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星內部暗藏元素之謎團

2020-12-05 科學大觀園雜誌

仙后座A是仙后座中的一顆超新星殘骸。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宇宙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可以在超新星內部加速進行。這個發現不僅挑戰了地球上部分重元素的形成假說,而且還顛覆了解釋行星上高含量釕、鉬同位素現象的理論。

MSU物理與天文學系稀有同位素束研究中心(FRIB)的助理教授Luke Roberts在模擬運算中運用了特定的計算機代碼,其團隊曾用該代碼模擬超新星的內部環境。「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確保結果的正確性,」Roberts說。

結果顯示,超新星內部最深處碳原子的形成速度比原本預估的速度高10倍以上。生成這種碳原子的反應叫作「三重阿爾法反應」(triple-alpha process)。

三重阿爾法反應示意圖。

地球及地球上一切事物(包括人類)的組成原子都形成於恆星之中。而對於地球生命來說,也許沒有什麼恆星物質比宇宙中三重阿爾法反應生成的碳更重要了。這一反應始於阿爾法粒子,它是氦原子的核心,即原子核。每個阿爾法粒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在三重阿爾法反應中,恆星將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包含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新粒子——這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碳形式。雖然其他核反應過程也產生了碳同位素,但這些同位素只佔地球上碳原子的1%多一點。然而,將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的反應通常效率低下,除非有「催化劑」介入。

該研究團隊揭示,超新星最深處區域恰好具有這種「催化劑」——豐富的質子。在三重阿爾法反應中,三個阿爾法粒子融合併形成一個能量過剩的碳原子,必須經過「霍伊爾狀態」(Hoyle state)。霍伊爾狀態下,融合的原子可能重新分裂成阿爾法粒子,或者通過釋放伽馬射線還原到穩定碳的基態。在超新星內部,額外的質子可以促進穩定碳的生成。因此,在富含質子的超新星中,三重阿爾法反應會加速進行。

不過,三重阿爾法反應的加速效應也抑制了超新星生成(元素周期表上)重元素的能力。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富含質子的超新星塑造了地球上豐富的釕、鉬同位素(這些同位素包含近100個質子和中子)。

