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勸人莫做貪心人,貪心不足蛇吞象

2020-12-02 酒歌說文

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能見到這樣一種人。

他們貪得無厭,得隴望蜀,吃著碗裡瞧著鍋裡,永遠不知道滿足。而且更加可氣的是這些人只知道索取,從來不知道感恩回報,貪得無厭被大家深惡痛絕,列為絕對不能結交的人。

對於這樣的人,俗話說:「貪心不足蛇吞象」。

然而,你知道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嗎?

一切得從農夫和一條蛇說起。

一年冬天,一個名叫郭相的莊稼漢下地幹活,無意中撿到一條已經凍僵的蛇。

按照一般的套路,大家可能會認為郭相起了憐憫之心,把這條蛇放在懷裡暖身。結果蛇甦醒之後,把郭相咬死了。

但我們的故事不是這樣,郭相很喜歡吃蛇肉。但凍僵的蛇沒法吃呀,二來蛇到冬天就會變瘦,根本沒有多少肉,實在沒有什麼吃頭。

郭相把蛇帶回家裡,放在灶火旁養著,心想蛇能抓老鼠,等到了來年養肥了再吃。

沒過多久,蛇漸漸甦醒過來,盤踞在廚房裡就著爐灶熱氣過冬。沒事的時候就幫著抓老鼠,大家相安無事。

轉眼到了春天,郭相見蛇一天天長大,準備宰了燉湯。可剛把刀磨鋒利,蛇卻無聲無息溜了出去。

郭相十分懊惱,心想早知道這樣,就應該早點動手。

轉眼又過了半年,郭相漸漸忘記了這件事,一天他挑著擔子進城送貨,路邊突然鑽出來一條三尺來粗的巨蟒,頭上還長著一隻獨犄角,吐著猩紅的引子,似蛇似龍。

郭相嚇壞了,拔腿就跑。可還沒走幾步,巨蟒就又攔住了他的去路。

郭相眼睛一閉,癱坐在地上,以為巨蟒要吃掉他。

沒想到巨蟒沒有任何惡意,只是在他身邊遊走,說道:「郭相,我就是你救的那條小蛇呀!如果你以後你有啥難事,就來這裡大喊三聲,我就會盡最大的可能幫你!」

說完,巨蟒親暱地在郭相身邊繞了一圈,緩緩消失在草叢裡。

進了城,郭相看見一群人圍著城牆根,對著一張公告指指點點。

郭相好奇走過去一打聽,原來是聖上得了一種怪病,只要誰能進獻上神蛇肝,治好他的病,就能得到黃金萬兩。

郭相樂壞了,這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嗎!雖然不知道那條巨蟒是不是神蛇,但試試不吃虧,萬一要是成了呢?

郭相連忙又跑回剛才分手的地方,大喊了三聲,只聽耳邊涼風陣陣,很快那條巨蟒遊走過來。吐著猩紅的蛇引,和聲細語地說道:「郭相,我的大恩人,你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嗎?」

郭相把來由一說。巨蟒猶豫了一會,說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沒有你就沒有我,既然我的肝對你有點用處,那你就拿去吧!」

說著,巨蟒張開大嘴,郭相拿著小刀就鑽了進去,把巨蟒的肝狠狠割下一大塊,拿了出來。

巨蟒疼得渾身顫抖,不停擺尾巴,可忍著到郭相鑽出來,方才敢合上嘴巴,躺在地上很久方才緩過氣來,慢慢遊走。

郭相拿著蛇肝,馬不停蹄地到了京城,獻給了聖上,沒過幾天就治好了怪病。

聖上十分高興,如約賞給了郭相很多金銀,郭相從此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聖上不知從哪聽說神蛇膽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於是又把郭相喊來,讓他找來神蛇膽,事成之後,封他為一字並肩王。

郭相高興得嘴都合不攏,快馬加鞭回到了老家,又來到了那裡大喊三聲。

過了很久,巨蟒方才慢悠悠的爬出來,十分客氣說:「郭相,我的大恩人,這次你又需要我幫你什麼呢?」

郭相說出了來意。

巨蟒遲疑了很久,勉強地說:「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既然你需要我的膽,那就拿去吧!不過上次的傷還沒好,所以這次你少割一點,不然我就活不成了。」

郭相連連點頭,又從巨蟒的大嘴鑽了進去。

郭相很快找到蛇膽,然而心中一動,心想這蛇膽是寶貝,能夠延年益壽,為何我不多割一點,讓自己也長生不老呢?

郭相狠下心,乾脆把蛇膽全割掉了。

這下可好了,巨蟒疼得滿地打滾,而後嘴巴徹底合上,再也張不開了。郭相也悶在蛇肚裡出不來。

久而久之,人們就傳出了「貪心不足蛇吞象,見利忘義把命喪」。只不過大家以訛傳訛,把郭相的「相」本說成了大象的「象」。

故事說完了,勸人一個道理,莫做無情無義的小人呀!

