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臺使用遙感影像和物候學算法繪製巴西中西部大豆種植面積圖

2021-01-14 智慧農業技術資訊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臺使用遙感影像和物候學算法的大豆種植面積製圖的論文。

大豆是巴西農業綜合企業的主要作物。對這一作物的近實時監測在產量估計、進展識別和作物位置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旨在利用巴西馬託格羅索州Google Earth Engine系統中的時間序列多光譜圖像和植被指數(近紅外和紅光)幾乎實時地估計和繪製大豆面積。通過使用垂直作物增強指數(PCEI)識別的大豆區域,創建了2016/2017年作物每年的MODIS、OLI和MSI圖像垂直植被指數(PVI)的多時相算法。

研究還旨在評估使用Landsat 8/OLI、Terra/MODIS和Sentinel-2/MSI傳感器系統對這些地區的監測,並驗證GEE平臺在處理多時相圖像方面的潛力,以便根據作物的大規模物候特性,檢測種植大豆的地區。

根據馬託格羅索州大豆作物的農曆選擇時間間隔。8月進行土壤校正和施肥,3月下旬進行乾燥和收穫,9月至11月播種。利用該指數產生的結果,計算了Silva Junior等人提出的垂直作物增強指數(PCEI)。PCEI指數使用以紅色和近紅外波長為中心的反射因子值,範圍從-1到1,這允許驗證物候學中觀察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的巨大正差異。高PCEI值表明像素反射是大豆作物的可能性。

式中:MaxPVI—大豆最大發育期觀測到的最大PVI值;MinPVI—播種前和/或出苗期觀測到的最小PVI值;S—增強係數;g—增益因子。


所有中等空間解析度的傳感器都使用了20%像素百分比的雲。為了便於圖像分離和自動化作物監測,沒有對每個最小和最大PVI值使用特定日期,而是指所確定的大豆收成期的一個時段,在該時段中,僅使用 .filterDate()和  median()生成一幅圖像,其中圖像的最佳像素位於規定的時間間隔內。因此,使用了四個時期,兩個用於最小PVI,兩個用於最大PVI。由於馬託格羅索州幅員遼闊,各地區生長季節不同,各時期的日期也不同。


圖2. 大豆種植面積(Km)的空間分布,根據在多時間算法分類中使用的相應傳感器(MODIS(a)、OLI(b)和MSI(c))。

圖3.由IBGE估算的值與由市一級的MODIS(a)、OLI(b)和MSI(c)圖像產生的值之間的差異(公頃)。

圖4.所研究的141個市的不同大豆面積監測方法估計值的箱線圖,以及用不同傳感器測量的面積與用IBGE估計值測量的多時相圖像之間的相關性。

在雲中實現和改進的算法顯示了在巴西馬託格羅索州大豆區域製圖的良好潛力。利用MODIS圖像,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臺對大豆面積進行監測,是一種可行的、有前途的大規模大豆面積自動估算方法。




全文閱讀:

Carlos Antonio da Silva Junior,Antonio Hérbete Sousa Leonel-Junior,Fernando Saragosa Rossi,Washington Luiz Félix Correia Filho,Dimas de Barros Santiago,José Francisco de Oliveira-Júnior,Paulo Eduardo Teodoro,Mendelson Lima,Guilherme Fernando Capristo-Silva. Mapping soybean planting area in midwest Brazil with remotely sensed images and phenology-based algorithm 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platform[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20,169.

https://doi.org/10.1016/j.compag.2019.105194.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文獻


往期精彩

一、熱門資訊內容

農業遙感應用的綜述

基於對象的土地覆蓋監督分類研究綜述

利用Landsat影像提取耕地地塊


二、農業遙感

利用高光譜植被指數估算植被含水量

圖像的解析度是否限制了無人機在作物育種中的應用?

