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X模型、PDX模型、NSG小鼠

2020-10-18 點滴生活之今天你微笑了嗎

1. CDX模型主要是將腫瘤細胞系移植到裸鼠或者NSG小鼠體內而構建的腫瘤模型而由於腫瘤細胞系是經過人工純化以及多代培養的細胞系,所以其構建的CDX模型是無法保持腫瘤組織的異質性的同時也由於其經過了多次的傳代(幾十次傳代)所以其生物學特徵變化明顯,從而使得其生物學特性以及藥效評價結果與臨床相似度極低

2. PDX模型是將腫瘤組織以組織的形勢移植至NSG小鼠體內從而很好的保持了腫瘤的異質性同時PDX模型是將腫瘤組織直接移植到NSG小鼠體內,並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培養,所以其生物學特性保持的更加完整,從而與臨床相似度更高,是現階段最優秀的腫瘤動物模型

NSG小鼠介紹

NSG小鼠是在NOD-SCID小鼠(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聯合免疫缺陷)基礎上對Il2rgRag2 基因進行敲除,獲得嚴重免疫缺陷小鼠,缺失成熟TBNK細胞,是人源化小鼠

註:NODno obesity diabetes即非肥胖糖尿病小鼠

1敲除免疫相關基因

Rag2 基因的第 3 號外顯子上敲除 101 個鹼基

IL2rg 基因的第 1 號外顯子上敲除 5 個鹼基

2NSG重度免疫缺陷致病機理:

IL2rg 基因編碼白介素 2 受體γ蛋白,其他若干白介素受體不能共享此γ鏈,而 T 細胞的早期發育要求若干白介素受體,因此會嚴重影響 T 淋巴細胞的生成。

Rag2 基因的缺失,使得淋巴細胞發育受阻。

因此當兩個基因同時突變,即 Rag2-/- IL2rg-/-時,機體內 B 淋巴細胞、T 淋巴細胞及 NK 細胞等缺失,免疫功能障礙。

3NSG小鼠研究應用:

