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深海探測,潛水員上岸後疲憊不堪,引發網友猜測

2020-11-22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我國對於外太空和深海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可以說探索大海的難度並不見得比外太空容易多少。要知道深海沒有光線,人類根本無法有效地觀看到附近的東西,海洋還有外太空之中未知的東西太多,誰也不知道深海下面是否有人類現今書本上已經瀕臨滅絕的海獸。

據悉我國蛟龍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了7062米,創造了當時全球下潛最深記錄,但是在蛟龍號的潛水員回到岸上後就精神渙散,看著十分的疲憊不堪,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水壓太大,所以這些潛水員在水下作業太久而筋疲力竭。但是也有一些網友大膽猜測潛水員們一定是在水下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導致的,但是至今我們也無從得知潛水員們當初在深海到底看到了什麼,是否真的有現今不存在的怪物出現?

網上更是出現了千奇八怪的猜測,什麼遠古遺留物種、外星人基地、瑪雅文明、變異蛇頸龍等等,可以說各種奇葩的猜測都出現了。但是我們要相信,這一些最終都會明了的,要知道我們現在都能夠探索海底99.8%的,總有一天蛟龍號帶將深海的畫面完全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對於這屆網友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是感到十分滑稽,有關蛟龍號被嚇瘋的事情更是子虛烏有,對於非神理論的現今,潛水員如果在水下看到什麼奇怪的東西也只會是感到震驚,哪有那些電視劇或者小說中存在的被某種事物嚇瘋。

蛟龍號這次成功的深海探測預示著我國在深海探測這一步已經走到了全世界的前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期待蛟龍號下一次的作業給我們帶來更多深海中的秘密。

