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皮囊下也能隱藏一顆高貴的靈魂,這就是虹吸壺的氣質!
有著咖啡器具界「吳彥祖」稱號的虹吸壺(Syphon),又名賽風壺或真空壺(Vacuum coffee maker),是一款集觀賞性、儀式感與專業性於一體的咖啡器具,也有人形容其製作過程就像「做科學實驗」,做出的咖啡味道醇厚且香氣濃鬱,頗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
虹吸壺於1830年發明,至今已近200年歷史。其製作原理是:利用水蒸氣的膨脹,將下壺中的水擠壓至上壺,咖啡粉在上壺中完成萃取,隨著水溫的下降萃取好的咖啡又重新回到了下壺。
冬意漸濃,來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咖啡,驅趕寒意的同時,也為忙碌的生活加油打氣!
準備器具,制定萃取策略:
器具:日本KONO PR型虹吸壺、Hario滷素燈咖啡豆:中度烘焙厭氧處理哥斯大黎加研磨度:中度研磨(類似白砂糖)粉水比:1比16(20g粉,320ml水)水溫:84℃(好像PR型的只能加熱到這個程度)衝煮過程
步驟一:衝洗濾布
使用紙質濾紙,可以忽略此步驟;
但如果使用濾布,切記先放在熱水裡泡3-5分鐘去除異味。
步驟二:加入熱水
往下壺加入320g的水。建議以熱水為主,如加入常溫水,等待加熱的時間會較長。
然後將濾網放入上壺,拉下鏈條,讓掛鈎勾住玻璃導管的側面。
將上壺輕輕地搭在下壺上面,不要插進去固定。
步驟三:加熱
打開滷素燈。當下壺中的突沸鏈周圍不斷出現小水泡時,調整上壺,將其直立並牢牢密封插穩,等待水向上通過濾網進入上壺中。
注意:此時我們看到上壺中的水只有84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這款虹吸壺屬於PR型,上壺較寬,而常見的虹吸壺上壺較窄,因此釋放的熱量會更多,水溫整體較低。
步驟四:放入咖啡粉
倒入20g研磨好的咖啡粉,並快速將咖啡粉輕微攪入水中,確保所有咖啡粉都被浸溼,開始計時。
當計時器到達30秒時,用攪拌棒略用力攪拌咖啡液3次。
步驟五:關閉熱源,繼續攪拌
當計時器顯示1分20秒時,關閉並移開滷素燈,然後略微用力攪拌液體10次。
水在攪動中會逐漸從上壺流到下壺。下壺裡的水位即將停止上升時,還會持續冒出黃色油脂泡沫。
此時的咖啡粉形成一個「小山丘」的形狀,這說明咖啡粉的攪拌是均勻的。
放在一旁冷卻吧,因為此時的咖啡溫度高達73攝氏度,而咖啡適合品鑑的溫度在60攝氏度以下。
趁著冷卻期間,測試一下咖啡的濃度與萃取率。
咖啡濃度:1.23%咖啡萃取率:咖啡濃度*咖啡液體/咖啡粉量=18.45%
「金杯萃取標準」:咖啡萃取率18%-22%,濃度1.15%-1.55%。
位於衝煮類咖啡「金杯萃取」的E區:完美口感。
此時,享用咖啡吧!
製作虹吸壺咖啡時,由於萃取咖啡的溫度幾乎保持恆定,層次感相比手衝咖啡要稍顯遜色,但甜度非常突出,醇厚度較高,同時更能將一款咖啡豆的重要調性呈現出來。
曾經有位小夥伴詢問,為什麼自己做的虹吸壺咖啡老是有一股黴味?問題在於:是濾布的清洗與儲存。使用濾布的小夥伴,在清潔的時候,建議可以使用刷子刷洗,去除濾布表面以及滲入的咖啡殘渣。清洗乾淨後,可以放入清水之中保存,也可以放入密封的器具在冰箱保存。下一次製作時,濾布再用熱水衝洗一遍,這樣就不會有異味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