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宗教信仰父母不肯落胎,生下患兒成「泡泡男孩」,僅活短短12歲

2020-12-06 騰訊網

基督教有三大派別,天主教即為其中之一。公元313年天主教獲得官方認可,323年後,首次傳入中國。長期以來,許多天主教徒都遵守一個禁令,那就是懷孕後不能落胎,否則視為害命。著名的美國「泡泡男孩」,便是在父母的這種堅持下出生的。

所謂「泡泡男孩」,顧名思義,他必須生活在泡泡中,無法與外界接觸。普通孩子學會走路後就可以四處嬉戲玩鬧,長大一點就可以去學校上課讀書,認識許多小夥伴,大家坐在一個教室跟著老師學習知識......這些都是「泡泡男孩」可望而不可即的。

泡泡男孩名叫大衛·菲利浦·威特(以下簡稱威特),出生於1971年,天生患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缺陷疾病——「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SCID)」。威特其實是個很可愛的小孩,他不缺手也不缺腳,智力更不存在問題,唯一的問題在於,可憐的威特得不到免疫系統的保護。

我們每個人都有免疫系統,它就像守護城防的士兵,一旦敵人入侵,便緊急動員起來集體作戰,消滅敵人(各種致病微生物)。如果沒有免疫系統,連空氣都會成為對人類致命的殺傷武器。不幸的是,小威特由於先天性遺傳,出生便沒有這層天然防護。

這就意味著,只要威特暴露在普通環境下,許多對我們而言沒有威脅的微生物,可以輕而易舉殺死他。只有將其藏在完全無菌的塑料泡泡裡,威特才能活著,父母無法給他一個親吻活著擁抱,送給他的每一樣禮物,都必須經過複雜的無菌處理。

威特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們的身體並未表現出這類隱性病症,從小到大都跟普通人沒啥兩樣。在威特出生之前,這對夫婦已經生了1兒1女,女兒凱薩琳沒有表現病症,兒子卻表現出了免疫異常,不到1歲就感染死去。

所以,當妻子又一次懷孕時,威特的父親很糾結。夫妻二人都不想放棄這個孩子,他們的宗教信仰也不允許落胎。但萬一孩子又遺傳了先天性缺陷,表現出病症怎麼辦?就在日復一日的糾結中,小威特慢慢在母親肚子裡長大,隨後來到了這個美麗世界。

醫生給小威特做了檢查,發現他果然是免疫缺陷重症患者。不得已,醫生只能將小威特送到塑料隔離罩裡,父母不能抱他,不能靠近他。起初因為年幼,小威特還沒有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醫生們費盡心思研究治療辦法,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小威特走出泡泡。

小威特在泡泡裡健康長大,3歲那年隨父母離開醫院,回了家。但回家後,小威特也只能看著姐姐凱薩琳四處跑,自己呆在泡泡裡羨慕。他看得到花開,卻聞不到花香,看得到大千世界,卻無法走出去觸碰哪怕一片樹葉。

漸漸地,威特心情越來越低落。為了治好兒子,父母也積極與醫生溝通,醫生建議給小威特做骨髓移植手術,遺憾的是威特的父母、姐姐骨髓都與小威特不匹配。於是醫生們開始將小威特作為重點疑難對象研究,希望找到不受血型限制的匹配療法。

威特長到了12歲,沉默寡言。為他治療的醫生一個個離開,在世界範圍內徵求合適骨髓幹細胞供體的活動也毫無進展。直到一位醫生告訴威特的父母說,他們可以採用新療法移植威特姐姐的骨髓幹細胞,這樣威特就有希望走出泡泡了。

為了讓孩子恢復自由,威特的父母決定冒險一試。手術完成後,威特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異常反應,父母和醫生都欣喜不已,威特走出泡泡的時間仿佛指日可待了。然而幾月後,威特卻患上了癌症,醫生無法治癒,只能將威特抱出了泡泡。

活了12年,威特在臨終前才首次走出那層禁錮他的隔離罩,首次擁抱了媽媽,這一切都讓他新奇又激動,然而病魔卻使他無法在世界上停留。1984年2月,只活了短短12歲半的威特離世。

醫生們找到了威特患癌的原因,姐姐凱薩琳體內攜帶致命病毒,手術後,這種病毒跑到了威特身上。凱薩琳的免疫系統可以輕而易舉壓制病毒,威特卻做不到,最終導致悲劇發生。威特的一生,比清晨陽光下的露水還要脆弱,如果可以選擇,威特或許根本不願意來到世上。

