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 | 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周曉青: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

2020-08-07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姜贇

愛閱讀 | 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周曉青: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

周曉青

很多小朋友有當科學家的心願。起心動念,或許是因為圖畫書中的恐龍滅絕、電視裡的衛星發射,也可能是一場大雪或一聲響雷。這個世界太有趣了,我們腦海裡冒出了太多的「為什麼」,不如長大做一名科學工作者吧?有了目標「1」,如何從現在的「0」出發呢?我的建議是,讀讀科學家的故事吧。我所在學校的公眾號,經常會推送老師和同學做閱讀推薦,其中就有不少是關於科學家的故事。對我們這些科學工作者來說,科學家的故事曾對我們的成長有過影響,且至今還在滋養我們。這大概就是榜樣的作用吧!

讀科學家的故事,能讓小朋友認識到,成為科學家並非遙不可及。

首先,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科學工作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愛因斯坦提出獲得光電效應及狹義相對論是在26歲,當時的他可不還是個小哥哥麼?

愛閱讀 | 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周曉青: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

不少諾貝爾獎都是獎勵獲獎者在博士期間的研究成果。路易·德布羅意提出對量子力學發展貢獻巨大的「波粒二象性」,布賴恩·約瑟夫森提出如今應用於量子超導電路中「約瑟夫森效應」,天野浩研究出藍色發光二極體(LED),都是在他們讀博期間。這不,埃爾溫·薛丁格39歲寫下量子理論波方程,已經是理論界公認的「大器晚成」。

讀科學家的故事,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讓成為科學家變得有道可循。

很大一部分的科學家都得益於小時候父母的引導,注重閱讀和思考。讀科學家的傳記,會讀到他們饒有趣味地回憶小時候父母帶他們閱讀的書、參觀的博物館。提出量子重正化的理察·費曼回憶他的父親時說,父親從小結合生活實際為他閱讀百科全書,讀到「霸王龍20英尺(約6.1米)高,頭寬6英尺(約1.8米)」時,父親說「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有一隻霸王龍站在我們家的院子裡,它的頭能夠到我們二樓玻璃窗,但它的頭太大了,所以擠不進來。」

愛閱讀 | 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周曉青: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

家庭的影響,對女性科學家尤甚,她們一般都有重視男女教育平等的父母。

物理學家吳健雄的父親在太倉當地創辦了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抽象代數之母艾米·諾特的父親讓自己的女兒在還不接受女生的大學旁聽,第一位做科研拿到薪水的英國女性卡羅琳·赫歇爾的父親會趁妻子不注意讓女兒和她兄弟一起聽課。而當我們讀到科學家經常對某個老師回憶滿滿,當讀到王維克把華羅庚從雜貨鋪請回學校當會計並帶給他很多數學教材,我們能隱隱體會到,自學能力是基礎,有引路人才是關鍵。而當我們讀到居裡夫婦和小居裡夫婦的故事,我們發現,琴瑟和鳴的生活伴侶,原來會這麼助力。

讀科學家的故事,我們可以體會和科學家的熱情同頻共振。

解密核糖體三維結構功能的阿達·約納特曾說過「獲得諾貝爾獎當然令人激動……不過我人生最激動的,仍是我們的研究最終取得成果的時刻。「她的這個觀點,在科學家的故事中很常見到。科學家都有著一顆童心,很多科學家,去世前還在做出新發現,改寫綜述和教材。鋰電池之父、97歲時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的古迪納夫,從54歲才開始研究如何做電池。在這種意義上,他們是永遠的年輕人。因為這種對科學的熱情,科學家終生都能從科學研究中獲得樂趣,而這種熱情,竟然會透過文字感染到了讀故事的我們。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科學家就不再是海報、不再是口號,他們是一個個有溫度、有情感、有趣味的人。科學研究也不再是冷冰冰的機器設備和數據指標,它們是一群群人在思考、在交流、在合作。

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可以找朋友做交流,可以寫寫筆記。我和幾位書友,主要是學校裡的同事,還有來自杭師大的老師,平時會挖掘科學家成長和做出發現的故事,做內部交流,後來搬上公眾號「幾隻青椒」,就成了每天推送「科學歷史上的今天」。這是我們找到的「輸出」形式。

