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美籍華人科學家張首晟,入選原因是對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與拓撲絕緣體的理論與實驗研究。
1963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
「他早就應該得諾貝爾獎了。」昨日,長期研究諾貝爾獎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楊建鄴表示,對張首晟成今年諾獎物理獎獲獎熱門人物並不奇怪。
1978年,15歲的張首晟被復旦大學錄取,後出國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撲絕緣體」理論,次年實驗得到證實,並因此獲得「歐洲物理獎」等三大頂級獎項。「拓撲絕緣體」意義在於,可提高計算機的計算極限,「約可以提高一倍」。
張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為例講述該成果應用和意義:電子在晶片中移動就像跑車開進集市中,再怎麼高檔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暢行無阻。這可能是未來計算機持續進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