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說」的傳說--火楓集熱環咖啡壺茶壺試用

2020-11-30 戶外資料網

  幾年前剛開始爬山的時候,兩支礦泉水、兩個饅頭、一聽梅林牌鳳尾魚罐頭就打發掉一餐,並未覺得難以下咽。再過了段時間,發現有爐頭和套鍋這種腐敗的物件,於是炒菜、火鍋、米飯等熱食成了戶外活動中的必選項目;再然後。(人的確是不會滿足的動物)正餐吃飽了,又開始打起飯後茶點的主意,下午茶時間一到,咖啡和大紅袍等又閃亮登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喝上山泉水煮出的香飄四溢的茶水,便攜的戶外茶壺又成了腐敗份子們的標配。作為這群腐敗份子中的一員,俺承認腐敗份子們的特徵就是臉皮厚,能在周圍自虐驢們鄙視的目光中腐敗的悠然自得,當別人紛紛把標準級路線想辦法走成挑戰級的時候,俺們這群不上進的驢子卻在挖空心思把標準級的路線整成五星級的(酒店的五星,不是紅色五角星)。蒙火楓幹部同學的厚愛拿到帶集熱環的T1茶壺(工程樣)試用,這款茶壺和火楓FMC-T1茶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底部加了集熱環,採用集熱環設計的戶外炊具不少,但是帶集熱環的茶壺實在不多見。在這裡對幹部同學說聲謝謝。由於T1茶壺還未上市,所以搜遍了網絡也沒找到關於T1的任何資料,於是只能以自己測試的數據作為參考了,不準確的地方還請同學們海涵。

  左上:收到的快件裡T1是白盒包裝,木有說明書,也木有網帶等附件(註:麥兜《木有魚丸也木有粗面》版為俺的大愛動畫)。貼滿黃色膠帶的包裝盒只起到增強保護的作用,不是為T1量身訂做的包裝盒。

  右上:傳說中的集熱環,戶外炊具中大凡用上了集熱環則身價倍增,如同男人開上了寶馬,OL用上了LV包包,(註:麥兜《閹掉才能作OL》版也是俺的大愛)。由於拿到的T1是工程樣,所以集熱環有幾處輕微的變形,不過好在並不影響使用,在成品上市時候,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

