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地球上最奇怪動物測序—論文—科學網

2021-01-13 科學網

 

鴨嘴獸 圖片來源:Lukas / stock.adobe.com

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它長得像海狸,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鴨嘴獸表現出一系列奇怪的特徵:產卵而不是胎生,分泌乳汁,沒有牙齒,有毒刺,有10條性染色體。這種古怪的半水棲動物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

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領導的國際團隊對鴨嘴獸基因組進行了獨特的研究定位,首次繪製出了完整的鴨嘴獸基因組,並找到了一些鴨嘴獸奇怪特徵的答案。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自然》。

「完整的基因組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張國捷表示,解碼鴨嘴獸基因組對進一步理解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是如何進化的非常重要,這是真獸類哺乳動物進化成能胎生而不是產卵動物的關鍵所在。

鴨嘴獸屬於一種古老的哺乳動物——單孔目動物,在現代哺乳動物出現之前已存在數百萬年。「鴨嘴獸屬於哺乳類動物,但從基因上講,它是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混合體。」張國捷指出,鴨嘴獸保存了許多祖先的原始特徵,這可能有助於它成功適應生活環境。

鴨嘴獸最不尋常的特徵之一是,它雖產卵,但也有用來餵養幼獸的乳腺,不過鴨嘴獸不是通過乳頭分泌乳汁,而是靠腹部兩側的乳孔來分泌。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三種所謂的卵黃蛋白原基因,每個基因對卵黃的產生都很重要。該研究表明,鴨嘴獸仍然攜帶這三種卵黃蛋白原基因中的一種,儘管在大約1.3億年前失去了另外兩個。鴨嘴獸依靠這一剩餘基因繼續產卵,這可能是因為鴨嘴獸為幼獸提供乳汁,而不像鳥類和爬行動物那樣依賴卵黃蛋白的產生。

在所有其他哺乳動物中,卵黃蛋白原基因已被酪蛋白基因所取代,酪蛋白基因可產生酪蛋白,酪蛋白是哺乳動物乳汁中的主要成分。該研究表明,鴨嘴獸也攜帶酪蛋白基因,因此它的乳汁成分與奶牛、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十分相似。

張國捷說:「這告訴我們,所有現存哺乳動物的產奶能力都是通過同一套基因發展而來的,這些基因來自於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距今已有1.7億年之久,與侏羅紀時期的早期恐龍一樣。」

鴨嘴獸另一個獨特的特徵是沒有牙齒,現代鴨嘴獸有兩個角盤,用來搗碎食物。該研究表明,鴨嘴獸的牙齒大約在1.2億年前脫落,當時負責牙齒發育的8個基因中,有4個消失了。

研究人員還對鴨嘴獸是如何確定性別的進行了研究。人類和地球上其他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有兩條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X和Y染色體系統,其中XX是雌性,而XY是雄性。但是,鴨嘴獸有10條性染色體,5條X和5條Y染色體。

