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鼠尿兒」每年增兩千 多吃肉蛋奶會變痴呆

2020-12-04 搜狐網

  本報訊(記者代麗麗)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的一生註定與美食無緣,他們不能吃任何含蛋白質的食物,麵粉、大米、肉蛋、海鮮……統統都是他們的「健康殺手」,只要吃多了這些食物,他們就會變成痴呆患兒。這群可憐的孩子所患的是一種名叫苯丙酮尿症的罕見病。在昨天舉行的「苯丙酮尿症患兒特殊奶粉補助項目」中期總結會上,專家表示,我國近年來每年大約新增2000例這樣的病例。

  苯丙酮尿症,縮寫為PKU,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無法正常代謝一種名叫「苯丙氨酸」的胺基酸,一旦攝入過量便會導致大腦發育受損。然而,這種胺基酸廣泛地存在於蛋白質當中。這意味著,我們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食物對苯丙酮尿症患者來說都是需要一生提防的神經毒藥。

  延慶縣的小鵬就是一名苯丙酮尿症患兒。他出生時頭髮很黑,後來就變得又黃又稀,尿液也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後來被確診為苯丙酮尿症。小鵬的媽媽說,正常人所吃的雞、鴨、肉等佳餚,母乳和普通糧食都可能傷害小鵬的大腦,他只能吃特殊配置的無(低)苯丙氨酸的奶粉、麵粉、土豆和部分果蔬等。這種「病號餐」價格昂貴,色澤、味道也跟正常的飯菜相差甚遠,頓頓吃這樣的「病號餐」,小鵬早已味同嚼蠟,每每看到別人吃饅頭、米飯,他就會饞得眼睛發亮。

  專家介紹,苯丙酮尿症患兒通常皮膚色淺、頭髮細黃,不少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長得像白種人娃娃,卻不知道孩子可能已被PKU這個隱性「殺手」纏上。這些孩子出生時沒有任何異常,可能會在3至6個月後出現比較頻繁的嘔吐,皮膚出現溼疹或奶癬,頭髮逐漸轉黃,皮膚和虹膜色淺,尿液和汗有一種特殊的臭味,就像老鼠尿味。同時患兒智力發育落後的症狀也開始有所體現,如不會抬頭,無法集中注意力等;6個月後的患兒會有「軟」的表現,例如不會爬、扶著站立時會突然「軟趴」下去,近半數的患兒還合併有癲癇症發作。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持續的治療,就會最終造成中度至極重度的智力低下,成為智障,無法生活自理,甚至可能死亡。

  專家說,「鼠尿兒」並非無藥可救,關鍵是保護大腦發育儘可能不受損。患兒在1個月內接受治療,可不出現智力損害;半歲開始治療,智商可接近正常;1歲以後開始治療,智商常在50以下。然而,最讓父母擔憂的還不是醫療技術,而是特殊食品的成本。患兒所需的低苯丙氨酸食品價格遠高於普通食品,很多不富裕的家庭無力承擔。2009年,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與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作發起了「苯丙酮尿症(PKU)患兒特殊奶粉補助項目」,這也是國內首個關注PKU患兒的項目,由美贊臣公司在5年內向中西部地區的PKU新生兒免費提供美贊臣無苯丙氨酸配方粉。目前,這一項目已為在中西部地區募集的509名貧困PKU患兒免費提供了美贊臣無苯丙氨酸配方粉補助,建立了規範的PKU治療隨訪和管理體系。J205

