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5年內合成人類DNA: 「定製嬰兒」或成現實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導 英媒稱,據一項新的聲明說,只要5年就可以在實驗室中人工合成人類DNA。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2日報導,去年,100多位科學家參加了一次秘密會議,討論一項雄心勃勃的重新創造構成我們獨特基因密碼的60億個「字母」的計劃。

據2日透露出的消息說,下周這些研究人員將再度聚首,宣布一項耗資1億美元、人工合成生命基礎材料的計劃。

但是,這一消息很可能重新引發人們對創造「定製嬰兒」的擔憂。

紐約大學系統遺傳學研究所主任傑夫·伯克今天談到了在四五年內人工合成人類DNA的計劃。

他們計劃從再造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開始,然後是人類DNA。

伯克告訴美國CNBC電視臺:「我們有四五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有充分的時間討論這樣做是否明智,以及應當把資金用在這個方向(人工合成人類DNA),還是用在其他方向。」

他說:「但凡涉及人類,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而且希望自己的意見引起關注。我們希望聽聽人們怎麼說。」

伯克的計劃延續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這項研究讓科學家能夠為構成人類基因密碼的所有「字母」進行排序和「解讀」。

這套完整的基因信息被稱為基因組。

新項目被稱為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新項目的協調人南希·凱利告訴CNBC電視臺:「人類基因組計劃讓我們解讀基因組,但是我們仍然沒有完全了解它。」

報導稱,人類基因組由大約30億個鹼基對構成。DNA中有四種核苷酸鹼基——腺嘌呤(A)、胞嘧啶(C)、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我們基因中這些鹼基對排列的順序充當了基因「藍圖」,決定了每個人獨特的身體和精神特點。

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目的是了解這些鹼基對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他們希望人工合成DNA可以幫助我們揭秘基因密碼的起源。

