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奶、常溫奶,每天補鈣最應該選擇哪種奶?從多個方面告訴你

2021-01-12 爆炸營養課堂

牛奶,被認為自然界中最完美的飲品之一,有著「白色血液」的稱號。其中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必需胺基酸、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鈣、鎂、磷等,是最佳的補鈣來源。

在市面上銷售的奶類品種也是多種多樣,如全脂牛奶、脫脂牛奶、舒化奶、高鈣奶等等。從加工方式上還分為巴氏奶、常溫奶。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對於每天都喝牛奶補鈣的家庭,在選擇巴氏奶、常溫奶上十分糾結,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

從製作手法上,巴氏奶和常溫奶最大的不同在於滅菌工藝。巴氏奶,顧名思義主要採用巴氏消毒法,通過高溫加熱,以達到消滅牛奶中細菌的目的。常溫奶則是採用超高溫滅菌消毒法,滅菌溫度要比巴氏奶高出一半還多,整體溫度能達到135攝氏度以上,從而達到無毒的目的。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方式,在營養保留下,消毒溫度較低的巴氏奶,其營養成分保留較多,味道較好,不好的地方在於保存時間較短,價格會更一些。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它需要保鮮儲存,所以我們在超市購買時,巴氏奶往往會和酸奶放在保險柜裡供人們挑選。

如果一直常溫保存,反而會影響巴氏奶的品質,長時間存放,甚至會增加細菌滋生,給身體帶來健康隱患。相比於巴氏奶,常溫奶更突出的是保日期時間長,因為可以長時間運輸,價格相對較低,並且還可以在常溫環境下保存,適合不喜歡去超市購物的人。

因此,無論是巴氏奶還是常溫奶各有各的好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對於特殊情況的人群,如典型乳糖不耐受就要另選擇酸奶或是舒化奶。

除此以外,在高鈣奶、早餐奶、核桃奶的選擇上,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就不用購買。並且,從營養價值上來看,因為它們突出了某個特點,以及增加奶的口感,還會額外添加核桃粉、糖、麥精、蛋粉等成分,價格也會偏高。

如果只是日常補鈣選擇牛奶或酸奶即可,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成年人每天補充鈣為800mg,50歲以上中老年人補充1000mg為宜 ,其中牛奶以及酸奶總量佔到300mg~400mg最佳。

