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網上常有一種論調稱「發達國家都喝巴氏奶,不喝常溫奶」,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常識。實際情況是世界各國因飲食文化、個人喜好、奶源情況等情況不同,在常溫奶和巴氏奶選擇上各有所側重:比利時、西班牙、法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常溫奶(即UHT奶)市場佔有率在90%以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喜歡巴氏奶多一些。
但巴氏奶保質期一般只有3-7天
考慮到抽檢等因素
到達超市的時候已經臨近保質期
近些年
在國外乳品市場出現了一種的新趨勢:
延長貨架期
(Extended Shelf Life,簡稱ESL)
既能保留和巴氏奶一樣的口感
又能大大延長保質期
最近筆者跟隨一個考察團到日本、韓國
在超市就發現冷藏區的牛奶
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保質期僅為3-7天的巴氏奶
有的產品保質期可以延長到15天
Q:什麼是延長貨架期?
延長貨架期(ESL)的概念早在1960年的北美就已出現。因為這種牛奶保質期長,又保留了較好的口感,所以很受歡迎。目前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都在力推這一概念,從全球乳品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延長貨架期已成為全球趨勢。
延長貨架期(ESL)其實並不是指具體的殺菌方式,而是一種管理理念,是指從原奶到最終產品的各個環節都儘量減少任何形式的二次汙染,減少菌落總數,來達到延長貨架期的目的。
ESL產品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殺菌方式是超巴氏殺菌技術,這是一種能夠保留和巴氏奶一樣的口感,又克服了巴氏奶保質期過短這一難題的殺菌技術,而採用超巴氏殺菌技術的超巴氏奶,已經成為ESL品類中最受關注的乳製品。
Q:什麼是「超巴氏奶」?
簡言之,就是使用超巴氏殺菌工藝技術殺菌的牛奶。超巴氏殺菌技術是指殺菌溫度為125-138℃,保持2-4s,並將產品冷卻到7℃以下貯存和銷售的技術,這項技術其實是巴氏殺菌技術的一種。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在解釋巴氏殺菌技術的時候,其中就包含超巴氏:「殺菌乳是將生新鮮牛乳經淨乳、預熱、均質,經巴氏殺菌製得的液體產品。巴氏殺菌通常採用63-66℃保持30分鐘,或72-75℃保持15-20秒鐘,或125-138℃超巴氏保持2-4秒鐘的殺菌。」
值得注意的是,超巴氏奶不是無菌罐裝,也沒有達到商業無菌的標準,因此在儲存和分銷時還是需要保持低溫冷藏的,這樣也就保留了和巴氏奶相似的口感。
Q:超巴氏奶為什麼會流行?
眾所周知,目前液態奶加工工藝主要有兩種:巴氏殺菌工藝和超高溫瞬時滅菌工藝,對應的牛奶產品就是巴氏奶和UHT奶(俗稱常溫奶)。
巴氏殺菌工藝誕生最早,通常採用63-66℃保持30分鐘、或72-75℃保持15-20秒的熱處理工藝。但因為滅菌溫度低,營養相對全面,不過巴氏殺菌並不能將生乳中的微生物完全殺死,這些微生物隨著溫度升高會繁殖。因此,巴氏奶從離開生產線,到運輸、銷售、存儲等各個環節,都要求在2-4℃左右的低溫環境中冷藏,而且保質期比較短,只有3-7天,因此奶源地距離市場端有一定要求,難以擴大更廣的銷售半徑。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誕生了超高溫瞬時滅菌工藝(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即生牛乳在135-140℃下保持2-4秒殺菌所得的產品。這種技術在保留主要營養成分的同時,能徹底殺死生乳中的有害微生物,加之與無菌灌裝技術的結合,在不需要冷藏、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劑的條件下,保質期可長達1.5-8個月,大大突破了過去巴氏奶的銷售半徑問題,可以解決全球奶源與市場不匹配的問題。
技術發展到今天,為了滿足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選擇,有沒有辦法既保留巴氏奶的口感,又能延長保質期的產品呢?
正是基於這一需求,超巴氏奶應運而生,日本、韓國、德國目前比較流行。超巴氏比常見的巴氏殺菌溫度更高,但相比UHT技術,並不能做到完全滅菌,因此仍需冷藏。
此前,因國外超巴氏奶牛奶進入中國市場後,長達15天的保質期讓很多人感到困惑,但其實在很多國家並不會根據加工工藝來對牛奶進行分類,比如日本的乳製品就只有冷藏和不需要冷藏,並沒有巴氏奶和UHT奶或超巴氏之分。德國2009年後殺菌方式是自願標註,也可以不表示區別。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全球乳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便利。在健康成為全球共識的大背景下,只有乳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才能滿足全球消費者更加豐富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