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隻東方白鸛齊舞商丘古城南湖,屬世界瀕危物種

2021-01-13 瀟湘晨報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朱爽 盧瑤

1月4日,商丘市睢陽區南湖,上百隻東方白鸛在冰面上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十分壯觀,吸引眾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拍攝。

據悉,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體態優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當前東方白鸛的全球統計總數約6500隻,被列為世界瀕危物種。長而粗壯的嘴十分堅硬,呈黑色,僅基部綴有淡紫色或深紅色。身體上的羽毛主要為純白色。翅膀寬而長,上面的大覆羽、初級覆羽、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均為黑色,並具有綠色或紫色的光澤。

近年來,南湖水面拓寬到8000畝,水質更加優良,已經引來了白天鵝、青頭潛鴨、琵琶鷺、普通秋沙鴨、鴛鴦等等數十種珍禽駐足,而成百隻的東方白鸛在冬季前來,更加顯示了睢陽區宜於生息的優美環境。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商丘古城迎來上百隻東方白鸛
    商丘新聞網訊 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共計總數僅約3000多隻,被列為世界瀕危動物。資料記載,東方白鸛越冬於長江下遊及以南地區。而眼下,商丘古城也迎來了上百隻東方白鸛,在這裡棲息越冬。   在商丘古城南湖冰面上,上百隻東方白鸛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縈繞於古城邊,場面十分壯觀,吸引許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拍攝。
  • 【央視關注河南】河南商丘: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
    近日,河南商丘迎來了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他們在商丘古城的南湖冰面上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場面十分壯觀,吸引許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觀賞拍攝。東方白鸛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共計總數僅約三千餘只。1月7日,央視《今日環球》播發《河南商丘:上百隻東方白鸛棲息越冬》。
  • 上百隻東方白鸛「做客」南湖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 通訊員 朱爽 盧瑤1月4日,商丘市睢陽區南湖,上百隻東方白鸛在冰面上或悠閒散步,或展翅飛翔,十分壯觀,吸引眾多市民和攝影愛好者圍觀、拍攝。據悉,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體態優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商丘多地發現世界極危物種
    商丘多地發現世界極危物種 2020-03-04 0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50多隻小精靈汶河邊覓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等在泰山區域調查時,發現了5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沿著大汶河向上遊飛去。據推測,這一群東方白鸛可能是2020年12月28日左右最後一批離開天津的種群。
  • 東方白鸛在這裡逗留
    東方白鸛,腿長喙尖、體態優美,屬於世界一級瀕危物種,號稱「鳥類大熊貓」,全球存量較少。據《南方都市報》11月14日發布的新聞,目前停留在天津的東方白鸛有4000隻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駐足在清河農場水域範圍之內,在荻花映襯下隨著水面波光翩翩起舞,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
  • 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是 Cites (國際貿易公約) 附錄一的瀕危物種,相當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也不過3000隻,非常珍稀。地圖上有色塊覆蓋的地方,是東方白鸛生活的區域。1990年1月中旬在香港還記錄到121隻東方白鸛群體,看看鏡頭裡的這隻就更加孤單了。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2021-01-04 17:08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語冰/圖 責任編輯:馬琳琳記者從泰山景區森防站了解到,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鬍鬚飛揚」「張老貓」等在泰山區域進行鳥類觀測調查時,發現了
  • 東方白鸛中獵夾掛高壓線死亡
    澎湃新聞記者 朱雷被倒掛的東方白鸛。本文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官方微博10月15日,有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市民發現,一隻東方白鸛被倒掛在30多米高的高壓線上掙扎。經過當地政府和電力部門一夜的施救,最終白鸛被解救下來,但受傷的白鸛未能在救助站被搶救過來。據光明日報16日報導,被哈爾濱市民發現的東方白鸛疑似被盜獵分子布設的鐵質踩盤夾夾住腳後,帶著夾子及固定木樁飛行,木樁和連接繩掛在了高壓線上。
