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村 幸福不遙遠

2021-01-20 人民資訊

一路顛簸,驅車500餘公裡,終於從廣州市抵達雷州市企水鎮海角村。這個近2000人的省定貧困村,三面環海,遠離大陸,曾是雷州最窮困的邊陲一隅。但記者今番到來,卻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

村口海堤上修建的海岸護欄蔚為壯觀,海岸線上一棟棟現代化的漁民新居拔地而起,村南面800餘畝的養殖池塘碧水微瀾……

扶貧先扶智,口袋「鼓起來」

「今天魚不賣,我要招待客人!」10月24日一大早,又是海角村扶貧養殖基地收穫的日子。李老伯邊從魚網上摘下活蹦亂跳的黃鯛魚,邊樂呵呵對魚販子說,現在養魚技術有了,口袋也有錢了,不需要天天從海裡討生活了。

海角村由一個自然村組成,行政範圍9241畝,其中建設用地318畝,農用地2917畝,水域及其他6006畝;在全村399戶人口中,貧困戶佔66戶,共325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58戶306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8 戶19人。

2016年4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負責海角村對口幫扶和精準扶貧工作。如何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任務,實現貧困漁村美麗的「蝶變」?該廳駐村工作隊深深意識到,扶貧先扶智,只要讓群眾的腦袋「富起來」,口袋才能「鼓起來」。

為此,工作隊釆取黨建扶貧扶志、產業扶貧扶富、教育扶貧扶智、就業扶貧扶技、輔以自選行動的「4+X」扶貧模式,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做好統籌規劃,在大力發展項目產業同時,加大對貧困戶勞動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群眾的創收能力。

2017年12月,工作隊組織海角村「兩委」幹部和漁民50餘人到廣東海洋大學船員培訓基地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技術專題培訓,增強了從事漁業捕撈生產作業的生產能力和安全意識。

2018年5月,工作隊組織廣東省漁業技術推廣總站開展漁業科技下鄉培訓活動,為海角村60名村民舉辦水產健康養殖技術培訓班,開設了「魚蝦混養技術」和「沙蟲高密度養殖技術」等進行專題講座,並組織村民前往廣東海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紀家基地,實地考察學習循環水養殖與育苗技術。

「今年又舉辦了粵菜師傅等技能培訓。」駐村工作隊隊員、廣東省海洋發展規劃研究中心工程室主任池典賜介紹,4年多來,工作隊不斷拓寬群增收渠道,鼓勵貧困群眾提高生產技能和就業能力,多次組織開展水產養殖、農業種植和漁業安全生產等生產技能專題培訓,及時推薦市場就業信息,逐漸把貧困群眾培養成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我終於明白養殖黃鯛魚的竅門了。」李老伯手捧一條身長約20釐米的黃鯛魚說,過去只知道肉質鮮美、清爽可口,現在終於明白它生活在清淨海域,第三年才開始產卵,「每年的六月和十一月是產卵期,千萬捕不得」。

貧困戶在家,端上「金飯碗」

37歲的陳創、李小慧夫婦,當年是海角村令人羨慕的一對。孔武有力的陳創從事漁業捕撈生產作業,聰慧漂亮的李小慧則採小海和帶娃,小日子過的美滋滋、甜密密。

2013年5月,陳創不慎發生車禍,頭部遭到嚴重撞擊,智力受損,經醫院籤定為二級殘疾。「10來年打魚、打工積攢的十幾萬元錢全部花光。」李小慧說,原本蓋房款全部搭進了,一家5口借住在他人60年代的泥磚房中,日子變得苦澀難過,整天以淚度日。

2019年11月,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副處長,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沈志宏興衝衝地告訴陳創、李小慧夫婦,已將他家無房情況上報雷州扶貧部門,爭取政務補助。「有國家和政府的危房改造補貼,你們家一定能住上新房的。」

隨後,經過村「兩委」研究決定,由陳創擔任海角村衛生保潔員,負責每日垃圾轉工作。聞迅而動的廣東省地圖院及時贈送了1臺垃圾轉運車和2臺環衛電動車,解決了垃圾清運難題。「每月有2500元的固定工資。」10月24日下午,智力恢復越來越好的陳創站在自家新蓋的房子面前,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老婆每天到灘涂挖沙蟲和採螺,掙錢穩中有升,日子過的絕對沒問題。」

據了解,當年海角村集體經濟薄弱,漁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整村基礎設施條件落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較差,多戶農戶的生活難以為繼。如何驅散貧困的陰霾,成了全村人的「心頭病」。

近年來,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不斷變「輸血」為「造血」,通過實施海水養殖、生態農業和林間養雞業、入股民營企業分紅、成立農民合作社、增設公益崗位等增收措施,讓貧困戶增收脫貧,使12名貧困戶和村民在家門口端上了「金飯碗」。

貧困戶李維陸說起扶貧產業,興奮不已、滔滔不絕,「我們貧困戶是被招聘進魚蝦混養項目的,每個月工資不少於3500元。」他說,主要進行日常經營管理,工資不封頂,豐產的話,還有分成獎!