得益於近乎完整的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研究人員提出,鴨嘴獸的這10條性染色體以環狀形式排列,隨後被分解為許多X和Y染色體小片段。同時,基因組圖譜顯示,大多數單孔目動物的性染色體與雞的共同點要多於與人類的共同點,表明了哺乳動物和鳥類之間的進化聯繫。(來源:中國科學報 辛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039-0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無可識別基因的最怪病毒—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MICROSCOPY CENTER UFMG-BELO HORIZONTE 病毒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之一。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於沒有宿主就無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學家質疑它們是否應該被視作生物。 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可識別基因的病毒,使其成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種。
  • Nature: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沒有之一
    原創 一線科普 一線科普「鴨嘴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因為它身上有許多怪異的特徵:1.嘴裡沒有牙齒;2. 汗液像牛奶;4、後腳有毒刺;4、含有10條性染色體。
  • 「最奇怪的動物」身份揭秘—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6月27日,《自然—通訊》報告了已滅絕的南美原生有蹄動物長頸駝(Macrauchenia patachonica)的近乎完整的線粒體基因組。自達爾文首次發現南美原生有蹄動物化石以來,它們的演化關係就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但古DNA則為其帶來了新的見解。 現已滅絕的南美原生有蹄動物擁有著不同尋常的性狀組合——體型似駱駝,鼻部似貘——不符合經典分類方法。之前,古膠原蛋白中的蛋白質序列為認識這種令人困惑的物種與現存哺乳動物的關係提供了最好的解釋。
  • 豬克隆胚胎發育關鍵候選基因被找到—論文—科學網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與豬體細胞克隆胚胎初次分裂時間相關的關鍵候選基因,為提高豬克隆胚胎的發育效率、解析體細胞克隆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
  • 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 竟然是章魚
    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  在無脊椎動物當中,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最大的。頭足綱的基因組大而複雜,測序和組裝都具有挑戰性。  這次的研究發現,章魚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基因組之間有著驚人差異,它們約3.3萬組基因中,約3500組都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當中很多組基因都是負責大腦、爪、吸盤、和隱身能力。
  • 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竟然是章魚!
    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期刊上。在無脊椎動物當中,頭足綱動物的神經系統是最大的。頭足綱的基因組大而複雜,測序和組裝都具有挑戰性。這次的研究發現,章魚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基因組之間有著驚人差異,它們約3.3萬組基因中,約3500組都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當中很多組基因都是負責大腦、爪、吸盤、和隱身能力。
  • 蝙蝠如何在6500萬年裡戰勝病毒—新聞—科學網
    現在,最新的對橫跨蝙蝠家族樹的6個物種的基因組測序,顯示了它們在6500萬裡是如何戰勝病毒的。7月22日,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 這一成果是「研究蝙蝠超級免疫系統的一個極好起點」,未參與該項工作的研究蝙蝠進化的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Laurel Yohe表示。 蝙蝠有1400多種,是地球上種類第二豐富的哺乳動物。
  • 全基因組測序重現小麥「家世」—新聞—科學網
    小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 來認識櫛水母,地球上最古老、最接近所有動物...
    相比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動物的神經系統而言,櫛水母的神經系統都是獨一無二的。櫛水母似乎走上了一條與其他生物完全不同的進化之路。不過,莫羅茲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他只是檢測了櫛水母體內的幾個重要化學物質而已。如果現在就發表論文,人們一定會無視他。他說:「想要提出非凡的觀點,你就要找到非凡的證據。」為此,他踏上了一條漫長而艱辛探索之路。
  • 如何測量地下世界—論文—科學網
    圖片來源:Andy Murray 如果你問哪一種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幾乎沒有人會知道正確的答案。螞蟻、魚,還是人類?答案是線蟲,也被稱為蛔蟲。地球上有4/5的動物屬於這一組。但幾乎沒有人知道這一事實,因為它們生活在地下,我們看不見它們。它們和成千上萬的其他土壤生物一起,悄悄地、謹慎地、不斷地為上面的世界提供極其重要的服務。 土壤是現存物種最豐富的棲息地之一。
  • 「狄更遜水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這團神秘的東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這種奇怪的生物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有研究團隊利用現代分析技術,重新檢視這古老的遺蹟。    埃迪卡拉生物(Edicaran biota)是古怪的一群──包括有環紋的盤狀物、有紋路的團塊、凹凸不平的索狀物、還有波浪狀的葉片形物體。
  • 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鴨嘴獸鴨嘴獸(圖片來自pixabay)鴨嘴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它是卵生動物,卻會分泌乳汁;它的後腿有毒刺;它有10條性染色體。當地時間1月6日,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鴨嘴獸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找到了鴨嘴獸奇怪特徵的起源。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
  • 中華白海豚適應性和種群發展史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物種演化是動物對生存環境的適應性進化。海洋哺乳動物是哺乳動物中重返海洋的一個特殊類群,是海中霸主。其中鯨類起源於陸生偶蹄目動物,形成於約55Mya的古新世——始新世過渡期,是陸生脊椎動物形成以來地球氣溫最高的時候。然而鯨類是如何演化入海並輻射出多個物種,其分子機制尚不清楚。近幾年,全基因組測序技術為分析它們的演化、適應性和種群發展史提供了新的方法。
  • 科學網—化學分析揭示地球最古老動物
    狄更遜水母化石  本報訊 和蘑菇菌蓋漣漪狀內側相像的化石痕跡,是地球歷史上已知最古老動物的殘留物
  • 世界上那些最奇怪的動物精子
    我們都知道,所有雄性動物都利用某種形態的器官噴射精液,讓精子與雌性的卵子結合,進而繁育下一代。精子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它有著奇怪的特性。動物的精子不僅僅外觀千奇百怪,而且功能和特點也是五花八門。臭蟲臭蟲具有任何生物的最奇怪和最可怕的性生活。
  • 解碼「基因組學之父」桑格:測序,測序,測序—新聞—科學網
    1953年,桑格成功地測序了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生物學家洪國藩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桑格在科學界對蛋白質的認識還很匱乏的情況下,不但明確回答了蛋白質具有結構,而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搞清楚其胺基酸排列順序的人。
  • 科學家構建和解析高質量雉雞基因組序列圖譜—新聞—科學網
    同時,雉雞基因組數據也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上公開。   雉雞也稱環頸雉,俗名野雞或山雞。雉雞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狩獵用鳥,也是中國農業農村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養殖量最高的特種珍禽。雉雞屬於性二態鳥類,常作為性選擇研究的重要模型。
  • 海底泥火山是這樣產生的—論文—科學網
    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期刊》。 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發現了1000個泥火山,它們或存在於陸地,或在水裡。最著名的是Lusi泥火山爆發,2006年該火山在印度尼西亞爆發後,將附近的村莊埋入厚厚的淤泥中。 法國海洋開發研究所的Arthur Blouin和同事研究了裏海的一座泥火山,裏海是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的中心,是世界上此類火山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 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一生只需要進食一次,有陽光就能活下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為三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也正是這些生物,組成了現在地球生機勃勃的景象。
  • 它們是地球上最「膽小」的動物,看到人過來就被「嚇死」,被禁止...
    它們是地球上最"膽小"的動物,看到人過來就被"嚇死",被禁止接近它們 這個世界上的動物,可以說是千奇百怪了。其實很多的動物都是人們沒有看到的,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些動物,只是因為和人們很接近,所以大家才認識。但是有更多的在海洋裡的動物,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聽說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