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車位停車1小時收費17元?客服:平臺升級致地磁感應信號受幹擾...

2021-01-09 嶽陽網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陳墾)現在嶽陽城區東茅嶺路、站前路400多個停車位實行了智能停車收費,一般不足15分鐘不收錢,每車位首小時每20分鐘1元,1小時之後每半個小時1元疊加。智能停車收費方式本應杜絕了亂收費的情況,可最近市民陳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她在東茅嶺路停車僅一個多小時,卻被要求繳納17元停車費。

  「當時聽說換成了智能停車還很興奮,可沒想到第一次體驗就要多收費用。」陳女士告訴記者,3月8日早晨,她駕車準備前往嶽陽市一醫院就診,9點30分左右,她將車停靠在東茅嶺路編號為101065的泊位上,這時一名身穿綠色螢光馬甲的工作人員走上前表示,該路段已實行智能停車收費,並手把手教她微信關注「嶽陽智慧停車」公眾號,在對應的信息欄中輸入泊位編號和車牌號碼。陳女士往該平臺充值了10元錢後,便安心離開。

  10點33分,陳女士就診完回到停車位時,突然想起當時忘記詢問停車結束後如何結算,四周環顧也未找到工作人員。於是她打開公眾號,看到自己當前停車費用顯示為4元,在界面的底部找到了一組客服電話,並撥打過去。電話中的男性客服人員告訴陳女士,每個停車位上都裝有地磁感應設備,車主駛入或離開都可及時感應到。當車主離開泊位時,公眾號平臺上也將顯示出駛入和離開時間,並停止計算費用,陳女士可直接將車開走並在平臺上進行結算。於是陳女士依言將車開走,準備回家後進行結算。

  離開後,陳女士因一些事情耽擱了結算時間,但她也沒有過多擔心,認為地磁已經感應到離開時間了,可讓她意外的是,當天晚上7點,她收到一條來自「嶽陽智慧停車」的簡訊,信息提示其有一筆欠費補繳訂單未完成。陳女士隨即打開公眾號,發現當時的停車費從4元漲至17元,且車輛離開時間為17時許,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

  面對這樣的情況,陳女士並沒有立即繳費,而是撥打了客服電話,但並沒有接通。3月10日下午2點多,陳女士再次撥打客服電話,仍未接通。「公眾號上寫著客服電話在線時間是7點至21點,但打了幾次都沒人接,雖然十幾塊錢也不是承受不起,但是這說明地磁系統有問題,以後別人也可能會遇到這樣多收費的情況。」陳女士有些擔心地說。

  3月11日上午,記者撥通了客服電話,把陳女士情況向客服進行了諮詢,客服索要了陳女士的車牌號和電話號碼後,表示稍後查明原因再電話回復。不久後,記者接到客服電話,客服表示陳女士的停車價格已經更改為5元,而之所以出現這樣多收費的情況,是因為該平臺從3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當天平臺正在升級過程中,地磁的信號受到幹擾,導致陳女士車子離開後並未及時檢測到。平臺升級完成後,此類情況將不會再出現。


