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泡萃取的魅力!一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壺咖啡,香濃醇厚那才夠勁

2021-01-08 咖小斐

美麗的皮囊下也能隱藏一顆高貴的靈魂,這就是虹吸壺的氣質!

有著咖啡器具界「吳彥祖」稱號的虹吸壺(Syphon),又名賽風壺或真空壺(Vacuum coffee maker),是一款集觀賞性、儀式感與專業性於一體的咖啡器具,也有人形容其製作過程就像「做科學實驗」,做出的咖啡味道醇厚且香氣濃鬱,頗受咖啡愛好者的喜愛。

虹吸壺於1830年發明,至今已近200年歷史。其製作原理是:利用水蒸氣的膨脹,將下壺中的水擠壓至上壺,咖啡粉在上壺中完成萃取,隨著水溫的下降萃取好的咖啡又重新回到了下壺。

冬意漸濃,來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咖啡,驅趕寒意的同時,也為忙碌的生活加油打氣!

準備器具,制定萃取策略:

器具:日本KONO PR型虹吸壺、Hario滷素燈咖啡豆:中度烘焙厭氧處理哥斯大黎加研磨度:中度研磨(類似白砂糖)粉水比:1比16(20g粉,320ml水)水溫:84℃(好像PR型的只能加熱到這個程度)衝煮過程

步驟一:衝洗濾布

使用紙質濾紙,可以忽略此步驟;

但如果使用濾布,切記先放在熱水裡泡3-5分鐘去除異味。

步驟二:加入熱水

往下壺加入320g的水。建議以熱水為主,如加入常溫水,等待加熱的時間會較長。

然後將濾網放入上壺,拉下鏈條,讓掛鈎勾住玻璃導管的側面。

將上壺輕輕地搭在下壺上面,不要插進去固定。

步驟三:加熱

打開滷素燈。當下壺中的突沸鏈周圍不斷出現小水泡時,調整上壺,將其直立並牢牢密封插穩,等待水向上通過濾網進入上壺中。

注意:此時我們看到上壺中的水只有84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這款虹吸壺屬於PR型,上壺較寬,而常見的虹吸壺上壺較窄,因此釋放的熱量會更多,水溫整體較低。

步驟四:放入咖啡粉

倒入20g研磨好的咖啡粉,並快速將咖啡粉輕微攪入水中,確保所有咖啡粉都被浸溼,開始計時。

當計時器到達30秒時,用攪拌棒略用力攪拌咖啡液3次。

步驟五:關閉熱源,繼續攪拌

當計時器顯示1分20秒時,關閉並移開滷素燈,然後略微用力攪拌液體10次。

水在攪動中會逐漸從上壺流到下壺。下壺裡的水位即將停止上升時,還會持續冒出黃色油脂泡沫。

此時的咖啡粉形成一個「小山丘」的形狀,這說明咖啡粉的攪拌是均勻的。

放在一旁冷卻吧,因為此時的咖啡溫度高達73攝氏度,而咖啡適合品鑑的溫度在60攝氏度以下。

趁著冷卻期間,測試一下咖啡的濃度與萃取率。

咖啡濃度:1.23%咖啡萃取率:咖啡濃度*咖啡液體/咖啡粉量=18.45%

「金杯萃取標準」:咖啡萃取率18%-22%,濃度1.15%-1.55%。

位於衝煮類咖啡「金杯萃取」的E區:完美口感。

此時,享用咖啡吧!

製作虹吸壺咖啡時,由於萃取咖啡的溫度幾乎保持恆定,層次感相比手衝咖啡要稍顯遜色,但甜度非常突出,醇厚度較高,同時更能將一款咖啡豆的重要調性呈現出來。

曾經有位小夥伴詢問,為什麼自己做的虹吸壺咖啡老是有一股黴味?問題在於:是濾布的清洗與儲存。使用濾布的小夥伴,在清潔的時候,建議可以使用刷子刷洗,去除濾布表面以及滲入的咖啡殘渣。清洗乾淨後,可以放入清水之中保存,也可以放入密封的器具在冰箱保存。下一次製作時,濾布再用熱水衝洗一遍,這樣就不會有異味產生了。