相關焦點

  • 不吃肉能救地球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謝懿近年來,建議人們少吃肉來拯救地球環境的呼聲變得日益響亮。你也許會想,如果少吃肉可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那不吃肉豈不是更好?不過,每個人通過飲食攝入的熱量約有15%來源於肉、蛋、奶,改吃素以後需要吃更多的穀物來彌補這部分熱量缺失。總的來說,改吃素食可以減少耕地21%。
  • 不吃肉,真的能拯救地球嗎?
    如果人類都不吃肉,地球環境是不是會更好?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費數量驚人的肉、蛋和奶,光是一年消耗的肉就超過了一億噸。人類為此付出了昂貴的環境代價:任何農業都會傷害環境,而畜牧業造成的傷害是最嚴重的。
  • 中國每年人均吃掉一隻羊 少吃肉可拯救地球
    國人愛吃肉,雖然增長速度和需求總量均已成為世界第一,但人均肉品消耗量仍比國外那些食肉大國少得多。201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人均肉類攝入量已從不足9公斤增加到近64公斤,相當於一隻成羊的體重;而全球吃肉最多的國家紐西蘭,年人均消費肉類126.9公斤,澳大利亞(121.2公斤)、美國(117.6公斤)緊隨其後;排名前六的國家,年人均肉類消費全部超過100公斤。
  • PM2.5增痴呆風險,哈佛大學研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與過早死亡、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有關。近日,柳葉刀子刊發表了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稱,PM2.5也與多種神經系統疾病如痴呆有關。該研究分析了6300多萬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17年(2000-2016年)的住院數據。他們發現,空氣汙染與包括帕金森、阿爾茨海默氏症及相關痴呆症在內的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住院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 吃肉太多竟會汙染環境! 溫室效應的根源竟是它
    飲食排碳不容小覷溫室氣體主要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等會導致地球變暖的氣體。通常情況下,任何生物的活動都會產生溫室氣體,這本是一個正常現象,並且絕大多數溫室氣體會被地球自然「代謝」掉,但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過多,地球無法消化,溫室效應就會導致氣溫上升、全球變暖。
  • 蔡瀾都專門來吃的蛋奶糊,一口就能讓你上天
    人是水做的但廣東人是湯水涼茶糖水做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糖水在中國,中國糖水在廣東」如果說四川的代表是紅紅辣辣的火鍋那麼廣東的代表就是甜甜蜜蜜的糖水文明路和德政中路交界,被街坊稱之為「糖水一條街」。芒果杏仁豆腐很多人去到甜品店第一眼看到招牌都會眼花繚亂,種類多到選擇困難症加重。但是來這家店首選的菜品必須是杏仁豆腐。招牌杏仁豆腐,每桌必點產品。但是千萬別被它的名字騙了,雖然叫豆腐但實則沒有一點大豆成分。用新鮮的杏仁汁磨製而成,但口感吃起來像是豆腐,細膩嫩滑,入口即化。但杏仁味厚重,建議留在最後品嘗。
  • 闢謠|吃多油條會痴呆,用鋁鍋會腦萎縮?
    還有人認為,中國人常吃的一種早餐中也會添加明礬,而明礬中的鋁會誘發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英文簡寫AD)的發生。生活中真有那麼多危險因素嗎?阿爾茨海默病到底有沒有辦法預防?「所以總的來說,油條還是可以吃,鋁鍋還是可以用,不過不能多吃,特別對於合併了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來說,油條還是應該少吃。」郭起浩教授說,「中國人的許多行為與生活方式與歐美國家不同,其中一條就是中國城市老人吃油條比較多,這種特有的飲食習慣是不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是值得中國學者進一步研究的」。
  • 人類更適合吃素還是吃肉?營養專家給出一個「黃金肉素比」
    你更愛吃素還是吃肉?回答「吃肉」的人一定不在少數。近來網絡上「人類天生適合素食」的觀點廣為流傳,不禁讓喜歡吃肉的人疑惑:吃素真的比吃肉好嗎?《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從生理構造方面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並教你科學、放心的吃肉。
