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由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者們做出的一項研究,一類常被用於人體幹細胞移植免疫反應的工程化小鼠模型並不能夠反應臨床的實際情況。研究者們呼籲進一步優化這一小鼠模型,從而更準確地對人體幹細胞移植相關信息進行反映。
這種小鼠由於被工程化設計成具有人源性的免疫系統,因而被稱為「人源化」小鼠。研究者們幾十年來一直使用這種小鼠進行燒傷患者皮膚移植以及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移植的免疫排斥相關研究。
然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這種人源化小鼠與人體實際情況不同,它並不能夠充分地對遺傳性不匹配的供體幹細胞進行排斥。因此,他們無法測試一些免疫異質性藥物的必要性。研究者們認為這種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不足以準確反映人體幹細胞移植的免疫反應現象。
(圖片來源:Martha Sexton/public domain)
「儘管這些小鼠對於HIV感染或其它組織的感染都能夠引發完全的免疫反應,但其並不能夠完整地排斥供體的幹細胞」,研究者之一Kooreman博士說道:「我們對這一機制的理解,以及我們能否克服這一缺陷,對於未來人類的幹細胞治療具有關鍵的意義」。
Kooreman等人發現另種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不能夠對人源的幹細胞或IPS細胞產生排斥反應,儘管其中存在一些有活性的、針對供體組織的免疫細胞。因此,一些幹細胞在移植之後反而會形成腫瘤或癌。此外,研究者們在移植多能性幹細胞分化形成的內皮細胞時也發現了相似的現象。
為了進一步研究其中的機制,Kooreman等人建立了一個與之前的人源化小鼠十分相似的小鼠模型, 然而,作者並沒有向小鼠體內導入人類的免疫系統,而是將另外一個小鼠品系的骨髓細胞導入,使其形成新的免疫系統。之後進行了相同的試驗。
與人源化小鼠不同,這類新型的小鼠模型能夠對人源化的多能幹細胞產生充分地反應,其對遺傳性不匹配的其它小鼠的幹細胞也具有排斥效應。
儘管這一結果還需要更多試驗來驗證,但研究者們認為這反映了免疫系統本身的複雜性,因此需要進一步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模型進行優化,從而缺乏後續的前臨床試驗的可靠性,以及更準確地得到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必要性以及使用效果。(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