爭奪總決賽的4個席位。創業大賽是我校「創新與創業大講堂」的第二階段,參賽團隊全部由在校學生組成。
  • 辭職創業開奶茶店,我花75萬買了個教訓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辭職創業開奶茶店,聽著美好,做著未必。本次開店故事,來自一位辭職創業開奶茶店的 90 後老闆,目前他的門店已經關閉,這 1 年多,他們交了 75 萬學費。餐飲老闆內參 長風/來稿 內參君/整理高峰人流每分鐘100人就是不進我的店我叫長風, 90 後。
  • 想要學會復盤?先掌握這4個核心步驟
    「學而時習之 不亦說乎」,在自身沒有高人指點的下,如何再重複且枯燥對工作/項目中成長自我,此時自我復盤反而成為一種最低成本且富含價值的一種方法。一、明確原則問題: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多數人的工作都是枯燥泛味的,無論是產品還是運營,都會遇到重複的工作,而這類工作會極大降低我們的思考能力,讓我們變成只會執行的工(she)作機(chu)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