  • 特殊「客人」到訪 盤州市首次發現上百隻世界瀕危物種「鉗嘴鸛」
    據群眾反映,近期在民主鎮滑石村村寨周圍出現上百隻灰白色的鉗嘴鸛大鳥,它們時而在高空滑翔,時而停在地裡覓食,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經盤州市自然資源局、市森林公安局相關工作人員現場實地查看,並聘請雲南省營林司法鑑定中心野生動物專家鑑定,確認該候鳥是鉗嘴鸛,屬於國家珍稀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原本生活在東南亞熱帶地區,屬鸛科動物,主要食草、魚、蝦為生。盤州市憑藉著優勢候鳥棲息自然生態條件,得到鉗嘴鸛的季節性遷徙青睞。
  •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兩萬多隻候鳥飛抵衡水湖,首次監測到世界瀕危物種遺鷗 2020-11-17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年伊始,杭州臨安青山湖迎來東方白鸛和翹鼻麻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葉泰瑜 攝影 高欣 徐衛南2021年新年伊始,杭州臨安青山湖就迎來了尊貴的客人,這次是東方白鸛和翹鼻麻鴨。各地的拍鳥愛好者聽聞之後也紛紛趕來,一睹東方白鸛和翹鼻麻鴨的風採。
  • 山西和順:瀕危物種華北豹種群不斷擴大 4年產37隻幼崽
    記者18日從和順縣融媒體中心獲悉,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當地華北豹種群不斷擴大,從2016年至今,已監測到11隻母豹累計19次繁殖事件,產下37隻幼崽。華北豹是金錢豹亞種中唯一生存於中國的種類,因此又叫「中國豹」,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東方白鸛遭遇氣候危機:退耕還溼才是最有效對策—新聞—科學網
    東北三江平原的自然保護區內,專家們忙著給珍稀的東方白鸛築巢,好吸引它們「落戶」。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種溼地水鳥的種群數量銳減,一方面是受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而最近科學家發現,氣候變化對這一物種生存的影響正在逐漸增強。如果全球氣候持續變暖,東方白鸛棲息地的時空分布會如何變化?是否能夠找到適應性對策從而有效地保護它們?
  • 「尋找東方白鸛」在行動 大江網聯合林業專家已尋找到2隻「鳥界...
    寒風中,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主任汪志如的帶領下,一行人扛著望遠鏡,尋找半年前放歸大自然的3隻「鳥界國寶」東方白鸛足跡,看看他們的「孩子們」過得怎麼樣?  江西省林業局和林業科學院還面向社會為3隻東方白鸛徵名,經網絡票選,最終分別取名為「贛生」「塔生」「復生」。
  • 全球不到1000隻,世界極危物種!
    (天太冷了,鴨鴨不想抬頭鴨)經過反覆觀察比對,觀測人員確定這是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目前數量不足1000隻隨後,第二隻青頭潛鴨也出現在了觀測鏡頭內。這讓觀測人員十分激動!▼蘇州溼地學校自2018年在常熟進行觀測以來,首次發現青頭潛鴨,此前常熟也沒有觀測記錄。
  • 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4年後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也是西安自2016年灞渭橋車遊溼地記錄後的第三次記錄。據發現者於學和、郭陸和介紹,1月11日他們在溼地裡看到幾大群白眼潛鴨,數量有上百隻,躲藏在蘆葦中,待仔細觀察後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確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4對。據了解,100多年前,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
  • 東方白鸛棲息地喪失 專家呼籲建自然保護地法規
    11月11日,護鳥志願者、南開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博士生莫訓強,在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萬畝魚塘」水域,觀測到多達500隻東方白鸛一起覓食棲息。  不僅如此,北大港溼地的「萬畝魚塘」水域,護鳥志願者還觀測到,大天鵝、豆雁、野鴨及多種鷗類也棲息於此,成千上萬。  「東方白鸛全球僅存約2500隻,一次性觀察到如此大規模群體,絕非好事。」
  • 大部隊已走,僅剩5隻東方白鸛亞成遺留梅河口
    12月21日上午,中國綠髮會研究室收到吉林長春志願者緊急反映,在吉林梅河口市某小水壩附近飛來了5隻東方白鸛,看體型還是亞成鳥,目前已經飛到此處4—5天。
  • 世界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近日,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於學和、郭陸和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史以來的第六次記錄,也是西安市自2017年雁鳴湖記錄後的第二次。據於學和、郭陸和介紹,當時他們在溼地裡看到上百隻白眼潛鴨。待仔細觀察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隱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