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蜂巧妙讓後代避開競爭

2021-02-15 科學公園

面對殘酷的生存競爭,動物們不僅自身進化出各種適應環境的技能,許多還設法讓自己的後代避開不必要的競爭。一篇最新發表的論文就研究了一種寄生蜂是如何避免超寄生這種不利於後代生存的現象的。

寄生蜂通常將卵產在其他昆蟲,特別是毛蟲中,幼蟲在寄主體內發育。通常每個寄主內只能有一隻寄生蜂的幼蟲生活,如果有兩隻寄生蜂的幼蟲同時寄生在一隻毛蟲中,它們會互相競爭,導致寄主提早死亡,最終不利於寄生蜂幼蟲的發育,這種現象被稱為被稱為超寄生(superparasitism)。研究人員早就發現,大多數寄生蜂會避免超寄生現象,如果一隻毛蟲體內已經有某隻雌性寄生蜂產的卵,那麼另外一隻雌性寄生蜂會避開這隻毛蟲。那麼它們是如何判斷毛蟲體內是否有自己同類產的卵呢?

來自義大利等國的研究人員選取了Leptopilina heterotoma這種寄生蜂作為研究對象。此前人們已經發現,這種寄生蜂雌性個體產卵器末端有能夠感知味覺的結構。這種寄生蜂喜歡在果蠅的幼蟲體內產卵,研究人員於是選取了果蠅幼蟲的血液來進行測試。這些果蠅有的體內沒有寄生蜂的卵,有的有一隻卵,還有的有兩隻卵。實驗結果表明,被寄生情況不同的果蠅的血液與寄生蜂產卵器末端接觸時,能夠誘發不同的電生理信號。這清晰地表明,雌性寄生蜂不僅能夠「品嘗」出寄主體內是否有已經「有主兒」了,還能區分出寄主體內的卵是一隻還是兩隻,這使得它們能夠讓後代避開不必要的生存競爭。研究人員目前還不清楚寄生蜂究竟是通過何種化學物質進行判斷,但猜測雌性寄生蜂在產卵時可能同時把某種化學物質注入寄主體內作為一種標記物。

Leptopilina heterotoma(圖片引自原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這種獨特的機制,超寄生現象有時還是會發生。研究人員發現,其中原因除了有時寄生蜂難以找到更多的寄主,還有許多是「年輕媽媽」缺乏經驗所致。有觀察表明,一些雌性寄生蜂開始時會將卵產在同類已經產卵的寄主中,但在尚未被同類產卵的寄主中產卵幾次後就會避免這種現象,這表明熟練運用這一技能似乎需要一定的學習。目前研究人員計劃對寄生蜂的這一獨特機制進行更多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揭開這一類生物的秘密。

報導:Egg-counting lets parasitic wasps know if a host is 『taken』論文:Insects Can Count: Sensory Basis of Host Discrimination in Parasitoid Wasps Revealed