相關焦點

  • 路邊公共停車位裝上了「地磁」 超時停車要收費了
    核心提示:近日,在百牙路路邊的公共停車位多了一個個黑色「智能車檢器」,不少市民疑惑,這是用來幹嘛的呢?
  • ...停車時間 停車收費 停車管理 駕駛員 北京城區 地磁傳感器 車輛...
    停車收費員拽出自行車趕著跟車主要錢的一幕將慢慢淡出視野,明年起本市將建立統一的停車管理服務平臺,城六區重點地段的路邊佔道停車位將加裝「地磁傳感器」,停車時間、收費金額可通過物聯網智能結算,用駕駛員的工行牡丹卡交費還可享八折優惠。
  • 今天起杭州停車1小時15分鐘以內按1小時計費
    今天起杭州停車1小時15分鐘以內按1小時計費 2012年04月01日 07:07:11   昨天,記者從杭州市城管委獲悉,從今天(4月1日)開始,杭州市道路公共停車泊位將實行「實際停車尾數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不計停車尾數時間」新的收費標準。
  • 道路智能(地磁)停車管理系統應用案例及技術分析
    「解決停車難」問題是一項民生工程,也是一項政府工程,更是一項行業巨大的技術應用工程,目前沿海城市已經投入了大規模試點。   (一)地磁探測器如何進行工作呢?   1、車位查詢:用戶通過手機端查詢目的地停車位。
  • 洛陽停車收費方式將改變,地磁感應、自動識別繳費等「上崗」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菊 通訊員 胡惠娟8月11日,記者在洛陽市洛龍區展覽路看到,路內的停車位的地面內都安裝了一個黑色的鐵樁,停車位上還標註7位號碼。「這是地磁感應,只要有車停進來,地磁感應就能感應到,發出信號給管理員。」洛陽崇弘停車場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弘公司)的工作人員李先生告訴記者。
  • 城市智慧停車效果如何,地磁車位檢測器選擇至關重要
    1. 停車市場概況據統計,2018年全國停車位缺口達5000萬,綜合停車缺口率近50%,然而全國停車場平均空置率51.3%,停車位利用率很低,同時全國智能停車覆蓋率才7%,智慧停車城市僅有50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城市停車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 今天起,西安這個區執行新停車收費標準
    :一類區域收費每30分鐘1元,24小時停車20元封頂;二類區域收費每30分鐘0.5元,24小時停車封頂是7塊錢。停車收費標準(一)道路停車,不設尖峰時段一類區:每30分鐘1.0元;二類區:每30分鐘0.5元;24小時內連續停車最高限價格為:一類區20元,二類區7元,不足最高限價格的據實收取。
  • 長春進入「路邊停車收費時代」?
    ,「二環以內停車位收費」的消息最早也是於此時開始對外釋放。可一段時間以來,「路邊停車位收費」一事並未按照既定計劃實施。  長春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長春市正在建設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安裝地磁傳感器是停車位要收費的第一步,怎麼收?如何收?何時收?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即便要收費,在之前也會召開聽證會,並向社會通報。
  • 北京電子停車收費有漏洞 城市智能化管理還需破解幾大難題
    現在,這些電子停車服務運營情況如何?北京晚報記者走訪發現,推廣電子停車,還需破解幾大問題。問題1:電子停車管理形式不統一今年8月,朝陽區市政備案路段實現了路側車位電子收費的全覆蓋,涉及24個街鄉89條道路的7004個路側車位。記者對上述收費服務進行了體驗。
  • NB-IOT雙模地磁助力智慧停車行業步入巔峰
    2013-2018年中國汽車保有量統計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新建停車場項目約1.2萬個,新增停車位約540萬個,其中公共停車位約200萬個,其餘為配建停車位。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乘用車新車銷量實現了高速增長,增至2438萬輛,新增停車位與新增汽車銷量的比值為1:4.5。
  • 無線地磁停車位管理方案
    1:方案概述  停車場管理系統是通過計算機、網絡設備、車輛感知傳輸設備、客戶終端設備等搭建的一套對停車場車輛出入、場內車流引導、車位狀態信息發布、收取停車費進行管理的綜合管理平臺。它通過利用無線地磁車輛檢測器作為車位狀態採集設備、對停車位的狀態做實時檢測,獲取實時車位狀態信息,通過路口發布屏、網絡或手機APP形式向車輛管理部門、車主做動態信息發布,利用對應的收費系統管理軟體,對收費類停車場收取的停車費用做有效監管。  2:工作原理  採用地磁檢測的原理來檢測機動車輛。在沒有機動車的情況下,地球磁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
  • 大數據時代如何破局停車難