  • 愛吃肉危險?小心吃到「屍毒」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指出:這些東西多是致癌物質。在田納西州國立歐克瑞則實驗室,專門研究癌症的威廉李金斯克博士說:含硝 酸鹽的東西,連餵貓我都不用。4.肉食致癌英美兩國的科學家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比較研究,發現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產生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會 導致癌症。
  • 「天然蝦青素」是它,蛋白質是魚、蛋、奶的20倍,發育長個多吃
    「天然蝦青素」是它,蛋白質是魚、蛋、奶的20倍,發育長個多吃。任何食材都具有食補的功能,但這個食材補充的特別好。它就是河蝦,它的蛋白質含量是魚、雞蛋、牛奶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是很多媽媽都不知道的。你知道蝦的蛋白質是魚、蛋、奶的幾十倍嗎?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 瓜子吃多了變痴呆?可怕的是並非謠言
    引言 瓜子有著豐富的營養,是茶餘飯後,消遣的必備零食,但近年來不少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在瓜子中違法加入有害添加劑,使其成為致使「痴呆」發生的元兇之一。
  • 吃素好還是吃肉好?跟著內在的引導,想吃就吃
    有了決心之後,Alyse成為了一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也就是避免食用「所有」動物和衍生產品的素食主義……換句話說,她甚至連蛋奶都不會碰。與此同時,她在網際網路上記錄她的「植物生活之旅。她覺得「素食主義的生活方式」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了。
  • 拼命控制膽固醇,沒想到低了也會有危害?
    您說是不是他不吃雞蛋、不喝牛奶也不吃肉的原因呢?那肯定有關係啊,不吃這些蛋白質補不上怎麼長傷口啊!為什麼不吃肉蛋奶呢?我問她。因為他覺得這些膽固醇高,不能吃。唉,原來又是因為膽固醇。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人對膽固醇退避三舍。
  • 為什麼素食主義者說吃肉的人身上有「臭」味?
    首先,說吃肉的人身上有「臭」味是一個誤區,吃肉還是吃素與體味並沒有關係這和身體狀態,年紀,性別等綜合原因有關。年輕人比年紀大的好一些,一些老人身上味道會比較嚴重。其次,給一些素食主義者,造成吃肉的人身上有「臭」味這種假象的原因是任何食物,如果長期不吃、不接觸,再突然接觸,尤其是吃它的時候,都會對他的味道變敏感、不適應。
  • 英國醫生:少吃主食多吃肉,國家一年省3.5億
    ========================= 有很多人說:少吃主食,多吃肉,我吃不起啊。 特別是老年人,平時節省慣了,一碗麵幾塊錢就可以對付,根本捨不得吃肉。
  • 所以人類最終會吃素嗎?
    袁隆平爺爺花那麼大力氣,種出那麼多大米,就著小排骨糖醋魚宮保雞丁香辣蝦鍋包肉酸菜燉粉條火鍋烤肉紅燒帶魚…它們不香嗎?你非要吃蝙蝠!——網友。我們來問個更極致的問題吧:人類就一定要吃肉嗎?看這個問題,再想想今夜一桌子的大魚大肉,是不是有點倒胃口?
  • 巴氏奶、常溫奶,每天補鈣最應該選擇哪種奶?從多個方面告訴你
    在市面上銷售的奶類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如全脂牛奶、脫脂牛奶、舒化奶、高鈣奶等等。從加工方式上還分為巴氏奶、常溫奶。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對於每天都喝牛奶補鈣的家庭,在選擇巴氏奶、常溫奶上十分糾結,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從製作手法上,巴氏奶和常溫奶最大的不同在於滅菌工藝。巴氏奶,顧名思義主要採用巴氏消毒法,通過高溫加熱,以達到消滅牛奶中細菌的目的。
  • 大白兔冰淇淋散發著淡淡的奶香味,嘗一口,口感絲滑,一點冰渣也沒有
    大白兔冰淇淋在那麼多懷舊童年零食中,幾乎只有大白兔奶糖依然是到處可見的,印著一隻大白兔的糖紙,撕開後是一條長長的奶白色軟糖,是我童年最愛的零食之一。如果將大白兔奶糖加入冰淇淋,會是什麼感覺呢?答案是絕對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