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爾綱領與終極L」講座報導

2021-01-18 浙江大學哲學系

2018年10月17日,在西溪校區主樓259室,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郝兆寬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本場講座由我校哲學系金立教授主持,來自哲學系不同專業的同學們聆聽了講座。


郝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數學哲學和哥德爾的思想,他把數學定理視為數學世界的事實,可以描述甚至預測數學世界,一如物理定理與物理世界的關係。本場講座主要關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哥德爾綱領;另一是試圖解決哥德爾綱領的構造類,終極L。

1877年,康託爾提出了連續統假設(CH),整數集的基數À0和實數集的基數À1之間是連續的。但哥德爾和科恩(Cohen)證明了,集合論公理系統ZFC中,無法否定CH也無法肯定CH。這說明了CH是獨立於ZFC的。哥德爾認為我們應該合理地增強ZFC,添加新的公理,從而能判斷CH的真假。合理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內在合理性和外在合理性,新提的公理既要以集合概念為基礎,又需要有足夠的表達力。武丁(Woodin)基數的提出使得內在合理性和外在合理性趨於一致。武丁還發現,如果能為大基數構造一個超緊實的模型L,那麼所有已知的大基數都會在這個模型中。這可以解決「內模型」計劃的缺陷¾¾每次只能構造一個大基數的內模型。從這種意義上說,模型L是終極L。L是可以構造的,儘管構造的方式仍是一個開放的問題。在模型L中,可以回答CH問題,它與終極L猜測相關。如果最終證明終極L猜測是正確的,那麼連續統假設CH也是真的。這會加深柏拉圖主義者的信念,而終極L正是最接近集合宇宙的模型。如果終極L猜測是假的,對集合世界的探索不得不重回岔路的起點。


