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生命垂危,
連續兩次出現血濾過敏反應,
必須立即轉院治療。
」
8月20日,躺在淄博市第一醫院病床上的翟長青路淑娟夫婦聽到這個消息,含淚同意孩子轉院。
8月17日下午,
33歲的路淑娟
上山採了一些蘑菇回家做晚飯。
不料,18日早上6點多,
夫妻倆跟12歲的兒子開始上吐下瀉,
目前只能靠血濾維持生命,
一天治療費用高達5萬元!
//
一家三口蘑菇中毒
//
暴雨剛過,野生蘑菇進入了生長旺季,淄博南部山區不少村民喜歡採摘新鮮野蘑菇食用。很多村民都是用非常原始的方法查看蘑菇是否有毒,博山區博山鎮下瓦泉村村民路淑娟當天就用原始的土辦法,她先用放了大蒜的開水浸泡蘑菇,觀察大蒜是否變色——如果沒有變色發黑,就代表蘑菇可以食用。「用了這個土辦法之後,看到大蒜沒變色,就做了蘑菇湯,沒想到吃了以後卻中毒了。」
路淑娟摘的就是這種蘑菇
8月17日晚飯之後,一家三口還沒有感覺,但是到了18日早上6點多,翟長青、路淑娟夫妻倆開始上吐下瀉。翟長青帶著妻子和兒子先來到北博山鎮醫院,在醫院打了一天針,發現沒有效果,依舊上吐下瀉十分嚴重。當天晚上七八點鐘,一家三口被緊急送往淄博市第一醫院搶救。
//
孩子病危轉院濟南
//
8月20日,翟長青的妗子翟海英告訴記者,現在翟長青一家三口的狀況都不是很好,毒素已經蔓延,身體各項指標也不容樂觀。「醫生說野蘑菇中毒,除了做血濾,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沒有特效藥,看這個情況,一家三口都做了血濾也不見好轉的跡象。現在兩個大人也非常危險,就看能否度過危險期,如果病情能穩定下來,就有治癒的希望。」
翟長青和路淑娟兩人意識時而清醒,時而迷糊
翟長青和路淑娟目前都在ICU進行搶救。「開始是兩個大人情況很嚴重,今天早上,孩子病情忽然加重,轉氨酶嚴重升高,在做血濾的時候,連續兩次出現過敏。醫生說,這種情況必須轉到濟南齊魯醫院進行血漿置換。」翟海英告訴記者,由於病情惡化,8月20日下午3點,男孩已經乘車轉往濟南齊魯醫院進行搶救。
翟長青和路淑娟的一雙兒女。資料照片 家屬提供
//
野生蘑菇一定不要吃
//
近年來,毒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們國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曬乾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後表現各異,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也可引起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和幻覺等症狀,嚴重的可以引起人體臟器損害,威脅生命安全。
根據資料,目前島城可食用的菌類有300多種,嶗山範圍內的野生蘑菇共有40多個品種,常見的毒蘑菇就有十餘種,這些蘑菇外表乾淨,看上去跟普通的蘑菇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一些容易被市民誤食的有毒野生蘑菇。
-科普時間-
島城常見的毒蘑菇
褐鱗小傘
極毒,含毒肽和毒傘肽,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隨後肝腎受害、煩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白毒傘菌
含有劇毒,毒素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為嚴重,致使人體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5%。
白毒鵝膏菌
白毒鵝膏菌中毒潛伏期24小時左右,發病初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病情很快惡化,出現肝腎細胞損害、黃疸、中毒性肝炎、肝腫大,最後昏迷,死亡率高達75%。
紅鬼筆菌
紅鬼筆菌顏色鮮豔,但有毒性,作為外用藥物有散度、消腫等作用,但不可食用,誤食後會引起身體發熱、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等中毒症狀。
臭黃菇
臭黃菇誤食後發病潛伏期短,發病快。一般食後半小時左右發病,主要為胃腸道症狀,有時會出現頭暈眼花、亂說亂唱,嚴重者面部抽搐、視力減弱、昏睡等。
墨汁鬼傘菌
墨汁鬼傘菌與酒一起食用有毒,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出現面紅、反胃、嘔吐、心跳紊亂等。
狗尿苔
狗尿苔又稱毛頭鬼傘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映,發病快,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
有毒牛肝菌
有毒牛肝菌進食後10分鐘至2小時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可導致血壓降低、心率減慢,個別可引起幻覺。
//
中毒後立即喝水催吐儘快就醫
//
「預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隨便採摘、買賣和食用不認識的菌類。」市疾控中心專家說,一旦出現毒蘑菇中毒,患者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把手指或牙刷柄等伸進咽部催吐,同時儘快送往最近的醫療單位,進行催吐、洗胃、導瀉,以儘快排出毒素。就診時最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方便醫生進一步明確診斷。
醫生特別提醒,一些蘑菇中毒的患者經過常規治療處理後,有些症狀會逐漸緩解,讓人覺得似乎已經康復了,其實是進入了「假愈期」,一旦停止治療,很容易進入肝損害期,嚴重時會造成肝臟功能衰竭,導致死亡。因此患者在中毒初期症狀出現緩解時,不能麻痺大意,仍應在醫院繼續接受觀察治療。
辨別毒蘑菇六大誤區
怎麼區分毒蘑菇?專家介紹,毒蘑菇種類繁多,許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觀特徵沒有明顯區別,甚至非常相似,至今還沒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鑑別方法。市民用土辦法辨別毒蘑菇,常常陷入「死亡誤區」。
點擊播放 GIF 0.1M
誤區一,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實際上,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
誤區二,長在潮溼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專家稱,有一些毒蘑菇的確生長在糞便上,但是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生長在松林中。
誤區三,可以用銀器、生薑、大米、生蔥跟蘑菇一起煮,液體變黑的為有毒,沒變顏色就沒有毒?專家表示,毒蘑菇中一般不含硫化物,不會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
誤區四,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實際上,一些多汁蘑菇受傷後顏色會發生變化,它們不僅沒有毒,而且還是美味食用菌。
誤區五,生蛆、生蟲的蘑菇就沒有毒。實際上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誤區六,毒蘑菇往往有鱗片、粘液,菌杆上有菌託和菌環。專家稱,這只是鵝膏屬的識別特徵,雖然鵝膏屬是傘菌中有毒種類最為集中的類群,但很多毒蘑菇並沒有獨特的形態特徵,如亞稀褶黑菇就沒有菌託、菌環和鱗片,顏色也很樸素,誤食會導致溶血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死亡。
野生蘑菇千萬不要吃!
zhuan發一下,讓更多人知道
來源 | 魯中晨報 早報記者 黃飛
手繪 | 王亞文 宋尉嘉
編輯 | 寧婧
校對 |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