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指這個「相」,發生在古代的故事

2020-12-06 素衣寫歷史

自古就有句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演變之後的俗語,最開始的時候在《山海經》裡看到的「巴蛇吞象」,是說人貪心不被滿足就會被自己的欲望害死。這個故事發生在古代,當然這也是人們聽到的一個傳說。不過這很現實,人們往往會因為自己那貪婪地欲望害死自己。在現在這個年代,人人都想著為自己,無論和誰,只要是觸碰到自己的利益,那也是翻臉不認人。

傳說在宋仁宗年間,一個貧窮的村莊的裡面,有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母親的年紀已經上了歲數,而且常年有病。兒子名字叫做王妄,已經三十好幾了因為家裡過得不富裕,至今也沒能娶上老婆,一直靠上山砍柴維持自己和老母親的生活。一天,王妄還是像往常一樣去山上去砍柴,走在路上發現前面草叢裡有動靜,走近一看,才看清在草叢裡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蛇,蛇因為受了傷,已經躺在那裡奄奄一息了。王妄動了憐憫之心,便上山採藥,給它擦洗換藥,傷口處理好之後,蛇醒了。醒了之後的花蛇對著王妄點了點頭,像是對他表示感謝,於是王妄把它帶回家養傷了。

回家之後,母子兩都在很細心的照料花蛇,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花蛇的傷也已經痊癒了,同樣也長大了不少。每次母子倆看向花蛇的時候,那蛇都像是要給他們說話似的,從此在平淡的生活裡母子倆和花蛇相依為命。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王妄照常砍柴,老母親看家,花蛇陪著老母親。忽然有一天,花蛇覺得屋子裡太悶了,就去外面透透氣,可是花蛇一見到太陽就變得又粗又大,老母親看到便被嚇昏了過去。等到王妄回來,花蛇便對王妄說:自己今天失禮了,把娘給嚇昏了,不過沒事,你從我身上取下三塊小皮,再加點野草,熬成湯給娘喝下去,娘就好了。

王妄不忍心傷害它,便說再想別的辦法,最後在花蛇的一再催促下,王妄忍痛去照辦了,過了一會,老母親真的醒了,母子倆有感激又納悶,想不通這是怎麼回事,不過王妄覺得這不是一條普通的蛇。在那個時期,皇帝昏庸無能不理朝政,覺得宮裡的日子日復一日實在是無聊,於是就下令尋找夜明珠,誰要是能找到就給他無數的金銀珠寶,回家王妄就把這件事情給花蛇說了。花蛇沉默了一會便說,自從你救了我,我還沒有為你做過什麼事情,實話給你說,我的兩個眼睛就是兩顆夜明珠,你把我的一隻眼睛挖出來,獻給皇上,就能和老母親過上好日子了。

王妄聽了非常高興,但是在一起生活這麼久,他和蛇也已經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花蛇說不要緊,我還能活下去。就這樣,他把眼睛獻給了皇帝,竟成了稀世珍寶夜明珠,皇帝被這顆夜明珠驚豔到了,讚不絕口。不僅給了他很多的金銀財寶,還封他做了大官。這只是一個開始,後來西宮娘娘見了這顆夜明珠,也想要一顆,於是王妄又把注意打到蛇身上了。這一次得逞之後,王妄被封了丞相。後來,公主生了病,宮裡的御醫也束手無策,傳說只能用四千年的蟒蛇的肝才能活下來。王妄越來越貪心,這次他又把注意打到蛇身上。雙眼都已經沒有的花蛇聽了他提的要求,便說:我把肝給你我就不能活了。可是王妄哪裡還聽得進去,就說你這條命都是我救的,花蛇聽了非常傷心,就說:我張開嘴,你進來把肝拿走吧。

當王妄爬進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這就是俗語人心不足蛇吞相,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關焦點