講座結束的時候,現場聽眾報以熱烈的掌聲,並積極與郝教授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霍金生前被聘為英國劍橋大學的盧卡遜數學講座終身教授,這個教授職位有多崇高呢?看看歷史上曾經擔任過此教授職位的僅有的幾個人名你就知道了:牛頓、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霍金的人生寫滿了傳奇,一件有趣的事是,他出生在伽利略的祭日,同時又去世於愛因斯坦的誕辰,而他在生前也對自己的出生日期充滿了敬畏之情。
  •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2018年02月27日 08: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曉華 譚浩 字號 內容摘要:終極算法無法超越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 哥德爾證明(上)-希爾伯特計劃
    希爾伯特物理學家有一個夢想,將四種基本力整合到一個統一的理論中,它可以解釋一切的力,進而闡釋一切物理現象,是宇宙最深刻的秘密,是上帝造物的終極藍圖;數學家有個小小的桃花源。1931年,希爾伯特退休之後一年,哥德爾覆滅了希爾伯特計劃。通俗的說,哥德爾證明了,任何無矛盾的(包含算術的)系統內,總有陳述是真的,可是沒法證明。任意包含了算術系統的數學系統,不可能同時是完備的和一致的。換句話說,總有陳述,我們無法知道真假,即不可判定。嗯嗯,沒證明的猜想很多,只要我用得到的原理是對的,其他就隨便吧。
  • 霍金: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
    我們不是天使 直至目前,大多數人都含蓄地假定存在一種終極理論,我們最終能夠發現它。事實上,我本人就曾說過我們會很快找到這個理論。但是M-理論讓我懷疑這是否是真的。也許要以有限數量的命題來闡述宇宙終極理論是不可能的。
  • 史蒂芬·霍金: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
    我們不是天使  直至目前,大多數人都含蓄地假定存在一種終極理論,我們最終能夠發現它。事實上,我本人就曾說過我們會很快找到這個理論。但是M-理論讓我懷疑這是否是真的。也許要以有限數量的命題來闡述宇宙終極理論是不可能的。這和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非常相似,該定理說任何有限公理系統都不足以證明其中的每一個數學命題。
  • 霍金演講摘要 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
    我們不是天使  直至目前,大多數人都含蓄地假定存在一種終極理論,我們最終能夠發現它。事實上,我本人就曾說過我們會很快找到這個理論。但是M-理論讓我懷疑這是否是真的。也許要以有限數量的命題來闡述宇宙終極理論是不可能的。這和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非常相似,該定理說任何有限公理系統都不足以證明其中的每一個數學命題。
  • 人類認知的大限,哥德爾不完備性定律,令科學家絕望!
    1938年,哥德爾證明了:連續統假設與zfc公理具有相容性!亦即,zfc公理體系下,無法證明連續統假設不成立。1963年另外一位科學家又證明了,連續統假設與zfc公理相互獨立。哥德爾生於1906年,逝於1978年!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和哲學家之一!
  • 哥德爾證明 (下)
    字符哥德爾數:8,4,13,9,8,13,5,7,17,9定義這個公式的哥德爾數為:28×34×513×79×118×1313×175×197×2317×299,指數是對應符號的哥德爾數,底數是從2開始的素數(質數),從小往大排,儘管這個數非常非常大,但是一個確定的整數,為了方便書寫和閱讀,用m表示這個數。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由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而得的一個結論,就是「皮亞諾公設是不完備的!」有些關於自然數的敘述是對的,但皮亞諾公設無法證明它,哥德爾的證明也的確告訴我們如何找到這個敘述。哥德爾是如何利用這個概念呢?若說:「這句話是假的。」 那麼利用前面的論證,這句話是矛盾的,所以任何一個一致的公設系統都無法說出這句話來,而哥德爾將上面的這句話改為「這句話不能被證明。」注意,「真」和「能被證明」並不相等,同樣「假」和「不能被證明」亦不相等。
  • 哥德爾邏輯謎題no.1
    世紀天才——庫爾特·哥德爾哥德爾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世紀,伴隨著眾多偉人的誕生,庫爾特·哥德爾就是其中之一。哥德爾是位邏輯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哥德爾發展了馮諾依曼等人的工作,其主要貢獻在邏輯學和數學基礎方面,並以發現了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而聞名於世。
  • 會議報導 l Park原子力顯微鏡公司的技術講座在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
    技術講座現場講座主題Park近期技術講座報導
  • 搗蛋鬼哥德爾
    錯過的小夥伴可以掃描下圖二維碼進入回看哦~文章節選自《量子大嘮嗑》第一部分 第九章 搗蛋鬼哥德爾自從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被證明以來,越來越多的數學系統內的問題被證明是不可判定的哥德爾證明在一個邏輯系統中,一定會產生無法證明且無法證偽的命題,而這個邏輯系統的限定條件非常的寬泛,幾乎覆蓋了所有邏輯範疇,它不適用的範圍,反而成了我們現在需要探求的問題。從本質上講,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否定了兩件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其一,真理的否定。我們建立的邏輯系統裡,推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澄清這個邏輯系統內部每個命題的真偽,這是理性精神的基本體現。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與人工智慧
    今天,天縱檢測(SKYLABS)為您介紹哥德爾和他的不完備定理。哥德爾是奧地利裔美國著名數學家,不完備性定理是他在1931年提出來的。這一理論使數學基礎研究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更是現代邏輯史上很重要的一座裡程碑。該定理與塔爾斯基的形式語言的真理論,圖靈機和判定問題,被讚譽為現代邏輯科學在哲學方面的三大成果。
  • 水數學——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庫爾特·哥德爾是奧匈帝國的一位邏輯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
  • 哥德爾:邏輯的邊界,一切都可證偽.
    呂海林 闡述哥德爾並不是要使用哥德爾定理,而是想通過對哥德爾的描述,尋找認識一種思維剖面。就像研究一棵樹不是為了吃樹上的果子,也不是為了用這棵樹的木材。僅僅是想通過這棵樹的生長狀況,如何從無到有,來分析這棵樹的生長環境以及,它為什麼會長在這裡而不是那裡等等。樹是環境的一種詮釋。哥德爾能在西方世界有如此大的反響,其特點一定的也反映了西方世界的一個側面。
  • 哥德爾定理是如何玩壞數學的!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是那種能把你腦漿敲出來的一個定理。在上一篇博客,我們討論了定理本身及其影響。簡單說來,它們顯示出了數學本身的內在局限性。哥德爾第一定理與一致性、可證明性這兩個概念有關。一個數學系統(由一些假設組成,這些假設被稱作是「公理」)稱為一致的,如果它們沒有矛盾存在。
  • 書評:被愛因斯坦視為知己的哥德爾的邏輯人生
    人們對於愛因斯坦並不陌生,但對於被他視為知己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同事哥德爾卻不甚了解。哥德爾無疑是一位智慧巨人,美國《時代》雜誌評選出對20世紀思想產生重大影響的100人中,哥德爾列為第四。對於人類來說,不了解哥德爾就不了解人類已達到的智力水平與人類智力奮鬥的歷程,也就無法了解我們這個世界在思想觀念上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哥德爾被認為是自亞里斯多德以來最偉大的邏輯學家。哥德爾定理粉碎了邏輯最終將使我們理解整個世界的夢想,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什麼是理性思維的界限?我們能夠完全理解我們自己造的機器嗎?
  • 哥德爾證明(中)-三個悖論
    哥德爾證明實際就是上述悖論的變種。他構造了一個陳述G,G=「此陳述不可證明」。如果G為真,G就不可證明。(系統不完備)如果G為假,即,此陳述可證,那麼G為真。(系統得出G假且G真,系統有矛盾)即,無矛盾的(包含算術的)系統內,總有陳述是真的,可是沒法證明。
  • 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全被哥德爾打破
    哥德爾為啥呢?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但是哥德爾,一個奧地利邏輯學家,卻用他的不完備定理,打破了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說的是,任何一個自恰的數學系統,必然包含了系統裡的公理定理,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的命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火星人說,所有火星人都是說謊的。好了,那麼請問這句話到底是真是假。
  • 哥德爾旋轉宇宙新發現
    為了解決理論中最困難的問題——反彈,這三個研究者從邏輯學家愛因斯坦的好友哥德爾(Kurt Gdel)在1949年提出的一個具有奇怪特徵的宇宙模型中得到了啟發。當時哥德爾與愛因斯坦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同事,他們經常一起散步。哥德爾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構建了一個旋轉的宇宙,在旋轉宇宙裡,哥德爾構建了「類時閉合曲線」的存在,也就是時間上的循環,而這就引發了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