相關焦點

  • 咕嚕咕嚕~煮一壺熱氣騰騰的虹吸咖啡
    虹吸壺亦稱塞風壺(Syphon)。雖稱為虹吸壺,衝煮咖啡的原理卻與虹吸原理沒有聯繫,虹吸壺實際使用的是真空萃取的原理。
  • 科普 |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
    咖啡萃取法的演變歷程:1960年代流行濾布滴漏,普及濾紙滴漏▼1970年代流行虹吸壺▼1980年代濾紙滴漏普遍可見▼1990年代後半濃縮咖啡正式登場▼2000年以後流行意式濃縮咖啡機▼2010年代手衝咖啡、虹吸壺風潮再現
  • 虹吸壺煮咖啡|壺好貴啊,所以咖啡很好喝啊
    背景:1840 年,一隻實驗室的玻璃試管,扣動了虹吸式咖啡壺(Syphon)的發明板機,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
  • 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
    你了解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嗎?虹吸壺咖啡萃取的核心原理:1.咖啡豆的研磨,會加大咖啡和水的表面積接觸。2.咖啡粉充分的浸泡在水裡,咖啡會萃取精華的溶解。3.咖啡的萃取會把咖啡的溶液與咖啡渣分離。就現在來看咖啡的萃取的核心都是經過浸泡和過濾的過程,它們都是屬於物理的範圍,它們在變化過程中是沒有化學變化的。萃取時咖啡粉的粗細和咖啡浸泡的時間還有過濾的方法都是有不同的差別的,咖啡的製作過程中的衝泡器具與方法都是非常豐富的。
  • 盤點常見的咖啡衝泡方式和優缺點
    我們常說「煮咖啡」,其實煮咖啡並非直接將咖啡粉放到鍋裡煮,那是以前的吃法了,現在都是過濾萃取。常見的咖啡萃取器具有:滴漏式咖啡機(美式咖啡機)、虹吸壺、法壓壺、手衝器具、摩卡壺、意式咖啡機、愛樂壓,土耳其壺、比利時壺、越南滴滴壺等等。這些器具對應的萃取方式,出品咖啡口感各不相同,各有優劣。
  • 咖啡萃取原理&萃取方式
    磨粉的粗細,決定了萃取咖啡的方式。        細粉由於最易萃出精華,因此所需時間最短,一般就是用90攝氏度水快速衝過後立即萃取,用的是意式機和摩卡壺。        中度研磨的話,通常都是家庭自己喝的,要預熱咖啡杯和咖啡壺,令到咖啡香氣更突出,一般就是85攝氏度到90攝氏度水溫,以手衝壺、滴漏壺和虹吸壺為主。
  • 咖啡萃取與什麼有關?萃取實操分享!
    萃取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使用熱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萃取出來。衝煮也常用來取代萃取一詞。 過度萃取:指的是咖啡粉與熱水的接觸時間太長,或咖啡粉與水的比例太低。使用滴濾式咖啡機和衝煮濃縮咖啡時,過度萃取肇因於研磨過細。以手工衝煮時,則可能是萃取時間太長。水溫過高也會導致過度萃取。
  • 西安學院 奇妙實驗室—虹吸式咖啡
    虹吸壺雖然有「塞風式」的別名,卻與虹吸原理無關,而是利用水加熱後產生水蒸氣,造成熱脹冷縮的原理,將下球體的熱水推至上壺,待下壺冷卻後再把上壺的水吸回來,聽起來很玄嗎?來雕刻時光咖啡學院一起解密吧!1840 年,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這把造型有點陽春的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
  • 一平米街角咖啡店,一名咖啡痴的內心獨白,他像咖啡多種味道
    大家好,我是Max,感謝延華給我這個機會,關於我這個一平米咖啡角,其實算是作弊了,這裡根本就不止一平米了。但是不難看出,這種對咖啡的熱愛,是確確實實的。最初我也和大家一樣,只是那麼一個因為速溶而喜歡上咖啡的普通人。而那杯雀巢,是我家百歲的太婆,每一天早餐都會喝的。
