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RAQ蛋白組學助力寧波大學越冬期間擬穴青蟹代謝變化研究

2020-10-21 鹿明蛋白組代謝組

前言


2020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寧波大學(一作作者:李娜,通訊作者:王春琳、王歡)課題組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發表的題為「The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s metabolic changes in Scylla paramamosain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during indoor overwintering 」的研究成果,通過iTRAQ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以探索揭示越冬期間不同光照強度下擬穴青蟹的代謝變化。



中文標題:iTRAQ蛋白組學揭示越冬期間不同光照強度下擬穴青蟹的代謝變化

研究對象:肝胰腺組織

發表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影響因子:4.872

發表時間:2020年10月

合作單位:寧波大學

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iTRAQ蛋白質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背景


擬穴青蟹(Scyla paramamosain)表現出高豐度,快速生長,高營養價值和強大的適應性,這使其對中國的野生漁業和水產養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的擬穴青蟹養殖發展迅速。但是,中國擬穴青蟹的單產低,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母蟹的質量和養殖是人工育苗的基礎。越冬是母蟹最常見的生物學特徵之一,也是擬穴青蟹對不利自然條件的保護反應。許多因素會影響擬穴青蟹的越冬,例如溫度,鹽度,光照和pH。在水環境中,由於浮遊生物,懸浮顆粒物和可溶性有機物的影響,入射光的吸收和反射很容易改變,這會影響水中的光強度,因此,光強度被認為是越冬期間的重要因素。


先前關於光強度對動物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膚色,行為,存活和生長,蛻皮和幼體變態,荷爾蒙分泌和應激反應,尚未研究光強度對擬穴青蟹的潛在分子機制。本研究採用iTRAQ蛋白組技術,比較了不同光強度下室內越冬後肝胰腺蛋白質組的定量變化。這項研究將有助於解釋驅動在不同光強度下越冬的擬穴青蟹性狀的潛在分子機制。



研究思路




研究結果


1、蛋白質組學數據的qRT-PCR驗證


使用qRT-PCR定量檢測20種已鑑定DEPs(CNDP,ALT2,GCDH,IMPA2,CYC1,ASAA,FATP4,PIPSAC1,ADSS1A,RDH11,CFB,DB18,BODG,HCDH,APT,LvP5CDh,TPIB,GK,APRT和FABP)的mRNA轉錄水平以驗證蛋白質組結果。針對10個隨機選擇基因的qRT-PCR結果所示,除TPIB,FATP4和RDH11外,大多數轉錄物表現出與iTRAQ結果相似的表達變化。總體而言,qRT-PCR與蛋白組學基本一致,證明了蛋白組學結果的可靠性。


2、蛋白質組學鑑定結果


使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測定擬穴青蟹的肝胰腺樣本,從45886個已知譜圖中檢測到21812個肽段,19983個unique肽段和3282個蛋白(圖1a)。60.82%的蛋白被不少於三個肽所覆蓋(圖1b),表明鑑定蛋白具有良好的序列覆蓋率。分子量10-20 kD(612),20-30 kD(586),30-40 kD(495),40-50 kD(430),50-60 kD(344)和60-70 kD(189)佔總蛋白的80.93%(圖1c)。此外,60%的蛋白表現出超過10%的序列覆蓋率,而38%的蛋白表現出超過20%的序列覆蓋率(圖1d)。


圖1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

(a)iTRAQ蛋白質組學的基本統計數據;

(b)不同unique肽段的蛋白分布;

(c)不同分子量蛋白的分布;

(d)蛋白的肽段覆蓋統計;


3、差異蛋白篩選鑑定


用火山圖比較顯示了LL組,HL組和對照組的整體肝胰腺蛋白質組的差異,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LL組(圖2a)和HL組(圖2b)的蛋白表達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聚類分析顯示,相似的樣本在距離上相似,因此聚在一起(圖3a和3b)。