相關焦點

  • 寄生蜂 為繁殖後代編織「蛛絲繭」
    芬蘭的一種寄生蜂將卵產在跳蛛的體內。它們會用毒液使跳蛛麻痺,然後用尾部的針狀器官將蛛絲編成一個繭,把蜘蛛包在裡面。  在芬蘭圖爾庫大學研究者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寄生蜂編織時就像縫紉機一樣快速、靈活。相關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物學通訊》雜誌上。  在此之前,這種寄生蜂還沒有被研究過。
  • 杜鵑鳥的名字雖然好聽,但其巢寄生的繁殖後代行為很令人不齒
    杜鵑鳥這種名字非常好聽,但其巢寄生的繁殖後代行為很令人不齒,巢寄生指的是大杜鵑鳥多在宿主鳥開始孵卵之前,乘宿主鳥離巢外出時快速寄生產卵,每飛到一個巢窩裡只產一個杜鵑鳥蛋,讓宿主鳥幫忙孵卵卵化成鳥!
  • 自復寄生蜂超寄生行為研究獲進展
    來自吉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Reevaluation of the Value of Autoparasitoids in Biological Control」的文章,系統準確地研究了自復寄生蜂的超寄生行為
  • 秦嶺奇特的寄生蜂
    然而還有一類,多數個體相對較小,而不常為人所知,但卻在生物系統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那就是寄生蜂。  (體內寄生長大後,鑽出體外結繭化蛹,導致寄主死亡)    寄生蜂成蟲營自由生活,而幼蟲則寄生於其它寄主生物體內或體外最終導致寄主死亡的一大類群膜翅目昆蟲的統稱,包括姬蜂、細蜂、冠蜂、纓蜂、小蜂、旗腹蜂、鉤腹蜂等等。
  • 布穀鳥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好霸道
    不過你知道布穀鳥是怎麼繁育後代嗎?方式有點特別哦!有些鳥自己不築巢、不孵卵、不育雛,而是依賴其他鳥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杜鵑(俗稱布穀鳥)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杜鵑會抓住機會叼走葦鶯、畫眉、伯勞等其他鳥巢中的蛋,並在巢內產下一枚自己的蛋,讓其他鳥類代為孵化。
  • 被寄生蜂控制的傀儡蜘蛛
    有這樣一種不公平的交易:致命的寄生蜂會控制蜘蛛幼蟲的思想,迫使它們獨居,然後把它們活生生地吃掉,毀掉它們的生活。
  • 寄生蜂給宿主「洗腦」
    一種最近發現的寄生蜂似乎具有非凡的精神控制能力——它可以改變至少7個其他黃蜂物種的行為。
  • 樹大可不止招風,還有可能被寄生
    這個森林喬木樹種競爭的過程,是生態演替的一種類型,通常要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夏櫟的果實常常2~3個長在一起,懸垂在長長的果序梗上,秋天成熟時,枝條上掛滿沉甸甸的果實,等待動物們前來取食,同時也幫它散播後代
  • 「腦洞」關於怪誕蟲與種族寄生
    #(乖) 以下是不負責任的猜想腦洞:1 怪誕蟲是只能通過寄生在有機生物體內進行繁衍的超古有機生命(或者病毒)。被寄生的原始宿主是怪誕蟲進行繁衍的肉身奴隸。2 怪誕蟲是類似於現實中蟻群\蜂群的群體形式存在。
  • 科學網—寄生蜂給宿主「洗腦」
    寄生蜂   圖片來源:Ryan Ridenbaugh、Miles Zhang 一種最近發現的寄生蜂似乎具有非凡的精神控制能力——它可以改變至少7個其他黃蜂物種的行為。例如,藤壺入侵螃蟹,並讓後者像照顧自己後代一樣照顧藤壺的幼蟲。如果寄主是雄蟹,寄生蟲就會把它們變成雌蟹。 人們認為,每種寄生蟲只有操縱一種宿主的行為,或者只能操縱關係非常密切的物種的行為。然而,一種名為Euderus set的寄生蜂的本領要大得多。 它寄生於一種被稱為癭蜂的黃蜂。癭蜂將卵產在植物中,從而引發後者異常生長,形成癭。
  • 測出植物寄生型線蟲基因組序列
