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庸先生的長篇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提到過一種虛構的毒藥——「三屍腦神丹」,它是「日月神教」中的一種陰損至極的毒藥,藥中有三種屍蟲,服食後無異狀,但到了每年端陽節午時,若不及時服用克制屍蟲的解藥,屍蟲便會脫伏而出。一經入腦,服此藥者行動便如鬼似妖,連父母妻子也會咬來吃了。東方不敗曾強令屬下服用此藥,每年以解藥相要挾,以使他們死心塌地聽從驅使。這種藥是日月神教教主的專利,煉製方法與解藥只有教主知道,也是教主控制教眾的一種手段,那麼三屍這種說法是金庸先生自己獨創的嗎?其實三屍這個詞彙來源於中國道家的說法,在中國道家經典善書《太上感應篇》中就提到過三屍的概念,三屍就是三屍神,接下來我們就從經典中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太上感應篇》中的三屍神】
【經文】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註:重言「又」者,見可畏之甚也。「三屍」,人身中自有之神,即是精氣神之所聚,分而為三也。庚申日,諸神上天奏事,三屍神乘人寐時,亦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故學道之人,有「守庚申」之說,永夜不眠,令三屍不得出,久則滅除。雖然,若未能修德,徒守庚申,只增罪過,何能令三屍勿言也?
【譯文】
註:重複說「又」字,可見神明鑑察之嚴格,多麼可怕!三屍神,是人身體中的神,又叫「三彭」或「三蟲」。人體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各有一神駐蹕其中,統稱「三屍」,三屍姓「彭」,上屍名「踞」,中屍名「躓」,下屍名「躋」。每到庚申日,諸神上天庭奏事,三屍神乘人熟睡之時,離開人的身體,上達天庭,報告人的罪過。所以修道的人,有「守庚申」的說法,每到庚申日這一天,整夜不睡,令三屍神不能離開,時間長了,三屍神就滅除掉了。雖然如此,如果不能修身立德,僅僅依靠「守庚申」,只能增加罪過,怎麼能限制三屍神不說話呢?
【按】太上感應篇中說的三屍神,到底有沒有呢?雖然現代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宇宙中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需要人類的探索。尤其是跟人自身有關的生命科學,雖然人類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相對於未知的自然來說,人類的所知有如滄海一粟。
猶如宇宙中「暗物質」(Dark matter)的提出,在大量的天文學觀測中發現了疑似違反牛頓萬有引力的現象,於是科學家在理論上提出了可能存在於宇宙中的一種不可見的物質,給它起名叫暗物質。現代天文學通過天體的運動、牛頓萬有引力的現象、引力透鏡效應、宇宙的大尺度結構的形成、微波背景輻射等觀測結果,表明暗物質可能大量存在於星系、星團及宇宙中,其質量遠大於宇宙中全部可見天體的質量總和。結合宇宙中微波背景輻射各向異性觀測和標準宇宙學模型(ΛCDM模型)可確定宇宙中暗物質佔全部物質總質量的85%、佔宇宙總質能的26.8%。
從這裡我們看到,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未知還是遠遠大於已知,遙遠的星系我們只能在天文望遠鏡中遠遠的看到它們發出微弱的光,卻不知道他們上面發生的豐富多彩的事情。這些奇妙的事情,也許我們只能在佛教經典中一窺端倪。
【三屍的真面目和對人的影響】
回到正題,既然我們人類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太上感應篇》中所說的三屍神,我們就不能完全否定他們的存在,這個也是古代修道人通過艱苦的修行,開啟了身體的潛能,在慧觀中觀察到的,有關人體的生命科學知識,雖然暫時無法通過科學手段證明,但是如果哪一天,科學進步了,通過科學的方法證明了,這些東西的存在,我們的認知將會有進一步的提升,現在我們只能通過道家經典裡的描述去大致了解他們。
《雲笈七籤》卷八一引《三屍經》中曾說:「上屍名彭琚,在人頭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發落口臭、面皺、齒落;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伐人五臟,少志多氣,令人好作惡事,食物命,或作夢寐倒亂;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令下關搔撓,五情勇動,淫邪不能自禁。此屍形狀似小兒,或似馬形,皆有長毛二寸,在人身中。」這些介紹同樣是慧觀下的結果,難以用解剖學進行驗證。三屍神愛好自行放縱遊蕩,欲使人早死,以亨祭酹。常在人睡眠放鬆以後逸出體外,四處遊蕩、貪食穢物之氣。而且每逢庚申之日,便會上天庭報告司命,訴人罪過錯愆。所以《歷代神仙通鑑》卷八中指出:「欲作地上真人,必先服藥、除去三屍,殺滅谷蟲。
綜上,從經典中我們看到三屍神屬於人體中一種肉眼不可見的生物,可以把它們比喻為人體中的寄生蟲,對人體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對付他們人們只能從潔身自好入手。少貪著厚味,清淡飲食,少私寡慾,知足常樂,積德行善才是根本方法。人性中的貪、嗔、痴又何嘗不是讓我們身不由己的」三屍腦神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