靠譜推薦

1.建議一家人一起做主題式閱讀。以「量子力學「主題為例,一家四口可以這麼選擇讀本:

幼兒園或小學低段的小寶,可以讀《寶寶的量子物理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圖片為主,埋下一顆量子的種子。

小學中高段或初中的大寶,可以讀《安可樂和量子計算》(浙江教育出版社,今年9月出版) 推薦理由:文字為主,從閱讀探險故事中了解量子基礎,兼顧趣味性。

爸爸媽媽可以和大寶一起讀《量子力學(少年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推薦理由:科學史和知識的結合。曹則賢老師的科普,很值得看,網上可以找到他的視頻。

加強版:《仰望量子群星:20世紀量子力學發展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推薦理由:470頁的內容,介紹這個學科的發展和其中的科學家,詳實而清晰。

爸爸媽媽還可以讀《量子之謎》(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描述了量子力學的歷史、在當今的應用,更多了些很多哲學的思辨。

2.科學家故事,有很多不錯的系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叢書」就是其中之一。挑你最感興趣的科學家開始吧。你會發現科學家好像都在一張網上,彼此之間有各種關聯。所以在閱讀這個人傳記的時候,你自然會找到下一個吸引你的科學家。

愛閱讀 | 西湖大學助理研究員周曉青:科學家不光只有白鬍子老爺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文本智能實驗室助理研究員閔慶凱:基於神經隱變量模型的...
    想要深入了解DSI的朋友,8月11日晚8點,智東西公開課邀請到西湖大學文本智能實驗室助理研究員閔慶凱參與到「NLP前沿講座」第4講,帶來主題為《基於神經隱變量模型的對話狀態推理》的直播講解。閔慶凱老師將從任務型對話系統中的對話狀態模塊的數據問題出發、詳解對話狀態推理任務的原理,並深入講解基於兩個神經隱變量模型的無監督對話狀態推理實現。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
  • 又一重量級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官網介紹,裴端卿於1991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6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藥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Tenured)。
  • 西湖大學又來了新講席教授!愛看星星的他 你認識嗎?
    杭州網訊 4月24日上午,西湖大學官宣,西湖大學團隊又迎來一位新講席教授。孫立成,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專家、「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疫情中回國,孫立成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 2020浙江西湖大學工學院師恩政實驗室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本課題組與國內外多個研究機構,包括普渡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有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二維滷素鈣鈦礦材料、異質結構的製備,以及在太陽能電池、鐵電半導體、熱電器件中的應用;(2)一維納米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合成、組裝和精準操控;(3)低維納米材料在高性能電晶體以及在電晶體小型化中的應用探索。
  • 西湖大學啟動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招聘 200崗位虛位以待
    「所以,如果你將參加西湖大學的面試會,你需要告訴評審專家的是,你在科研上的創新思路,它的突破性在哪裡,為什麼你能行。你要讓他們相信,你在這個領域是最棒的或者最有潛力的。」這位負責人說。 54個實驗室招兵買馬邀你與學術大牛共創未來翻閱招聘名錄,200個崗位中,「實驗室」崗位佔據半壁江山,包括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科研助理等,總計超過100個。
  • 幹細胞學者裴端卿全職加入西湖大學,致力於細胞命運調控研究
    西湖大學官網介紹,裴端卿於1991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1991至199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1996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藥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Tenured)。
  • 這些頂尖人才如何進入西湖大學?
    隨後,他向西湖大學投出了簡歷。幾乎同一時間,新加坡技術與設計大學,時任助理教授的張嶽意欲回國之際看到了西湖大學的招聘信息。「它是一所比較新的辦校方式,由董事會管理,校長治校、教授治學,感覺跟英國、新加坡的體制一樣。我當時就被這種辦校理念吸引了。」
  • 閱讀丨西湖大學3位教授分享閱讀體驗 春日讀書興味長
    沐浴在春光裡,讀一本喜歡的書,縷縷春陽讓心頭明媚,陣陣書香入腦入心,這讓閱讀更富有朝氣向上的力量。風輕氣暖,春光明媚,最是讀書好時節。在西湖大學,一群愛讀書的人,發起過一場「春讀接力」活動,由學校的老師們推薦書目,並邀請全校同學參加。書目種類繁多,包括哲學、歷史、經濟、小說、散文、詩集等等。
  •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我相信年輕人的看法