基於離散小波變換分析的冬小麥葉片氮濃度評價


三、農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

收穫機器人自動識別成熟番茄

採集機器人基於傳感器的U型轉彎實現方法

農田機器人視覺測距系統


四、深度學習方法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

一種用於高粱頭狀花序檢測和計數的弱監督深度學習框架

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從3D點雲自動分割大豆植物

一種基於深度學習方法的香蕉葉病害分類


五、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

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一)哨兵

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二)MODIS傳感器

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三)Landsat

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四)NOAA/AVHRR

常用的遙感衛星數據(五)ASTER


六、院士專家報告

院士專家主題報告 | 智慧農業專題

專家講座 | 李世衛—GEE基礎教程

專家講座 | 閻廣建—《MODIS與VIIR Global LAI/FPAR產品的生成與評價》


七、科技論文寫作


「英文科技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六)

「英文科技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七)

「英文科技寫作學習討論小組」讀後感(八)


八、智慧農業資訊

2020年2月16日 第九期

2020年2月23日 第十期

2020年3月1日 第十一期


向左滑動圖片後,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怎麼使用google earth studio
    背景從google earth 生成的影片, 生成的視頻較大, 而轉換格式後,影像特別不清晰, 所以嘗試了google earth studio,發現效果,還挺不錯. 由此記錄一下.工具Google earth studio, After effects步驟1. 註冊Google earth studio帳號因為該功能目前處於測試狀態, 所以申請帳號需要審核.
  • 美豆天氣炒作 中西部凍害引發對大豆種植的擔憂
    雖然冰凍的氣溫可能不會對播種的大豆種子產生太大的影響,但它會對正在生長的大豆幼苗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消息人士稱,美國最大的大豆產區中西部地區的農民仍在檢查大豆作物受損情況和重新種植的前景。一位農業分析師表示,美國的大豆再植期不能超過5月份。6月份大豆種植延遲可能使大豆作物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夏季乾旱和冬季冰凍的影響。
  • USDA參贊報告:基於中國的強勁需求 新季巴西大豆種植將繼續擴大
    受國內豆油需求的推動,大豆壓榨料預計為4400萬噸。隨著商用卡車繼續在公路上往返,將農產品運往港口,生物柴油需求僅略有穩定。儘管新冠大流行病帶來了困難,但巴西的基礎設施運行一切正常。 大豆產量2020/21種植面積和產量預測不變報告繼續預測下一季大豆種植面積將擴大到3850萬公頃。預計種植面積將增長4.05%,高於過去五個年度2.8%的年平均增長率。
  • 大豆成巴西農產品出口主力軍
    作為世界農業大國,巴西大豆、柑橘、咖啡等經濟作物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大宗農產品成為國家主要的出口創匯來源。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更令巴西經濟墜入低谷。面對困境,巴西政府充分利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等優越自然條件,強調增加糧食產量,大力推動農產品出口,其中更以大力發展大豆產業為突破口,大豆成為巴西農產品出口的主力軍。
  • 遙感影像變化檢測數據集
    Hi-UCDHi-UCD專注於城市變化,並使用超高解析度圖像構建多時態語義變化以實現精細的變化檢測。Hi-UCD的研究區域是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一部分,面積30平方公裡。2017-2018年有359對圖像,2018-2019年有386對,2017-2019年有548對,包括圖像,語義圖和不同時間的更改圖。每個圖像的大小為1024 x 1024,空間解析度為0.1 m。
  • 美國大豆定價體系的構成:定價權形成機制和要素
    石油的定價是以紐約商品交易所的WTI和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的布倫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有色金屬的定價是以倫敦金屬交易所和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金屬期貨價格作為基準;而大豆的定價則是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交易的農產品期貨價格作為基準。  在19世紀40年代,芝加哥憑藉以北美五大湖為依託的地理位置,利用臨近中西部肥沃農場的優勢,快速發展成為穀物的集散地。
  • 【技術篇】利用google earth製作地形等高線,代替地形圖
    ☀定期推送測量資訊,資源共享,求職招聘,測量軟體,測量書籍規範 ,5800編程,土石方計算等諸多優質內容,測量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60度至南緯56度之間,面積超過1.19億平方公裡的 9.8萬億字節的雷達影像數據,覆蓋全球陸地表面的80%以上,該計劃共耗資3.64億美元,獲取的雷達影像數據經過兩年多的處理,製成了數字地形高程模型,該測量數據覆蓋中國全境。
  • 巴西農業機構預測2020—2021年度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
    巴西農業供應公司網站11月10日報導,11月10日,巴西農業供應公司發布2020—2021年度第二次農作物生產預測報告。報告顯示,巴西2020—2021年度農作物產量預計2.689億噸,與2019—2020年度相比增長1190萬噸(4.6%),較上月預測上調26.9萬噸,將創歷史新紀錄。
