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發柔性可穿戴電子貼片,通過傳感器實現人機雙向通信

2020-12-01 RFID世界網

  據外媒報導,休斯敦大學的工程師正試圖讓人類和機器的融合變得更容易。近日,該校的工程師研發了一種柔性電子貼片,當貼片貼在人的手背上時,機器人可以做出和人類相同的動作,比如握拳或伸開手掌。貼片通過傳感器將做出的動作和其他指令翻譯給機器人,讓它做出與指令相同的動作。

貼片通過傳感器將做出的動作和其他指令翻譯給機器人,讓它做出與指令相同的動作 資料圖

  同時,機器人通過貼片中使用的集成加熱電路將機械手的溫度反饋給人的手,從而關閉人機互動控制的迴路。

  為了完成雙向交互,研發團隊還開發了各種輔助貼片的器件。包括電晶體、 RRAM(阻變式電阻存儲器)、應變傳感器、紫外光探測器、溫度傳感器和加熱器。

從左到右:RRAM、FET、UV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應變傳感器

  這些器件都是在低溫製造過程中使用相同材料,採用光刻技術製成的結構,由50納米厚的金導體、銦氧化鋅(IZO)半導體、聚醯亞胺封裝以及用於電晶體的一種稱為SU-8的普通介質環氧樹脂組成。

  導體的蛇形結構允許器件在不斷裂的情況下與聚醯亞胺一起拉伸,但半導體的多功能性才是這些器件真正的亮點。在電晶體中,IZO起到電子導電半導體的作用,在紫外傳感器中起到光導體的作用。IZO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可以作為溫度傳感器熱敏電阻中的可變電阻,它的電阻隨應變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形成應變傳感器。

  在這些材料的另一種結構排列中,某些電壓會在IZO中形成或破壞導電絲,產生阻變式電阻存儲器。即使在作為膠體沉積並乾燥形成凝膠(所謂的溶膠-凝膠過程)之後,IZO仍能保持這些功能。

