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食品機械發展迅速 兩大安全問題各有利弊

2020-12-04 智能製造網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智能製造理念的加快落地,傳統食品機械行業開啟了自動化、智能化、數位化轉型升級之路。如今,智能食品機械已經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日益臨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傳統製造企業用人成本快速上升,使得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因而,加速推進自動化、智能化升級,落實智能製造戰略,成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快速推進,以及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更是讓智能製造理念不斷升溫。作為傳統製造業的重要分支,食品機械行業也開始努力把握智能製造發展帶來的機遇,向智能化方向邁進。

食品機械行業走向智能化

相對於其他製造業領域而言,食品機械行業與人們日常生活更為緊密,因此促進智能化升級顯得十分迫切。一方面,食品機械製造企業需要大力研發智能化設備以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很多食品工廠在生產時也需要應用智能食品機械。

在市場的驅動下,食品機械行業的技術升級不斷加快,不少智能化設備逐步取代傳統設備,成為市場上的銷售熱品。如智能餐飲機器人、智能果蔬加工設備、智能麵食機械、智能餐車等智能食品機械進入人們的眼帘,為食品機械行業以及食品領域帶來了一股新的熱潮。

依託食品市場的急劇擴張,我國智能食品機械的發展也一片光明,成為智能製造產業中的佼佼者。隨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業的進一步深入融合應用,未來食品機械的智能化趨勢將越發凸顯。

兩大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對於食品機械行業而言,推動智能化升級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出路,是助力食品安全保障的關鍵,但由此引發的網絡安全隱患也不能忽視。

民以食為天,這也就意味著食品的安全問題更要大於天。目前,食品機械智能化的主要特徵在於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先進傳感器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因此可以一定程度實現降低相應成本投入,提升無人化水平,並強化食品安全,避免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食品品質問題。

不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意味著智能食品機械在網聯化、數位化方面也將更為普及。如今,網絡安全風險在全球都廣泛存在。此前一家巧克力生產廠商在多個國家的工廠都遭受到了黑客襲擊,導致了嚴重後果。可見,雖然智能化有其利好,也有弊端,必須重視智能化發展下的網絡安全問題。

面向未來需堅持研發創新

除了網絡安全問題會帶來挑戰外,對於我國食品機械企業而言,在行業快速擴張的積極形勢下,也依然有一些需要予以重視、冷靜應對的短板存在。簡單來講,我國食品機械產品與行業的智能化發展仍然處於初步階段,與國外許多企業相比,還比較滯後。

相對而言,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在食品工業現代化發展方面頗為先進,食品機械智能化的滲透率也較高。同時,這些企業在人工智慧熱潮下,以智能化、數位化為契機,持續通過科技創新來推動產品的更新迭代和品質的不斷優化升級,綜合競爭力持續提升。

因此,我國食品機械行業要想與國外優勢企業競爭,打贏未來行業主導權爭奪戰,就必須正視低端化發展傾向、產能過程等問題,堅持技術創新,加大研發投入,藉助智能製造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在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全面實現智能化。

毫無疑問,食品機械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智能食品機械將在食品領域,甚至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展現出越來越顯著的影響力。雖然我國食品機械智能化發展才剛剛起步,但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在市場增長的驅動下,我國智能食品機械產業必將取得卓越發展,並屹立於世界強林。

