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謹洲
「人心不足蛇吞相」這句俗語,出於一個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個皇帝得了怪病,終日惶恐不安,總覺得有人要行刺。太醫診斷是膽出了問題,經再三治療,始終不見效。
靠拍馬屁爬上高位的宰相,夢見蛇神廟的蛇神告訴他,要想皇帝病癒,只有一法:以形治形,至於如何以形治形,到了蛇神廟便有分曉。宰相一覺醒來,似有仙人引路,日夜兼程,來到屢屢顯靈的蛇神廟。宰相三叩九拜之後,蛇神現身了,答應宰相入其腹割取其膽,並一再叮囑宰相只準割取半塊。為了讓宰相明確半塊的大小,蛇神以姿勢作了比劃。
宰相拿了蛇神給的利刀鑽入蛇腹,剛剛把半塊蛇膽割下,又欲割取蛇腎帶回給皇帝壯陽。蛇神發出警告,宰相置之不理,不但割了一塊蛇腎,還挖取蛇腹裡的金銀珠寶裝進衣袋,欲佔為己有。
見宰相如此爽約,蛇神思忖:「若這個宰相不死,終究會給人間留下禍患。」於是,蛇神將大嘴一閉,把宰相活活悶死在腹中。
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的簡縮版本。宰相的相,五華讀相,去聲。中國象棋術語中的象與相,五華話同音同調,因此,五華人將「人心不足蛇吞相」說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山海經》有「蛇吞象」的記載:硃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黑蛇」屬巴蛇一類。世間有「巴蛇吞象」的傳聞。故事說,巴蛇形體巨大,能吞下1頭大象。吞象3年,待肉質全部消化,巴蛇才將大象的骨頭吐出。
「蛇吞相」「蛇吞象」,兩相比較,「蛇吞象」更容易理解,用於形容「人心不足」,比「蛇吞相」更加形象。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