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改變大腦的喜與憂

2020-10-18 大科技

知識能夠從生理方面改變大腦,是真的嗎?如果能夠改變,改變的結果會更好嗎?

知識真的能夠改變大腦

2000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科學家研究小組,產生一個奇妙的想法:既然大腦的海馬區,先天就負責處理記憶,那麼如果擴大和增多人的記憶,海馬區會在後天發生改變嗎?在破解這個謎題的時候,研究小組首先想到了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因為除了要躲避行人和雙層巴士等各種車輛外,還要記憶複雜的街道情況,並經過一套嚴格的培訓考試。於是,他們把實驗觀察對象,鎖定到了倫敦的計程車司機身上。

通過對一批計程車司機志願者的腦部掃描,研究小組還真的獲得了一個意外發現,那就是從事這個行業的人,大腦海馬區真的是比一般的正常人的大一些。不過,這個發現也不能說明生問題,或許是天生大腦海馬區較大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合格的計程車司機,而不一定是通過後天學習造成的。

那麼大腦海馬區變大,究竟與人們後天學習知識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為了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2010年底,研究小組又對一批新計程車司機進行了追蹤觀測。小組把新司機在接受專業培訓前、中和後三個時期的大腦海馬區的大小,作為觀測重點,分別進行腦部掃描和記錄。然後把這些記錄與這些司機的考試成績一一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在培訓開始前,這些司機的海馬區大小與一般人沒有區別,但是在培訓之後,通過考試測試的司機們的海馬區,就變得更大了。

這個現象切實表明,逐漸增多的知識在後天,還真的能夠改變大腦的海馬區。所以,說知識能改變大腦,完全站得住腳。

改變大腦,是喜是憂?

既然知識能改變大腦,就說明大腦在後天可以通過多種學習或者藥物發生改變,說明人類可以藉助多種手段,讓大腦變大更聰明,人類的智力還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但事情真的會變得如此美妙嗎?

英國和瑞士科學家經過共同研究認為,人的智力增長已經達到了極限。如人類的大腦體積,已經無法在繼續增大了,因為嬰兒的大腦體積因一系列因素受到限制,例如母親的骨盆大小。在不改變站立和行走方式的情況下,骨盆的大小不會發生很大變化。在大腦總體大小水平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單獨讓智力大幅提高,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以德裔猶太人為例,他們的平均智商就高於普通歐洲人。但在擁有高智商的同時,德裔猶太人也飽受一些神經性遺傳病的折磨。這種現象其實表明,人的智力總體上是有上限的,而且目前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單方面提高某方面的能力,就意味著提高了患病風險。

也正因為人的智力總體上達到了極限,所以人體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得不做出自動權衡和妥協。如擁有2.5的身高固然很好,但絕大多數心臟都無法將血液泵到這一高度,人的生理無法協調這一矛盾,所以只能做出妥協,這才使得大多數人的身高在1.82以下。此外,醫學研究發現,利他林和安非他明等藥物可幫助人們提高注意力,但它們通常只能幫助注意力低於常人的人解決問題。如果注意力沒有問題的人服用這類藥物,反而適得其反。

這一系列現象都說明,人類的腦力存在上限,也達到了上限。所以人類沒有必要去強行用知識去改變大腦,如果出於特殊任務的需要,讓知識改變了大腦,那也會付出其他的代價,甚至可能還會反受其害。所以,科學家猜測,那些大腦發生改變的倫敦計程車司機,可能會存在其他方面常人沒有的毛病。

