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系統的小鼠模型並不適用於幹細胞研究

2020-11-27 生物谷

2017年8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由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者們做出的一項研究,一類常被用於人體幹細胞移植免疫反應的工程化小鼠模型並不能夠反應臨床的實際情況。研究者們呼籲進一步優化這一小鼠模型,從而更準確地對人體幹細胞移植相關信息進行反映。

這種小鼠由於被工程化設計成具有人源性的免疫系統,因而被稱為「人源化」小鼠。研究者們幾十年來一直使用這種小鼠進行燒傷患者皮膚移植以及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移植的免疫排斥相關研究。

然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這種人源化小鼠與人體實際情況不同,它並不能夠充分地對遺傳性不匹配的供體幹細胞進行排斥。因此,他們無法測試一些免疫異質性藥物的必要性。研究者們認為這種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不足以準確反映人體幹細胞移植的免疫反應現象。


(圖片來源:Martha Sexton/public domain)

「儘管這些小鼠對於HIV感染或其它組織的感染都能夠引發完全的免疫反應,但其並不能夠完整地排斥供體的幹細胞」,研究者之一Kooreman博士說道:「我們對這一機制的理解,以及我們能否克服這一缺陷,對於未來人類的幹細胞治療具有關鍵的意義」。


Kooreman等人發現另種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不能夠對人源的幹細胞或IPS細胞產生排斥反應,儘管其中存在一些有活性的、針對供體組織的免疫細胞。因此,一些幹細胞在移植之後反而會形成腫瘤或癌。此外,研究者們在移植多能性幹細胞分化形成的內皮細胞時也發現了相似的現象。

為了進一步研究其中的機制,Kooreman等人建立了一個與之前的人源化小鼠十分相似的小鼠模型, 然而,作者並沒有向小鼠體內導入人類的免疫系統,而是將另外一個小鼠品系的骨髓細胞導入,使其形成新的免疫系統。之後進行了相同的試驗。

