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數學、信息學多領域專家齊聚一堂,探討人工智慧在骨科方面的...

2021-01-11 瀟湘名醫

健康大河南訊:(圖文:魯亞 方帥)談骨論今,智引未來,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必將對醫學事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骨科領域。2020年12月29日,「河南省數字圖形圖像學會人工智慧骨科專業委員會學術論壇」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東花壇院區成功召開。會議邀請到了數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在骨科領域的研究新成果,發展新方向,讓更多的同道可以了解人工智慧骨科專業的前景。

本次會議特別邀請到浙江大學孔德興教授,河南省數字圖形圖像學會人工智慧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副院長曹向陽教授,河南大學龐志峰副教授,科大訊飛洛陽語音雲創新研究院閆潤強院長,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趙移畛,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憲明院長,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張穎副主任醫師,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王慶豐副研究員帶來全方位、多層次的學術講座以及精彩的點評與討論。

會議現場

浙江大學孔德興教授致辭

孔德興教授表示,為了戰勝新冠疫情,廣大醫務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此向醫學專家、廣大的醫務人員致敬並表示衷心的感謝。2020年,在曹向陽主委等專家的帶領下,專委會在學術交流、臨床診斷、科學研究以及產業轉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人工智慧、大數據、健康中國已經被列入國家的重要戰略,科技部加大了對科技特別是交叉學科的知識力度,未來,人工智慧骨科將會繼續綻放光彩。同時,也真誠的希望學會發揮交叉、創新、引領等作用,在學術研究、骨科標準化資料庫建設以及骨科的行業標準等方面有所建樹,為健康中國、國家分級診療等國家重大戰略做出應有的貢獻。

河南省數字圖形圖像學會人工智慧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副院長曹向陽致辭

曹向陽副院長講到,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是國家骨傷科區域診療中心、國家中醫骨傷科重點學科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骨傷科協作組大組長單位。2016年8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了人工智慧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主要方向,強調重點發展大數據驅動的智能技術方法,突破以人為中心的人機融合理論和關鍵技術,研製相關設備、工具和平臺,在基於大數據分析智能方法的基礎上,開展相關研究,取得突破,在醫療行業形成示範應用。人工智慧的春天已經來了,而且是國家的重大創新項目,這必將推動全國以及全省人工智慧在骨傷科領域的創新發展。

據了解,2020年11月3日,新華社重磅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也提到了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產業深入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的發展。

聽完孔德興教授、曹向陽副院長的精彩致辭後,我們了解了人工智慧結合臨床醫學在骨科發展中的重要性,此外還有部分專家教授針對人工智慧技術帶來了不同方向的專題講座。

曹向陽作《AI如何輔助醫生決策》專題授課

龐志峰作《數學理論在臨床醫學影像中的應用》專題授課

閆潤強作《人工智慧技術在醫學中的應用研究》專題授課

張憲明作《智能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專題授課

張穎作《股骨頭壞死圖像評估》專題授課

趙移畛作《基於大數據的臨床專科數據中心構建與應用-以骨質疏鬆為例》專題授課

會議現場

據了解,本次論壇聚焦於「人工智慧與骨科未來」這一主題,本次會議的召開將有利於推動我省人工智慧與骨科臨床、科研、大數據的跨界融合,促進人工智慧在骨科及其它醫學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推動骨科快速走向智能化、精準化、微創化,造福廣大骨病患者。