  • 俗語裡的文化:人心不足,蛇吞「相」還是吞「象」?
    俗語裡的文化:人心不足,蛇吞「相」還是吞「象」?民間有一句流傳很廣的俗語:「人心不足蛇吞象,當了宰相謀皇上」。這句話常常用來比喻那些貪心不足,欲求毫無止境的人或者事。在中國古代文化裡,蛇一直是歹毒、陰狠、貪婪的象徵。在佛教裡,就用鴿子、蛇、豬三種動物代指人性中的貪婪、嗔恨、愚痴三種惡劣的品質,簡稱為「三毒」。雖然這句話流傳很廣,婦孺皆知,但很少有人考證這句話的淵源。若從淵源上說,我們不但寫錯了字,更是誤解了蛇。從這個典故的本源說,正確寫法應該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 「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象」並不指大象,那指的是啥?
    我們在日常俗語中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時經常會用到這句「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其實「人心不足蛇吞象」本意並非如此,而且,這句俗語中的「象」起初並不指的是大象。那麼這句話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那我們就來看一看這句俗語的來歷吧!
  • 「人心不足蛇吞象」原來講的是這個故事,漲知識了!
    關於「人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的意思,相信大家都十分的熟悉,而至於這句話的來源,有的人說是來源於《山海經》中「巴蛇吞象」的故事,還有人認為,這句話是來自這樣的一則故事。這條小蛇說道:「這些年你對我很好,一直沒有機會報答,現在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報答你,我的兩個眼睛就是兩顆夜明珠,你挖下一個,獻給皇上,就可以得到封賞,家母的養老也就有著落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某些人過於貪婪、貪心不足,強烈的欲望會導致災禍降臨到自己身上,並把自身毀滅。這句俗語原從成詞「巴蛇吞象」演變而來的,「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經》,其文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 人心不足蛇吞相
    ●張謹洲  「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句俗語,出於一個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個皇帝得了怪病,終日惶恐不安,總覺得有人要行刺。太醫診斷是膽出了問題,經再三治療,始終不見效。
  • 《西遊記》中的蟒蛇精: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西遊記中的蟒蛇精: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文/小宇愛健身導讀:西行路上一共有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會告誡人們一個道理,其中有一難的妖怪為蟒蛇精,在與孫悟空打鬥中,將孫悟空吞吃到肚子裡,最後被孫悟空的金箍棒破腹而出,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 重慶掌故 | 重慶民間諺語「人心不足蛇吞象」,說的就是「巴蛇食象」
    兩則均言食象的蛇為「青首黑蛇」,正是巴人的圖騰;晉人郭璞注巴遂山之蛇為巴蛇;戰國晚期,「巴蛇食象」令連才華冠世的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在《天問》中發出疑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中記道:「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蛇)。」「象骨山,《山海經》云:『巴蛇食象』,暴其骨於此山湖旁,謂之象骨港。」《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象骨港在湖南臨湘縣西南30裡大江東濱。
  • 人們常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故事的由來
    人們經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來形容貪慾無止境、人心不知足,不知在幾百年前,有一個名叫「象」的人,家中十分貧窮,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為了維持生計,象每天都不得不到後山去砍柴,然後賣給鄰居們,以獲取毫釐之幣。又是一年飄雪時,天氣異常寒冷,可是象還是要和往常一樣到後山上去打柴。
  • 民間故事:貪心不足蛇吞象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2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咱中國有句老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意思是在形容一個人過度貪婪,最後遭了報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故事大體講:一個富貴人家,見村裡有人得了寶貝也去照貓畫虎拿寶貝。因為自己太過貪婪,被困寶藏裡,一直未能出來。大家欲知詳情,就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古時候,在山東省某個小村裡邊上,曾有一個大石門。據老輩人說,那石頭門裡也有人家。
  • 貪心不足蛇吞象
    貪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蛇吞象,這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太貪的人就是自取滅亡。
  • 「人心不足蛇吞象」,蛇為什麼能吞下比自己大很多的獵物?
    2020-11-30 19:48:56 來源: 唐山微科普 舉報   有句俗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 菜根譚:「一念貪私,萬劫不復」,人心不足蛇吞象
    和珅居所(圖)來自網絡有一句諺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一個心有貪念的人,胃口只會越來越大,斂財的手段也會愈加膽大妄為 。
  • 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能吃的最大動物是什麼
    蛇吞食過的大型動物雖然中國有諺語稱「人心不足蛇吞象」,但現有蛇類吞下一頭成年的象不太現實。
  • 臺灣微雕家發表新作「最小黃金蟒蛇與蛇吞象」
    1月26日,臺微雕家發表的新作「最小『黃金蟒蛇』與 『蛇吞象』」。 陳逢顯 攝 中新網1月26日電 (記者陳立宇)為迎接2013農曆「蛇年」的到來,臺灣著名微雕家陳逢顯特雕刻新作一件,堪稱世界最小的「黃金蟒蛇」和展現俗語所說「蛇吞象」情景的精緻毫芒作品。
  • 地獄少女:貪心不足蛇吞象,以怨報德,終將自食惡果
    地獄少女:貪心不足蛇吞象,以怨報德,終將自食惡果 一場宴會正在進行,紅女士自出場便受到所有人的追捧,她是一個知名演員,而且最近也有新劇即將排練上演,而在他身邊的一直跟隨著一個女孩,舉止也是頗為親密,二人也是時不時的低語。
  • 《安家》老洋房故事原型發聲:人心不足蛇吞象!
    《安家》劇照原型發聲微博名為「灝澤先生」的人發表了微博稱:家裡的故事看到這裡,其實我的內心是很複雜的,都說藝術源於生活,但生活往往就是市井的且人心醜露,但那些擔心結局不好的觀眾現在也可以安心追劇了。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奇葩可惡的事情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討論哦。
  •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
    鄉土小說:貪心不足蛇吞象原創作品作者: 唐 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大海邊的漁村裡住著一對兒夫妻,男人叫海洋,女人叫蘭英。他們膝下無子。再說這個「象」,在他爸媽的努力下,他有了房子,還娶了一個如花似玉的漂亮媳婦。從小就嬌生慣養的「象」依然還是什麼也不會幹,家裡所有事情都是他的媳婦和父母來幹,他甚至還學會了賭博。輸了錢就喝酒,喝醉酒回來還打他的媳婦。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已經老了,不能再出海打魚了。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傳說故事
    象聽了並沒在意,覺得有這個五品官當著就行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象開始嫌自己的官職低了,他又想起了皇帝開始說的話。
  • 「貪心不足蛇吞象」,《安家》五千萬老太太故事扯?現實更扯!
    而最這個劇情簡直就成了這兩天最大的「槽點」了,不少的網友的都表示真是「活見久」,世界這麼大,怎麼還能有這麼不要臉的老太太呢,走投無路的時候投奔了龔老爺子家,白住了四十年,到頭來還真剛開口,最後連龔老爺子都被氣得犯了心臟病,但是這一家人卻能每天都來老洋房「上班」,我感覺這樣的一家人簡直是侮辱了「無恥」兩個字,相信很多觀眾都跟小編一個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