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與年齡--《導引》四年級第三講

2020-12-04 北京奧數網

【典型問題】

1. 某數加上6,乘以6,減去6,除以6,其結果等於6,則這個數是多少?

  解答:(6×6+6)÷6-6=1,這個數是1.

2. 兩個兩位數相加,其中一個加數是73,另一個加數不知道,只知道另一個加數的十位數字增加5,個位數字增加1,那麼求得的和的後兩位數字是72,問另一個加數原來是多少?

  解答:和的後兩位數字是72,說明另一個加數變成了99,所以原來的加數是99-51=48.

3. 有磚26塊,兄弟二人爭著去挑。弟弟搶在前面,剛擺好磚,哥哥趕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搶過一半。弟弟不肯,又從哥哥那兒搶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給哥哥5塊,這時哥哥比弟弟多挑2塊。問最初弟弟準備挑多少塊?

  解答:先算出最後各挑幾塊:(和差問題)哥哥是(26+2)÷2=14,弟弟是26-14=12,然後來還原:1. 哥哥還給弟弟5塊:哥哥是14-5=9,弟弟是12+5=17;2. 弟弟把搶走的一半還給哥哥:搶走了一半,那麼剩下的就是另一半,所以哥哥就應該是9+9=18,弟弟是17-9=8;3. 哥哥把搶走的一半還給弟弟:那么弟弟原來就是8+8=16塊.

4. 甲、乙、丙三人錢數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錢給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錢數都比原來增加了兩倍,結果乙的錢最多;接著乙拿出一些錢給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錢數都比原來增加了兩倍,結果丙的錢最多;最後丙拿出一些錢給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錢數都比原來增加了兩倍,結果三人錢數一樣多了。如果他們三人共有81元,那麼三人原來的錢分別是多少元?

  解答:三人最後一樣多,所以都是81÷3=27元,然後我們開始還原:1. 甲和乙把錢還給丙:每人增加2倍,就應該是原來的3倍,所以甲和乙都是27÷3=9,丙是81-9-9=63;2. 甲和丙把錢還給乙:甲9÷3=3,丙63÷3=21,乙81-3-21=57;3. 最後是乙和丙把錢還給甲:乙57÷3=19,丙21÷3=7,甲81-19-7=55元.

5. 甲、乙、丙三人各有糖豆若干粒,甲從乙處取來一些,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接著乙從丙處取來一些,使自己的糖豆也增加了一倍;丙再從甲處取來一些,也使自己的糖豆增加了一倍。現在三人的糖豆一樣多。如果開始時甲有51粒糖豆,那麼乙最開始有多少粒糖豆?

  解答:先假設後來三個人都是4份,還原後得到甲、乙、丙分別是3份,5份,4份,實際上甲原來有51粒,51÷3=17,那麼我們可以把1份看成17粒,所以乙最開始有糖豆17×5=85粒.

6. 有一筐蘋果,把它們三等分後還剩2個蘋果;取出其中兩份,將它們三等分後還剩兩個;然後再取出其中兩份,又將這兩份三等分後還剩2個。問:這筐蘋果至少有幾個?

  解答:如果最後的1份只有1個的話,我們很快就可以發現前面的11份就是(1×3+2)÷2=2.5個,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後的那一份至少是2個,那麼這筐蘋果原來至少有:(2×3+2)÷2×3+2=23個.

7. 今年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5倍,15年後,父親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2倍,問:現在父子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解答:今年父子的年齡差是兒子的5-1=4倍,15年後父子的年齡差是兒子的2-1=1倍,這說明在過了15年後,兒子的年齡是現在的四倍,根據差倍問題的公式可以計算出兒子今年的年齡是15÷(4-1)=5歲,父親今年是5×5=25歲.

8. 有老師和甲乙丙三個學生,現在老師的年齡剛好是三個學生的年齡和;9年後,老師年齡為甲、乙兩個學生的年齡和;又3年後,老師年齡為甲、丙兩個學生的年齡和;再3年後,老師年齡為乙、丙兩個學生的年齡和。求現在各人的年齡。

  解答:老師=甲+乙+丙,老師+9=甲+9+乙+9,比較一下這兩個條件,很快得到丙的年齡是9歲;同理可以得到乙是9+3=12歲,甲是9+3+3=15歲,老師是9+12+15=36歲.