圖2 | 火山圖顯示擬穴青蟹肝胰腺樣本中的DEPs




圖3 | 擬穴青蟹肝胰腺樣本中DEPs的聚類分析



在LL組中,有267種蛋白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122種上調(佔45.69%)和145種下調(佔54.31%)(圖4a)。


胺基酸轉運和代謝途徑中三種高度上調蛋白是凝血因子B(Q27081),甲硫氨酸腺苷轉移酶2亞基β(Q566L8)和pyridoxal-dependent decarb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Q99K01)。三種高度下調的蛋白是二甲基甘氨酸脫氫酶(Q9DBT9),甜菜鹼-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轉移酶1(Q5I597)和4-氨基丁酸酯氨基轉移酶(P80147)。


在碳水化合物轉運和代謝途徑中,僅UDP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2B18(O97951)顯著上調;三個高度下調蛋白是dolichyl pyrophosphate Man9GlcNAc2 alpha-1, 3-glucosyltransferase (Q802T2), fumarylacetoacetase (A5PKH3)和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B (Q90XG0) 。


在能量途徑中,三種高度上調蛋白是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1 subunit C2 (Q02827),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GTP] (Q16822)和malate dehydrogenase (Q5NVR2);三種高度下調的蛋白是solute carrier family 25 member 35 (A3KPP4), aldehyde dehydrogenase (P11884)和V-type proton ATPase subunit S1 (O54715) 。


在脂質轉運和代謝途徑中,三種高度上調蛋白是hydroxy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 (Q16836), gamma-butyrobetaine dioxygenase (Q9QZU7)和alkylglycerol monooxygenase (A0JPQ8) ;三種高度下調蛋白是phytanoyl-CoA dioxygenase, peroxisomal (P57093), alpha-methylacyl-CoA racemase (O09174)和succinate-hydroxymethylglutarate CoA-transferase (Q7TNE1) 。


在核苷酸的運輸和代謝途徑中,只有ade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P54363) 被顯著上調;5』-nucleotidase (Q05927)和dihydropyrimidinase (Q63150) 顯著下調。


在次生代謝途徑中,細胞色素P450 3A41(Q9JMA7)和protein white (P10090)明顯下調。


圖4 | 不同光強度的擬穴青蟹肝胰腺樣本中DEPs的分布


在HL組中,299種蛋白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252種蛋白(84.28%)顯著上調,三種上調程度最高的蛋白是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 (Q2KHZ9), cytosolic non-specific dipeptidase (Q96KP4)和3-hydroxyanthranilate 3,4-dioxygenase (P46952);下調最顯著的兩個蛋白是dimethylglycine dehydrogenase (Q9DBT9)和cystathionine gamma-lyase (Q8VCN5)。


在碳水化合物代謝途徑中,三種上調程度最高的蛋白是N-acetylglucosamine-6- phosphate deacetylase (Q6P0U0), phosphoacetylglucosamine mutase (F1RQM2)和 UDP-sugar transporter UST74c (Q95YI5);只有alpha-amylase (P91778) 被顯著下調。


在能量代謝途徑中,三種高度上調的蛋白是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1 alpha subcomplex subunit 6 (Q0MQA4), cytochrome c1, heme protein (Q9D0M3)和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 (O77460) ;V-type proton ATPase 16 kDa proteolipid subunit (P55277) 顯著下調。


在脂質轉運和代謝途徑中,三種上調程度最高蛋白是estradiol 17-beta-dehydrogenase 8 (P50171), diphosphomevalonate decarboxylase (Q62967)和acetyl-coenzyme A synthetase, cytoplasmic (Q9NR19) ;Phytanoyl-CoA dioxygenase (P57093) 顯著下調。


在核苷酸轉運和代謝途徑中,三種上調的蛋白是cytochrome P450 3A41 (Q9JMA7), cytochrome P450 3A24 (Q29496)和cytochrome P450 2L1 (Q27712) 。


有趣的是,這兩個比較組共有39個DEP(圖4b),包括參與細胞代謝的Phytanoyl-CoA dioxygenase (P57093) 和 dimethylglycine dehydrogenase (Q9DBT9)。