相關焦點

  • 泡泡男孩活在無菌環境中 博客分享生命奇蹟
    由於只能生活在無菌環境中,貝利斯獲稱「泡泡男孩」。  為及時向親友通報孩子病情和治療進展,貝利斯的父母去年4月為兒子開設博客。不料,貝利斯的博客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點擊率迄今已超過37萬人次。  陌生人祝福  貝利斯去年6月10日成功接受手術後,身體日趨康復,如今與父母住在位於密蘇裡州玻利瓦爾的家中。
  • 「泡泡男孩」:一生被隔離在泡泡裡,12歲死前媽媽才第一次觸摸他
    在美國,有一個"泡泡男孩",他12歲才走出隔離罩,在死亡前第一次觸摸到了媽媽……他是個普通的小男孩,四肢健全、笑容可愛,但他也是個特別的小男孩,絕症讓他的生活變得不再平靜。誕生,註定了悲劇的結局。1971年9月,維特爾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家普通醫院,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本來應該大喜的日子,卻因疾病蒙上了一層陰影。維特爾出生不足十秒,便被放進了無菌透明的塑料隔離罩中,一放便是十二年之久。
  • 男孩先天缺陷終身活在泡泡裡 臨終前觸碰父母
    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男孩大衛-維特爾(David Vetter)因為患有嚴重複合性免疫缺陷症,一輩子都生活在一個特製的泡泡裡。他無法正常生活,甚至沒有真正意義上觸碰過一個人。在大衛出生前,他的父母就被告知大衛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患上嚴重複合性免疫缺陷症,他的哥哥就曾因該病去世。大衛出生之後立即被放入了一個無菌泡泡裡,並被檢查是否遺傳了這種先天性疾病。一開始,這個特製泡泡只是為了在骨髓移植前暫時保護大衛。醫生告訴大衛的父母,大衛的姐姐可能能夠為大衛提供很好的骨髓配型,這樣一來,大衛就能接受骨髓移植並重新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
  • 男孩成江蘇首例「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患兒
    11月27日,1歲9個月的男孩哲哲因脊髓性肌萎縮,在蘇大附兒院接受「諾西那生鈉」鞘內注射治療,成為江蘇省首例接受該藥治療的患兒。患病:一歲男孩身體鬆軟包先生一家來自宿遷泗陽,他的兒子哲哲現在才1歲9個月,昨天記者在病房中見到哲哲時,他正躺在床上,試著把一隻玩具眼鏡戴到自己的鼻梁上。見到陌生人哲哲並不害怕,他笑著喊叔叔,還伸出小手指打著招呼。家人把哲哲的褲腳撩起,他的小腿看起來非常纖瘦,和同齡胖乎乎的孩子不一樣。
  • 「泡泡男孩」菲利浦:在泡泡中待了12年,與母親牽手都是奢望
    泡泡男孩故事的主角叫大衛·菲利浦·威特,又稱「泡泡男孩」。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母大衛·威特和卡羅爾·威特已經生育了一個兒子,也就是他的哥哥大衛·約瑟夫·威特。但約瑟夫·威特僅僅存活了6個月便夭折了,這給他的父母帶來了很大的打擊。由於大衛和卡羅爾十分喜愛孩子,所以在不久後再次備孕,並於1971年9月21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聖魯克醫院生下了菲利浦。
  • 12歲才走出隔離罩的「泡泡男孩」,在死亡前第一次觸碰到了媽媽
    12歲才走出隔離罩的"泡泡男孩",在死亡前第一次觸碰到了媽媽說到生活,可能大家都過著普通的生活,時常也會埋怨生活不美好,而且還羨慕別人的生活。像是這位從小就生活在隔離罩的"泡泡男孩",從他出生後幾秒,直到他12歲去世前兩周,他一直覺得呼吸空氣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一旦他走出泡泡,觸摸世界,就會在相當短的時間死亡。
  • 被泡泡囚禁一生的男孩,死後卻救了無數人
    1971年9月21日,大衛·菲利普·威特出生在美國休斯敦一個普通的天主教家庭。在當時,患有這一疾病的嬰兒都活不過一歲,因為在他們被確診之前就已經被細菌和病毒嚴重感染,奄奄一息。(大衛的父母)而SCID恰恰是一種遺傳病,並且只會遺傳給男嬰。雖然新生兒的患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但是對於有著這一致命基因的大衛一家來說,患病率卻是50%。
  • 「泡泡男孩」在隔離罩生活12年,離世前4個月,終於親吻了媽媽
    美國的泡泡男孩戴維,一出生就得了重病,無法與自然界接觸。可他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在隔離罩裡整整生活了12年,死亡前才第一次觸摸到了媽媽。那麼是什麼支撐著戴維度過如此艱難的歲月呢?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症,讓一出生的戴維就進了隔離罩1971年的時候,戴維在美國的休斯頓出生了,給整個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 「泡泡男孩」被治癒
    由於天生患有嚴重複合型免疫缺陷(X-SCID),詹姆森又被稱作「泡泡病」男孩,這意味著他沒有免疫系統——打從生下來就沒有成熟的T細胞,這種細胞就像衛兵,在免疫系統中起感知和抵抗感染的作用。因為體內X染色體中的IL-2基因發生突變,他的基因沒有抵抗功能。    他不是第一個「泡泡病」患者,大衛·維特爾才是最有名的「泡泡男孩」。
  • 11歲男孩患罕見貓叫症候群,在滬接受中美國際會診
    患兒出生時哭聲似貓叫        8月25日9時許,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門診大樓的二樓診療室,兩名專家正對11歲的「貓叫症候群」男孩及其家長作面對面會診。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