各位朋友,如果你去超市會選擇巴氏奶還是常溫奶、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相關焦點

  • 巴氏奶和常溫奶 哪個更健康?
    走進超市裡,各種類型的牛奶產品五花八門,一般人們會習慣將它們分為「鮮奶」和「常溫奶」兩種。前者因為採用的是巴氏殺菌法,也稱為「巴氏奶」。一些消費者不知道「常溫奶」是使用了超高溫殺菌法,因此在密封的包裝裡可以長時間保存,下意識以為是因為加入了防腐劑,所以更願意選擇巴氏奶。到底哪種奶更營養,哪種奶更安全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說說這兩種奶,到底該怎樣選擇才合理。
  • 巴氏奶VS常溫奶,哪個更勝一籌?
    01 什麼叫巴氏奶?什麼叫常溫奶? 現在市面上的牛奶按類型分可分兩種:一種是新鮮牛奶,採用巴氏法殺菌,保質期短;一種是常溫奶,採用超高溫殺菌,保質期較長。
  • 巴氏奶和常溫奶有什麼區別?
    巴氏奶和常溫奶屬於兩種不同類型的牛奶,其區別在於殺菌工藝不同。巴氏奶採用的是巴氏殺菌法,殺菌溫度低於100℃,屬於低溫滅菌法。經過巴氏殺菌後,牛奶中仍保留了部分無害或者有益菌及細菌芽孢,因此巴氏奶需要在4℃左右的低溫下保存,保質期較短。
  • 為什麼超市裡的巴氏滅菌奶必須放在冰箱,UHT奶卻可以常溫保存?
    審核專家:王桂真國家一級營養師眾所周知,牛奶含有除了膳食纖維之外所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是大自然賦予人類最有益於健康的食品,被人們譽為「最接近完善的食物」,是當前家庭的必備食品,被稱為「白色血液」。牛奶的飲用歷史悠久,考古資料證實,我國原始畜牧業大約始於新石器時代,至少已有8000餘年的歷史。
  • 超高溫滅菌奶和巴氏消毒奶,哪個更適合孩子?包裝都會告訴你
    首先就要區分超高溫滅菌的牛奶和巴氏滅菌的牛奶有什麼區別。超高溫滅菌奶和巴氏消毒奶,哪個更適合孩子?一、超高溫滅菌奶牛奶通過超高的溫度進行消毒殺菌主要是想讓它的保質期更長一點,所以消毒的方式有些劇烈,會破壞牛奶的一些成分,它的優點在於相對於巴氏消毒的牛奶來說保質期時間要更長一點。
  • 市民難辨巴氏奶和高溫滅菌奶
    據了解,常見的牛奶中主要分兩種,被稱為「鮮牛奶」的巴氏消毒奶,是將生奶加熱到75℃至80℃,保質期僅在10天左右;另一種是將生奶高溫消毒後,保質期在45天以上的常溫奶。  《食品標籤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規定:「凡是經熱加工處理的預包裝食品,產品名稱不能含有『鮮』字」。  巴氏消毒奶因經過了80℃以下加熱消毒的加工處理不能稱為鮮奶。
  • 超高溫滅菌奶和巴氏消毒奶,哪個更適合孩子?包裝背後的字告訴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6歲以上的孩子,每天攝入奶或奶製品300毫升或300克。但是牛奶的營養價值還是不能忽略的。每次去超市給娃兒買牛奶,看著貨架上各種品牌的乳製品,選的時候總要挑花眼。看看牛奶盒子上,細心的會發現,有的是超高溫滅菌奶,有的是巴氏消毒奶,如果沒注意,你可能買回去的就並不是最適合孩子的。超高溫滅菌奶和巴氏消毒奶,哪個更適合孩子?
  • 牛奶大百科:國外都喝什麼奶?巴氏奶發源地UHT奶佔比95%以上
    有中國留學生也曾專門就此在國外超市做了實地調研,發現美國、比利時、德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義大利等發達國家,超市中的UHT奶隨處可見。經實地探訪,留學生還發現大部分消費人群並不在意UHT奶和巴氏奶的區別,覺得二者沒什麼不一樣,甚至還有些人認為,為了健康應該選擇殺菌更徹底的UHT奶。
  • 上班一族每天喝多少量的奶更合適?
    今天有一個朋友問我:我每天都喝奶,因為可以補鈣嘛,但是我不知道每天喝多少更合適?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這是一個很注重健康的人,所以吃了某一種健康食物,還想知道吃的量是多少?今天熊苗營養師來分享給大家,畢竟這個看似很小的問題,但是對每一個需要補鈣的人來說都非常希望了解。
  • 牛奶中有大學問,UHT奶和巴氏奶你足夠了解嗎?
    你對日常喝的奶有多少了解呢?儲藏和飲用的方式是正確的嗎? 從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形態來看,乳製品有液奶(通常包括巴氏奶、純牛奶、調製乳)、酸奶、奶酪、奶粉、黃油等不同品類。全球乳製品消費以液奶和奶酪為主,歐美等國家以奶酪為主,我國則是以液奶和奶粉為主。
  • 巴氏奶保質期太短?超巴氏奶破局!
    此前網上常有一種論調稱「發達國家都喝巴氏奶,不喝常溫奶」,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常識。實際情況是世界各國因飲食文化、個人喜好、奶源情況等情況不同,在常溫奶和巴氏奶選擇上各有所側重:比利時、西班牙、法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常溫奶(即UHT奶)市場佔有率在90%以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喜歡巴氏奶多一些。