    科學家們在7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期刊上報告說,他們測出一種植物寄生型線蟲的基因組序列,這是首次測出已知植物寄生型多細胞動物的基因組序列,從而讓大家能夠瞥見無性動物的原始生命之光,這類根結線蟲的雄性對後代的衍生沒有貢獻。
  • 你知道布穀鳥繁殖後代的方式有多特別嗎?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夏天是各種各樣的鳥類活躍的季節,對於大部分的鳥類大家都很清楚,從正式過渡到春季那天它們便開始忙著築巢孵卵哺育鳥寶寶,並且幫助它們早日展翅翱翔,但是布穀鳥的繁殖方式和其它鳥類有所區別,布穀鳥也叫杜鵑鳥鵲,那麼布穀鳥是怎樣繁殖後代的呢?
  • 寄生蜂:把一整支軍隊送進毛蟲體內
    > 原創 日曆娘 物種日曆物種閒談 VOL 029 佛羅裡達多胚跳小蜂 Copidosoma floridanum 是一種寄生蜂,幼蟲生活在毛蟲體內。
  • 寄生植物是如何寄生的
    我們對動物界的寄生現象比較熟悉,但在植物界,寄生也是普遍存在的,寄生植物通常被認為對寄主有百害而無一利。那麼,它們為什麼要寄生?又是怎樣寄生的呢?  其實寄生植物之所以要寄生在其他植物之上,也是生存所迫。
  • 【Pest Management Science】對入侵地區櫻桃果蠅蛹寄生蜂的寄主搜索和寄主偏好性研究
    為了成功繁殖,雌性寄生蜂必須找到寄主使其後代完成發育。在寄主搜索的過程中,雌性寄生蜂可能會尋找到多種寄主甚至是新的寄主,由於這些寄主釋放的信息物質不同,影響著寄生蜂的選擇性。在入侵地區,在對櫻桃果蠅的當地寄主物種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可能具有寄生櫻桃果蠅潛力的候選物種。
  • 《寄生獸》:人類與其他物種是否可以共存?
    這是我上初中時候偶然看到的一部動漫,是由巖明均連載的科幻恐怖漫畫改編的動漫,先來介紹一下其內容:在地球上突然出現許多神秘孢子,並且誕生了許多怪物侵入人體吃掉人類的大腦,並寄生人體中,所有稱其為「寄生獸」。主人公新泉一也是被寄生的人員之一,但由於其在被入侵時產生抵抗,寄生於他體內的寄生獸「小右」並未吞噬其大腦,而是寄生在其右手,在右手成熟。
  • 操控宿主的寄生奇聞
    以下通過對各種操控宿主的離奇寄生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旨在讓我們擴大對許多未知生物界的進一步了解。案例及相關知識補充1、不懼貓的老鼠——被弓形蟲寄生的案例實驗研究表明,感染弓形蟲的老鼠,變得不懼怕作為天敵的貓。由於被弓形蟲操控行為的老鼠很容易被貓吃掉。
  • 神秘而兇殘的「獵手」——擬寄生生物
    引言在自然界中,有獅子捕食羚羊那樣的速度對抗,有牛與羊為了爭奪青草的食物競爭,有根瘤菌與豆科植物互幫互助的共生,還有一種生物之間的種間關係,一個生物靠另一種生物而活,那就是寄生。一談起「寄生」,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會是寄生在人們體內的寄生蟲,他們一般僅僅只是影響寄主的健康,並不會危害寄主的生命。而接下有一些寄生生物他們則會不留一點情面地殺死寄主,那就是兇狠的——擬寄生生物。能控制寄主的鐵線蟲鐵線蟲又名發形蛇,屬於鐵線蟲目, 索蟲科。
  • 杜鵑鳥都是託卵寄生的?你想錯了
    一提到杜鵑鳥,大家都會想起這是一種託卵寄生的鳥。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杜鵑鳥有很多種,有的會託卵寄生,有的卻會自己築巢育雛。例如我們熟知的布穀鳥、四聲杜鵑、噪鵑、中杜鵑、小杜鵑等等都是託卵寄生的,而不會託卵寄生的有小鴉鵑、褐翅鴉鵑、綠嘴地鵑等等。
  • 電影中出現的10大入侵人體生物,異形 ,寄生獸,鐵線蟲...
    電影分成前後兩篇,講述了泉新一是被寄生生物寄生的人類,並開始與其他完全體寄生獸的殊死搏鬥。這個男人被外星人劫走多年後回到家 裡,寄生在他身上的外生物尋找人類來寄生卵體,在電腦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的80年代,這種效果也算是過得去的了。看來好萊塢的外星人也是殭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