    不只是醫院附近,在市中心的商場、寫字樓等人流集中地,要找一個停車位並不容易,甚至成為一門「技術活」。   「原計劃1個小時內就辦完事走的,結果光停車就耗了半個多小時。」市民李戀在芙蓉路上的明城國際中心辦事時,在地下停車場找車位、排隊等車位耗時太久,不僅產生了更多停車費,還打亂了她原本的工作計劃。   買了車,就得為它「安個家」。
  • 杭州市今年已清退影響交通功能的路面停車位2158個
    昨天,我們實地走訪了濮家花園地下停車場、新華坊立體停車庫、武林廣場環北地下停車場等地。它們有的靠近居民區、有的靠近商務區;有的是政府項目、有的是民營資本投資——  濮家花園地下停車場  環北地下停車場  收費標準:5元/小時,24小時內30元封頂  停車場就建在濮家花園的地下,這個停車場是杭州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公園地下停車場,共98個車位,7月底開始試營業。
  •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上有停車位嗎?怎麼收費的?
    這些地方都將是景觀設計考慮的重點,並在海景較美的地方設置「觀景平臺」。因此,牌牌做告訴大家:人工島上是有停車位的。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東停車場(入境)小汽車位 3759 個(含無障礙車位 40 個,汽車充電位 9 個)。西停車場(出境)小汽車位 3105 個,電單車位2054 個(含無障礙車位 36 個,充電車位 5 個)。
  • 城市路側停車需求分析及解決方案-雙模地磁的市場應用
    相比於日益增長的汽車保有量,我國停車位數量嚴重偏低。據國家發改委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與發達國家的1:1.3相比。我國停車位比例仍然偏低,停車設施建設有待完善。佔道停車管理不僅能夠解決停車難問題,更是一種提高人民出行方便性,提高人民幸福度的有效手段。1.2.
  • ...停車產業平臺破解停車難,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貴陽市機動車保有量約140萬輛,加上懸掛外地牌照車輛,全市機動車數量常態化維持在170-180萬輛左右,而貴陽市停車位數量不足60萬個,其中公共停車位數量不足40萬個。尤其是近幾年,機動車年增長量保持在15萬輛左右,停車泊位數增長不足1萬個,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上缺乏系統高效的管理,現有停車資源作用發揮有限,潛力沒有很好挖掘;停車難、亂停車現象較為突出,既影響了市民工作生活需求,又給動態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增加了難度,更影響了城市形象。
  • 地磁停車 欠費難追
    今年年底前,本市東城區、西城區和朝陽區的2.4萬餘個路側停車泊位將設地磁傳感器系統。三城區試點結束後,全市所有佔道停車位都將實行電子計時收費。J147  新系統解決時間記錄爭議  記者在現場看到,東大橋路的輔路上,所有路側停車位的中間都安裝了一個水杯口大小的裝置,路旁的電線桿上,也都對應安裝了一個「杆狀」的電子信號接收器,這個設備可記錄車輛的停放時間,但具體是哪個車位、所停放車輛的車牌號都需要停車管理員手動輸入。
  • 長春部分路邊停車位安裝「遙感裝置」 ,要開始收費?
    安裝人員已經安裝五六天了,從南湖新村中街由北向南安裝,整條街兩側的停車位都要安裝地磁傳感器……記者安裝地磁傳感器有什麼用?安裝人員安裝地磁傳感器是為收費做的前期準備工作……據南湖新村中街附近居民介紹,安裝這個裝置的時間大概是11月初,經過了幾天的工作後,目前南湖新村中街道路兩旁的停車位均已安裝了該裝置,但道路內側的居民樓前的停車位還尚未安置。此次「地磁傳感器」的真正「亮相」是否標誌著「停車收費」的規定要再次啟動?
  • 阿里小蜜:知識結構化推動智能客服升級
    大家對智能客服應該都有一定的了解,智能客服在中國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從2007年開始就有很多企業逐漸的應用了智能客服,這種智能客服,現在可以稱為第一代智能客服。最近幾年,很多大型企業,包括一些中小企業都希望升級到新一代智能客服。今天的報告分為以下四個部分:新一代智能客服的主要需求是什麼?面對這些需求,我們主要的解決思路是什麼?基於結構化知識的解決方案。使用這些解決方案的時候會得到什麼樣的收益。
  • 破解城市靜態交通難題 首程控股(00697)為智慧停車賦能
    傳統停車管理模式和收費模式的落後、停車場視覺引導差,人工管理效率低下,服務體驗感差等不良口碑成為了車主對於停車場的普遍印象,停車難題在不同的停車業態上也表現出了不同的管控痛點。路側類停車位由於管控力度較差,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違章停車、車主欠費的情況;機場、醫院等公共設施類停車位由於人流車流密集,車位供需矛盾突出,導致大量車流壓力轉由周邊道路承擔,顯著加大了城市交通管控的難度;商業地產類停車位則普遍存在停車導向不清晰、車位信息不對稱、臨停車位與長租車位區域劃分不均等問題。中國的停車管理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管理提升和產品升級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