相關焦點

  • 貪心不足蛇吞象
    貪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蛇吞象,這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太貪的人就是自取滅亡。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貪心不足蛇吞象
    貪心不足蛇吞象 王老太太是王家的掌舵者,她的兒子沒什麼出息,所以王家很多事都是她做主的,這日中午的包括了站隊太后,然後王家被毀之一旦,她的兒子也慘遭流放,這一切與王老太太的選擇息息相關,成王敗寇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 第八十六章貪心不足蛇吞象
    第八十六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M市,金典大廈二十一樓,可兒正靠坐在汪洋辦公室的大班椅上,她面無表情,只用手指不停敲擊著桌面,熟悉她的人都知道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貪心不足蛇吞象」,《安家》五千萬老太太故事扯?現實更扯!
    然後就是這部電視劇的劇情,這部電視劇原本的名字叫做《賣房子的人》,之後才改名《安家》,而這部劇圍繞的更是現在大多數家庭就關注的「房子」的事情,但是在劇情上,確有不少的地方讓網友的diss,特別是房產的從業人員,比如說方似錦作為店長撬單員工在中介行業是絕對不能做的,又比如說為了賣「跑道房」中介居然能一天裝修完,另外還有劇中的「徐姑姑」老婆出軌,而離婚之後「張乘乘
  • 還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是張玉環理所應當,還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原創作品作者: 唐 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大海邊的漁村裡住著一對兒夫妻,男人叫海洋,女人叫蘭英。他們膝下無子。貪心不足蛇吞象。圖片來自網絡憋了幾天,賭癮發作的「象」,決定再求水蛇最後一次要點兒黃金。
  • 重慶掌故 | 重慶民間諺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巴蛇食象」
    兩則均言食象的蛇為「青首黑蛇」,正是巴人的圖騰;晉人郭璞注巴遂山之蛇為巴蛇;戰國晚期,「巴蛇食象」令連才華冠世的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在《天問》中發出疑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中記道:「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蛇)。」「象骨山,《山海經》云:『巴蛇食象』,暴其骨於此山湖旁,謂之象骨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象骨港在湖南臨湘縣西南30裡大江東濱。
  • 74歲的柳傳志和34歲的聯想:「蛇吞象」背後的故事
    40年前,1978年那個歷史轉折點上,柳傳志還在中科院繼續已經做了十幾年的研究。雖然此前連續得過幾個獎,但是做完以後並沒有轉化為實際產品。1984年,聯想從中科院計算所一間12平方米的傳達室起家,已經40歲的柳傳志終於把自己投放到一個完全不可預知的人生軌道當中。在古稀之年作為聯想控股董事長成功推動聯想控股整體上市。
  •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指這個「相」,發生在古代的故事
    自古就有句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演變之後的俗語,最開始的時候在《山海經》裡看到的「巴蛇吞象」,是說人貪心不被滿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害死。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當然這也是人們聽到的一個傳說。不過這很現實,人們往往會因為自己那貪婪地欲望害死自己。
  • 合陽民間故事;入木三分新解
    合陽民間新故事 入木三分新解 作者;成三順 王義華 合陽縣名人故事甚多,話說合陽縣黑池鎮原來的東城門洞上寫著「古晉墟」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民間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303----361年)一日路過此地,適值當地人們正在建城樓
  • 民間故事:不孝媳婦變烏龜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民間故事牛福貴把肉遞給了媳婦馬翠蘭,讓她好好做一碗紅燒肉給娘吃。馬翠蘭是什麼人,那是佔便宜沒夠,拉屎都摳腚的狠心人,嘴上說得好好的,可牛福貴前腳他出門,後腳就把肉煮熟後,自顧自吃得一塊不剩。自己偷吃了也倒算了,可馬翠蘭心狠呀,竟又去挖了一碗蚯蚓回來,煮一煮給婆婆吃。可憐的瞎婆婆剛吃了兩口,就皺著眉,戰戰兢兢地問媳婦:「怎麼肉裡有股泥土味呀?」
  • 民間故事:始北水,滅瘟疫
    民間故事:始北水,滅瘟疫。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2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始北水,南宋鄂州人也。其祖上三代皆為名醫,故,始北水醫術承於祖上。「大人莫勞神!此瘟疫尚且不明,不可多帶人馬,僕獨往即可!」刺史聞言,佩服不已,遂拱手將其送出府去。翌日清晨,始北水騎上快馬,趕赴疫區。疫區城內,有一王姓人家。家中老父患染此病,乾咳不止。始北水登門拜訪,為其診病。
  • 民間故事:「情侶版」的太陽和月亮,這個故事有點意思
    開始我聽到這個故事感覺挺有意思,那位老爺爺給我說的時候,古人最愛寄情於物,這個比喻很形象啊,跟熱戀中的兩人多麼相似。當然只為博大家一笑,這個只是口傳!莫要當真!七叔和您一起去看看、聽聽那些民間有趣的故事,感悟不同的人生道理!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關於「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的意思,相信大家都十分的熟悉,而至於這句話的來源,有的人說是來源於《山海經》中「巴蛇吞象」的故事,還有人認為,這句話是來自這樣的一則故事。皇上很高興,就封了王妄一個大官做,還賞了很多財寶。然而皇帝的西宮娘娘看到這顆夜明珠之後,也是十分的喜歡,也想要一顆,於是皇帝就再次下詔,誰要是獻上一顆夜明珠,就封他為丞相。王妄這時又想到了大蛇,將它的另一隻眼挖下來自己不就可以當丞相了嗎?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