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的審美革命 手機的「無性別化」時代來了

2021-01-07 商都網
你是如何定義時尚的呢?Alessandro Michele曾經說「這不僅僅是模糊了性別,而是顛覆你預想的事物,誰想要規則呢?」前Chanel及LV高級珠寶設計師Lorenz Bumer的一句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當今社會,女人穿(改造後的)男性化服飾,男人開始無畏於佩戴珠寶」。

換言之,時尚領域,無性別化已經成為主流,不管是時裝還是珠寶、配飾,都不再將女性作為唯一的目標群體,化妝、配飾不再具有性別屬性,都只是大家讓自己看起來乾淨舒適、優雅大氣的一個輔助,讓自己更好面前,人人平等。

「無性別化」在生活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拘於性別的框架,越來越A,而男性在美妝領域的消費也明顯增長。這種時尚趨勢背後折射的,是社會觀念、流行文化的轉變,代表的是一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新時代。與時尚關聯緊密的各個行業,如今也受這股風潮影響,例如在科技領域,已經有不少用戶發出呼聲,「我並不需要一部『性別手機』」。所以想要只憑外觀、美拍討好女性用戶,或者單一強化遊戲、辦公體驗來吸引男性用戶,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想要適應「無性別化」消費理念的升級,關鍵在於,設計師要擺脫對男女性別的一些刻板印象。這一點,三星在其新推出的摺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 5G上,展現的最為明顯。

無性別化外觀

當女性選擇穿著一身簡單幹練的中性風裝束時,芭比粉顯然不是她們的首選,不管是配飾還是手機的顏色。所以在手機外觀打造上,三星Galaxy Z Flip 5G並沒有發布多款基礎色和針對某一性別的配色,而是精心打造了迷霧金和冷山灰。這兩款配色在色調表現上都不會過於明或暗,而且搭配磨砂質感也更顯高級。這樣的好處就是,它擁有了百搭的屬性,並且順便能將整體穿搭品味再提高一個層次。

無性別化拍照

手機拍照不僅僅看重美顏效果,畢竟現在的美顏相機功能更加強大,但若是手機拍照的重點在於解鎖更多拍攝場景,提供更多拍攝角度,是不是會打消某種偏見,讓無論男性用戶還是女性用戶都願意一試?三星Galaxy Z Flip 5G便致力於此,這款手機採用的是上下摺疊形態,更希望幫助人們在拍照時打破禁錮,除了拍的好看,還能實現多種創意,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比如你在拍攝時,不需要三腳架就可以將三星Galaxy Z Flip 5G「立」於某一平面,還能翻折尋找不同角度。在摺疊過程中,三星Galaxy Z Flip 5G的屏幕一分為二,上面屏幕是取景框,下面屏幕整體化作操控區,讓拍照操作更加自如。

無性別化操作

無論在遊戲娛樂還是辦公中,所有的用戶都期望手機能給自己提供更多幫助。忽略女性對手機運行速度和交互體驗的需求,將會是未來手機產品的一個致命性錯誤。因此為強化疾速體驗,三星Galaxy Z Flip 5G採用的是三星領先的5G技術,並搭配了強悍的高通驍龍865+處理器,不管是日常使用,還是遊戲體驗,都更加暢快。而在人機互動體驗上,三星Galaxy Z Flip 5G更有超越你期待的新升級,特別是藉助多任務處理功能,你可以在這款摺疊手機的上下屏幕同時運行兩個APP,互不影響,效率更高。

