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路,寧海這所幼兒園的師生太有創意了!

2020-12-06 澎湃新聞

「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路,寧海這所幼兒園的師生太有創意了!

2020-12-02 1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寧海和貴州雖山海相隔,卻因東西部扶貧協作而結緣。這些年,寧海縣婦聯集結優秀資源助力「藝術振興鄉村」行動,下屬單位潘天壽藝術幼兒園的「藝術+」模式也橫跨千裡,助力晴隆,最近,幼兒園的師生又有新動作,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

玩轉「藝術+」

愛心義賣,幫助實現微願望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倡導綠色生活,助推文明寧海建設,潘天壽藝術幼兒園圍繞「文明餐桌」主題開展教育活動。

全園幼兒共收集到563件餐廚垃圾,孩子們腦洞大開,玩轉「藝術+」。同學們利用收集到的貝殼、堅果殼、魚刺、玉米棒製成了形態各異、創意十足的工藝品,並分享了製作過程。大班的同學們親手繪製了倡議書和邀請函,倡議大家共同「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並參與工藝品愛心義賣活動,共籌得1218元,這些義賣善款將幫助晴隆小朋友們實現微心願。

巧化「藝術+」

入戶指導,升級美麗庭院

潘天壽藝術幼兒園黨員先鋒隊王小雲、劉芳芳、陳亞利入駐晴隆定汪村,化身庭院指導員,美麗巧手幻化美麗庭院。陳亞利介紹道:「我們打造了一個布依族傳統織布為主題的庭院,在庭院安裝架子,把李紅梅做的線、布、衣直接展示,讓參觀的客人能直觀感受主人的精湛手藝。」在她們的指導下,酒瓶、舊自行車、毛竹……都化身成一件件藝術品,村民們在美麗庭院裡樂開了懷。

共品「藝術+」

親子捐書「暖夢」千家萬戶

潘天壽藝術幼兒園「圓夢未來 親子捐書」活動共集得300餘套繪本。這些繪本也跟隨著黨員先鋒小隊奔赴晴隆定汪,在首屆「融合設計鄉村藝術節」開幕式的集市攤位上展出。書香吸引了孩子,也溫暖了定汪的家長們,潘幼教師還在現場開展了繪本教學,互動遊戲,這種「藝術+閱讀」的方式也給定汪的家庭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傳「藝」更是傳「意」。

