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號我國 的「太空專車」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把光學遙感衛星九號02星和物聯網信息採集衛星和德四號衛星成功送到預定軌道。同一天,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又順利將載有2名發射飛龍號送到太空,和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那麼今天來聊聊上了太空的太空人是怎麼生活的。
在太空中,由於沒有了地球引力,處於失重狀態,所以任何東西只要輕輕一碰,就會飄浮起來。在這樣的條件下,太空人怎麼生活呢?
人們想像的太空生活是這樣的
什麼?還想在太空當中愜意的喝點咖啡?喝點酒?別想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生活在地球上,吃飯喝水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到了失重的環境中就不再簡單了,太空當中不存在水往低處流這麼一說,等你舉起杯子準備喝的時候咖啡是不會乖乖流進嘴裡的,它們只會撲面而來。因此,在太空中喝水是不能直接端杯子的,而是用一個帶吸管的密封的容器來吸飲。
關於吃飯,如果就像地進球上一樣端著一碗米飯,用筷子撥著吃肯定是不可行的。一撥,米飯會飄滿整個空間,張大嘴也沒用的。就算有一些米順利進入嘴裡,它們仍舊是漂浮在那的,你一吸氣就可能把米飯吸入呼吸道。這樣是很危險的。那怎麼辦呢?
圖片來自NASA
在早期,像歐美和俄羅斯的太空人在太空中依靠牙膏狀半流體食物, 或者像板磚一樣的的壓縮食物來充飢。現在這都是過去式了,現在早已達到了「小康水平」,太空人們的食譜還是比較豐富的。比如天宮二號上的食品就更加豐富了,有100多種。航天員入駐天宮二號以後,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裡生活一樣的一日三餐的待遇。他們的吃飯時間與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類產品,醬牛肉、土豆燒牛肉等傳統菜餚都有,五天之內菜譜不會重。不僅有美味的菜餚,航天員還可以享用甜點。
太空人專用食材、餐具
總的來說,大多數食品是一些體積小,重量輕,營養豐富,方便進食的即食食物。當然,航天員的食品還有很多需要加熱和復水,而且種類較多,這就需要一名航天員擔任廚師,在就餐前30至60分鐘,負責準備食品。天宮二號就配備了專用的食品加熱器,加熱之後,航天員可以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失重狀態下,肯定不能像地球上一樣用衝水馬桶了。那麼怎麼麼解決呢?我國神舟」六號飛船中特意在軌道艙裡加裝了我國科學家自己研製的「太空馬桶」,也就是大小便收集器。航天員需要方便時,只需要將馬桶上的塑料軟管緊貼到排洩器管上,馬桶內的抽氣設備就會把大小便強力吸到一個固定的容器裡,同時通過除臭裝置除去異味。
太空馬桶
如果按照平時的方式睡在太空中的話,睡夢中一個小動作就有可能讓自己飄到別處,試想一下如果不受限制,第二點早晨起來就可能飄到了另一個星球附近了(開個玩笑)。因此,太空人都睡在睡袋當中,而且睡袋要用捆綁固定好。這樣才能睡個安穩覺。
太空艙裡的睡袋
不知道太空人本人是什麼樣的體驗。現在,商用衛星發射成功了,我們離太空旅行還遠嗎?有朝一日,我們也上太空旅行一圈,再回來談談我們自己的感受!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更多有趣的科普知識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