無性別化是一種新的心態,是一種敢於做自己的自信,是這個世界更加包容的一個信號,無論是誰都可以在任意一個領域展現最真實的自己,追求成為更好地自己。在科技領域,三星Galaxy Z Flip 5G緊跟時尚的潮流,深切考慮用戶的需求,立足於用戶的需求,以更包容的心態堅持不斷創新,這才是其能夠走得遠、走得順的基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無性別化」的生意為什么正在受到歡迎?
    近期,矽谷知名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投資了一家於2019年6月創立、定位「去性別化」的美國服裝品牌Re-inc。Kleiner Perkins負責人Annie Case表示投資Re-inc的原因是「時尚的概念和人們效仿的榜樣在發生轉變,他們有機會引領無性別服飾的風潮」。
  • 「去性別化」, 進步還是倒退?
    可想而知,我這枚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80後,顯然做不到完全認同。  「不認同」的群體,以80後為起點,向更「年輕化」群體發散延伸。近日發布的《去性別化消費·中國兩性消費趨勢報告》,從消費層面的人群、喜好、習慣,令這個「別」字,變得愈加模糊、融合、無界化。  「去性別化消費」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如果說60、70、80後對它保有一定克制的話,那麼,在90、95後的群體中,這種克制幾乎不復存在了。
  • 手機裂腦紀:中國式審美還有救嗎?
    手機到底是什麼?對於00後10後和再下一代人來說:我的手機就是我的世界。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很多手機數十年如一日、一以貫之的外形,讓我這個從板磚機文明走過來的人都感到不適。而這些一言難盡的的設計,不僅有人買單,還總是被友商抄來抄去。問:下面幾種手機哪個更醜?是不是很難抉擇?
  • 在去性別化的路上,歐洲莫非「走火入魔」
    過去幾年,在英國主流媒體中,有關跨社群、跨性別認同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討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那些超越傳統性別定義的人應受到尊重,與此同時,社會多個領域嘗試「去性別化」的改革。近年,英國一些學校要求教職員工避免用「男孩」「女孩」稱呼學生,以免讓跨性別者感覺自己被排除在外。去年7月,倫敦的地鐵站開始使用「大家好」,而非傳統的「女士們、先生們」來問候乘客。
  • 性別化媒體
    時尚傳播觀察:媒體時代是否已經結束了?圖片來源: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媒體的性別差異逐漸在淡化,這將極大地改變媒體行業,而且不局限在時尚和美妝領域。首先是平面和數字雜誌,過去都是按面向男性和女性讀者來區分的,近些年來有了很大的變化, 以至於它們要重新思考目標群體和營銷策略。
  • 智能經濟時代到來 人工智慧引領第四次科技革命
    而歷史上,新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過程,正是科技革命。人工智慧 第四次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縱觀人類歷程,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時代的來臨。蒸汽機第一次解放了人力。第二次科技革命,機械能與電能的相互轉化,動力層面的技術進一步迭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資訊時代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將人們更容易地聯繫在一起,打破了空間的隔閡。
  • 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原標題:第六次科技革命:生物科技時代到來! 在過去五個世紀裡,發生了五次革命,即近代物理學誕生、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而以「新生物學和再生革命」為主題第六次科技革命已經到來,其影響力將遠超信息革命!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張杰:思考新的科技革命
    今天我這個報告是應潘院士的要求,主要是給大家報告一下我對於這次馬上就要來的新的科技革命的一次思考。而這次科技革命,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對我們人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乃至我們的思維方式都會有一次更大的變化。未來已來、唯變不變,這八個字是我對這次新的科技革命認真研究以後,最深刻的心得。 今天講的很多東西純屬我個人的思考,未必完全對。
  • WUNP大自然體系創始人:量子科技革命將是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類科技革命歷史,從以蒸氣機為基礎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第二次以電力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三次以電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到第四次是以量子為基礎的科技革命。之前所提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或以人工智慧等等提法將成為偽命題。隨著物理科技和信息科技以及生物工程的創新發展,量子科技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泛。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的科技革命是上個世紀的事,目前還有許多人是見證過這次科技革命,親歷過那個時代。這次科技革命發生在二戰之後,從美國開始發生的。,因為戰亂到美國躲避戰亂的全球頂尖人才,美國移民國家的那種探索創新的民族精神,這些條件為美國可能出現科技革命創造了基礎條件。
  • 三次科技革命之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緊跟著第一次科技革命發生的,從英國開始向西歐,然後向北美蔓延。日本也是在這一時期,工業得到了飛速發展。科學家法拉第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點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主要特點的。在法拉利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之後,德國科學家西門子根據這一理論,造出了第一臺發電機。
  •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審美藝術的未來
    縱觀歷史,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革命與飛躍都會帶來新的生產方式和社會關係的改變,審美藝術的形態也隨之而變。人們已經相信,在個人電腦時代、網絡時代、手機時代之後,整個社會已經進入人工智慧時代」[1]。   六十餘年來,人工智慧經歷了從橫空出世到爆發到寒冬再到野蠻生長的歷程。世界各國關於人工智慧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2015年,人工智慧被寫入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人工智慧一詞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人工智慧進一步上升為國家戰略。
  • 華為無按鍵手機專利曝光 全觸摸時代要來了
    中關村在線消息:手機行業發展到今天,整體變化越來越趨近於同質化。究其原因,無非是技術瓶頸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突破,更多顛覆體驗的新功能也無法短時間內得到應用。不過,近日華為的一項全新手機專利得到曝光,可能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行業變化。
  • 我們P圖用的濾鏡是怎麼來的?濾鏡是否正在改變時代審美?
    毫無疑問,我們迎來了一個圖像的時代。智慧型手機給予了人們便捷化的拍照體驗,誇張一點說,這是一個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這更是一個以圖像呈現風格取勝的時代。泛濫的濾鏡使用現狀又給我們時代的審美帶來了哪些影響?濾鏡的前世與今生:從物質實體到數字算法雖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便一個美圖APP都帶有各式各樣的濾鏡,但是這種數字形態的濾鏡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發展歷史才演變成今天的模樣。
  • 第四次視覺革命已來 3D傳感技術助推萬物互聯時代開啟
    隨後,機器視覺迎來了從模擬到數字的第二次革命,依然以大家常見的攝影攝像為例子,早期攝影是利用膠片感光來模擬成像,伴隨著數位技術的成熟,數位相機拍照手機逐漸取代模擬記錄影像的方式,機器觀察記錄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高效便捷。
  • 何傳啟: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機遇與對策
    2.人類發展和世界現代化的科技需求 人類發展和世界現代化的科技需求是全方位的,但只有部分需求可以引發科技革命。引發科技革命的科技需求,可以和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一般而言,它與人類文明的前沿特徵有關,與科技革命的判斷標準有關。
  • 孫萍:如何看待性別化的消費主義?
    記者|李永博在「追問2020」系列第二場「系統圍城」活動中,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的孫萍老師與青年文化研究諮詢公司聯合創始人張安定分享了消費主義的性別化問題。今年常被稱為「女性主義大年」,女性主題的綜藝與電視劇出一部火一部。
  • 科技革命改變世界發展格局
    總書記指出:「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與近代科學革命相伴的是英國和歐洲的思想解放、經濟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和勝利。 18世紀出現了瓦特發明的旋轉式蒸汽機(1871),成就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進入了人類生產和生活的舞臺,火車、輪船、汽車飛速奔馳,資本主義取代了封建主義,幾千年的農業時代從此進入了工業時代,開啟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歷程。
  • 當彈鋼琴敗給了彈棉花,時代的審美之殤會不會讓我們重回恐龍時代
    人類曾經茹毛飲血,食肉寢皮,野蠻粗暴,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再只是這種原始狀態,以禮相待、以法相約、以文藝薰陶,這一切讓人類越來越有序,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可是人類發展了這麼久,在這個盛世,有相當一部分人否定文學,輕視藝術,審美之殤是時代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