  左下:火楓產品的製作工藝的確是一流的,相比G*I、PR***等國外大品牌的鍋具做工也毫不遜色,T1的硬氧處理光滑,包括壺的內部都沒有一絲毛刺。

  右下:壺蓋衝壓成型,鉚釘邊緣都做了打磨處理。

  T1全貌,和FMC-T1茶壺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當然,T1特點是集熱環。

相關焦點

  • 手衝咖啡壺裡的顏值擔當
    比如《老友記》Monica的廚房裡就經常會出現它的身影...▲Schlumbohm博士和Chemex咖啡壺別看這個充滿化學實驗室風格的咖啡壺外形極為簡潔,其實在內部構造上還是頗為講究的...小林和人在《永恆如新的日常設計》中對Chemex有這樣的描述: 它那堅硬的玻璃材質, 和給人溫暖感受的防燙木環與皮繩之間的對比, 真的令人讚賞。
  • 教你如何選購咖啡壺?
    咖啡壺是酒吧用品中一種衝煮咖啡的器具,一般非為滲濾式、滴漏式和真空式三種。現在市面上賣的較多的是滴漏式咖啡壺,而滴漏式咖啡壺又分為美式、日式、意式三種。在這眾多的咖啡壺中,我們在選購時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 摩卡咖啡壺之父去世
    喜歡意式咖啡的人應該對摩卡咖啡壺上留著小鬍子男人的卡通形象不陌生。但2016年2月11日,享譽世界的義大利製造摩卡咖啡壺企業的前老闆 Renato Bialetti先生在瑞士去世,享年93歲。他也是摩卡咖啡壺上的「留小鬍子的人」的原型。摩卡壺是一種用於萃取濃縮咖啡的工具,在歐洲和拉丁美洲國家普遍使用。最早的摩卡壺是Renato的父親Alfonso Bialetti 在1933年製造的。1946年,Renato Bialetti接手並將產品線縮小到一個單一的產品:經典摩卡壺moka express。
  • 咕嚕咕嚕~煮一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咖啡
    虹吸壺亦稱塞風壺(Syphon)。雖稱為虹吸壺,衝煮咖啡的原理卻與虹吸原理沒有聯繫,虹吸壺實際使用的是真空萃取的原理。
  • 種草|咖啡控必備的手衝咖啡壺
    如果你在衝泡咖啡的時候想要一種好像瘋狂科學家似的感覺,那麼Chemex經典咖啡壺就非你莫屬了。這個咖啡壺可以一次萃取出8杯的量。在外形上,它帶有一個木的項圈以及一條皮繩。 Made of non-porous borosilicate glass, it won’t absorb flavors and is heat-resistant.
  • 虹吸壺煮咖啡|壺好貴啊,所以咖啡很好喝啊
    背景:1840 年,一隻實驗室的玻璃試管,扣動了虹吸式咖啡壺(Syphon)的發明板機,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
  • 咖啡壺的水為什麼往上湧?
    Bialetti公司的摩卡壺廣告意式摩卡壺是一種常見的咖啡壺,其最大特點是簡單方便,比較適合居家使用,並可以製作出類似濃縮咖啡口感的咖啡
  •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壺洞窟寶箱收集全攻略 壺洞窟寶箱位置匯總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壺洞窟寶箱收集全攻略 壺洞窟寶箱位置匯總 塞爾達傳說織夢島壺洞窟寶箱收集全攻略,壺洞窟寶箱位置匯總。
  • 一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壺咖啡,香濃醇厚那才夠勁
    有著咖啡器具界「吳彥祖」稱號的虹吸壺(Syphon),又名賽風壺或真空壺(Vacuum coffee maker),是一款集觀賞性、儀式感與專業性於一體的咖啡器具,也有人形容其製作過程就像「做科學實驗」,做出的咖啡味道醇厚且香氣濃鬱,頗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虹吸壺於1830年發明,至今已近200年歷史。
  • 宜興之外的文人壺與作坊 玉成窯
    梅調鼎當年曾聘制壺名家何心舟、王東石為其作壺,他們都以制壺為樂,常與任伯年、胡公壽、虛谷等海上畫家往來密切。此壺名家薈萃,為文人壺,據銘文可知,此壺為海上畫家胡公壽的巧思妙想,後由何心舟、王東石、丁山農合制,其所贈之人則是海派大家任伯年,極具文人情趣品味。
  • 銀的純度對銀壺的影響,這5條告訴你
    而在茶道具中,銀壺便是集使用功能、審美性、收藏性為一體的茶道重器和收藏佳品。而作為煮水器,銀在純度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一般高純度銀器是足銀999,只有這個標準才符合食品安全檢測,用著放心。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高純度的銀壺?以下幾點告訴您。
  • 紫砂壺最常見的21問解答,玩壺必看!
    壺小乾坤大,茶中日月長!不管是初涉江壺,還是資深壺迷,總少不了一些不能完美解決的疑問!這裡收集了壺友們常問一些問題,並做出了解答。 1、新買的紫砂壺為什麼會有異味?
  • 老濟南人早起第一件事兒,就是沏一壺釅的茉莉花茶!
    濟南人喝茶也豪爽,居家喝茶、沏茶待客,壺大碗大。除了給家中年事已高的老人特備蓋碗茶杯之外,一般都用雙銅提系圓筒平蓋大茶壺,茶壺肚大高深。比如:「茶園裡招手——胡(壺)來」,「茶館搬家——另起爐灶」,「茶壺掉了把——就剩一張好嘴了」,「茶壺裡煮餃子——有嘴倒不出」,「哪壺不開——專提哪壺」,以及「尿鱉子打酒
  • 行話常說一方抵三圓,紫砂壺方器型大全,你認識的有幾把?
    方器中角的處理,是表現茶壺氣度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鈍角、大圓角的處理,非經驗老到者不能為。那麼方器都有哪些類型了,下面就是目前最全的方器類壺型。1、傳爐壺傳爐壺有著青銅器般的威嚴與穩重,它古樸典雅,曲線強勁有力,渾厚端正。
  • 以壺會友
    尋根溯源,歷來茶事禮俗,以壺相贈,是笑迎天下客的一種禮節,也是文化內涵和禮儀交往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待客之道。   漢鐸壺是清代玉成窯文人紫砂的經典之作,漢鐸為盛行於漢代的青銅樂器,鉦而有舌,喻作智者先聲,引領方向,春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文載道,傳播德行,教化大眾,被尊奉為「天下木鐸」,古代貴族常把青銅鐸視為醒世鈴音的重要禮器。以漢之鐸,為今之壺,精心摹制的玉成窯漢鐸壺,造型典雅大氣,銘文切題切意,外觀自然質樸,是紫砂文化和禮儀之道傳承不息的代表之作。
  • 塞尚《咖啡壺邊的婦女》,運用立體構圖法,堪稱現代主義開篇之作
    一、作者簡介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是近現代繪畫大師之一,具體為印象派畫家,代表作品有《玩紙牌者》、《浴女們》、《咖啡壺邊的女人》、《溫室中的塞尚夫人》、《聖維克多山》、《果盤》等。
  • 【碎蝶•活動】咖啡課堂召集令第三課——「最生活」之此摩卡非摩卡「壺」
  • 怎樣辨別有強烈致癌的「化工壺」
    我個人認為,是那些做舊的壺身上塗抹有機化學塗料化妝的紫砂壺才能稱之為"化工壺",現在市場上歷史名人紫砂壺贗品及所謂"古壺"泛濫,作偽者為了把新仿的紫砂壺迅速變"舊",會在壺身內外塗抹有機化學品如皮鞋油、無色無味凡士林等等化學物質,從而達到欺騙消費者的目的。我把這樣的紫砂壺稱之為"化工壺"。
  • 人生,就如一壺沸水
    管子在《水地》中說:「水何者也?萬物之本源也,諸生之宗室也。」水是生命之源,萬物之宗,它對人類思想的啟示也是無窮無盡的。通常,一壺冷水需要將溫度累積到100℃,才能開始沸騰,而沸騰過後的水,也將達到更純淨的狀態。
  • 一桿槍,一支筆,還畫了一把價值連城的壺……
    又蔡元沾君說:「餘於白下獲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江南文人皆以壺為友,並相互比賽,賞壺之風日盛,隨之普及至市井農戶。至今蘇州鄉民在東方未白之時皆攜農具湧入茶館,先飲上一壺濃茶,然後下田耕作。市民亦然。近四個世紀歲月間,士人以得好壺為榮,故捏壺高手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