9. 全家4口人,父親比母親大3歲,姐姐比弟弟大2歲。四年前他們全家的年齡和為58歲,而現在是73歲。問:現在各人的年齡是多少?

  解答:73-58=15≠4×4,我們知道四個人四年應該增長了4×4=16歲,但實際上只增長了15歲,為什麼呢?是因為在4年前,弟弟還沒有出生,那么弟弟今年應該是幾歲呢?我們可以這樣想:父親、母親、姐姐三個人4年增長了12歲,15-12=3,3就是弟弟的年齡!那麼很快能得到姐姐是3+2=5歲,父母今年的年齡和是73-3-5=65歲,根據和差問題,就可以得到父親是(65+3)÷2=34歲,母親是65-34=31歲.

10. 學生問老師多少歲,老師說:「當我象你這麼大時,你剛3歲;當你象我這麼大時,我已經39歲了。」求老師與學生的年齡。

  解答:老師的這句話表示3,學生年齡,老師年齡,39這4個數是一個等差數列,即學生年齡-3=老師年齡-學生年齡=39-老師年齡,我們可以先求出這個差是多少:(39-3)÷3=12,所以學生年齡是3+12=15歲,老師年齡是15+12=27歲.

11. 哥哥現在的年齡是弟弟當年年齡的3倍,哥哥當年的年齡與弟弟現在的年齡相同,哥哥與弟弟現在的年齡和為30歲。問:哥哥現在多少歲?

  解答:假設弟弟當年年齡是1份,那麼哥哥現在的年齡就是3份,因為哥哥當年的年齡與弟弟現在的年齡相同,因為弟弟當年年齡,弟弟現在年齡(=哥哥當年年齡),哥哥現在年齡這三個數是等差的,所以弟弟現在年齡(=哥哥當年年齡)就剛好是2份,那麼兄弟現在的年齡和是3+2=5份,一份就是30÷5=6,哥哥現在是6×3=18歲.

12. 梁老師問陳老師有多少子女,她說:「現在我和愛人的年齡和是子女年齡和的6倍;兩年前,我們的年齡和是子女年齡和的10倍;六年後,我們的年齡和是子女年齡和的3倍。」問陳老師有多少子女。

  解答:2年前,年齡差是子女年齡和的10-1=9倍;今年,年齡差是子女年齡和的6-1=5倍;6年後,年齡差是子女年齡和的3-1=2倍。這個時候可以看到這個題中的年齡差不是一定的,否則年齡差是9,5,2倍數,至少是90,這是不合常理的,也就是說子女個數不會是2個。如果這個題目不用方程的話,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設陳老師有1個子女,很快就會得到矛盾,最後可以算出陳老師是3個子女。本題推薦使用方程求解!

13. 今年是1996年。父母的年齡和是78歲,兄弟的年齡和是17歲。四年後,父的年齡是弟的4倍,母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那麼當父的年齡是兄的年齡的3倍時是公元哪一年?

  解答:四年後,父母的年齡和是78+8=86歲,兄弟的年齡和是17+8=25歲,父=弟×4,母=兄×3,那麼父+母=弟×4+兄×3=3×(弟+兄)+弟,即86=3×25+弟,所以弟是11歲,兄是25-11=14歲,父是11×4=44歲,母是14×3=42歲(以上都是4年後的年齡,即公元2000年),很顯然再過1年後父親45歲,兄是15歲,父親是哥哥年齡的3倍,所以答案就是公元2001年.

14. 甲、乙、丙三人現在歲數的和是113歲,當甲的歲數是乙的歲數的一半時,丙是38歲,當乙的歲數是丙的歲數的一半時,甲是17歲,那麼乙現在是多少歲?

  解答:假設當甲的歲數是乙的歲數的一半時,甲是a歲,乙就是2×a歲,丙38歲;當甲17歲的時候,注意到甲乙的年齡差不變,都是a,所以乙是17+a歲,那麼丙是乙的2倍,就是2×(17+a),再根據甲丙的年齡差可以得到:38-a=2×(17+a)-17,由此可以得到a是等於7的,所以在某一年,甲7歲,乙14歲,丙38歲,和是7+14+38=59歲,(113-59)÷3=18,再過18年後,三人年齡和是113歲,所以乙今年的年齡是14+18=32歲.