根據這項最新研究結果,它們並不是在富含質子的超新星中形成的。因此,科學家必須找到其他理由解釋這些同位素的存在及豐度。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 0028-0836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2-supernova-elemental-mystery.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超新星內部暗藏元素謎團
    內部加速進行。這個發現不僅挑戰了地球上部分重元素的形成假說,而且還顛覆了解釋行星上高含量釕、鉬同位素現象的理論。MSU物理與天文學系稀有同位素束研究中心(FRIB)的助理教授Luke Roberts在模擬運算中運用了特定的計算機代碼,其團隊曾用該代碼模擬超新星的內部環境。
  • 中子星碰撞產生元素的天文謎團,科研人員有眉目了
    研究還顯示,目前的模型無法解釋宇宙中的黃金數量——這造成了一個天文謎團。這項研究成果產生了一個新的周期表,顯示了從碳到鈾自然元素的恆星起源。其餘自然發生的元素是由恆星內部發生的核過程產生的。質量精確地控制著哪些元素是在核過程而形成,但是它們在每顆恆星的最後時刻都被釋放到星系中——對於真正重元素,或者像太陽風一樣的稠密流出物,對於與太陽處於同一類的事物來說,是爆炸性的。
  • 最新的研究,揭示了超新星創造元素之謎,該發現顛覆了一個理論
    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宇宙中最重要的反應之一是超新星的爆炸。這個發現也揭示了地球上一些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顛覆了一種理論,該理論解釋了火星上釕和鉬等元素的同位素含量異常高的現象。
  • 超新星爆發是製作元素的工坊,超新星爆發遺蹟物質組成恆星及生命
    因為到了超新星爆炸的前夕,恆星一定是一顆紅超巨星,宇宙中較大的紅超巨星幾乎可以充滿整個太陽系,也就是說紅超巨星的外殼延伸到100億公裡之遠甚至更遠,然而當它縮回去再噴灑出來的時候,就遠遠超過100億公裡了,所以超新星爆炸時它的影響尺度是恆星級別的,超新星的存在使宇宙意義深遠的偉大,是物質不可思議的誕生
  • 超新星:宇宙中的能量之星
    爆發中會釋放出大量等離子體,並且持續數周至數年時間,天空中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顆新的恆星。超新星不同於新星,雖然新星爆發都會令一顆星的光度突然增加,但是程度比較小。銀河系中距今最近的一次超新星爆炸為G1.9+0.3超新星,發生於100多年以前。----譯/loveandtear超新星可謂超凡脫俗,舉世無雙。這些璀璨奪目的星光標誌著一顆死亡之星的迸發。超新星的光是如此的奪目,以至於它發射的能量可與太陽一生所產生的能量相提並論,以至於它的騰焰飛芒一時之間可蓋過其周圍所有星系的光芒。
  • 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到鐵元素停止,那麼宇宙中的重元素怎麼來的?
    比鐵重的原子,可以經歷超新星等其他方式生成。原子平均核子質量中,鐵的平均核子質量是最低的。比鐵小的原子可以發生聚變,同時放出巨大的能量;(2)比鐵大的原子,可以發生裂變,也會放出巨大的能量;(3)但是鐵原子發生融合生成更重的原子時,就會吸收大量的能量;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指出,鐵原子的聚合反應需要60億度以上的高溫,而恆星內部最高也只有幾億度
  • 宇宙中的元素是從哪兒來的,我們和超新星有什麼關係
    ,元素誕生之時就和現在的一樣多,元素種類和數量從那之後就從沒變過。這個理論的大意是:告訴我們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合成出來的。這篇論文以四人姓氏開頭字母簡稱為「B2FH理論」,因為這四位科學家對論文成果的貢獻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四位作者中只有作者&34;獲得了諾貝爾獎,另外三個人沒份,這也算諾貝爾獎的一次失誤了。
  • 磁場湍流產生「完美風暴」引發極超新星爆炸
    目前,天體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個計算機模型模擬一顆垂死恆星的「磁場內臟」,證實騷亂磁場「完美風暴」將引發極超新星。一顆超大質量恆星死亡時它將爆炸,有時會形成宇宙中最強大的爆炸。當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耗盡氫燃料,其內核強引力開始將更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宇宙時間等級範圍,這一過程非常快,但當恆星內聚變反應到鐵元素,這一過程將突然停止,內核聚變將熄滅,引力將壓碎恆星內核直至湮沒。
  • 人體鈣元素從天而來?科學家找到證據,沒有超新星爆發就沒有我們
    根據報導,近期《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出現了一篇與超新星有關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一顆名為SN 2019ehk的恆星在其發生超新星爆發前一個月就受到了許多國家科學家的密切關注。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恆星富含該元素,也就是說它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會向宇宙噴射大量鈣元素,因此有網友好奇,我們骨骼裡的鈣是否就來自這類超新星的爆發呢?SN 2019ehk是一顆怎樣的恆星?