  •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中國首批高解析度衛星影像圖發布 可監測罌粟大麻 2014-09-30 09:42:56  高分二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觀測幅寬達到45公裡,在亞米級解析度國際衛星中幅寬達到最高水平。8月19日,高分二號衛星成功發射,並於3天後首次開機成像並下傳數據。截至9月29日,高分二號衛星已生產標準化圖像產品19287景,覆蓋面積超過976萬平方公裡,涵蓋我國全部的領土面積。
  • 國產高分辨遙感影像在峽江樞紐庫區監測中的應用
    最後,利用面向對象分類方法對兩期影像進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和地類變化分析。試驗結果表明:利用面向對象方法可實現對庫區高分影像土地利用信息的精確提取,總體分類精度達到87.9%,Kappa係數為0.836,完全滿足遙感應用的精度要求。
  • 國產大豆具有高蛋白、非轉基因優勢,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下降——
    在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和印度世界5個主要大豆生產基地中,中國大豆以其高蛋白、非轉基因、可食用的優勢,暢銷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市場,產量和消費量在世界上佔絕對優勢。 大豆是一種高度國際化的農產品,只有認識到國產大豆的優勢,才能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 遙感城市變化:碧空慧眼裡的處處風景
    遙感衛星是環繞著地球的「慧眼」,其從太空傳回的遙感影像就像是地球的自拍照,顯示了城市土地景觀覆蓋/利用的現狀(圖1)。通常用於觀測城市的遙感數據包括Landsat影像、Sentinel影像、Gaofen影像、WorldView影像等。
  • 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可繪製三維立體場景圖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儀式上表示,2020年是高分專項數據應用推廣建設的關鍵年,要強化數據應用推廣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體系效能,推進遙感應用產業發展;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機制創新,打造國家級遙感數據共享應用服務平臺;要加強國際數據交流共享、國際產品生產服務等核心能力建設,進一步塑造「中國高分」國際合作核心品牌,促進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轉變;
  • Google Earth不能用了,地理老師還能用什麼
    那麼,要用衛星影像的地理老師怎麼辦?這裡用我有限的信息推薦一些替代方案,按使用需求來介紹,如果你有更好的選擇,歡迎留言推薦!使用方法極為簡單,在這個地圖上放大瀏覽到你要獲得影像的區域,會出現些紅點和藍點或數字(數字表示這個位置有多張影像),點擊任意一個點,就會彈出一個氣泡給你預覽這個點代表什麼(如下圖)
  • 王紹光:大豆的故事——資本如何危及人類安全
    從1996年開始,在跨國種子公司的推動下,各種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都在快速擴大,包括玉米、棉花、油菜籽,但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擴大的速度最快,尤其是在阿根廷、美國和巴西。在阿根廷,轉基因大豆佔大豆種植總面積的比重於2000年便超過90%;幾年後,這個比重在美國也跨過了90%大關。與阿根廷毗鄰的巴西曾一度花大氣力抵禦轉基因大豆的入侵,但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 【豆粕】種植面積報告意外利多 連粕大幅上漲
    美豆漲至近三個月高位,因美國種植面積小於預期給與方向。美國農業部(USDA)周二公布,美國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預估為8,382.5萬英畝,市場此前預估為8,471.6萬英畝,3月預估為8,351萬英畝,短期美豆市場將維持偏強震蕩走勢。
  • 科學網—農業遙感:修煉災情監測的「火眼金睛」
    他告訴《中國科學報》,遙感技術的特點在於能夠獲取精細化的格網數據,即能夠以空間上連續的方法監測單位面積內農作物的種類、面積、長勢、單產狀況,並估算耕地土壤墒情、病蟲害等作物生長狀態和生長環境信息,滿足指導農業生產及時性的需求。 農業旱災實為我國最常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粗略估計,因乾旱造成糧食減產和經濟損失約佔氣象災害造成經濟總損失的一半以上。
  • 遙感技術在耕地「非糧化」監測中的應用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提出了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意見》強調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
  • 我科學家提高更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算法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隨著衛星遙感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人們可以越來越準確地獲得種植面積、苗情等多種數據。然而,不同的衛星解析度、觀測周期不同,如何才能提高遙感數據的精確度?近日,一種新的融合算法被研發出來,該算法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遙感團隊聯合美國農業部水文遙感實驗室共同研發。
  • 谷歌地球 Google Earth Pro中文免費版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是一款谷歌官方推出的虛擬地球儀軟體,通過使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軟體用戶能夠免費瀏覽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同風景的高清衛星圖片,讓你足不出戶就了解全世界。並且還有很多特色的功能來等你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