4.差異蛋白的功能富集分析結果


關於BP,差異蛋白主要參與生物調節,細胞組分,細胞過程,代謝過程,發育過程,細胞定位,對刺激的反應和信號傳遞。關於CC,差異蛋白質主要與

cell, cell part, extracellular region, extracellular region part, macromolecular and macromolecular complex, membrane, membrane part, membrane-enclosed lumen, organelle, and organelle part有關。關於MF,差異蛋白主要參與antioxidant activity, binding, enzyme regulator activity, catalytic activity, molecular transducer activity, transporter activity, and structural molecule activity(圖5)。


圖5 | 擬穴青蟹肝胰腺樣本中DEP的GO富集分析



與代謝相關的途徑進一步細分為12個子集:xenobiotics biodegradation and metabolism (LL: 6; HL: 6)、核苷酸代謝(LL: 7; HL: 7)、metabolism of terpenoids and polyketides (LL: 4; HL: 2)、其他胺基酸代謝 (LL: 4; HL: 6)、輔因子和維生素代謝(LL: 10; HL: 10)、脂質代謝 (LL: 10; HL: 16)、糖類生物合成和代謝(LL: 8; HL: 6)、global and overview maps (LL: 10; HL: 11)、能量代謝(LL: 11; HL: 13)、碳水化合物代謝(LL: 11; HL: 17)、次級代謝的生物合成(LL: 13; HL: 2)和胺基酸代謝(LL: 13; HL: 12)(圖6)。


LL組DEP富集到164條KEGG通路(圖6a),top 20表現出明顯變化(圖6c),其中7條pathway與代謝相關,如other types of O-glycan biosynthesis (ko00514), nicotinate and nicotinamide metabolism (ko00760), 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ko04141), geraniol degradation (ko00281), riboflavin metabolism (ko00740), pantothenate and CoA biosynthesis (ko00770), and regulation of lipolysis in adipocytes (ko04923) 。HL組DEP富集到205條KEGG途徑(圖6b)。top 20表現出明顯變化(圖6d),其中10條pathway與代謝相關,如glycosaminoglycan biosynthesis-keratin sulfate (ko00533),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ko03420), linoleic acid metabolism (ko00591), folate biosynthesis (ko00790), mucin type O-Glycan biosynthesis (ko00512), lysine biosynthesis (ko00300), benzoate degradation (ko00362), nicotinate and nicotinamide metabolism (ko00760), ovarian steroidogenesis (ko04913), and arginine biosynthesis (ko00220)。


圖6 | 擬穴青蟹肝胰腺樣本中DEPs 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選擇了與代謝相關的六個重要的2級重要子集,包括胺基酸轉運和代謝,碳水化合物代謝,能量代謝,脂質代謝,核苷酸轉運和代謝以及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等,作為特異性代謝通路。



實驗結論


採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研究在不同光強度下擬穴青蟹中蛋白表達變化。與細胞應激有關的蛋白PGD和RDH11在高光強度下顯著上調,表明高光可能會誘導擬穴青蟹產生應激。由於有機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滿足高光強度的要求,與能量產生相關的蛋白(包括GlcNAc-6-phosphate,PPase,ACSA,PGD和IMP)顯著上調表達。與高光狀態相比,低光狀態更適合於擬穴青蟹的生存,並且在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如APT和BODG)被顯著上調。由於這些過程消耗的能量較少,因此代謝過程中涉及的蛋白(如LvP5CDh,GK,TPIB和BH4)的表達顯著下調。這些結果將有助於闡明控制水生動物能量代謝的調節機制,並使它們適應不同的光強度,也可能有助於從新的角度理解擬穴青蟹中不同光強度調節代謝的分子機制。