可以作為人類細胞和器官的移植模型,腫瘤移植模型,便於醫學研究,新藥研發及毒理實驗。異種移植、免疫重建的重要載體;對於研究人類造血幹細胞、腫瘤發生與治療、免疫缺陷疾病與體內免疫機制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關於PDX模型,有一個很長的故事要講……
    PDX模型,全稱為人源腫瘤異種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 PDX)模型,是將來源於患者的腫瘤組織、原代細胞植入免疫缺陷鼠的體內形成的移植瘤模型。雖然X射線照射和胸腺切除術等方法已經被用來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統,但PDX模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免疫缺陷宿主小鼠的產生。第一個突破是裸鼠的發展。1962年,蘇格蘭醫生Issacso等首次在非近交系白化種群小鼠中發現有個別無毛小鼠,但並未對其做深入分析。
  • 小鼠模型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如何應用小鼠模型發高質量文章?應用小鼠模型開展臨床前相關研究,是實現基礎研究轉化至臨床應用的重要橋梁,而要想建立如此至關重要的連接橋梁,構建人源化小鼠模型是臨床前研究必不可少的強有力工具。該文章無論從研究思路與策略,再到技術方法,都為我們今後應用基因編輯小鼠模型,開展相關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治療方法及其效果評價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借鑑作用。為什麼要構建人源化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有哪幾種類型?過去人們提起人源化小鼠模型,首先想到是應用免疫缺陷小鼠,移植人細胞或組織,使小鼠體內含人免疫系統的人源化小鼠模型。
  • SARS小鼠模型的構建策略與應用進展
    但是,利用各種類型的基因編輯小鼠、人源化小鼠、或者遺傳多樣性的小鼠品系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克服野生型小鼠的短處,使小鼠模型成為研究宿主與病毒致病相互作用,評價疫苗與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二、應用小鼠模型研究SARS-CoV有哪些策略與方法?
  • 自然流產(SA)小鼠模型建造方法
    原型物種:人來源:Clark經典反覆流產小鼠模型(CBA/J與DBA/2)模式動物品系:雌性CBA/J,雄性DBA/2,雄性BALB/c小鼠實驗分組:正常妊娠對照組,健康未妊娠對照組,RSA模型組,RSA治療組實驗周期:6~8 weeks
  • 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MPTP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4-6 weeks建模方法:模型建模方法:腹腔注射MPTP 20mg/kg/d,連續注射14天。對照組使用等體積生理鹽水進行腹腔注射,操作及注意事項相同。MPTP給藥結束後,模型建立成功。
  • 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發成功
    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研發成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7 13:24:49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J.Victor Garcia和Angela Wahl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可廣泛用於人類病原體體內測試的精密小鼠模型。該項研究成果2019年8月26日在線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研究人員發現將包含多達40種細胞類型(包括非造血細胞)的人肺組織植入免疫缺陷小鼠(只植入肺的小鼠)中會導致高度血管化肺植入物的發育。
  • 科學家建立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近日來自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具有人類免疫系統和肝細胞的人源化C型肝炎小鼠模型。
  • 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因此,利用各種類型的基因編輯小鼠、人源化小鼠、或者遺傳多樣性的小鼠品系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克服野生型小鼠的短處,使小鼠模型成為研究宿主與病毒致病相互作用,評價疫苗與藥物安全性及有效性的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小鼠模型在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二、應用小鼠模型研究人病毒感染性疾病有哪些主要策略與方法?
  • 武漢病毒所建立新冠小鼠感染模型,有望緩解動物模型緊張問題
    此前的研究已知,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受體為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hACE2),然而由於與hACE2存在關鍵胺基酸位點差異,小鼠ACE2(mACE2)不能介導病毒入侵,因此SARS-CoV-2不能感染普通小鼠模型。
  • 武漢病毒所建立新冠小鼠感染模型,有望緩解動物模型緊張問題
    此前的研究已知,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受體為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hACE2),然而由於與hACE2存在關鍵胺基酸位點差異,小鼠ACE2(mACE2)不能介導病毒入侵,因此SARS-CoV-2不能感染普通小鼠模型。
  • 肝功能衰竭(LF)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四氯化碳誘發肝衰竭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雄性,周齡為4w~6w,體重為20g-22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實驗周期:12~14 weeks建模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肝損傷模型:BALB/c小鼠,雄性,隨機分組。除正常對照組外,其餘小鼠均腹腔注射20%CCL4油溶液(5ml/kg),一周2次,連續注射12周。在12周末次給藥3d後,腹腔注射D-Gal(1g/kg)、LPS(10ug/kg)。
  • 急性脊髓損傷(ASC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原型物種:人來源:手術模式動物品系:SPF級ICR小鼠,健康,雄性,8~12W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處理一周後進行 BBB 評分評估小鼠後肢運動能力;BBB score=0 時,則模型構建成功。將構模成功的小鼠分為兩組,每組 8隻,於挫傷型 SCI 處理 1week 後,於大鼠尾靜脈處進行注射處理(模型組只注射生理鹽水,治療組注射含有受試藥物的生理鹽水 )。
  • 燒傷燙傷(T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來源:燙傷導致模式動物品系:SPF級Balb/C小鼠,健康,雄性,4~6W,體重為18g~20g。實驗分組:實驗分六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陽性藥組、受試藥組三個劑量組。燒傷造模過程: 戊巴比妥鈉麻醉小鼠後,用剃毛器剃去小鼠背部毛,並使用硫化鈉於背部進行脫毛處理至無毛。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近日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近日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該研究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
  • 中國科學家建立新冠肺炎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新冠病毒SARS-CoV-2的感染模型。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SARS-CoV-2不易感。因此,科學家研發出的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SARS-CoV-2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 人類免疫系統的小鼠模型並不適用於幹細胞研究
    2017年8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由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者們做出的一項研究,一類常被用於人體幹細胞移植免疫反應的工程化小鼠模型並不能夠反應臨床的實際情況。研究者們呼籲進一步優化這一小鼠模型,從而更準確地對人體幹細胞移植相關信息進行反映。這種小鼠由於被工程化設計成具有人源性的免疫系統,因而被稱為「人源化」小鼠。
  • 首個人源化C肝遺傳工程小鼠模型問世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和斯克斯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構建出了第一個人源化C型肝炎遺傳工程小鼠模型,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研究人員研發出用於人類身上的C肝疫苗。
  • 我國科學家建立新冠肺炎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新冠病毒SARS-CoV-2的感染模型。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SARS-CoV-2不易感。因此,科學家研發出的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SARS-CoV-2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 我科學家建立新冠病毒小鼠感染模型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8月4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研究建立能同時在小鼠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穩定、有效複製的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模型。研究發現,自然情況下,小鼠對SARS-CoV-2不易感,研發出對SARS-CoV-2具有易感性的小鼠感染模型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為深入探索SARS-CoV-2的感染與免疫機制提供了重要手段。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蛋白質與細胞(Protein & Cell)》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