相關焦點

  • 蛟龍號發現的恐怖生物,未知物種嚇瘋潛水員(圖)
    ,這一個未知的恐怖生物還將潛水員嚇瘋,而直到現在蛟龍號下潛深度時間也備受關注。蛟龍號一直是國人的驕傲,他是專門針對海底世界探索的載人潛水器,多次載人進入海底世界,不過最近在網上流傳著蛟龍號發現的恐怖生物,而且將蛟龍號潛水員嚇瘋的傳說,蛟龍號究竟發現到了什麼樣的恐怖生物,居然能將我們的潛水員嚇瘋。
  • 深潛號潛水員摸底南海深海313.5米 出艙探底互拍
    3:33  首名出艙潛水員出意外  胡建在300米深海遊了幾米後發生意外,因搭扣鬆開,背上的氣瓶滑落,中國第一位加壓潛水員、此次項目潛水總監金峰讓他立刻回潛水鐘。  為避開急速水流,金峰決定讓潛水鐘再往下3米,安放妥當後,第三名潛水員董猛出艙,金峰囑咐他「到水底探一探」,此時已是凌晨3點33分。  董猛遊到海裡進行探摸,並成功探底,潛水實際深度達313.5米,打破我國深海作業紀錄。但因凌晨的海底實在太冷,董猛在出潛10分鐘後按照指令回到潛水鐘。
  • 蛟龍號下潛後沒多久便上浮,究竟遇到了什麼呢?原因讓人擔憂
    中國蛟龍號是世界先進的潛水儀器,如今已經潛入了上萬米的深海之中。在蛟龍號進行海域探索的時候,也發生過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當蛟龍號下潛至7000米左右的深度時,還沒進行調查,便立刻浮上水面,這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要知道以前蛟龍號的工作時長都有三個小時左右,可這次卻只有幾十分鐘,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或者說蛟龍號在海底看到了什麼呢?
  • 深海10000米究竟有什麼?專業潛水員也不敢前往,充滿未知!
    我們都說大海是很廣闊的,其實大海不僅廣闊,它還很深,這個深度也是人類無法探測到的。科學家根據海洋深度將海洋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200米深的上層、2000米深的中層、2000-4000米的深層、4000-6000米深的深淵層以及10000米深的超深淵層。
  • 蛟龍號從深海返航後 外媒記者驚呼:「天哪!發生了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3000米下的深海是什麼樣子2月14日,卡達半島電視臺推出一部重磅紀錄片,這是外媒首次跟蹤拍攝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深海探索過程。其中很多第一次公開的畫面,令外國網友直呼「驚險」!
  • 蛟龍號潛航員:深潛7000米就像坐3小時電梯(圖)
    乘蛟龍號下潛7000米海底,就像坐3小時電梯  蛟龍號潛航員葉聰來渝講述深海的秘密,普通人的身體素質都可以乘坐蛟龍號  重慶晨報記者 郎清湘 報導  「潛航員就像陸地上的的哥,不僅會開蛟龍號,還要像4S店的維修人員一樣會修理。」
  • 大國利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探測海底的奧秘
    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日漸強大,綜合國力也在日漸增強,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日漸強大,越來越多的國外人來中國遊玩,無不被中國強大的國力所震撼,不說別的,大家應該都知道深海水低的奧秘是無窮無盡的。每個國家都想去探測海底的世界,可是海洋,這個表面隨和,「內心」深處卻是波濤洶湧,裡邊暗流湧動
  • 蛟龍號潛航員:下潛7000米海底 像坐3小時電梯
    「中國載人深潛英雄」、蛟龍號首席潛航員葉聰近日做客重慶圖書館,揭秘神秘的深海潛水,他用幽默的話語講解專業的技術,引發現場陣陣喝彩。   蛟龍號怎麼工作?「和乘坐太空飛行器不一樣的是,乘坐蛟龍號下潛和上浮都不會失重,每秒0.6米到0.75米的速度,跟平時坐電梯速度一樣。」葉聰說,每次潛入深海的時間概念是這樣的:就像坐3個小時的電梯潛入深海,開展6個小時的工作,再坐3個小時電梯回到海面。   坐蛟龍號如電梯,水下通訊就像玩微信。葉聰說,蛟龍號的通信採用高速水聲通訊技術,潛水器與母船間可互傳文字、語音還有圖片,但還不能傳送視頻。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蛟龍號」外形似鯊魚上月底,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兩部委的用語中,難掩激動之情,諸如「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等字眼頻頻出現。
  • 一堂課下潛深海7000米!揭秘罕見黑暗生物鏈+蛟龍號「龍腦」
    8月13日,「蛟龍號」英雄劉開周老師光臨機器人大講堂,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講座。來自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劉開周老師不僅是「蛟龍號」控制系統的研究人員,更是世界首次突破載人潛水器7000米深度的潛航員,是從大山驕子到深海蛟龍的傳奇人物。
  • 飽和潛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較量
    1月20日9時,經過飽和潛水試驗和13天的減壓,參加飽和潛水專項試驗的海軍北海艦隊某防救生支隊4名潛水員依序出艙,創造了330.2米的全國飽和潛水新紀錄。這330.2米意義巨大:它將人體直接暴露於34個大氣壓的深海高壓環境下,每平方釐米的身體承受的壓力為34公斤力。堪稱一場潛水員與深海高壓的戰爭。
  • 中國海軍潛水員水下330米出艙 現場畫面曝光
    這是此次試驗計劃加壓的最大深度,潛水員們激動而又興奮的向艙外人員敬禮致意,喜悅的表情告訴戰友們飽和加壓順利,做好深潛準備。巡遊海底世界潛水鐘是潛水員進入深海的載具,主要用於在深海和生活艙之間轉運,同時又是潛水員在深海作業的休息站。完成加壓後,生活艙、過渡艙、潛水鐘準備進行聯接。「開始對接!」指揮員一聲令下,三件裝具的艙口快速準確地對在了一起。
  • 三款大國重器亮相海博會,引發熱議,國際網友:中國總帶來驚喜
    」「天鯤號」再一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因此,這三個「大國重器」在深圳受到了熱烈歡迎,並引發國際網友的廣泛熱議。然而,這次助力海博會的「深海一號」是中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它於2017年9月16日在武漢開工建造,建成之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就告別了「向陽紅09」船,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專用支持母船,該船的續航裡程超過12000海裡,並且還配備了各種高科技設備,它的出現標誌著我國的造船工業又有了巨大的提升
  • 我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中國深度」新紀錄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 習近平提出深海「三步曲」 中國深海計劃路線圖曝光
    大公網6月3日 訊 (記者凱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首次提出中國深海戰略「三步曲」,正值中國首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四年後再度重返全球最深海溝勘探之際,本網記者走入「蛟龍號」生產研發基地中船702所與並「蛟龍號」零距離,對話海洋裝備建設的主力軍和國家隊中船重工董事長胡問鳴,中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戰略的計劃路線圖首次展現在世人面前:中船重工將舉全集團之力開發並形成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三大尖端技術
    「蛟龍」號駕駛員是幸運的,它具備自動航行功能,駕駛員設定好方向後,可以放心進行觀察和科研。3,深海通信靠「聲」不靠「電磁」陸地通信主要靠電磁波,速度可以達到光速。但這一利器到了水中卻沒了用武之地,電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幾米。「蛟龍」號潛入深海數千米,如何與母船保持聯繫?科學家們研發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水聲通信技術,採用聲納通信。
  • 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最近竟然有消息稱蛟龍號發現海底人這種說法,那麼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一、蛟龍號發現海底人當它浮出水面時,這麼多艦上的無線電通訊、雷達和聲納全都失靈,它消失時才又恢復正常,這是真實的蛟龍號發現海底人事件,但是了解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多,也難怪網絡上會有蛟龍號潛水員嚇瘋傳說。
  • 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發現海底人圖片曝光(史前人類分支)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最近竟然有消息稱蛟龍號發現海底人這種說法,那麼蛟龍號到底在隱瞞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當它浮出水面時,這麼多艦上的無線電通訊、雷達和聲納全都失靈,它消失時才又恢復正常,這是真實的蛟龍號發現海底人事件,但是了解這件事情的人並不多,也難怪網絡上會有蛟龍號潛水員嚇瘋傳說。
  • 蛟龍號背後資本邏輯:開發可燃冰 民間資本進入
    此外,蛟龍號還具備先進的水聲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高速傳輸圖像和語音、探測海底小目標的能力。  「千裡傳音」看似簡單,但實際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據悉,蛟龍號2013年試驗性應用航次完成了21次下潛任務,從深海帶回了共390隻生物、161枚結核、8塊結殼、32塊巖石和180公斤沉積物等樣品。  近期熱播的《地心引力》引發了人們對於宇宙無限的求知慾望,也讓一些人對深海出艙產生了興趣。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由於我國在深海探測領域一直處於劣勢地位,特別是美國、俄國、法國等在研製出深海潛水器後,很快利用深海潛水器投入到深海資源的開發當中,使得他們在海洋物理學、海洋化學等自然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都超過了中國。 另根據一日本專家認為,通過對太平洋78處海床地點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地點富含稀土物質,對各種高科技產品(不管是民用還是軍用)而言都非常重要,表明深海海床的礦產潛能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