15. 今年,祖父的年齡是小明的年齡的6倍。幾年後,祖父的年齡將是小明年齡的5倍。又過幾年以後,祖父的年齡將是小明年齡的4倍。求:祖父今年是多少歲?

  解答:觀察年齡差:今年的年齡差是小明年齡的5倍;幾年後的年齡差是小明當時年齡的4倍;又過幾年以後的年齡差是小明年齡的3倍,所以年齡差是5,4,3的倍數,很快就能得到年齡差應該是60(當然不可能是120,180等等),今年小明的年齡是:60÷(6-1)=12歲,那麼祖父就是12+60=72歲.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咬文嚼字之八十六:導引
    生命得以維持,其必須能動地主導物質的進出過程,即加以導引。我們的祖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漢張仲景的醫書《金匱要略》中有「導引吐納」的提法,道家還發展出了成套的「導引吐納」功法,其中八卦掌就是將武功與導引吐納融為一體的武術。導引可逐客邪於關節,參詳痛風發生的機理,始知老祖宗的見識果然不凡。導引如此重要,關於導引的詞彙自然會常見於日常詞彙,進而散見於科學文獻。
  • 【講座】晶體諧振器的電路評估 第三講 : 驅動功率測量
    第三講 :驅動功率測量 介紹驅動功率計算示例和驅動功率的測量方法。
  • 【物中生有|第三講】楊鄭鴻:小身材大作用,果蠅與腦科學
    【物中生有|第三講】楊鄭鴻:小身材大作用,果蠅與腦科學 2020-05-14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導引圖上的導引(二)
    導引的方法古今的導引方法數不勝數,且各不相同,但究其基本「元素」,則不外形體、呼吸、意念的調整(即所謂「三調」),只是動功重視其中的形體調整,靜功重視呼吸與意念的鍛鍊。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原始的導引只強調形體鍛鍊,如《呂氏春秋》中的「舞」,《路史》中的「大舞」,彩陶盆上的舞蹈畫面等。但最遲於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舞」已由單一的形體運動——調身,發展為三調齊全的心身鍛鍊方法,成書於這個時期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首次明確地將「導引」用於醫療,是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將導引作為「常規」措施應用於臨床者。
  • 四年級第三講應用題
    四年級數學是小學數學的分水嶺,一二三年級重在基礎運算,四年級開始注重理解能力,要求靈活應用相關法則解決實際問題。下面一起來學習應用題專題。第三講 應用題例1、某玩具廠把630件玩具分別裝在5個塑料箱和6個紙箱裡,1個塑料箱與3個紙箱裝的玩具同樣多。每個塑料箱和紙箱各裝多少件玩具?
  • 2009年第七屆「希望杯」四年級第1試試題
    請下載附件:     2009年第七屆「希望杯」四年級第1試試題   3、如圖2,《希望杯數學能力培訓教程(四年級)》一書有160頁,在它的頁碼中,數字"2"共出現了         次。   4、將1到35這35個自然數連續地寫在一起,夠成了一個大數:1234567891011……333435,則這個大數的位數是          。 ............
  • 「學科交叉的魅力」名師系列講座第三講:饒毅演繹腦的學科交叉研究
    2020年5月24日晚,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學科交叉的魅力」名師系列講座第三講舉行。在紀念校慶122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之際,為拓展學生學術視野、增強科研興趣,鼓勵學生勇於開拓創新,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吸引更多校內外學生投身跨學科研究,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於5月推出第一期「學科交叉的魅力」名師系列講座,目前已舉行三講。接下來將由歷史學系錢乘旦教授繼續分享學科交叉的魅力。
  • 四年級(人教)第1單元:大數的認識 知識點總結,期末複習必備!
    一、萬以上的計數單位、數位和數級二、大數的讀寫1、大數的讀法①分數級:從右向左每四位—個數級。②從高位依次向低位讀,每級數的讀法與個級相同,億級讀完加「億」字,萬級讀完加「萬」字。③0的讀法:每級末尾的0不讀,其他數位的0都要讀,1個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1個0。
  • 2013寒春初一年級理科招生簡章
    【初一年級理科寒春學習指導】 1、初一下學期內容在天津中考的地位 平面直角坐標系 直角三角形 實數 第三講
  • 人教四年級數學下冊第12課《乘法分配律》圖文視頻講解
    第26頁做一做1、×     ×    √2、略練習七1、 60     70     1000    90     80     120     100     200 2、15    38)×125=10000(元)5.5×5×36=900(人)第一單元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