據統計,2018年底,海角村建檔立卡的66戶317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2020年5月,通過湛江市、雷州市兩級考核,7月通過省級第三方評估。2016至2019年幫扶以來,海角村相對貧困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6858.2元、12616.82元、17597.8元、15663.48元,年均增長率達42.8%。

規劃助脫貧,駛上「快車道」

鏡頭一: 驅車通過唯一進村的人工長堤,進入眼帘的是村口一棟棟面朝大海的新式樓房。「這是我們村最好的海景房。」33歲的豪仔放下手中活計,神氣十足地說: 「我這個樓房建好後,保證遊客都會來住宿。」

豪仔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深圳打拼。2020年春節,回家過年,發現昔日無人光顧的窮漁村在對口幫扶下,先後獲得「生態文明村」「湛江市衛生村」稱號,特別是看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碧桂園集團聯手推出的「海角村村莊整治規劃方案」後,趁著疫情無法外出,他對全村新規划進行了詳細的研讀。「我不僅要搬回來住,也要開民宿。」

鏡頭二: 「放線千萬不能馬虎。」「海堤軟土地基一定要做牢固。」在海角村300米長的海堤上,海岸帶俢復正在抓緊施工,忙的不亦樂乎的駐村工作隊隊員陳曉欣對著施工方,千叮嚀、萬囑咐。

90後的陳曉欣是廣東省地圖院地圖研發部工程師、註冊測繪師,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他告訴記者,海角村潮汐由於受到海洋地貌和海岸附近地形的影響,形成了無規律潮汐,給海岸帶俢復帶來了種種困難。為此,在施工中,針對不規則半日潮和全日潮特點,他們見海行事,「往往深夜挑燈夜戰,加快工程進度。」

記者看到,在海角村2500畝的紅樹林上空,一群群白鷺迎風飛揚,有的飛向海面覓食,有的在半空中翩翩飛舞,有的在紅樹林築巢棲息,好一幅生態和諧美景畫面。

據了解,工作隊在抓好扶貧產業的同時,多方籌資為海角村實施美麗「蝶變」,新建了碼頭、衛生站、公共廁所、體育休閒廣場、候車廳等;改造了村道硬底化、排汙管道、沿海防護堤、汙水處理池、自來水管道、燈光球場、路燈、石景小公園、辦公樓等一系列民心工程,受到了村民交口稱讚。

「我嫁到這裡有40年了。」喜歡熱鬧的陳大媽說,當年嫁到漁村,圖的是有海鮮吃,沒想到隨後的日子,老公打的魚蝦越來越少,往外搬的村民越來越多,平時想串個門、聊個天也難見人,如今村莊變美了,外地遊客也來了,「我現在成了義務宣傳員,見到生人都會主動迎上去聊幾句,哈哈……」陳大媽爽朗的笑聲在美麗的海岸線上空久久迴蕩。