  •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
    大連13歲行兇男孩父母公開道歉!我們自責、內疚、懊悔,慘劇的發生對淇淇的家庭是沉重的打擊,淇淇的父母失去了女兒,我們萬分愧疚,慘劇的發生,我們後悔莫及,是我們做父母的失職和失敗,我們平時沒教育好孩子,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是我們的錯,我們真的對不起! 淇淇的父母和家人們,我們非常懊悔,我們要用一 生來懺悔,我們是真心地懺悔,真心地道歉!
  • 「泡泡男孩」在隔離罩生活12年,美航曾送他太空衣,結局太心酸
    在經過搶救後好不容易活了下來,醫生診斷出小戴維有先天的小戴維出生後還未和家人接觸就被送進了無菌病房中,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和爸媽親密接觸了,他被養在一個透明的隔離罩中,被稱作是"泡泡男孩"。
  • 「泡泡男孩」在隔離罩生活12年,美航曾送他太空衣,結局太心酸
    在經過搶救後好不容易活了下來,醫生診斷出小戴維有先天的免疫缺陷症,這種病讓戴維的身體幾乎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非常脆弱。 小戴維出生後還未和家人接觸就被送進了無菌病房中,從那以後再也沒有機會和爸媽親密接觸了,他被養在一個透明的隔離罩中,被稱作是"泡泡男孩"。
  • 闢謠:很多科學家晚年都會信仰宗教?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都信神?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科學起源地的歐洲,那時候全是基督教信仰的國家,民眾從小到大都接觸宗教,耳濡目染,相信宗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相反不信宗教才比較另類,我們很少聽到那時代有這種另類。我國屬於無神論國家,從小到大接受的是唯物論的教育,民眾大多不相信宗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相信宗教的反倒成為了另類。
  • 東營:12歲男孩乳房發育成B罩杯 不良飲食是罪魁禍首
    日前,12歲的初中男生小李終於成功手術,卸下「包袱」,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原來,從小愛吃肉,愛喝飲料的他,患上了男性乳房發育症,12歲的他乳房發育成了B罩杯,比很多成年女性的都大。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隨著人們飲食不合理,男性乳房發育症發病率增多,僅一個暑期,就有20多名學生來醫院做手術。
  • 小夫妻生下鼠尿症患兒 需終身控制飲食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幫助男孩母親產下健康二寶10年前,王女士和丈夫張先生結婚後生下兒子小東(化名)。但小東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PKU),原因是PAH基因出現了複合雜合變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成功阻斷了致病PAH基因向後代傳遞,幫助王女士順利產下健康寶寶。發現腹中胎兒基因突變 孕婦不得已引產王女士(化名)今年32歲,丈夫今年35歲。2010年,王女士和丈夫結婚後,足月生下兒子小東。但在新生兒篩查中,小東被診斷患有苯丙酮尿症(PKU)。
  • 12歲男孩乳房長到桔子大小,原來是這個地方長了腫瘤
    但12歲的江西男孩小丁,胸部居然像女孩兒一樣變大,一直長到了桔子大小!最近,浙江大小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接診了好幾個小丁這樣發育異常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腎上腺長了腫瘤。泌尿外科陳光傑副主任醫師告訴錢報記者,腎上腺位於腎臟上方,位置比較隱秘,所以很難察覺出異常。但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外在表現,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 寶寶出生三天就猝死 竟是父母基因出問題
    這時,梅瑾主任的診間裡來了一位年輕的二胎媽媽和3歲大的小男孩。「梅主任,我家寶寶現在長得挺好,多謝您當初給我們的診斷啊!」原來,這是一個患有原發性肉鹼缺乏症的小男孩。這位媽媽的第一個孩子,前幾年在另一家三甲醫院出生,孩子出生時挺好,但沒想到短短三天後,就在媽媽懷裡毫無徵兆停止了呼吸。
  • 12歲男孩狀告父母,僅僅是「因為他們生了我」,結果爹媽鋃鐺入獄!
    故事的開始,一個還在獄中服刑的小男孩被帶上了法庭,他的雙眸充滿了絕望和悽涼,完全看不到一點生氣,他是這場庭審的主吿,也是我故事中的男主角扎因,這場庭審受備受矚目,他要告的人是自己的父母,當法官問他為什麼要狀告自己的父母時,扎因的回答很簡單,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十分震驚,「因為他們生了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什麼有的父母活成了祖宗暴君?真相扎心了!
    一旦做了父母你就沒有資格任性了可惜的是有的父母活成了祖宗暴君……1前些日子,父親腦梗住院,醫院日夜陪床十多天,發現七八十歲的老人活的任性又暴躁被愛的人,永遠把自己活成了說一不二的祖宗。A老人,76歲,煤礦退休,退休金每月四千多,大女兒縣某局公務員,二女兒擔任某市中學校長,小兒子開貨車跑運輸,現在海南和堂弟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