小鹿推薦


通過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在不同光強度下擬穴青蟹中蛋白表達變化,其中與能量產生相關的蛋白(包括GlcNAc-6-phosphate,PPase,ACSA,PGD和IMP)顯著上調表達,代謝過程中涉及的蛋白(如LvP5CDh,GK,TPIB和BH4)的表達顯著下調。這些結果將有助於闡明控制水生動物能量代謝的調節機制,並使它們適應不同的光強度。




易明學院新鮮出爐最新課程免費觀看《靶向代謝組學技術、研究策略及SCI文章思路解析》 詳情請百度搜索易明學院訪問查看


參考文獻:

Li N, Zhou J, Wang H, Mu C, Wang C. The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reveals metabolic changes in Scylla paramamosain under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 during indoor overwintering. Ecotoxicol Environ Saf. 2020 Oct 1;207:111384. doi: 10.1016/j.ecoenv.2020.11138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011457.



猜你還想看


◆標記定量蛋白組:

◆標記定量蛋白組:項目文章 | 泰達心血管醫院何國偉團隊用iTRAQ蛋白組學+代謝組學揭示先天性心臟病的潛在生物標誌物

◆標記定量蛋白組:項目文章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標記定量蛋白組:中南大學陳利玉團隊運用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揭示銀納米顆粒抗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的機制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