  驚喜的是,一般來講想要在一種設備上實現多種功能可能需要多種材料的集成,或者需要多個晶片集成在一起。但現在研究人員只使用一種材料就可以做到這一切。

  據研究人員介紹,這款設備可能能夠通過握手就能推斷出病人的身體狀況。另外,它還可以幫助人類通過機器人處理對人類在直接處理情況下存有危險的材料。

1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明了高靈敏度、低磁滯的柔性電子皮膚傳感器貼片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明了高靈敏度、低磁滯的PDMS基柔性電子皮膚傳感器貼片【導讀】:通過使用一種在金屬塗層的彈性體微結構上生成獨特的三維納米尺度裂紋形態的方法,展示了一種由軟材料製成的近磁滯無壓阻傳感器系統。
  • 淺談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三大關鍵部分
    針對特殊環境與特殊信號下氣體 、壓力 、溼 度的測量需求,普通傳感器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市場是永遠不缺探索者的。於是科研人員紛紛投身開發新材料 、新工藝和開發新型傳感器;實現傳感器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實現傳感技術硬體系統與元器件的微小型化;與其它學科的交叉整合的傳感器。同時 , 希望傳感器還能夠具有透明、柔韌 、延展 、可自由彎曲甚至摺疊 、便於攜帶、可穿戴等特點 。
  • 基於植物葉片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
    基於植物葉片骨架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坦佩雷大學的研究人員團隊從植物葉片開發了一種可生物降解的,透明的,柔性的和速效的熱療貼劑。該電子貼片與靈活的電子應用程式兼容。植物材料被用來減少電子廢物的數量。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詳細講解柔性電子傳感器和構造
    同時 , 希望傳感器還能夠具有透明、柔韌 、延展 、可自由彎曲甚至摺疊 、便於攜帶、可穿戴等特點 。隨著柔性基質材料的發展,滿足上述各類趨勢特點的柔性傳感器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尤其在紫外光下粘附區和非粘附區分明的特性使其表面可以很容易的粘附電子材料。很多柔性電子設備通過降低基底的厚度來獲得顯著的彎曲性;然而,這種方法局限於近乎平整的基底表面。相比之下,可拉伸的電子設備可以完全粘附在複雜和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目前,通常有兩種策略來實現可穿戴傳感器的拉伸性。第一種方法是在柔性基底上直接鍵合低楊氏模量的薄導電材料。第二種方法是使用本身可拉伸的導體組裝器件。
  •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帶來全新的血氧監測功能 艾邁斯半導體 發表於 2020-09-21 11:59:30
  • 科學家研發新型多功能電子皮膚,可測心率計步
    科學家研發新型多功能電子皮膚,可測心率計步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10 16:50:14 近日,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真正可穿戴
  • 「前沿技術」溶膠-凝膠-聚合物工藝處理的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美國休斯頓大學利用溶膠-凝膠-聚合物工藝,製造出可拉伸電子器件,可用作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圖1 可拉伸電子器件穿戴在機器手上可穿戴人機互動設備能收集和存儲人體生理數據,在醫療、訓練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研究痛點主要是,當前柔性電池、可穿戴設備等柔性電子器件憑藉質量輕、易結合皮膚、能承受力學變形等優勢,逐漸在器件製備中嶄露頭角。因此,設計可穿戴的自供能電子器件有望實現這些設備自身的永久供能,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為此,研究團隊考慮通過設計柔性可延展納米發電機將人體機械能傳化為電能,並將其存儲於柔性可延展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從而實現基於褶皺石墨烯的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
  • Nature子刊:多模式人機界面的石墨烯印刷無線柔性電子機器納米膜
    該文報告了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加法納米製造技術,該技術可實現無線,多層,無縫互連和靈活的混合電子系統。全印製電子產品結合了機器學習功能,可提供多種類型的通用人機界面。一項關鍵的技術進步是使用具有增強的生物相容性,抗氧化性和可焊性的功能化導電石墨烯,從而實現無線柔性電路。高縱橫比的石墨烯可無膠,高保真地記錄肌肉活動。
  • 柔性電子材料未來可取代心臟支架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  柔性電子材料傳感器  粘貼脈搏上可監測跳動數據  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黃維表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柔性電子領域中國已從並跑到領跑,柔性電子將實現規模化
  • 高度柔性的有機快閃記憶體:可用於電子紙張和可穿戴設備!
    關鍵字存儲器、材料、有機、柔性、可穿戴背景快閃記憶體是一種長壽命、非易失性、基於電晶體的存儲器,也就是說它在斷電情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數據信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已經成為大多數電子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圖片來源: Paolo Samori/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 CNRS)來自柏林洪堡大學的團隊成員 Stefan Hecht 表示:「通過其他有機元器件(有機發光二極體和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實現電子設備,是重要的一步,因為整個系統會因為有機電子的優勢而受益。」
  • :快速/雙向/剛度可調的變形電子器件
    ,因為其可調性可根據需要應用於剛性手持形式或柔性穿戴形式。先前的研究,通過將可熱調諧的基於鎵的平臺與柔性/可拉伸電子設備集成在一起,實現了這種可重構電子設備。但是,在鎵的冷凍過程中引起的過冷現象阻礙了可靠、快速的雙向剛柔轉換,從而限制了這種「變形」電子產品的應用潛力。本文結合材料和電子設計策略開發了一種具有鎵平臺的轉化系統,該平臺能夠進行快速可逆的機械切換。
  • 柔性可穿戴器件的散熱問題被中國科學家解決了
    近年來,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發展迅速,其應用性廣、實用性強,因此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嶄露頭角,同時也成為科學界和工業界共同青睞的新興領域。此外,因為現代人們對於健康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可穿戴電子器件、柔性電子科技等研究在生命健康領域頗受歡迎,如智能手錶、運動手環、心臟起搏器等等,已經成為監護身體健康生物信號的重要護航者,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前景。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有一次在食堂吃飯,他和張偉聊起柔性電子,兩人一拍即合,基於兩人多年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遂開始對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研究。肖建亮說他想做一款對人體更友好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因為常見的可穿戴電子皮膚設備如 Apple Watch、智能手環、智能眼鏡等,雖然有各自獨特的功能,但是多數存在價格昂貴、體驗感差、穿戴不舒服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然後將這些電路夾在兩層薄膜之間,這兩層薄膜是由一種稱為聚亞胺的高度柔性和自愈材料製成的。該設備通過一種低成本製造方法,將剛性、柔性和液體材料均勻地集成一起,並結合材料、化學和力學方面的技術,使其具有卓越的延展性、自癒合性、可回收性和可重構性。這一可穿戴電子系統的性能可以在健康、醫療、科技等許多領域得到應用。
  • 中科院物構所光固化3D列印研究獲新進展,可用於柔性可穿戴傳感器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出現,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最近引起了學術界及工業界的興趣。在可穿戴設備中,用於將生理信號轉換為數字數據的傳感器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傳統的基於矽的傳感器相比,具有超薄、低彈性模量、重量輕和高度可拉伸功能的柔性和可拉伸傳感器被廣泛用於人體臨床診斷、人體運動檢測、柔性觸控螢幕、柔性電子皮膚和軟機器人等領域。迄今為止,柔性傳感器主要分為壓電傳感器、電容傳感器和壓阻傳感器。
  • 橡膠半導體:讓可拉伸電子器件離商業化更近一步!
    例如,人體皮膚是柔軟的,佩戴這些剛性的電子產品時,人們自然會感到一些不適。(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近年來,作為一個交叉學科的新興領域,柔性電子正成為未來電子產品發展的新趨勢。不同於傳統剛性電子產品,柔性電子產品能在一定範圍的形變(彎曲、摺疊、扭轉、壓縮、拉伸)條件下正常工作。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可穿戴市場存在如此巨大的商機,你是否了解作為可穿戴設備的皮膚、五官與神經中樞的傳感器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4645.htm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根據功能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運動傳感器包括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地磁傳感器或者說電子羅盤傳感器、大氣壓傳感器(通過測量大氣壓力可以計算出海拔高度)等。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定義可穿戴電子設備 可穿戴電子設備可定義為可接收輸入、處理接收的輸入和提供有用輸出的智能設備。 以活動手環的一項功能為例,該功能可接收並處理從傳感器接收的原始數據,隨後生成某個時間內行走步數的報告。 傳感器可對動作進行智能追蹤,分辨是步行還是其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