相關焦點

  • 君子範仲淹與《嶽陽樓記》的喜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均出自這篇300餘字古文中,不愧為千古名篇。 小編今日特別推送《嶽陽樓記》,並輯錄了趙忠祥老師朗誦視頻及歐陽詢、王義之、柳公泉三種書法字體,供品鑑收藏!
  • 騰訊音樂(TME.US)財報的喜與憂
    美股 騰訊音樂(TME.US)財報的喜與憂 2020年11月12日 10:31:16 異觀財經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異觀財經」,作者:炫夜白雪。11月11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US)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
  • 7月民航三喜三憂:旅客累計少運近2億人次
    總體來看,喜中有憂。 二喜:貨機運輸繼續增長 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9萬噸,同比增長 一憂:恢復速度放緩 5月份,旅客運輸量2583萬人次,同比降幅52.6%,環比收窄15.9二憂:
  • 《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表現。為什麼呢?原來他們不因為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或喜或悲。
  • 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銀川2月22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記者任瑋  到底要不要種黃花菜?就這個問題猶豫、爭論過多次後,賈廷升和媳婦終於達成了共識:「種!15畝地全改種黃花菜!  「讓村民改變幾十年的種植習慣太不容易。2016年底我們把黃花菜苗子都拉到村上了,沒人願意種,愁死人。東家說西家講,不知跑了多少趟。」柳泉村支部書記王強提起種黃花的事,只是搖頭。  種黃花,今年種,明年等,後年才能收,這讓習慣了春種秋收當年見效益的村民顧慮重重,擔心「等不起」,更擔心沒銷路。
  • 知道這三點,你就知道是喜是憂了
    其實,想要知道為何你總夢到已故的親人,知道這三點,就知道是喜是憂了。但是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處於最放鬆的狀態,藏在最深處的那些情,也就毫無聲息地走出來了。這到底是喜是憂,其實並不用去深究,能夠在夢裡與已故的親人相見,也算是留給自己的唯一念想。畢竟有的人,太過思念自己的親人,想要在夢見相見,卻並非能夠如願。你只要知道,逝者已矣,活著的人要繼續好好地活著才是,努力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合喜則喜,合憂則憂 八字幹支相合為什麼很難判斷吉兇?
    對於幹支相合的問題,我前面寫過很多篇文章,但很多人看完這些文章後仍然有些疑問,那就是「怎麼樣合才為喜,怎麼樣合才為憂」。這個問題確實太難解釋清楚,我只能通過打比方的方式來跟大家做個簡單的說明。古語有云:「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壞人學壞人」,甲跟乙交朋友,對於甲來說,如果乙是個好人,對甲來說自然是好事,但如果乙走歪門邪道,則對甲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地支相合也是如此,合喜則喜,合憂則憂。
  • 《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是一份策勵宣言,也是一次示威
    以上是第四段,描寫遷客騷人覽物而喜的心情,上一段主要是渲染氣氛,所以只寫湖的外圍,寫陰雨和風浪,寫環境的險惡影響了人的情緒,沒有著意描寫景物的色彩和形象;而這一段恰好相反,必須要對湖光月色作具體描述,因此所用的景語比前一段就顯得著意雕飾,文採斐然,「至若」以下寫晝景,「而或」以下寫夜景。
  • 北京時間7月22日9時,全國疫情1喜2憂,鍾南山院士做出回應
    現如今國內的疫情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為此通過今日的數據來看,全國迎來了1喜2憂的消息。 除此之外今日的累計治癒新增45例,說明了防控不斷好轉,今日的1喜2憂消息,也讓大家看到了當下國內疫情現狀如何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知識之情緒的分類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知識之情緒的分類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從雲計算談知識改變命運的原因
    馬蠅效應,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啟示:有壓力才有動力,困境中的人,如果信念沒有被摧毀,積極抗爭,命運就有可能發生改變。三、為什麼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很會賺錢的人,也是很多人學習效仿的榜樣。
  • 正念:運用前額葉改變大腦,從而改變人生
    甚至如果你懂得運用動物腦與前額葉的關係,你還可以通過正念改變大腦的快感迴路,來提升你的人生格局。本章節主要以舉例子為主,需要配合我之前章節關於正念的原理篇,你才能真正明白我所講的例子背後的道理;最新腦科學研究顯示,正念是可以改變大腦的神經元路徑的,正念的真正發揮作用的大腦原理是用前額葉來消解動物腦的擔憂,最核心的關鍵是大腦一定要追求快感,因此,正念最關鍵的是,培養前額葉這條新的快感迴路,而不是僅僅只是依賴動物腦的快感
  • 農村「廁所改造」開始衝刺,村民喜憂參半,遇到了哪些問題?
    導讀:農村「廁所改造」開始衝刺,村民喜憂參半,遇到了哪些問題? 農村廁所改造進行的如火如荼,「廁所革命」的進程明顯的加快了速度。農村的廁所,過去一直以來都是以旱廁為主。
  • 人類大腦因何變「瘦」?
    更讓人驚奇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雖然小了,但個別功能區域在腦組織中所佔面積比例,反過來比克羅馬農1號要大一些,如同語言和注意力相關的腦組織就在大腦中佔據了更大的部分。大腦變「瘦」,是喜是憂?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變「瘦」呢?為什麼大腦在變「瘦」的同時,個別功能區域不是隨著變「瘦」而縮小,反而擴大了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
  • 高科技改變大腦結構 人越來越笨?
    數碼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的研究中提到,在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大腦正不斷地被智能科技「重新塑造」。有研究者表示,在過去沒有電腦也沒有網絡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雖然不夠方便,但腦子裡卻擁有海量的知識和生存技能;然而新科技的出現卻扼殺了人類的這項才能。
  • 體質測試喜憂參半 大學生體質不達標甭想畢業
    體質測試喜憂參半  「大學生體質健康關係到本人今後的工作和生活能否幸福,也關係到整個社會人才結構的健康狀況。我們這次向全社會公布檢查結果,就是要引起全社會,特別是高校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足夠重視。」省教育廳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次檢查發現,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心」。
  • 銀杏:碩果引煩惱 用作行道樹喜中有憂
    銀杏作為行道樹喜中有憂眾所周知,銀杏又被稱為公孫樹,即你少年時種的銀杏樹,要等到你當爺爺時它才能結出果實,吃到這棵樹上的白果。2000年前後,伴隨鹽河路的改造,我市引進首批銀杏作為行道樹。此後不過三四年時間,這些銀杏就陸續掛果。也就是說,那些銀杏引種時就已接近「成年」。接著,瀛洲路等多路段引入樹齡更高的銀杏。
  • 改變性格的原理:讓大腦新生神經元
    如何才能有效的改變一個人的本性與性格?或者本文有你想要的答案!一個厲害的大腦是怎樣的?最新的大腦神經科學就是在不斷的探索人類的大腦,在小務虛看來,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如何有目的地讓大腦新生神經元,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才能讓大腦更高效的新生神經元。
  • 假如人「安樂死」後,大腦多久才會停止思考?答案你可能不太信
    大家好,歡迎來到尼莫科普,今天為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假如人"安樂死"後,大腦多久才會停止思考?   紛繁複雜的世界上,每天人來人往,有人因生了寶寶而喜極而泣,而有的人因失去至親至愛之人痛哭流涕,幾家歡喜幾家憂就是這個道理了
  • 小區居民與蛇共生十餘年,如今捕蛇是喜是憂?
    對此,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專業人士,請他對城市居民與蛇共生的喜與憂進行了分析。兩條毒蛇在同一地方「落網」日前,南寧半山麗園小區內多次發現有蛇的蹤跡,引起了居民的擔憂。小區物管請來專業的捕蛇隊伍,在小區布下80個蛇籠和蛇網。截至9月13日,已經有9條蛇落網,其中5條為眼鏡蛇,4條是水律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