  • 人體鈣元素從天而來?科學家找到證據,沒有超新星爆發就沒有我們
    在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這顆恆星富含該元素,也就是說它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會向宇宙噴射大量鈣元素,因此有網友好奇,我們骨骼裡的鈣是否就來自這類超新星的爆發呢?在開始觀測SN 2019ehk之前,該研究團隊就發現超新星爆炸後其內部的物質會與外殼進行猛烈的碰撞
  • 在超新星的心臟中發現「缺少」中子星的跡象
    一顆隱藏在超新星1987A內部的中子星的證據正在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一個33年前的謎團,該謎團圍繞著有史以來最明亮的恆星爆炸之一。 1987年2月23日,天文學家目睹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恆星爆炸,也稱為超新星爆炸。
  • 為什麼鐵元素會引發超新星爆發?地球上那麼多鐵會很危險嗎?
    恆星和行星中鐵元素的形成機制有差別,鐵是恆星生命向終點進發的臨界點,而對於行星來說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生命的形成和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鐵能觸發超新星產生爆炸,但不會對行星運行產生任何影響。
  • 全球首次:終於實現「超超新星」三維模擬,比超新星還亮100倍!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天文學家們一直在天空中搜尋超新星及其超新星遺蹟(超新星是大質量恆星的爆炸性死亡),以尋找關於恆星前身、導致其爆炸的機制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重元素的線索。事實上,這些超新星事件創造了宇宙中大多數宇宙元素,這些元素繼續形成新的恆星、星系和生命。因為沒有人能真正近距離看到超新星,研究人員依靠超級計算機模擬,能夠深入了解引發和驅動超新星爆炸的物理機制。
  • 超新星爆發不僅是恆星演化和拋灑元素的過程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B²FH」是4位物理學家字母的組合,B²是「伯比奇夫婦」,F是「福勒」,H是「霍伊爾」,這4位在元素的合成尤其是恆星內部的元素合成裡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中裡面的靈魂人物是霍伊爾。1957年,「B²FH」這4位物理學家發表了一篇劃時代的論文,論文主要講述的是在恆星內部各種元素是怎麼產生的,所以霍伊爾的本意是想用恆星內部的的核合成來否定大爆炸理論,但恰恰是相反的,研究的結果並沒有否定大爆炸理論,反而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一個更加堅實的物理基礎,「B²FH」這篇文章所表達的實際上是對大爆炸理論的一種補充。
  • 宇宙之「金」由誰創造?「失蹤金元素之謎」待解
    研究人員在這項工作中編制了一張新的元素周期表,展示了碳、鈾等自然元素的恆星起源。宇宙中所有的氫元素都是在大爆炸中產生的,此外,大爆炸還產生了大量的氦和鋰。其餘自然元素在恆星內部的核反應中誕生,所有元素都會在恆星壽命終結時進入星系。
  •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恆星爆炸會變成超新星?超新星對宇宙有什麼影響?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什麼是超新星,簡單來說,一顆爆炸中的恆星,就被稱為超新星。
  • 宇宙之「金」由誰創造?
    研究人員在這項工作中編制了一張新的元素周期表,展示了碳、鈾等自然元素的恆星起源。宇宙中所有的氫元素都是在大爆炸中產生的,此外,大爆炸還產生了大量的氦和鋰。其餘自然元素在恆星內部的核反應中誕生,所有元素都會在恆星壽命終結時進入星系。
  • 宇宙十大驚天謎團:三體系統或有生命?
    導讀:宇宙中存在著很多謎團,有些我們已經破解了,有些因為我們現在技術有限還未破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宇宙中的十大驚天謎團
  • 超新星:一種超出人類理解力的逆天存在-宇宙,超新星,恆星,黑洞...
    在一瞬間,一整顆恆星都會向內坍塌,形成一個黑洞(或中子星),產生一系列宇宙間密度最大的元素,然後向外爆發,釋放出相當於幾百萬甚至幾十億顆恆星的能量。但並不是所有超新星都是一樣的。超新星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它們由不同類型的恆星產生,爆發的方式各不相同,留下的殘骸也不一樣。超新星大體上可以分I型和II型,每一型又可分為多個子類。
  • 什麼是超新星?
    對於中小質量的恆星來說,生命結束後都會變成白矮星,而大質量恆星最終都將因其中心出現動力學非穩定性而導致坍縮,並產生超新星爆發的現象 。超新星爆發時釋放出大量的光和能量,在短時間內亮度快速增加。超新星的爆發是一件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雖然20000光年範圍內的超新星爆發都可以用肉眼觀測到,但上一次觀測到超新星爆發並且有明確記載的,還是在16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