  • 咖啡萃取參數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手衝咖啡需要各種參數和比例,才能確保萃取出來咖啡的味道。那麼這些參數究竟是起到怎樣的作用?今天,我們就從物理角度,來解釋一下萃取參數的組成部分。咖啡萃取的定義將熱水注入咖啡粉,就能夠把咖啡粉所含的成分溶入熱水中,這樣的過程稱作萃取。滴濾法、法壓壺、虹吸壺看起來方法不同,但其實他們萃取的原理是一樣的。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萃取流速的影響 2.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濃度TDS的影響 3. 不同水溫&有無預浸泡萃取下對咖啡萃取率的影響 4.
  • 【碎蝶•活動】咖啡課堂召集令第三課——「最生活」之此摩卡非摩卡「壺」
  • 咖啡入門知識: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
    本文經「 咖啡工房」授權轉載,原標題《咖啡入門知識 | 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作者:前街咖啡,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常喝咖啡的小夥伴可能會經常聽到滴濾式和浸泡式這兩個名字,或許可能會有些疑惑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滴濾式
  • 美式咖啡,會比奶咖更提神嗎?
    —————— 關於「咖啡因」提神這件事,你可能被誤導了,我們的固定思維可能會認為,奶咖是 " 柔弱派",而黑咖啡才夠提神? 美式咖啡一定比奶咖更提神? 牛奶咖啡是抗拒咖啡苦的最佳選擇,牛奶可以隔絕Espresso中令人不悅的苦味,同時也可以讓咖啡變得更加醇厚順口,在風味上通常奶泡味醇厚。
  • 一天的生活從什麼開始呢,是從一杯咖啡嗎?
    白咖啡是咖啡豆不加焦糖直接低溫烘焙,去除了一般高溫熱炒及炭烤的焦枯、酸澀味,而且保留了原始咖啡的自然風味及濃鬱的香氣,香濃順口而心動。黑咖啡黑咖啡是不加任何修飾的咖啡,集合了咖啡香甘醇酸苦五味的特點,它原始而又粗獷,深邃而又耐人尋味。黑咖啡強調咖啡本身的香味。
  • 像絕命毒師一樣做咖啡
    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將其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Syphon)從此誕生。今天,咖啡品鑑師路搖就來教你如何使用這套有型的器具,做一杯「實驗」咖啡!最後用溼布冷卻下壺(用溼布擦拭下杯,可以讓上下杯冷熱差減小,從而減少上下杯壓力差,咖啡萃取液依靠重力回流速度更快);
  • 手衝咖啡新做法:既有咖啡醇厚的口感,又有精釀啤酒綿密的泡沫!
    咖啡的發展有三個階段:速溶咖啡階段、意式咖啡階段、單品咖啡階段。意式咖啡階段以意式濃縮咖啡為核心。意式濃縮咖啡是一種量少但味道濃鬱的咖啡,液面上漂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脂,這種油脂稱之為「Cream」,由咖啡中的不可溶性固體、可揮發性香氣組成,為咖啡提供香氣與醇厚度。
  • 喝咖啡不用去星巴克 在家衝出咖啡店的味道
    談到喝一杯好咖啡,每個人都有自己偏愛的咖啡風味和咖啡店,但當面臨如今的疫情,減少出門,只能困守家中或太忙去不了星巴克咖啡店時,知道怎麼樣在家中衝泡出一杯好咖啡也是生活中的一種歷練進階了。那麼,哪種衝泡咖啡的方法最好?簡而言之,只要是符合你的口味和喜好的都是好咖啡。
  • 一篇文章帶你深度了解「咖啡萃取」,原來影響咖啡的因素這麼多!
    通過了解萃取咖啡的原理,你可以更好地控制萃取過程中的各個變量,並且每次都能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什麼是「萃取」?在化學中,萃取指的是從原料(咖啡豆)裡提取有價值的物質(風味),換到咖啡萃取中,就是使用水把風味從咖啡粉裡提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