伯克說:「如果做到這一點,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個複雜的結構是如何運轉的。」

相關焦點

  • 美媒稱20年後人類可通過皮膚生育 複製人或成現實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導 美媒稱,一億年來,人類祖先繁衍的方式基本如出一轍。雄性生殖器官將精子輸送到雌性的生殖器官中;在那裡,卵子會受精。然而,過去的60年來,人們見證了這一延續了無數年的繁衍大戲開始發生變化。最初是實驗室人工授精,而後則是試管嬰兒。
  • 陳根:「定製嬰兒」以後,基因編輯怎麼樣了?
    一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六周才能製作ZFN,但新手可以在短短幾天內製作一個TALEN。TALENs的可定製DNA結合特性還使得定製轉錄因子的設計能夠調節基因表達。,使得「定製嬰兒」成功誕生。」「定製嬰兒」雖然在現實中是首度出現,但基因編輯技術改造人類在電影中早已成為一個
  • 英科學家稱:5年內就能讓女性自產「人造精子」
    通常只有男性才會生產精子,然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卻計劃從女性骨髓中提取幹細胞,培育女性「人造精子」!英國科學家目前已經提出了實驗申請,一旦獲得批准,英國科學家將在兩年內培育出早期階段的女性「人造精子」,並在5年內培育出成熟的女性「人造精子」。5年後,女性在完全不需要男性 參與的情況下,就能獨自繁育後代!
  • 為什麼說通過修改基因實現「定製嬰兒」還為時尚早?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科學家日前在編輯人類胚胎基因的課題上獲得了重大突破,我們是否應該感到恐慌?修改胚胎基因的研究會不會失去控制,我們能否允許父母「定製嬰兒」,選擇讓子女擁有作曲家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想像力,或者飛人博爾特的速度?
  • 《細胞》:「定製嬰兒」能選出最棒的寶寶嗎?
    原創: NR 神經現實發表在《細胞》的一項新研究,質疑了多基因評分對預測智商或身高的有效性。也就是說,隨著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驅動,「定製嬰兒」的潘多拉盒子或將被打開。—胚胎測試報告卡 MS TECH誰在使用「多基因風險評分」測試?Genomic Prediction的多基因風險評分項目仍處在初級階段,尋求服務的顧客幾乎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
    來源:中新經緯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闢謠:與現實完全不符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針對「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消息,華大基因8日晚間在官方微博「BGI華大」發布闢謠聲明稱,勿信謠,更勿傳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情節,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賀建奎手稿曝光:從「基因編輯嬰兒」到「完美人類」還有多遠?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兩份草稿是賀建奎在2018年11月底編輯提交給《自然》和《JAMA》這兩本雜誌的,並沒有被發表。 手稿稱,雙胞胎的基因編輯實現了醫學上的突破,可以「控制愛滋病的流行」,但是,手稿中並沒有數據表明這一結果。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論文其他地方暗示編輯出錯的數據。
  • 從「基因編輯嬰兒」到「完美人類」還有多遠?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兩份草稿是賀建奎在2018年11月底編輯提交給《自然》和《JAMA》這兩本雜誌的,並沒有被發表。 手稿稱,雙胞胎的基因編輯實現了醫學上的突破,可以「控制愛滋病的流行」,但是,手稿中並沒有數據表明這一結果。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論文其他地方暗示編輯出錯的數據。
  • 撓米成:定製嬰兒?目前是"大膽想像"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撓米成】 一部199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Gattaca》(譯名《變種異煞》)描述了這樣一個未來世界:由於基因技術的成熟,人類在出生之前接受基因改造已成為常態。基因改造人擁有更聰明的頭腦、更強健的體魄和更漂亮的外表,壟斷了成為社會精英的上升通道。而沒有經過基因改造的人則只能從事清潔工等簡單勞動。
  • 科學家宣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 專家:給人類帶來風險
    瀟湘晨報長沙訊11月26日,人民網刊發了一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報導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不必要 不現實 不公平
    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單一的基因變異都會被分解,並被重新組合成其他變異。進化動力學並非無足輕重。在1970年代,Lewontin和Hubby引入了平衡選擇的概念,根據這個概念,人們推測造成各種疾病風險的罕見變異可能會一直存在於人類當中,因為這些變異在人群的異質性和遺傳變異方面有所貢獻,或者這些風險變異在特定的環境對人類有某些積極的作用。
  • 給合成生物學的一次預警:當心計算機黑客的「惡意DNA入侵」
    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最近接收的一封 「致主編信」 中,一組以色列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聽起來蠻瘋狂的想法:計算機黑客是否會誘騙合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去創造一段有害或潛在風險的惡意基因片段?
  • 中國最大的基因研發機構被指基因編輯58個嬰兒,官方回應:已報案
    被指基因編輯58個嬰兒?緊急回應:沒有瓜,散了吧按照目前的人類胚胎研究原則,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近日,社交平臺上瘋傳一張截圖。一名為「未名湖畔魯智深」的微博網友聲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12月7日晚間,華大基因方面通過微博回應:沒有瓜,各位群眾散了吧。
  • 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愛滋病?賀建奎助理稱只是「科學家的自主探索」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核心提示:賀建奎的助理對科技日報記者稱,這項研究是「科學家(賀建奎)的自主探索」。「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嬰兒已於11月健康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將來可能具有天然抵抗愛滋病的能力。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科學家稱Y染色體基因脫落 未來世界或成「無男國」
    港媒稱,眾所周知,男性性染色體脆弱,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直在脫落基因,導致一些科學家擔憂,500萬年後,或將不會有男嬰兒降生。  儘管這可能聽起來比較遙遠,但動物世界裡有一些可怕的先例。鞭尾蜥就是一例,它們只有雌性,已經進化成「自給自足」的物種。 而且,女性一般比男性壽命更長(女性平均壽命為73.5年,男性為68.5年)。
  • 《自然》:科學家發現DNA鹼基合成新路徑
    胸腺嘧啶是四種DNA鹼基之一,美國科學家在4月6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上表示,他們發現了新的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路徑,該化學反應與其他已知的生成DNA鹼基的反應的不同之處在於使用了一種獨特的酶。
  • 不可思議:科學家人工合成DNA創造新生命
    科學家向大腸桿菌中引入了一些該細菌中本不存在的DNA分子。雖然修改後的大腸桿菌遺傳密碼中多了兩個片段,但仍能像正常細菌一樣生長和複製,這為科學家創造全新的人造生命奠定了一定基礎。研究人員稱這些經過修改的微生物為科學家提供了」創造擁有全新特徵屬性的微生物「的契機。未來科學家可能會著手研發能夠生產新型蛋白質的微生物,這或許能幫助我們發明新藥物,並取得納米技術的重大突破。
  • 視頻|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報案!沒有「基因庫...
    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300676)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短時間內,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學術界、法律界集體聲討。 目前事件的最新進展是——有媒體報導稱,賀建奎操刀的該項目,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