    全文4890字,預計閱讀8分鐘 近日,西湖大學發布官方消息,生命科學學院迎來了首任院長於洪濤。為何來到西湖大學出任院長?他又抱有怎樣的理念和願景? 12月13日,《返樸》受邀參加了西湖大學安排的見面會,見到了這位低調、謙和的科學家。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Simmons癌症免疫藥理學傑出主席,於199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長期致力於細胞周期及基因組穩定性領域的研究。他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藥學系終身講席教授及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8年當選為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目前,西湖大學優先建設醫學、理學、工學3個學科門類,設有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3個學院。
  • 院士歸國 孫立成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愛看星星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招人
    西湖大學,又來了新講席教授! 孫立成,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專家、「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 2020浙江西湖大學工學院陸啟陽課題組(固態離子學實驗室)科研助理...
    一、實驗室介紹西湖大學工學院固態離子學實驗室(陸啟陽課題組)主要致力於固態離子學、表/界面科學與固態電化學的交叉領域研究。具體的研究領域方向包括但不限於:1. 功能氧化物薄膜中的離子輸運現象及在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池中的應用研究;2. 氧化物中的離子缺陷對於固液界面電催化反應的影響;3.
  • 三位科學家受施一公邀約毅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任教
    年少有為,為祖國發展培育人才說起這三位科學家回國後任職的學校——西湖大學,可能很多人還不是特別的熟悉,儘管現在西湖大學的知名度還不是太高,但其實力卻是不容小覷。2018年2月,西湖大學正式成立,其前身便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
  • 西湖大學即將開學 首批學生亮相
    這裡,將擁有世界上最傑出的一批科學家,培養最優秀的青年人才,從事最尖端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如今,西湖大學終於正式掛牌,雲谷校區在建設中,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也入學了。近日,記者跟隨2018級新入學的幾位博士研究生,深度探訪西湖大學雲棲校區。在這所傳說中的高校就讀,究竟是怎樣的體驗呢?
  • 從印度女神到我國白鬍子老爺爺,關於金星形象變化,一起了解一下
    (見《詩·小雅·大東》)但金星畢竟不像牛郎、織女星那樣深入人心,直到古典名著《西遊記》被搬上銀屏之後,金星,作為星宿也就是神仙,才以略有滑稽的白鬍子老爺爺形象受到大家的喜愛。這個天上的神仙,最開始到花果山邀請山大王孫悟空上天界之際,甚至被幾隻小猴兒欺負,哪有一點點天神的威嚴和神通?
  • 挑戰阿爾茨海默病,西湖大學PI獲BBRF青年科學家基金
    在西湖大學,有一群致力於腦神經科學的 PI(特聘研究員、博導),試圖從不同角度破解大腦這一難解之謎,當我們面對以阿爾茨海默病為代表的神經系統疾病時,希望能夠多一點辦法。
  • 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回國 全職加盟西湖大學啟動實驗室招聘
    孫立成,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專家、「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疫情中回國,孫立成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
  • 就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1999年獨立以來,於洪濤在細胞周期的調控機理和基因組穩定性等研究領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因此入選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成為生物醫學領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
  • 疫情期間回國,中科院外籍院士孫立成全職加盟西湖大學
    4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西湖大學獲悉,孫立成已全職加入西湖大學理學院,成為2020年該校入職的首位講席教授。「西湖大學WestlakeUniversity」微信公眾號 圖孫立成,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國家傑出教授(VR Rdsprofessor)、瑞典皇家工學院講席教授、國際知名化學家、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專家、「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他研究的領域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工光合作用。
  • 西湖大學32歲科學家一作發Nature
    8月26日23時,Nature 雜誌在線發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盧培龍研究員課題組與華盛頓大學David Baker等課題組合作的人工設計跨膜蛋白質的最新研究:Computational design of transmembrane pores《跨膜孔蛋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