相關焦點

  • 油炸機食品機械2020年的「貿易」之路
    國家積極反應,兩個月病毒得到了強有力的控制,但依舊讓病例數達到了8萬,這兩個月,瘋狂增長的病例數和迅速死亡的人群足以顯現出病毒的恐怖。全國停工,食品供應迅速緊張,出現了大量的食品斷供現象,在確診病例緩步下降的同時,國家響應大面積有秩序復工,讓經濟在穩步回升的同時。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這無疑在世界上展現出了一個超級大國在緊急情況下處理一切應急情況的態度和擔當。
  • 2020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年會在滬舉辦
    楚玉峰表示,當智能化、信息化深刻改變傳統產業,當環境與資源的日趨枯竭影響食品裝備未來的供給,當新一輪製造業科技創新已在全球興起,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也到了轉型升級關鍵期。為此,他呼籲,必須儘早破解影響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補齊短板,用智能製造提升中國食品裝備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 轉基因農作物與傳統育種的區別和對轉基因食品安全質疑問題的見解
    1986年,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批准組織實施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規劃 (863計劃),並發出「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號召。他還精闢指出:「將來農業問題的出路,最終要由生物工程來解決,要靠尖端技術」 。
  • 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 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需要著力補短板、堵漏洞、抓重點,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並加快完善安全發展的體制機制,使安全發展理念更好地深入人心、貫徹於實踐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作出戰略部署,明確要求「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 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民營第三方檢測服務崛起
    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在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檢測技術日益趨向於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便攜化,分子技術和生物傳感器等現代檢測技術和手段諸如快速檢驗紙片法、免疫學技術、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免疫捕獲PCR、螢光定量PCR、ATP生物發光法、微型自動螢光酶標法等)等,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我國食品安全檢驗中
  •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
    新高考:6選3的模式下,選物理、化學、生物有什麼利弊?新一輪高考已經在全國8省市啟動實施,新高考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語數外3科必考科目,其它科目實行6選3模式。一、6選3選科問題成為學生首當其衝的問題,學科組合有20種選擇方案,如何最大程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將來專業發展方向以及充分保障選科之後的生涯規劃和參加高考競爭力。
  •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提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五類風險挑戰
    □ 本報記者 鄭建玲近日,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在京發布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展報告《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2018年檢出食品中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主要為粉絲粉條、油炸麵製品(餐飲食品)鋁殘留超標,不合格率分別為4.7%、6.4%;醃漬食用菌和其他蔬菜製品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防腐劑抽檢不合格率分別為9.5%和8.0%。抽檢結果顯示,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16.8%。
  •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2018-12-24 10:55:47 來源:中國檢測網 網絡轉載 閱讀: 次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放在首要位置。食品安全對增強人們的獲得感具有重要作用。
  • 第四屆智能製造信息安全發展研討會(ICS 2016)在京舉辦
    北京2016年8月16日電 /美通社/ -- 8月12日,gongkong®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主辦,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與OPC中國基金會支持的「2016年第四屆智能製造信息安全發展研討會」(以下簡稱「ICS 2016」)於北京歌華開元大酒店正式拉開序幕。
  • 湖北省整治蛋品蘇丹紅問題 確保食品安全的情況通報
    蘇丹紅事關食品安全、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引導公眾健康消費,維護社會穩定,現就我省整治蛋品蘇丹紅問題的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1、我省蛋品蘇丹紅清查情況.11月14日以來,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全省範圍內抽查了23家企業50批次產品,其中合格的49個批次,不合格1個批次,合格率為98%.唯一不合格的是標稱為「湖北省洪湖市威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 食品安全事件十年:部分地方將問題產業當特色
    基於近年來不斷積累的對中國食品企業整體的失望情緒,消費者篤信「不細說」的可靠性,任由兩大行業的巨頭們「闢謠」、「喊冤」,消費者仍將它們打入冷宮。   趙普與「朱朱文強」當天相繼刪除了相關微博,不過,焦慮的公眾仍然在追問工業明膠的去處,最終隨著《每周質量報告》的曝光,人們才意外發現原來並非「從皮鞋到老酸奶」,而是「從皮鞋到膠囊」。
  • 江南大學:面向食品行業新發展 開啟產學研融合新徵程-中國食品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陳婷 崔璐潔 胡奕) 11月27日上午,128家國內外食品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代表齊聚無錫太湖華邑酒店,參加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第七屆董事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江南食品產業論壇,共商未來食品行業產學研融合新機制,攜手構建中國健康食品產業共同體。
  • 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全產業鏈食品安全管理如何探索實踐?立足浙江實踐,面向未來發展,6月27至28日,由浙江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聯合麗水市食安辦舉辦的「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在麗水召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施小明,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就目前市場監管以及食品安全在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應對新矛盾、新問題,推進食品產業綠色、健康、高質量發展作了主題演講;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謝宏,中糧集團安全生產部質量安全部總經理曹高峰,美團浙江區政府事務總監肖春見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就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把握食品安全發展新趨勢
  • 食品產業與食品安全規制的耦合關係
    表現在食品產業領域內: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營養健康需求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需求呈現出遞增的態勢;另一方面,食品產業凸顯出結構趨同、資源浪費、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與食品產業發展往往複雜交織,不僅影響著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也涉及政府公信力的實現,這就要求政府加強食品安全規制,推進食品產業結構調整,提高食品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 高層密集部署食品安全 將圍繞5大重點內容展開
    前述食安辦領導說,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際機構對我國在食品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另一方面,我國國民人均期望壽命值越來越高,已經超過73歲,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一些地區甚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這在相當程度上也要歸功於我國食品保障和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想像,如果食品安全狀況很差、大範圍食源性疾病多發頻發,這一成就很難獲得。
  • 長三角6個城市「一張網」保護食品安全,6大類10個品種食品可追溯
    東方網記者程琦12月5日報導:今天上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正式啟動,東方網記者獲悉,從今天起,上海、南京、無錫、杭州、寧波、合肥市六個城市的6大類10個品種的食品可追溯。
  • 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監管的效能
    一、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存在的問題 2014年國家發改委將「智慧監管」列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把「智慧監管」引用到食品安全工作中,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已經從數據靜態運用時代進入移動互聯時代,食品安全智慧建設都有了長足進步。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常見問題解答
    答:乳與乳製品、包裝飲用水按照現行食品安全國家產品標準執行,蜂蜜、果凍、糖果、碳酸飲料、酒類等食品暫不設置致病菌限量14.本標準中對飲料食品致病菌限量的制定並不包括「包裝飲用水和碳酸飲料」。是因為要對這兩類單獨制定致病菌項目,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答:包裝飲用水按照現行食品安全國家產品標準執行。
  • 2020年中國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國內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迅速發展,國產檢測試劑需求出現爆發性增長,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也逐步得到了認可,食品快速檢測產品市場迅速壯大。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分別為65.58億元、99.25億元,預計2017年至2021年的年度複合增長率為21.44%,到2022年國內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為262.13億元。
  • 我國食品安全監測分析儀器市場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正努力促進科學檢測儀器設備向自主創新方向發展,逐步擺脫依賴進口、跟蹤模仿的不利局面,鼓勵加強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產品結構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轉變,企業由「小而弱」向「大而強」