相關焦點

  •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 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位於太陽系邊緣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天體圖片。
  • NASA公布最遙遠天體「終極遠境」天涯海角高清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新視野號」,元旦飛越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又譯終極遠境),是人類飛行器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
  • 在太陽系邊緣遊蕩的「雪人」:新視野號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NA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L,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編譯 張琪雅編輯 戚譯引當全球數十億人迎來新的一年時,「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正飛掠一個人類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
  • 新地平線號即將飛抵天涯海角,揭示人類從未到達過的極地真面目
    還有3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即將飛抵天涯海角!這是NASA帶給我們的新年新驚喜。不知情的小夥伴可能會奇怪:新地平線號來三亞度假了?其實,此天涯海角並不是在三亞的天涯海角,而是一顆位於柯伊伯帶的古老天體。
  • 迄今造訪的最遙遠天體
    北京時間2019年1月2日1時33分(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1日12時33分),新視野號最接近柯伊伯帶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花一億年成功「瘦身」小天體「天涯海角」的秘訣是曬太陽
    這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原始的太陽系天體,它那扁平的雙瓣狀結構,宛如一個胖乎乎的雪人。這個「胖娃」引起了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它的名字Arrokoth來源於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語言,意指「天空」;同時它也有個詩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 花一億年成功「瘦身」 小天體「天涯海角」的秘訣是曬太陽
    這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原始的太陽系天體,它那扁平的雙瓣狀結構,宛如一個胖乎乎的雪人。這個「胖娃」引起了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它的名字Arrokoth來源於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語言,意指「天空」;同時它也有個詩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 新視野號創造歷史 飛掠「天涯海角」 實現最遠天體探索
    」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就在全球慶祝2019年新年之際,NASA的新視野號創造了歷史,它飛掠了距離地球41億英裡(約合66億公裡)的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天涯海角」。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遺蹟。這是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上最遠的一次飛掠,也是新視野號第二次執行柯伊伯帶飛掠任務。2015年7月,新視野號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巴夏克其村蛻變的幸福密碼
    工作隊員託乎提·吐遜帶著村醫蘇迪木汗  新疆墨玉縣扎瓦鄉巴夏克其村,曾是自治區級深度貧困村。而如今,寬敞的柏油路、整潔的富民安居房、甘甜的自來水,以及便捷的就診服務,成為這個小鄉村新面貌。  巴夏克其村  緣何能實現華麗蛻變,走上康莊大道?這要從2017年2月,新疆醫科大「訪惠聚」工作隊駐村後說起。  「一畝地不到1000塊錢的收入,依靠土地脫貧非常困難。
  • 從「落後村」到「幸福村」:一個東北農村的致富新經
    從髒亂差的貧困村,到產業興旺、村民增收、環境整潔的「幸福村」,黎明村迎來幸福的曙光。髒亂差曾是這個「落後村」的代名詞。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柴草垛滿街亂堆,村民閒暇之餘吃喝聊侃,這樣的日子沒人覺得不對勁。這幾年,黎明村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頭抓,增收致富和鄉風文明齊頭並進,變化悄然發生。在黎明村,沒人要的秸稈成了「香餑餑」。
  • APOD | 一睹人類歷史上最遙遠的「天空」
    還記得2019年伊始,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成功飛掠柯伊伯帶小天體「天涯海角」嗎?
  • 探測器「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改名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人類探測器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名為「天涯海角」(UltimaThule),但由於這一名字存在爭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將其正式更名為「Arrokoth」,在美洲原住民波瓦坦部落中意為「天空」(sky),這一名字目前已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批准。
  • 天文學家無法揭曉 「天涯海角」的神秘葉瓣結構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5月16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小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是葉瓣狀結構,科學家也不確定為什麼。1月1日午夜之後,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太空飛船近距離掠過「天涯海角」,這是一顆小型、冰冷天體,距離冥王星軌道大約16億公裡。
  • 邊疆俄羅斯族村,不一樣的特色,一樣的幸福!
    遜克臺記者宋春旭這裡是遜克縣奇克鎮邊疆村, 2017年這個村成功獲批第二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我國第一個俄羅斯民族村。建國七十年,改革開放四十年,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滿池盛開的荷花,俄羅斯族傳統的巴斯克節以及異域風情的人文景觀, 處處都彰顯著新農村的發展變化,現在就跟隨著我們的腳步去感受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
  • 直讀到月落烏啼,曉風剪成一縷縷,纏繞了遙遠天邊飄渺的雲影
    1.幸福取決於你的心態,而不是你擁有什麼。2.有些東西如果藏在心裡可能會更好。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故事。人的一生,總有起有落。人生是一首包羅萬象的歌,不可能每天都唱完,但不斷流淌的旋律是命運的起伏。想要譜寫出優美的歌曲,就要學會放下該忘記的,記住該記住的。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造訪了太陽系內最遙遠的天體,也是太陽系內最古老的天體。 這個太陽系級別的「天涯海角」,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天體,距離地球 65 億公裡,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柯伊伯帶是太陽系中海王星軌道外側一片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有數十億顆天體,並保留了太陽系演化所留下的痕跡。
  • 【決勝2020】幸福寫在笑臉上——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脫貧攻堅側記
    「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這是2016年以前火普村的真實寫照。」原駐村第一書記馬天告訴記者,這裡地勢高、石頭多,老百姓出門就要爬坡,「記得2015年剛到這裡來的時候,眼前的場景讓我頗為震驚,老百姓住的是搖搖欲墜的土坯房,昏暗的房間裡幾乎照不進一縷陽光,人畜混居的情況屢見不鮮,衛生條件只能用『極差』來形容。看到這些,仿佛讓我回到了自己小時候。」
  • 黃河岸邊的笑聲 | 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
    >肥嘟嘟的肉兔,紅豔豔的火龍果,亮晶晶的葡萄……特色種養產業,讓鄂託克旗蒙西鎮鹼櫃村村民的幸福日子味更濃。「扶貧項目款到沒,和賣湖羊的賣家聯繫好了,明天一早咱動身」「晚上村民大會說說村集體產業的事」「你們家的兔子養的咋樣了」……與鹼櫃村村主任李子亮採訪的一個多小時中,他的電話不斷。「現在政府的政策好,村民們發展產業致富的積極性高,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
  • 66億公裡之外的「天涯海角」,與太陽系的起源有關!
    科學團隊給它起了一個綽號——天涯海角。當1月1日大家正在迎接新年到來的時候,新視野號就會在跋涉千山萬水後飛過這裡了。天涯海角是一塊石頭,其大小跟一座城市差不多,距離我們有66億公裡遠。當時,新視野號距離天涯海角約為1000萬公裡,距離太陽約為65億公裡。
  • 探索「天涯海角」的新地平線號發現了一個奇怪事情
    科學家將這顆小行星形象地命名為Ultima Thule(天涯海角)。新地平線號的速度大約為每秒14公裡,預計它將於2019年1月1日上午抵達Ultima Thule,人類深空探測史上最偉大的飛掠將在10天之後發生,但此時科學家卻發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神秘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