  •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7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自學指導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6課《飛向藍天的恐龍》自學指導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琥珀》自學要領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課《三月桃花水》自學指導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天窗》預習要領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鄉下人家》自學指導
  • 走進重高 七年級下 第三講 二元一次方程組及解法
    我曾經遇到過本地區最好的公辦初中的一個學生,她在初中年級排在前20名(學校總共500多學生),但是進入高中後感覺非常吃力,跟不上進度。和她交流後我一句話概括,現在的初中數學要求太低,難度太低。本系列專題講座的習題和例題都來自各年中考題以及重點高中的自招題,難度高於中考的平均程度,差不多是重點高中的自招難度。
  • 2012年新四年級暑秋課程招生簡章
    ,「萬事開頭難」,能否學好四年級的奧數,是整個小學的關鍵。     四年級和三年級的不同: 這也就是說,在四年級或四年級之前,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那這些好習慣將會伴隨孩子一生,孩子的學習成績會趨於穩定,而且維持在很高的水平;在四年級之後,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惡習,除非進行特殊的訓練,否則孩子的這些壞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孩子的成績往往會越來越差。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知識梳理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材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這一冊的重點內容,主要分三部分來介紹:(1)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2)筆算除法;(3)商的變化規律及用商的變化規律簡便計算。再想,8個十也就是80、2個十也就是20、15個十也就是150、5個十也就是50,又把8÷2和15÷5還原成了80÷20和150÷50,學生理解了算理,計算也就不容易出錯。2.估算除法。被除數和除數都可以用四捨五入的方法變成整十的數來口算,注意結果要用約等號連接。
  • 中國科大首次實驗驗證量子導引橢球
    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研究組與澳大利亞合作者首次實驗驗證了量子導引橢球,並檢驗了其體積單配性。該項研究成果2019年2月22日發表在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導引(steering)的概念最早由薛丁格提出,它描述了兩個觀測者Alice和Bob共享一個量子糾纏態時,Alice對其量子比特做測量可以將Bob的量子比特製備到任意想要的量子態上。
  • 名師推薦:五年級常見知識點歸納整理
    第一講:約數和倍數   約數和倍數在5年級的知識體系中統歸到素有數學皇后的「數論」中,通常在平常的學習中首先要搞清楚「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公約數」以及他們的性質。   質數與合數   第三講:數論之整除的性質   整除的定義是商為整數且無餘數,小學階段我們學到的整除特徵主要有2、3、4、5、7、8、9、11、13、25、125。   其中幾個數的特徵一樣:4和25;8和125;3和9;7、13和11你記起來嗎?
  • 宏程序入門第三講,球面的編程與加工,分享個人經驗
    今天繼續進行宏程序的入門第三講,如何對球面進行宏程序的編制。還是那句話,此一系列文章還是由淺入深講解宏的思路,只要你會了,其它就是舉一反三的事,具體工件具體分析。
  • 常見的AGV導航導引方式
    常見的AGV導航導引方式 ai中國網 發表於 2021-01-08 09:51:26   近年來,我國AGV的應用場景發展越來越廣泛   隨著智能製造的發展,工廠智能化已成為必然趨勢,無人搬運車
  • 大衛・布魯貝克主講(中文字幕版)|研究生院"高端精品課程系列講座」之一暨「藝術與文化」2017新學期第三講視頻全文
    (視頻全文)講座名稱:第一講:阿瑟・丹託的貢獻與局限:關於中國藝術的真諦問題第二講:解讀牧溪與美術史:高居翰和荊浩的《筆記法》第三講講座簡介與導引之Lecture 3From Reality to Home in Nature:Aspirations and Strategies of Zhang Dali, Xu Bing and Su Xinping」
  • 關於一種小型、高效反輻射導引頭接收方案的設計
    隨著導引頭頻率覆蓋範圍的進一步擴大,傳統處理流程不僅會造成效費比總體偏低[3],而且傳統並行LVDS傳輸接口存在大量數據連線複雜[4]等難題,難以迎合現代反輻射導引頭寬頻帶、小型化的發展趨勢。 為了提高導引頭總體效費比,簡化其物理互聯以趨向小型化,提出了一種基於DDC模塊和JESD204B接口的導引頭接收電路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