【來源:中原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專家齊聚共話第三代人工智慧演進路徑丨CNCC大會論壇
    院士、教授、企業專家將會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第三代人工智慧的演進路徑,相信不論是學者還是企業都將在這一論壇中受益頗深,值得期待。本論壇將針對第三代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在統計學習和類腦學習兩條路徑之間應如何選擇,行為主義驅動還是連接主義驅動等觀點展開思辨和探討。
  • 海南將大力推進運動醫學發展 保障國際性和國內重大體育賽事舉辦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8日消息(記者王洪旭)11月27日至29日,第十七屆國際骨科運動醫學與關節外科論壇暨海南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年會在海口召開,共設29個學術專場,運動醫學領域專家齊聚一堂,交流和探討前沿技術,為海南大力推進運動醫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自貿港建設提供有力健康保障
  • 【精準醫學】廣州組學與臨床大會11月舉辦,推進組學臨床應用
    ,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研究分析的技術手段——組學技術已成為新時代精準醫學的重要方式。當前,精準醫學的發展已經全面進入多組學時代。多種高通量的組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早已被組合應用到不同的課題研究和臨床應用中,為科研與臨床提供更精準的檢測、診療手段。精準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組學研究技術百花齊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步擴大了組學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的距離,造成組學研究與臨床應用脫節。臨床醫生往往受困於「相關疾病我應該選擇何種組學技術進行檢測和研究?」
  • 促進生物與數學學科
    湖南日報8月3日訊(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盧宗旺)8月2日,由廣州大學主辦、懷化學院承辦的2015生物數學國際學術會議,在懷化學院舉行。    荷蘭科學院院士奧都·迪克曼,芬蘭科學院院士麥茨·吉倫伯格,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麥可·特瑞利及著名數學家詹姆士·基納、哈爾·史密斯、大衛·特曼、葛倫·韋伯等,與來自中國大陸各地高校的數學、生物學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探討數學與生命科學及醫學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課題。
  •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及其他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1-19
  • 2019全球智博會高峰論壇重磅公布,院士齊聚探討人工智慧發展與未來
    今年共計 12 個專業特色展區,包括科技部人工智慧開放平臺展區、智能視覺展區、智慧城市展區、智慧醫療展區、新品發布區、智能製造展區、機器人/無人機展區、園區展區、國際展區、新品發布區、大數據展區、核心基礎層;展會同期將舉辦千人規模的全球人工智慧高峰論壇,集結諸多國內外院士、圖靈獎得主、業界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未來,並將召開 20 餘場人工智慧相關議題的創新分論壇,涉及無人駕駛、
  • 知名專家「雲」聚 共同探討神經醫學學科發展
    本次論壇強調與醫生臨床、科研實際需求相結合,國內外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影像、病理、護理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線上,通過大會主旨演講、各亞專科分會場專題報告等不同形式,對神經科學領域前沿和熱點問題、技術和理念進行了廣泛交流。
  • 眾多行業專家齊聚東莞 探討幹細胞臨床應用的「奧秘」
    日前,由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的東莞市重大科普活動「幹細胞與再生技術臨床應用研討學習班」大型研討會在莞舉行,眾多行業專家齊聚東莞參與研討活動。研討會還採取線上直播方式,為學員科普傳授幹細胞與再生技術在臨床應用方面的進展。
  • HU-BBS:河南省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
    省傑出人才、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大學人民醫院)王梅雲教授應邀分享「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應用」主題報告。基礎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物理與電子學院和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以及第一附屬醫院、淮河醫院等專家學者60餘人在現場共享高端學術盛宴,校內外多名專家學者和廣大碩博研究生通過騰訊會議在線參加研討。
  • 華西醫院副院長龔啟勇: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丨CMAI 2018
    來自全球的20多位專家學者、醫生和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醫療、醫學圖像分析、機器學習等熱點領域開展了歷時兩天的深入交流與探討。作為大會上午醫學人工智慧前沿環節的重量級嘉賓,龔啟勇教授向與會觀眾分享了題為「腦醫學與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的精彩專題報告。
  • 中英科學家聚焦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
    、工程師及產業界代表4日齊聚復旦大學。2017首屆中英智慧機器人論壇舉行 芊燁 攝   中英科學家申城聚焦智慧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究 達成「上海共識」  中新網上海7月4日電 (記者 陳靜)來自中英兩國智慧機器人與類腦人工智慧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及產業界代表4日齊聚復旦大學,共同展望智慧機器人領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研討感知記憶
  • 第八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醫學科學與工程領域分論壇」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12月24日,由醫學部與應用心理研究所聯合舉辦的第八屆北洋青年科學家論壇——「醫學科學與工程領域分論壇」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召開。來自牛津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多倫多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25所海內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近30名優秀青年科學家齊聚天大,面向醫學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熱點問題展開探討與交流。
  • 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
    ,圍繞圖像計算和數字醫學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論、算法與應用問題進行學術討論,旨在促進電子信息(包括計算機、自動化與生物醫學工程)、數學和醫學等領域學者的交流與合作。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學科學術盛宴
    ,旨在促進電子信息(包括計算機、自動化與生物醫學工程)、數學和醫學等領域學者的交流與合作。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綠葉醫療克利夫蘭醫學聯合項目 2019 年的那些事兒
    、共建、共贏及在醫、教、產、學、研、融、用等各層面的交流與合作展開深入探討,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 2030」願景貢獻力量,進一步改善中美乃至全球範圍患者診療水平。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與綠葉醫療(中國)受邀參與出席本次大會專家探討  包容並進6 月及 11 月,順利召開綠葉醫療克利夫蘭醫學聯合醫學專家委員會(Physician Advisory
  • 中外專家學者齊聚桂林探討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發展
    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英國等國家科學院的數十位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與會,圍繞「地理信息科學走向大數據時代的可持續發展」主題開展研討交流。此次會議由桂林理工大學和武漢大學共同主辦,以新時代大數據為背景,深入研討遙感測繪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和實踐應用以及校企創新合作。
  • 第三屆「浙東骨科高峰論壇」開幕
    第三屆「浙東骨科高峰論壇」盛況空前,吸引了國內外百餘名專家和500多名學員。 不久的將來,鋼板能被人體吸收,相當部分患者無須二次手術取鋼板了!這是記者從寧波市第六醫院主辦的第三屆「浙東骨科高峰論壇」上獲悉的重磅消息之一。
  • 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長春 「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nbsp&nbsp&nbsp&nbsp11月14日,中國工程科技「先進光電領域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論壇在長春市南湖賓館召開,四百餘位光學專家齊聚一堂,聚焦光電領域發展趨勢,獻計前沿技術發展。
  • 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中西醫結合...
    本次會議邀請到省內外多位著名專家教授前來為大家進行授課,會議採用「線上+線下」,視頻和現場相結合的模式同步召開。27日下午舉辦了「青年論壇」和「骨科專業委員會全委會」兩場會議。28日上午舉辦開幕式,來自省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等200餘人齊聚一堂,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萬春友,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董建文,山東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畢榮修,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副院長李剛,泰安市衛健委中西醫結合科科長吳文濤,泰山區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楊衛兵,泰安市中醫二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興湧,泰山區政協副主席、泰安市中醫二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