與人源化小鼠不同,這類新型的小鼠模型能夠對人源化的多能幹細胞產生充分地反應,其對遺傳性不匹配的其它小鼠的幹細胞也具有排斥效應。

儘管這一結果還需要更多試驗來驗證,但研究者們認為這反映了免疫系統本身的複雜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模型進行優化,從而缺乏後續的前臨床試驗的可靠性,以及更準確地得到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必要性以及使用效果。(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Mouse model of human immune system inadequate for stem cell studies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建立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近日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具有人類免疫系統和肝細胞的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 動物疾病模型研究進展一覽
    【4】人類免疫系統的小鼠模型並不適用於幹細胞研究資訊出處:Mouse model of human immune system inadequate for stem cell studies研究者們呼籲進一步優化這一小鼠模型,從而更準確地對人體幹細胞移植相關信息進行反映。這種小鼠由於被工程化設計成具有人源性的免疫系統,因而被稱為「人源化」小鼠。研究者們幾十年來一直使用這種小鼠進行燒傷患者皮膚移植以及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移植的免疫排斥相關研究。然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這種人源化小鼠與人體實際情況不同,它並不能夠充分地對遺傳性不匹配的供體幹細胞進行排斥。
  • 小鼠模型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該文章無論從研究思路與策略,再到技術方法,都為我們今後應用基因編輯小鼠模型,開展相關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治療方法及其效果評價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借鑑作用。為什麼要構建人源化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有哪幾種類型?過去人們提起人源化小鼠模型,首先想到是應用免疫缺陷小鼠,移植人細胞或組織,使小鼠體內含人免疫系統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 CDX模型、PDX模型、NSG小鼠
     CDX模型主要是將腫瘤細胞系移植到裸鼠或者NSG小鼠體內而構建的腫瘤模型。/重症聯合免疫缺陷)基礎上對Il2rg、Rag2 基因進行敲除,獲得嚴重免疫缺陷小鼠,缺失成熟T、註:NOD,no obesity diabetes即非肥胖糖尿病小鼠1、敲除免疫相關基因
  • 幹細胞療法利用免疫系統修復心臟—新聞—科學網
    研究表明一種化學物質也可改善器官功能
  • 重磅發現:5%的幹細胞就能生成整個免疫系統
    (Fred Hutch)的科學家們在非人靈長類中的研究發現,血液幹細胞的一個亞群足以實現血液和免疫系統所有細胞的再生。這項發現有可能徹底改變血液幹細胞移植以及基於自體幹細胞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以往認為,血液幹細胞的幾種亞型在不同的時間點參與血液系統更新,維持健康的血液系統。而這項研究發現,一種細胞就足以完成所有這些任務。Fred Hutch幹細胞和基因治療項目的治療和主任,通訊作者Hans-Peter Kiem博士說:「這一發現令人驚訝。
  • 利用胚胎幹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
    (節選)2007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美國科學家馬裡奧 卡佩奇(Mario R.Capecchi)和奧裡弗ž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以及英國科學家馬丁 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們在建立利用胚胎幹細胞進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術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 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同時,大流感、瘧疾和結核病等傳統疾病不斷產生變種、增加抗藥性,由於人類衛生保健制度發展仍不完善,這些傳統疾病繼續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因此,不斷努力研究與探索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機制,預防病毒感染傳播、研發特異性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新策略,仍是當前生物醫藥研究領域非常重視與關注的研究領域。我們知道,應用人群研究病毒感染疾病存在明顯的局限性:1.
  • 「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原標題:「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項目落戶珠海 填補領域空白   引領世界製藥行業技術的人類疾病「人源化小鼠」技術模型產業化項目昨天籤約落戶珠海香洲區。香洲區政府、珠海金控公司與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籌建合作框架協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振新,副市長劉嘉文出席籤署儀式。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該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製造出能躲避免疫系統的人類胰島素分泌胰腺細胞簇。這些「免疫保護」細胞簇一旦移植到體內,無需免疫抑制藥物就能控制血糖。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8月1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mmune-evasive human islet-like organoids ameliorate diabetes」。
  • Cell Stem Cell:實現造血幹細胞的移植的條件
    針對人類造血幹細胞的研究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它們只存在於骨髓中的「niches」中,這些細胞不能在培養皿中培養。來自Dresden的一組研究幹細胞的科學家做出了小鼠動物模型,他們在跨越物種障礙和無輻射的前提下進行人類造血幹細胞的移植。在新模型中,人類造血幹細胞在沒有做任何處理的情況下可以擴大和分化成各種類型的血細胞。
  • 近期幹細胞領域研究進展
    這尤其適用於德國的研究,這是因為在那裡,產生人胚胎幹細胞是不允許的。幹細胞在基礎研究和開發旨在恢復患者病變組織的再生療法中具有巨大的潛力。然而,這種重編程也存在著問題:比如,多能性幹細胞能夠形成稱為畸胎瘤的生殖系腫瘤。」
  • 造血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遺傳學手段下調CHRM4或者選擇性拮抗劑PD102807抑制CHRM4可促進BFU-E自我更新,而在體內應激條件下,刪除CHRM4可增加紅細胞生成。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毒蕈鹼乙醯膽鹼受體拮抗劑糾正了小鼠體內MDS、衰老和溶血模型的貧血,延長了MDS小鼠的生存期。
  • 「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啟動
    本報訊 (記者馬波)日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重大科學目標導向項目「細胞多能性和人類重大疾病的猴模型研究」在昆明啟動。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整合全國同行專家的優勢力量,共同努力解決生殖發育和幹細胞生物學等重要科學問題,為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提供科學基礎。
  • 為什麼科學家要讓小鼠變得更像人類?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21世紀初,一些研究人員開始認真地重新設計實驗室小鼠的原因。他們的目標便是讓小鼠更像人類一些。人源化小鼠模型即表達人類轉基因或嫁接了功能性人類細胞或組織的小鼠,可以作為連接動物與人類之間鴻溝的重要工具,在臨床前期發揮重要作用。小鼠與人類有大約97.5%的DNA相同,因此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在研究藥物療法和疾病建模方面,小鼠可以成為我們幾乎完美的替身。
  •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谷 君 說 儘管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對人類基因組進行了測序並導致了新型基因組學工具的開發,但是它沒有解決人類免疫系統的規模和複雜性。 探尋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 科學家利用人類胚胎幹細胞成功開發出人類胚胎樣模型!
    2020年6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劍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胚胎幹細胞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模型來研究人類的早期發育階段。
  • 科學家跨物種雜交,將人類幹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培養成熟人體細胞
    這個科學研究小組是來自美國布法羅大學雅各布醫學和生物醫學科學院,他們將10個人類幹細胞注射到了實驗對象——小鼠的胚胎裡,嘗試培養人類幹細胞和小鼠的胚胎一起發育。經過17天的發育後,科學家發現,已經形成心臟和大腦的小鼠組織中,存在人類細胞,而且在血液中特別豐富。
  • 轉化醫學系列|人源化模式小鼠在腫瘤免疫藥物研究中的應用
    百奧賽圖自主研發了一系列免疫檢查點人源化小鼠,為免疫檢查點抗體藥物篩選提供了可靠的體內藥效模型,此外基於重度免疫缺陷B-NDG小鼠建立的免疫系統人源化小鼠模型也為藥物驗證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利用免疫重建小鼠和B-hCD3e人源化小鼠進行雙特異性抗體的體內藥效評估與毒性檢測3.
  • 血液幹細胞的免疫記憶可用於開發疫苗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了解,法國衛生和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先讓小鼠接觸大腸桿菌表面的一種分子,然後從這些小鼠體內提取血液幹細胞,將其注入另一些免疫系統已被破壞的小鼠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