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叫「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來形容貪得無厭的人性。雖然,「蛇吞象」這一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但這生動地反映了蛇的吞食能力——大多數蛇類的確能吞下比自己頭和身體寬得多的獵物。
不過,大多數人對蛇吞食獵物的行為的了解可能還是來自科普書籍或是紀錄片,仍然有很多細節值得進一步探索和推敲。在我從事蛇類研究的過程中,就經常被問到「蛇為什麼能吞下比自己大得多的獵物?」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就從蛇的骨頭,特別是頭骨、牙齒以及上下頜關節講起,從而解釋蛇類吞食獵物的機理,進一步討論,蛇能吞下的最大的獵物是什麼?能不能把人吞下去?
蛇有多少塊骨頭?
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全身骨骼標本,陳列於浙江自然博物館(製作/史靜聳 攝影/陳奕寧)
球蟒的後肢殘留(圖片來源見水印)
經過CT掃描、三維重建和渲染後的百花錦蛇(Elaphe moellendorffi)頭骨模型頭骨,其頭骨一共包含41枚硬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骨塊)
渲染後的橫紋斜鱗蛇(Pseudoxenodon bambusicola)頭骨三維CT重建模型,視頻中頭骨各部分顯示的順序依次為腦顱(淺藍色)——吻部(黃色)——顎頜器(綠色)——懸器及下頜(深藍色)。(這是動圖,發布的時候記得替換)
蛇的上下頜能否分開?
漁遊蛇(Xenochrophis piscator)方骨及下頜在閉口(綠色顯示)和開口(淺紫色)狀態下的變化
莽山原矛頭蝮(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頭骨三維重建模型,其中上顳骨和方骨的關節,以及方骨和下頜的關節,是決定蛇類張嘴角度的主要因素。其上頜骨(maxilla)毒牙在翼骨(pterygoid)和外翼骨(ectopterygoid)的推拉下可以自由伸出和縮回。
蛇能夠吞下多大的獵物?
打開澳洲蛇類網站,地毯蟒吞食袋鼠的圖片比比皆是(圖片版權:Bernie Worsfold/7 News Sydney/Facebook)
從食卵蛇(Dasypeltis scabra,標本編號CAS 258669)的頭骨三維CT重建模型中,可以看出其牙齒大部分已經退化
食卵蛇吞食鳥蛋的過程中,其上下頜並未分離,但兩側下頜的兩端是分開的 (圖片來自michiganscienceart.com)
盲蛇的「櫻桃小口」看起來有幾分呆萌(圖片來源見水印)
關於蛇的謎題,還有很多
註:本文中的CT掃描及三維重建工作完成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精度CT實驗室
文章來源:科普中國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