相關焦點

  • 恭喜 | 10月,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3家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篇項目文章,主要包括:iTRAQ標記蛋白組學、LC-MS/GC-MS代謝組學及16S+代謝組學、轉錄組+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蛋白組學、轉錄組+代謝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的多層組學研究。5.iTRAQ蛋白組學揭示室內越冬期間不同光照強度下擬穴青蟹的代謝變化The iTRAQ-based
  • 擬穴青蟹轉錄組資源挖掘與利用獲進展
    近日,記者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在擬穴青蟹轉錄組高通量454測序、組裝與注釋、信號通路分析、分子標記挖掘及與生長性狀相關的標記篩選研究中取得一系列新進展
  • 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7位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2020 年 11月,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共收錄到17篇項目文章,主要包括:iTRAQ標記定量蛋白組學、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PRM靶向蛋白驗證、LC-MS/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GC-MS靶向代謝組研究等。
  • 項目文章|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助力南京農大茶樹抗寒機制研究
    圖2 | 在T1-T4處理期間通過葉綠素螢光瞬變和JIP試驗分析SPAD值的變化和耐受水平 3.溫度及外源GABA處理對葉片蛋白質組學的影響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通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 4.糖,有機酸和胺基酸代謝的變化 代謝組學發現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有症狀甜橙果實中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濃度分別降低了26%,15%和20%,主要的有機酸檸檬酸和蘋果酸分別減少了6.50%和9.20%。
  • 靶向代謝組學助力浙大夏宜平團隊喜登植物科學一區頂刊
    靶向代謝組學定量結果表明,在實驗I和II中 JA含量大幅下降,而在實驗III沒有明顯變化(圖4C)。磷酸戊糖途徑和糖酵解屬於呼吸作用,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糖類靶向代謝組學定量分析與轉錄組學數據互為補充,表明實驗I中碳水化合物代謝的變化和實驗II和III不同(圖6B)。在實驗I中,葉片葡萄糖和果糖濃度增加程度遠高於實驗II和III,而蔗糖在實驗I、II和III增加的程度接近(圖6B),表明對於FT而言葡萄糖和果糖比蔗糖更重要。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轉錄組-蛋白組-代謝組的系統生物學框架內(圖1),代謝組是生物動態調控系統中最接近於表型的階段,是生命的本質特徵和物質基礎。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 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中國農科院靈芝代謝特徵研究
    ,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手段,研究提供了靈芝不同部分,尤其是發酵液的整體代謝態勢的全面描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基於非靶向質譜的代謝組學方法獲得發酵液,菌絲體,子實體和孢子粉的代謝特徵,從而為靈芝不同部分的獨特使用提供分子基礎。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繼2019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教授團隊在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650)發表題為「植物鈾毒性機制的代謝、轉錄組分析和礦物質營養代謝研究」的文章之後。點擊查看【多組學深度解讀】客戶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 16S+LC-MS代謝組學助力復旦大學探究新鮮和腐爛藻類的毒性效應
    response 」的研究成果,通過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方法,檢測了腐爛藻類溶液(RAS)的組成成分和其中的毒性物質,探究了富藻水體對魚類的致死機理。FAS和RAS處理激活了魚類抗氧化防禦系統,並引起腸道微生物結構的變化,使體內微生物平衡破壞,最終導致魚類死亡。本文為藻類的毒性等相關研究及其對水生生物的危害作用提供了依據。小鹿推薦本研究用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方法來研究藻類溶液的組成,及其對魚類死亡率的影響。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為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設施清華大學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下設平臺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平臺擁有了完善的代謝產物及脂質物質的二級資料庫及常見內源性代謝物的信息採集與數據分析方法,可以提供準確的代謝組學和代謝流分析服務。
  • 「蛋白組學研究」熱門DIA技術3篇文章總計IF:66分
    鹿明生物自2017年初建立了DIA、PRM等蛋白組學技術平臺,是國內早期開展DIA/PRM技術服務的領跑者;近2餘年來,鹿明生物積累了豐富的DIA、PRM蛋白組學等組學項目經驗,公司採用高端精密的儀器設備Thermo QE-HF等,迄今為止,鹿明生物已處理DIA+PRM項目樣品3000+例,擁有豐富完善的項目經驗;目前鹿明生物也已經自主研發了大容量水稻DIA資料庫及深度水稻磷酸化DIA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南京農大低溫等離子處理對草莓研究
    發表時間:2019年4月合作單位:南京農業大學涉及歐易/鹿明生物服務產品: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本研究採用生理指標檢測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檢測方法,研究分析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對鮮切草莓品質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OAs標準溶液,含OAs的甲醇樣品,含OAs的營養液樣品運用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 研究背景加入1 mL正己烷,並再次振搖後,收集100 μL非極性相(上清液),放置在帶小瓶插入物的1.5 mL小瓶中,並使用GC-MS代謝組學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描述了樣品製備的分析階段的步驟。
  • 祝賀:寧波大學在2020「挑戰杯」中斬獲5金1銀2銅,全國第2,牛!
    寧大人捷報頻傳,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中,寧波大學獲5金1銀2銅,金獎總數、參賽得分雙雙並列全國第二,取得「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設立「挑戰杯」「優勝杯」獎項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本篇小鹿總結了16S+代謝組學的研究熱點方向,希望這6篇16S+代謝組學文章可以更好的助力您的科學研究。
  • 水稻抗旱機制突破研究——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
    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兩個具有不同耐旱性的水稻品種(耐旱品種IRAT109和耐旱品種IAC1246)來探索長期乾旱的轉錄和代謝應答。經研究發現在進行性乾旱脅迫下,耐旱品種表現出較高的滲透調節和抗氧化能力,以及較高的相對光合作用速率,基於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是篩選乾旱候選基因的有效方法。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Genotype」的研究成果,通過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和LC-MS/MS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發現了烏菜的氧化還原平衡、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謝、熱休克蛋白和信號轉導途徑與耐溫性有關,驗證了維持氧化還原穩態是烏菜新種質耐溫性的重要調控通路。
  • 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揭示硝普鈉處理對大豆芽的影響
    研究中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實驗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差異蛋白質參與多種生物過程,包括單體代謝過程(16.40%),氧化還原過程(13%),刺激反應(8.60%)和壓力反應(8.20%)(圖1)。因此,NO供體硝普鈉通過調節植物生理的許多過程,特別是代謝和氧化應激反應,有力地重塑了大豆芽的蛋白質組。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KEGG通路富集分析發現兩條發生顯著變化的通路(圖5C):ECM-受體相互作用(p = 0.00037)和穀胱甘肽代謝(p = 0.019)。圖5 | 差異蛋白分析(A)差異蛋白的聚類分析;(B)差異蛋白的GO富集分析;(C)差異蛋白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