  • 科學網—巴氏殺菌奶,巴適!
    中墾華山牧生產加工車間 秦志偉攝 ■本報記者 秦志偉 聽說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將巴氏奶殺菌溫度降至 可喜的是,成立僅3年多的中墾華山牧經過無數次嘗試和探索,將巴氏奶殺菌溫度從85℃/15s降到75℃/15s,成為陝西市場上首家實現75℃/15s巴氏殺菌工藝的乳企。 走進中墾華山牧生產加工車間,「巴氏殺菌鎖住鮮活」的字眼格外醒目。正是因為採用先進的工藝,才讓原料奶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得以保留。比如抑制腫瘤血管再生有作用的乳鐵蛋白,但怎麼留住它們是一門大學問。
  • 進口巴氏殺菌奶最近攤上大事了
    全程冷鏈運輸是考驗巴氏殺菌奶是指對鮮牛奶採用低溫的巴氏殺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為72℃-85℃),通過巴氏殺菌原奶中的有害微生物一般都已經殺死,既能夠達到安全飲用標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鮮牛奶的營養和風味。但這種牛奶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等各個環節,都要求在4℃左右的環境中冷藏,保質期比較短,一般為7天左右。
  • 牛奶大百科:都是純牛奶,UHT奶和巴氏奶有什麼不同?
    在國外市場上,UTH奶和巴氏奶同時存在,不同國家由於自然條件和消費習慣的差異,各自有所偏重,比如在巴氏奶技術誕生的國家法國、西班牙等,都是以UHT奶為主。國內市場,受國情、奶源分布、消費習慣等多重因素影響,UHT奶以其安全、方便、營養等優勢佔據主導地位,在一些冷鏈條件較好的大城市還有巴氏奶、超巴氏奶等產品進入消費者餐桌。
  • 挑選優質奶的秘密全在這了
    碰巧這首洗腦的歌在我耳邊迴蕩,原來我海拔不夠可能是奶喝少了。從小我們便知道,喝牛奶有利於兒童、少年的成長發育,也能促進成人骨骼健康。但喝牛奶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真的知道嗎? 1 奶,我們喝夠了嗎?
  • 餐桌上的進化論:大有學問的常溫奶
    由於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溫下容易滋生大量細菌,所以牛奶一度是窮人無奈下的食物選擇,有錢人則對它敬而遠之。隨後,技術的發展為牛奶的流行帶來了新的機遇。19世紀中期,巴斯德滅菌法出現,牛奶逐漸進入大眾消費視野。到了20世紀,隨著火車的出現使運輸牛奶更為便捷以及冰箱的問世是的牛奶更易保存,牛奶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起來。
  • 澳洲鮮奶保質期7天賣到中國增至21天 真是巴氏奶嗎
    南都記者發現,液態奶不僅品種多,而且產地來源廣泛,包括澳洲、德國、英國、韓國等,各種品牌數量約在15個左右。與常溫奶相比,巴氏奶的數量確實是少數,如果不算酸奶的話,有三四個品牌。但在線上,跨境購或海淘產品的種類明顯豐富很多,尤其是韓國,就有三四個品牌,十幾個品類的產品在銷售。  只有巴氏殺菌的牛奶才能稱為鮮奶,與超高溫殺菌的常溫奶相比,巴氏殺菌奶保質期特別短。
  • 常溫奶失寵,蒙牛伊利光明血拼鮮奶,一升5塊錢,水比奶都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 華商韜略 | 文 Bonnie 當一盒950ml的鮮奶從日常的12.8元/ 盒,驟降到5.5元時,我想注重健康和養生的你,
  • 餐桌上的進化論:大有學問的常溫奶
    由於牛奶不易保存,在常溫下容易滋生大量細菌,所以牛奶一度是窮人無奈下的食物選擇,有錢人則對它敬而遠之。  隨後,技術的發展為牛奶的流行帶來了新的機遇。19世紀中期,巴斯德滅菌法出現,牛奶逐漸進入大眾消費視野。到了20世紀,隨著火車的出現使運輸牛奶更為便捷以及冰箱的問世是的牛奶更易保存,牛奶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起來。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根據乳企對巴氏奶的宣傳來看,在殺菌溫度和時間上卻有著多方的「聲音」。巴氏奶一般是在72℃-85℃的溫度下加熱10-15s進行殺菌,現在已有不少企業將殺菌溫度變為了75℃。乳企越來越多趨向主打「新鮮」,選擇相對更低的鮮牛奶殺菌溫度,逐漸開啟了75℃巴氏殺菌鮮牛奶時代。75℃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巴氏鮮牛奶之所以比常溫牛奶更好,主要是因為巴氏牛奶的滅菌溫度低從而更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中的鮮活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