來源:寧海婦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藝術+」賦能鄉村振興路,寧海這所幼兒園的師生太有創意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加快數位化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原標題:加快數位化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現代
  • 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融媒體記者 張小燕創成全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6家,獲批星級鄉村旅遊區52家;發揮鄉村旅遊重點村、星級鄉村旅遊區和特色鄉村旅遊資源品牌效應,吸引外來資本6億餘元;舉辦清江浦區百花節、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漣水農民豐收節、盱眙龍蝦節、金湖荷花節等各具特色的鄉情鄉韻活動。
  • 花都綠色金融賦能鄉村振興,「活水」引入特色小鎮
    11月25日,花都區綠色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產融對接會在赤坭鎮瑞嶺村召開。本次會議旨在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推動綠色金融機構積極加強與赤坭鎮重點產業園區、重點涉農企業對接,建立綠色企業和項目信息庫,收集整理綠色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建立綠色金融機構和綠色產業項目的直接溝通渠道。
  • 觀點-向勇:創意旅遊——地方創生與鄉村文創的思考與實踐
    第二個關鍵詞是從地方創生來看鄉村的文創,當我們提到地方創生的時候,也就是用自上而下的力量之餘,更多的調動自下而上的力量,去開拓鄉村所具備的相關資源。我們把它分成五大類,人、文、地、景、產。「人」是在地居民,我們特別注重共享的價值觀的雲集,怎麼能讓他們產生一個集體的認知,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關係營銷。比如說「地」,我們注重它的各種生態的資源,農產資源,在地特色等等。
  • 數字賦能 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民革餘杭區基層委開展...
    數字賦能 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民革餘杭區基層委開展「數字餘杭」主題調研活動 2020-11-23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環農商銀行 以「三度」精準發力 為鄉村振興賦能點「金」
    今年來,玉環農商銀行從「精度」「力度」「溫度」三個維度出發,精準發力,靶向施策,將金融服務精準延伸至農村的「神經末梢」,為鄉村振興賦能點「金」。定位有精度。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主辦行的作用,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主動對接,大力支持農業產業振興,探索金融助力特色農業產業新路徑,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業」重點綠色產業發展格局,至10月末,發放鄉村振興領域貸款88.4億元,較年初增加9.34億元,增幅11.81%,其中村級經濟合作社貸款114戶,金額7.2億元。擴面有力度。
  • 一雙「慧眼」看鄉村——浙東古鎮數字「智治」話振興
    伴隨著「智慧治理」,如今數位化悄然串聯起中國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賦能著鄉村振興。當下,在浙江,數位化改革正撬動鄉村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推動著鄉村產業振興與和諧發展。日前,中新網記者探訪浙東古鎮餘姚泗門,見證其數位化治理下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近年來沙坪垻區回龍壩鎮和中梁鎮,通過實施鄉村振興,鼓勵農民自願、有償地依法流轉土地,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增收致富,逐步形成了以新型農業為基礎、以農耕文化為內涵,以鄉村旅遊為促進的鄉村振興新局面。
  • 圖說寧海|寧海首屆網絡文化節攝影節主題展徵稿啦
    吹響時代號角 凝聚奮進力量寧海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作品展徵稿啦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寧海成就和寧海經驗,講述改革開放以來的寧海故事,展現改革開放以來的寧海巨變,擬舉辦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覽
  • 文化賦能促進聚變效應
    當「文創產業化,產業文創化」成為高頻概念,「根基在文化,關鍵靠創新,出路在產業」的發展邏輯日漸鮮明,以文化「軟資本」賦能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的「麗水之幹」生動實踐,正描繪著關於經濟、科技、創意等多個維度的精彩轉型。
  • 讓技術與創意賦能品牌之光 「對話廣告人」第四季開幕
    寧波市各高校師生和廣告營銷業界嘉賓共襄寧波創意風暴盛舉。「對話廣告人」由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和寧波國家廣告產業園聯合發起,安索帕中國集團、寧波市城市展覽館、寧波市鄞州區廣告文創協會協辦,是寧波市廣告營銷學界業界與國內外業界大咖的公益對話平臺。
  • 「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
    承載著一種文化、記錄了一段歷史千年之後讓人迷戀和神往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魯東大學博物館聯合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魯東大學民藝研究中心、煙臺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溪山清遠文化公司承辦的「雲山水月一一以地域文化促進鄉村旅遊與民俗文化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探索」於12月2日上午在煙臺美術博物館開幕。
  • 網紅建築的流量能否助力鄉村振興
    年輕人紛紛湧入鄉村,正在拉動鄉村的經濟和相關產業。  那對鄉村振興而言,網紅建築究竟能做什麼,又做不到什麼?  我們以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和浦東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剛剛結束的「美好生活」長三角公共文化空間創新設計大賽入圍的幾個鄉村案例為視角,探討好的鄉村建築,對鄉村振興的拉動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威海鄉村振興有奔頭、有看頭、有勁頭
    10個多月時間,我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抓落實,補短板,強弱項,鄉村振興攻堅突破行動紮實推進。為了檢驗成效,抓好落實,10月23日到24日,市委市政府拿出兩天時間,對鄉村振興的推進情況、實施進度,開展一次回頭看,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年的成績單。
  • 「第一書記」付文曲:把蓄積的原生勢能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時代動能
    這已經不是付文曲第一次直播賣農產品了。他認為,農村的傳統產業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民的傳統美德和脫貧的強烈願望,都是在農村蓄積的原生勢能,只要提供合適的條件,都可以轉化成鄉村振興源源不斷的時代動能。上任伊始,他就發揮「第一書記」的催化作用,為鄉村振興插翅賦能。
  • 新華社專訪華中農大校長李召虎:推動荊楚大地鄉村振興
    在推動產業進步中,特別是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我們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我們把它叫做「六個一」的精準產業扶貧模式,就是圍繞一個特色產業,組建一支教師團隊,設立一個攻關項目,推動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批專業合作社,助推一方百姓脫貧致富。這條特色「六個一」精準扶貧之路,體現了華中農業大學作為一所國內排頭的農業大學的學科優勢。
  • 湖北省第三屆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在鹹寧市舉辦
    舉報   鹹寧網訊 鹹寧日報記者吳文謹、實習生劉江萍、通訊員吳東東報導:11月20至22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辦的湖北省第三屆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在鹹安區高橋鎮蘿蔔公社舉辦
  • 數位化能給鄉村振興幫上什麼忙?聽聽 7 位專家怎麼說
    為了在新發展格局下準確把握農業農村改革規劃形勢和重點,探索數位化賦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網際網路經濟學研究聯盟、騰訊研究院、CSIG公共戰略研究中心近期聯合舉辦了「數位化助推鄉村振興專題研討會」。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